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SVG/config.js

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查看: 7184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介'国际间谍博物馆'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0

好友

7万

积分

精华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5 10:51: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蓝天绿地 (2013/05/04 19:45): 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个'国际间谍博物馆',就在联邦调查局隔壁也在中国城旁边。展品多是从美国、加拿大、英国、以色列、前东德、西德、前苏联、捷克、乌克兰和波兰等地收集而来,但多以美国以外的谍报机构的装置为主。美国的间谍工具不仅展出少,展出的间谍工具也都截止到冷战时期,冷战之后的间谍工具概不展出,以防泄密。对前苏联情报机构以及现今俄罗斯情报机构所使用的间谍工具,则统统展出且辅以文字详加说明。看纪检展品吧:唇膏手枪 又被叫做“死亡之吻”。1965年由苏联克格勃发明使用。这是直径为4.5 毫米的单发手枪,便于藏在小手袋中

简介'国际间谍博物馆'

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个'国际间谍博物馆',就在联邦调查局隔壁也在中国城旁边。
展品多是从美国、加拿大、英国、以色列、前东德、西德、前苏联、捷克、乌克兰和波兰等地收集而来,但多以美国以外的谍报机构的装置为主。美国的间谍工具不仅展出少,展出的间谍工具也都截止到冷战时期,冷战之后的间谍工具概不展出,以防泄密。对前苏联情报机构以及现今俄罗斯情报机构所使用的间谍工具,则统统展出且辅以文字详加说明。

看纪检展品吧:
唇膏手枪 又被叫做“死亡之吻”。1965年由苏联克格勃发明使用。这是直径为4.5 毫米的单发手枪,便于藏在小手袋中。冷战期间,在西柏林边境线被截获。

1978年,一名保加利亚特工利用这样的一把雨伞,在伦敦街头暗杀了保加利亚持不同政见者格奥吉-马尔科夫。技术人员对普通雨伞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装,只要一按机关,就能向目标喷射毒物。以马尔科夫为例,雨伞中射出的小球含有篦麻毒素,这种小球肉眼几乎看不到。国际间谍博物馆展示了一把在莫斯科特制的毒雨伞复制品。博加特说,1991年,有人在保加利亚发现了一个放满类似致命毒伞的房间。


钮扣相机   1970年代,苏联克格勃发明。将微型相机的镜头掩藏在一个伪装的大衣扣上,相机放置在衣兜里,里面的连线和快门相连,特工人员手控快门达到拍摄的目的。这种伪装十分成功有效,以至于直至今日特工人员还在使用这种方法。

鞋跟发报机   1960年代由苏联克格勃发明使用。通常将带有微型电话电池的发报机安置在目标人的床边,以窃听目标人的谈话。使用时由仆人将鞋和其他衣物混在一起,抽动白色装置,发报机开始工作。驻罗马尼亚西方外交官不在当地买衣服,而是从西方国家买后邮寄过来,他们通过邮局,把装置放进鞋跟里。

空心动物屎,里面可以藏情报,这样,情报人员和线人就能轻松传递信息.据说在越南还用过.

炸弹不一定用高压锅做。

有兴趣的可以看到更多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5-4-24 08:46 , Processed in 0.014172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