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几件武装直升机发展中的趣事


上面两幅图片,是中航工业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展出的两款武装直升机,武直10和武直19。这两款武装直升机引起了许多国家和军事迷的巨大兴趣。有关这两款直升机的新闻和它们的技战术指标,现在也充满了网络。大家如果对它们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找出许许多多的图片和数据。对这些我就不讲了。在确保不会涉及泄密的前提下,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点我所知道的发展武装直升机方面的两点有趣的事。
从上面两幅图片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两款武装直升机的身材都非常的修长,虽然它们也都加装了相当厚实的装甲。原来的武直9A是驾驶员并排就座,机身宽度相比现在的武直19要宽许多。苏联时候,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其武装直升机也多以驾驶员并列就座安排座椅。其实并排就座不一定就是不好,也有这样安排的独有特点。但是,如此安排座椅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增加了直升机正面的受攻击面积,增加了驾驶员的危险性。因此现在世界上几款比较有名的武装直升机像美国的“阿帕奇”、欧洲的“虎”式都是驾驶员前后就座的方式。
我们的武直10之所以演变成了现在的身材,这与我要讲的第一件趣事可能有点关系。在武直10刚刚出来时,国内外的许多人都一片声的说这是在抄袭“阿帕奇”。其实是不是抄袭,我们谁也没有有力的证据,但是,其外观上有些地方比较相似,倒也没有冤枉了中航的同志们。这武直10在我们国家起步时可不晚,据我知道的,大约在1980年代的后期就提出来了。当时的阿帕奇好像还没有服役,那时候我们和美国还处在蜜月期。一开始我们的设计人员和军方的一些同志们,对武直10要用到的发动机瞄准的是加拿大一家公司的产品。也确实进口来了几部产品用于先期的试验和设计。可没过多长时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和美国的蜜月期结束了,等我们的武直10设计到了一定程度后,真的需要购买发动机时,美国人在背后做梗,加拿大人不卖给我们了。这一下子弄得设计单位非常被动,使用单位也更加被动。因为机载设备和机身重量、装甲厚度都是按照加拿大那款发动机来设计的。他们不卖给我们了,一下子自己又生产不了那么大举力的发动机。这样一来,只好将机身重量和附属设备做减重处理。大家也都知道,这武装直升机上像装甲的厚度等设备是不好减的。因为如果减得太厉害,其武装味道就会大大降低。设计人员就只好在机身形状上和附属设备上动脑筋。其中有几年,这武直10的减重都成了中航的重头戏。附属设备都要求按克来计算,主战装备也按百克来计算。在同等性能范围内,谁的设备能轻5克,都会成为他们的首选,这减来减去的,就和一个美女减肥差不多,就减出来了一个身材修长的低空美女战神来。其实现在再看武直10已经与阿帕奇不是十分的相像了,看上去倒像是阿帕奇和虎式的结合体了。那段时间有时和陆航的朋友都会开玩笑说:怎么样还在减肥呢?
正是因为这武直10的研发设计之路如此坎坷,中航的另一个设计群体,就开始对他们原来的武直9A动开了脑筋。因为,原来的武直9A是驾驶员并列就座,主要是借鉴了俄罗斯武装直升机的设计思路。他们看到当今世界上的武装直升机大多都已经改为前后就座的方式了,也就开始想办法为武直9A做瘦身处理。他们的起步比武直10要晚一些,可前进的步伐倒是不慢,产品和武直10在前两年前后脚的同时出来了。
正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所谓武器禁运,硬是逼出来了两款技战术指标不输于许多最先进武装直升机的中国造。
大家可以注意看看直升机的旋翼,现在的直升机,尤其是武装直升机,其旋翼都是特种复合材料制造。之所以不用轻质金属,一是这样的复合材料自身重量更轻,一是减轻无线电屏蔽效果。如果我告诉你,现在这武直10和武直19上的旋翼材料是由一家村办企业所制造,你还真别笑。一直到现在,这家企业生产地址还都是在中国北方某地的一个不大的山村边上。他们的通信地址现在还是到某某村。
说起这家企业来,也非常的有趣。他们本来是生产建筑材料的,他们的一款产品可以用来做直升机的旋翼,他们一开始好像自己也不知道,我们的主管部门好像也不知道。他们有时去参加一些有国际厂商参加的展销会,有些国外的人就会买他们的某一款产品。据说,后来有一些国际友人友好的告诉我们说:你们还到处花大钱进口什么旋翼制造的复合材料啊?你们自己不就能生产吗?我们的人再仔细一问,才知道这家企业的东西可以用来干这个。当然了,现在这家企业已经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了。
这件事就告诉我们,现在国内的军工企业也不全是国有企业了,已经有许多民办的企业参与了进来。就是留学海外回来的朋友只要是在国内办厂,可以保证国内的供货,也可以进入军工企业的供货商行列。并不像某些成家所想像的,这块蛋糕只有国有大型企业在分,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可以分到相当的部分了。
还有一件事也很有趣,那就是大家看看航展上的介绍就知道,这武直10还会装备一款“天鹰90”空对空导弹。直升机之间打空战,大家之前可能都没听说过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也没有直升机空战的战例啊?不瞒大家说,前两年,我第一次听说这直升机用空对空导弹时,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当时还和陆航的朋友开玩笑说他们看科幻片看多了吧。怎么想像两群直升机在空中用空空导弹射来射去的啊?他们就说我,老李你还真别笑,之所以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战例,那是像美军用直升机打的人都是没有直升机的国家和军队。也许等我们的武装直升机能进入实战阶段后,这直升机间的空战也就成为可能了。大家说,总有一些充满了奇思妙想的人在,这部队武器装备的进步也是可以充满期待的吧?
我们陆航最早的装备中最有名,飞行的也最好的其实是美国产的黑鹰。这黑鹰是美国西科斯公司的产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准确的说应该是一款军用通用直升机。这黑鹰的出名应该主要得益于一部电影《黑鹰坠落》,索马里人居然用冲锋枪就把黑鹰给打下来。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别看现在的很多所谓隐身战斗机都吹嘘的多么多么厉害,这隐身可能在雷达面前隐,但是,它隐不过人的双眼。1999年时,南斯拉夫人就是用机枪干下了美国的F117。
这西科斯的黑鹰系列现在在美军里好像还是装备量最大的。之所以装备量大,据说是因为这黑鹰在设计之初是在军用直升机的设计上是一场革命。原来,不管是美军还是其他国家的军队所使用的飞机也好,直升机也好,一般情况下,都是飞机制造商设计出什么来,你们就使用什么。西科斯一开始也是如此,但是到了1970年代,这家公司因为种种原因,都快要倒闭了。他们新来的一个老总非常有眼光和想法,他就想我们能不能反过来想出一种设计办法,就是到使用部队做一次认真的调研,看看部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直升机。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调研,他们拿出了第一款黑鹰。这在当时是第一部按照部队需求设计和生产出来的直升机,受到了美军各军种的欢迎。美军得到了一款贴近部队需求的直升机,西科斯也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