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赫斯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威廉•赫斯特 -- 中加州海岸系列之二
热度 37 pengl 2013-1-22 06:40
威廉 · 伦道夫 · 赫斯特 1873 年的大西洋上,悠然行驶着一艘来自纽约的大型豪华游轮。甲板上,一个 10 岁的小男孩,歪着头认真地向年轻美丽的妈妈询问着目的地欧洲的种种事儿。 在随后的一年半里,他们走遍了欧洲的著名宫殿和城堡。他穿梭在梦一般的风格迥异的地标之间,手牵着妈妈,兴奋地排列着自己喜爱的建筑;他伫立在伦敦大笨钟的顶层,背靠着妈妈,专注地研究着大钟背后的机械运行;他蹲身在凡尔赛宫旁的玻璃作坊里,忘记了妈妈,失神地观察着玻璃精品的制作过程;他徜徉在欧洲知名的古董店内,央求着妈妈,不停地挑选着各种精美的硬币、邮票、啤酒杯和瓷器;他陶醉在金碧辉煌的罗浮宫中,正视着妈妈,坚定地说:“我们买下罗浮宫吧。”虽说“童言无忌”,但是他说这话时所表露的“童无戏言”的认真劲,把他日后用金钱买下最喜欢和最杰出的人才、物品、影响和声望的风格表露无遗。 在返美途中,他神采飞扬又深思熟虑地告诉妈妈他的梦想:要在家里常去露营的加州圣西蒙( San Simeon )山上建造一座采百堡之长的、空前绝后的城堡! 这个 10 岁男孩就是美国矿业巨子和参议员乔治 · 赫斯特( George Hearst , 1820 - 1891 )的独子、日后拥有全球最大传媒业务的威廉 · 伦道夫 · 赫斯特( William Randolph Hearst , 1863 - 1951 )。 经过在新罕布什尔州贵族式的圣保罗学校( St. Paul’s School in Concord, New Hampshire )的两年大学准备,赫斯特于 1882 年进入哈佛大学。他甫入哈佛,即在新闻和商务上展露头角,成了该校知名讽刺性学生刊物、创刊于 1876 年现为世界上最长时间连续出版的幽默杂志《哈佛讽刺文社》( Harvard Lampoon )的编辑和商业经理,并使该刊转亏为盈。不过,赫斯特除了对新闻出版和管理尽心外,对学业并不热衷。相反地,他游戏哈佛,没少干些出格的事,包括主办在哈佛广场的大型啤酒聚会和向教授们寄送内刻有他们画像的夜壶。 1885 年,光棍眼里揉不下沙子的哈佛大学,终于忍无可忍,勒令大学三年级的赫斯特退学。所以提起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哈佛未毕业生比尔 · 盖兹和脸书的马克·扎克伯格,威廉 · 赫斯特可算是他们的老前辈了。当然,有一点不同的是: 盖兹和扎克伯格是自愿离校,赫斯特是非自愿离校的。这是题外话。 赫斯特离开哈佛,却舍不得离开他充满激情的新闻业,去管理父亲众多的农场和矿场。他选择去报业巨子和他的偶像约瑟夫 · 普利策旗下的报纸《纽约世界》( New York World )当记者。见习一年多后的 1887 年, 23 岁的赫斯特向老赫斯特请缨要求管理父亲从别人手里作为赌债抵押得来的、濒临破产的《旧金山观察家报》( San Francisco Examiner )。 入主观察家报后,赫斯特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购买最先进的出版设备,网罗包括马克·吐温、杰克 · 伦敦和安布罗斯·比尔斯( Ambrose Bierce )在内的当红天才写手。以走平民路线为号召,赫斯特发表了一系列揭露市政和财务腐败的报道,并抨击卷入其中的与赫氏集团有利益关系的公司。因此,观察家报声名鹊起,起死回生,几年内控制了旧金山市场。 1891 年, 70 岁的老赫斯特过世。他的巨额财产并没有留给 28 岁的小赫斯特,而是留给妻子菲比 · 阿普逊 · 赫斯特( Phoebe Apperson Hearst , 1842 - 1919 ),做为他在世时肆意四处沾花惹草的补偿。不过对于小赫斯特来说,从小带大并极其溺爱他的母亲所拥有的天文数字般的资产,实际上就是他的资产。 1895 年,赫斯特迈出了打造最大传媒王国的必迈一步:占领全球最大的纽约市场。他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先后收购了濒临破产的《纽约早报》( New York Morning Journal )和《晚报》( Evening Journal ),以这两报为基地,对纽约传媒的龙头老大、他过去的偶像普利策展开了面对面的毫不留情的攻击。首先,他广聘纽约名作家,深挖对手的墙角,包括挖走普利策《星期日报》的全班人马。其次,他把《纽约早报》的价格降到严重亏本的 1 美分,和普利策比拚财力的后劲。最后,他率先使用了他称为“新新闻( New Journalism )”(被后世评论家讥讽为“黄色新闻( Yellow Journalism )”)的招数,把诸如犯罪的新闻用抢眼的标题(笔者注:当今常见“标题党”的开山鼻祖)和耸人听闻的故事半真半假地包装起来。 1990 年出版的《不可靠的来源》( Unreliable Sources )指责赫斯特为吸引读者经常编造煽情的故事、伪造采访、用假照片和歪曲真相。赫斯特顶尖人才、残酷竞价和“黄色新闻”三管齐下,《纽约早报》(后改名为《纽约美国人日报》( New York Journal-American ))和《晚报》的日发行量在 1897 年达得了前所未有的 150 万(当时纽约人口为 300 万)。 