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2015雾霾之争
岳东晓N岸N地雾霾曲线解读对照表
下面是N岸N地对柴静视频中“雾霾曲线”的原创分析的对比,网上那些插科打诨或者抄+装的不予考虑。原论文:中国院大气物理所 Pei Li等人《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  珍珠湾 -- 岳东晓夜夜城 -- 老糊涂美中网 -- 天香公主新语丝 -- 方舟子 学历数理博士数理博士数理博士生物博士 曲线数据含义PM2.5 值每增加10,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比
岳东晓老糊涂的雾霾论证让我糊涂了
在《建议参加辩论的同学们向林肯学习》文中,我提到林肯自学了《几何原理》,他的【每一场辩论、每一场演讲,都是按照欧几里得几何证明的逻辑路线】。刚看了老糊涂对柴静视频的分析,称赞一下。但也感到怅然。为什么我写的很多人看不懂,老糊涂写的文青们都说能看懂呢?让我们来对比一下。蓝色是我写的,红色是糊涂语。岳:【这张图显示的是[PM2.5 值每增加10,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比]。因此,只要这张图的数据大于零,那么死亡率就是
岳东晓N岸N地雾霾之争的总结-- 懂与装
N岸N地雾霾之争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相关的博文我写了好几篇发在珍珠湾与科学网,按理说应该是非常透彻了。现在有人不懂还装,把方舟子与我之间的话挑出来互相PK,岳东晓那错了,方舟子这错了,好像还更高明 。要知道,我可以说方舟子脑子不灵,但“韩神童”就没有这个资格了 。所以我来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也是驳斥这种装懂蒙人的行为。如果哪条我漏了驳斥,希望读者指出,我再补上。1. 2015-03-11 《方舟子妄
岳东晓柴静事件中的有罪推定
Pisciculture: 老小岳这理工出身的是不明白什么是造假还是近年跟法官打交道多了学会指鹿为马了?肘子错就等于柴大救世主没造假吗? 我的文章标题是《柴静作假的可能性分析》。里面摧毁了方舟子指控柴静作假的所谓证据,并证明方舟子的所谓论证完全基于方舟子自己的错误理解。由于柴静在另一处对数据进行了灵活运用,柴静像方舟子一样错误理解的可能性小。方舟子的逻辑链完全崩溃。显然,我没有结论柴静没有作假。但是,现代文
岳东晓柴静作假可能性分析
方舟子把中科院一篇论文中的图6的曲线错误理解为死亡率。基于这个错误理解,方舟子误以为2008年死亡率下降,而柴静企图掩饰这个方舟子脑子里的下降。方舟子做出了柴静作假的指控,其所谓依据是 (1)柴静修改了最上面一条曲线;(2)柴静抹去了上面记载各年平均PM2.5值的黑色柱子。  正确解读那条曲线清楚表明,那条曲线是PM值每增加10时死亡率的增加百分比。该论文ABSTRACT就清楚的写着:【 the results of a time-series an
岳东晓柴静正确陈述了中科院论文的结论
方舟子质疑柴静捏造数据的事情,经过这几天的讨论,初步结论已经可以做了。那就是柴静正确陈述了论文的结论,而方舟子完全没有能理解该论文。柴静在视频中说道:【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12分34秒)。其依据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2013年的一篇论文:《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的图6。正如我在《详解方舟子没看懂
岳东晓详解方舟子没看懂的雾霾曲线
下面这张图最近在科学网引发了巨大的争论,起因是柴静引用了这张图,而方舟子说柴静对原图数据进行了【捏造数据】的改动。该图是 Pei Li等人发表的《Time-series analysis of mortality effects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ize fractions in Beijing》中的图六。方舟子可能是最早给出图出处的。在《方舟子妄批柴静捏造数据的错误》一文中,我指出方舟子虽然阅读了原论文,却根本没看懂。我在文中同时做出了正确
岳东晓方舟子文傻妄批柴静捏造数据
方粉们啊,不能迷信啊。柴静雾霾宣传片中,有这么个镜头 原来的曲线如下。方舟子评论到:【这张图表示的是2005到2009年这5年北京pm2.5浓度、非事故总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的情况。最上面的那条曲线是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的情况:在论文原图,最高的是2007年,2008年有所下降,2009年又升上去了。但是在柴静的图中,这条曲线却变成了平滑上升,也就是说,这五年北京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是逐年上升的。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2-4 14:09 , Processed in 0.01135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