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7|||
巴基斯坦的清真寺
——美国生活片段
四合院的闲人
2015年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习近平乘坐的专机进入巴基斯坦领空,巴空军8架枭龙战机随即升空,为习近平专机护航。会谈后,双方签署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见证了50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中巴友谊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中印冲突中巴基斯坦的立场、1989年夏季事件后巴基斯坦在联合国成员国人权扩大委员会支持中国政府。1998年印巴核试验,中国政府态度明确,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持久亲密。
让我深切体会到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在老百姓心中也扎下根,是一件小事。
一天下班后,我们从华盛顿特区办公室外出,顺着林中的小路行走,树丛中的蜘蛛网说明这里人迹稀少。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一条小街,看到一栋栋隐藏在树丛植被中具有欧式风格的豪宅——独立别墅,别墅外观华丽典雅,院落很大,许有百年历史。在华盛顿特区寸草寸金地段,一定价格不菲。
继续走前方出现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尖而高的屋顶有着明显的标志,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带着好奇我们走进栅栏门,担心会被谢绝参观。没想到一位老者接待了我们,到一间侧屋给了我一件黑色纱袍和一条黑色围巾。等我穿戴整齐后,让我们脱鞋进入礼拜大厅。
大厅铺满彩色纯毛地毯,墙上贴着花色的釉砖,高高的屋顶悬挂着三盏吊灯。进门右侧有一间被布架子隔开的小屋,据说是女士们祷告专用的。
老者给我们讲解了这座建筑,1957年建成,有40年的历史。这时,他问我们从哪里来?当知道是中国时,显出很高兴的样子并伸出手和我们握手。他说自己是巴基斯坦人,和中国很友好。
经过他的允许,我在祷告厅里走了走。已经有几个男人正在准备祷告,他们身在美国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信仰,每天做5次祷告。
我们看到门口贴的通知,下一次祷告5分钟后开始。我们决定作为旁观者参加一次祷告,这在新疆喀什市都是不能实现的事情。
老者点头同意了我们的要求,并请我进女宾祷告室。
我穿着黑长衣(盖住脚面)走进隔断的祷告室时,一身白色纱衣老年妇女走过来握住我的手表示欢迎。一位黑人小姑娘进来站在我旁边,我对她笑笑,然后问她多大了?她用标准的美语说,9岁了。还有一个黑人女孩是13岁,我夸她们漂亮,她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很单纯的孩子们。
观察祷告过程:先是一位男人的声音,很洪亮高昂,唱出一种调子。大家就弯腰,然后随着他的声音进行礼拜——身子伏地,脸贴在地上,很虔诚,连续三次。然后是自己做礼拜,随自己的心愿做。我身边的小女孩坐在椅子上吃起东西。另一个比较胖的女人带着大约1岁的孩子,不停地做着礼拜。孩子到处走动,当妈妈的并不管他。后来才看到这个妈妈非常年轻的脸。
接着男高音发出声音,大家随着他的指示做起礼拜来,3-5次,一共约20分钟。大厅里有几个男孩子打闹着,发出咚咚的声音,没有人制止。
祷告结束时,那位13岁的女孩问从哪里来?我说中国北京。此刻正逢北京举行奥运会,她不住地点头说知道北京。她问我可以拍照吗?于是我们先后和老者、小姑娘们照了像,还有小伙子主动给我们俩拍合影。
清真寺的院内有一个屋子,里面是人们捐赠的衣物和物品,需要的就可以无偿取走。
在巴基斯坦清真寺,我们感觉到人们的亲切和友善。
第一次,我们亲身接触到巴基斯坦人在美国的生活场景,也体会到他们对中国的友好和热情。
这与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数十年的利益交替、相互支持,同时建立起来的深入人心的情谊分不开。
2008年8月17日记录于华盛顿特区
GMT+8, 2025-4-17 22:52 , Processed in 0.01149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