控制了纽约报业市场后,赫斯特马不停蹄紧锣密鼓地扩张他的传媒王国版图,并在 1920 年代中期达到了顶峰。那时,他拥有 30 份涵盖美国主要城市的全国性报纸:包括《洛杉矶观察家报》( Los Angeles Examiner )、《波士顿美国人报》( Boston American )、《亚特兰大乔治亚人报》( Atlanta Georgian )、《芝加哥观察家报》( Chicago Examiner )、《底特利时报》( Detroit Times )、《西雅图聪明人邮报 - 》(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华盛顿时报》( Washington Times )、《华盛顿先驱报》( Washington Herald )、《纽约美国人日报》和他的旗舰《旧金山观察家报》。那时,每四个美国人就有一个是从赫斯特的报纸获取新闻的。 除了报纸,赫斯特还纵横捭阖,进入了杂志(包括著名的《时尚》( Cosmopolitan ))、书籍出版、漫画、电台和电影行业,打造出全球最大的传媒王国。 赫斯特长袖当舞,他利用自己庞大的传媒机器,子从父业,进军政坛,两次当选美国众议员。如果不是在后来两次纽约市长和一次纽约州长选举中微弱败选,他肯定会在政路上越走越远。不过,即便赫斯特止步政坛,他仍然影响着美国的民意和政坛。 譬如,他反对歧视亚洲移民,并启动他的传媒工具常用“黄祸(yellow peril)”来诋毁中国移民。 1934 年,咨询过美国犹太人领袖们后,赫斯特飞抵柏林采访希特勒。希特勒问起自己为什么被美国媒体严重误解时,赫斯特直率地回答:“因为美国人相信民主,不喜欢独裁。” 赫斯特一生倾注在出版报纸、书籍和电影,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多姿多彩的一张报、一本书和一部电影?由年仅 25 岁的电影大师奥尔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公民凯恩》( Citizen Kane 又名《大国民》)因成功地演绎了赫斯特的一生而成为一部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虽然赫斯特对这部把他塑造成一个冷酷无情的报业巨头的电影相当不爽并百般阻扰,这片电影两次被美国电影学院评为电影史上 100 部最伟大电影的榜首。 赫斯特除了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传媒王国外,还继承了父母留下的超过 100 万英亩的加州上好的地段(包括 24 万英亩 圣西蒙附近的 中加州海岸线)和 100 万英亩墨西哥良地。他在世界各地购买、扩建和新建了多座豪宅和城堡,包括本文要介绍的位于圣西蒙的赫氏古堡和位于比佛利山上世界上最贵之一的巨宅。他以非凡的眼力 、 财力和魄力,购入了足够布置好几个博物馆的古玩和精品,装饰这些巨宅。以现价计算,他的总资产达到 40 亿美元,是世界首富之一。 1903 年, 40 岁的赫斯特娶了 21 岁的纽约歌舞女米莉森特·维罗妮卡·威尔逊( Millicent Veronica Wilson, 1882-1974 ), 12 年内,他们育有 5 个儿子。不过,小赫斯特萧父规子随, 56 岁时爱上了19岁的著名女演员和谐星玛丽恩·戴维斯( Marion Davies, 1897-1961 )。 比起父亲,小赫斯特对情人更加专一,和玛丽恩一起走完了生命最后的 34 年。 他和结发妻子没有离婚,自 20 年代中起分居于加州和纽约两地。不过,1929年,当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温斯顿 ·丘吉尔访问 赫斯特的加州居所时, 米莉森特以女主人的身份和先生一起款待英国贵宾。 米莉森特在纽约度过余生的半个世纪。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成为纽约最知名的慈善家。她于1974年过世,享年92岁。 为了让 玛丽恩 演艺事业更上一层楼,赫斯特 花了数百万巨资创建专门拍摄和发行 玛丽恩电影的公司, 但他太过强有力的扶植适得其反毫无建树。有意思的是, 玛丽恩除了演艺事业,还是个十分有眼光的商人,通过投资房地产等而成为巨富。世事无常,令人感动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40年代末期,当赫斯特由于大萧条和挥霍无度而入不敷出濒临破产时, 玛丽恩毫不犹豫地从财政上帮助她的情人,使他得以安度晚年。1951年,赫斯特心脏病突发在比佛利山庄过世。由于赫氏家族的阻扰, 玛丽恩未能参加葬礼,和终身情人见上最后的一面。 赫斯特夫妇及其长子和次子 赫斯特的情人玛丽恩 ·戴维斯 在首次欧洲之旅后,赫斯特开始了读书、创业、从政、结婚、养育和移情的 40 多年的人生之旅。但是,漫长的岁月丝毫没有冲淡赫斯特 10 岁时播下的建造百堡之王的梦想。他在等待时机。 1919 年, 56 岁的赫斯特在天时地利人和下开始了历时 28 年的圆梦之旅: 赫氏古堡 。 (参见系列一) 赫氏古堡全景(网上资料) 赫氏古堡近景(摄于2013年1月2日)
个人分类: 侃在网上|28269 次阅读|9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30 11:35 , Processed in 0.01243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