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Chico的个人空间 https://zhenzhubay.com/?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缘起观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 )

已有 1134 次阅读2024-10-19 22:16 |个人分类:佛教文章|系统分类:个人日记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三瑜伽处之二 (妙境长老)

一、寻思义

云何勤修缘起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谓依缘性缘起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此中都无自在、作者、生者、化者,能造诸法;亦无自性、士夫、中间能转变者,转变诸法。

「谓依缘性缘起」,这个修缘起观的人,你要有根据,根据什么呢?「依缘性缘起」,就是根据佛说的这个「缘性」,就是四种因缘: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这四种缘。这个十二缘起里面主要是增上缘,但是里边也包括这因缘、包括这次第缘、包括所缘缘的,所以总合起来是四种,是四种缘的体性。这个四种缘呢?能生起一切法,就是缘起,就是十二缘起了。「增上正法」,佛这样子为我们宣说的十二缘起是增上的正法,就是超越世间一切法。世间的一切法都是戏论,只有佛说的十二缘起是最究竟圆满,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叫「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我们能够学习佛说的缘起的正法,我们能学习、还能受持,这个时候我们的心里面就有这殊胜的力量了。

「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这个增上力是什么呢?什么叫作听闻受持以后,你就成就了增上力了呢?就是「能正了知」,你会正确的明白。明白什么事情?「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如是法,这样法、这样法出现的时候呢?「彼彼法生」,就另外一个法就出现了,就是这样意思。说我现在感觉我很贫穷,我感觉他们都财富很多,不要紧!你有办法也可以有财富,就是「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就是这样子。所以每个人感觉到不满意,可以令自己满意的,就是有办法能改善自己!如果说是:不是你自己,这个诸法的出现不是因缘有的,是另外有个有力量的人,他的意愿出现的事情,那你不能控制,你也就不能控制了。是现在说是:「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总而言之还是什么?就是你的心生的,就是由你的心生起这件事。所以你的满意;你不满意,都是你自己创造的,自求多福!

「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这样的事情不存在了。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乃至生缘老死,就是「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

我头几天本来我又要备课、还有很多的人给我来信,我应该回信;但是我这人糊涂,要看三国志演义。看三国志演义是关渡之战,袁绍和曹操在关渡这地方作战,曹操之厉害!就把袁绍的粮,有很多军队要靠饭要吃饭嘛,这个粮在什么地方呢?曹操派军队把它粮,统统烧坏了它,然后袁绍失败了!这个作战也就是这么回事情。现在我们学习佛法:你要知道一切法是由因缘有的。那我,我这件事不满意,我把这因缘调整一下子,就满意了,这个地方是满意的;那么我没有,我把这因缘调整一下,这件事情就出现了。「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所以佛法就是令所有的人都会满意!就是你自己要努力创造才行,才可以,不是说是我要向某一个人,向他去感谢,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你自己要努力,就成功了。

此中都无自在、作者、生者、化者,能造诸法」,在从这个因缘生起一切法,因缘灭则一切法灭,从这个道理上看呢,这里面没有「自在」,没有「作者」,没有「生者」,没有「化者」。这个「自在」我们在那个……,在有寻有伺地那个不如理作意那个地方就是有个大自在天,那么这个人有这样的思想,认为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是大自在天创造的,它创造的。你说你苦,那你只有受者,是大自在天叫你受苦。现在佛法的道理上的意思,没有这回事,也没有这个大自在天,他是「作者」,他是一切法的作者,他能创造一切法,没有这回事情!不承认这件事─「作者」。

「生者」,这个「作者」是总说的;这个「生者」和「化者」是别说的。就是原来没有这件事,他现在把这件事创造出来了,那么叫作「生者」。这「化者」呢?原来有多少,有这件事,但是他有这个力量把它转化一下子,变化一下,那么叫作「化者」。「能造诸法」,它有这个生者、化者的力量呢,它能创造世间上的一切法;或者是令人苦恼,这个法也是他创造的、能创造战争、能创造经济繁荣,都是他,都是这个大自在天。现在佛法说没有这回事情,没有自在的作者、自在的生者、自在的化者,能造诸法的,没有这件事!

亦无自性、士夫」,这个「自性」,这是数论者。这个数论者是主张这宇宙间有一个自性,这个「士夫」呢,就是我。这个我,这个士夫,原来这个世间上是什么事没有,但是这没有事情的那种休闲的境界,这个我感觉到不舒服,感觉不自在。他希望有点事情好享受,所以这个自性就给他变化世间上的一切法,叫这个我来享受,这一享受呢,我就被迷惑了,就苦恼了,苦恼了;他就再修禅定,修禅定的时候,一离欲,然后自性就把变化的诸法又收回去了,这就得解脱了。就是这个数论师对于宇宙间的事情是这样子的见地的。这个自性和士夫,士夫就是我,他不是因缘有的;这个自性能变出来这一切法,是因缘有的。

「中间能转变者」,就这个自性和士夫中间,这一切有为法,是这个自性能转变的,是「能转变者,转变诸法」,能转变者就是那个自性,他所变现的这一切法,这一切法呢,是可以转变,可以这样子,也可以那样子变,就是那二十五谛的意思。这在佛法里面讲呢,没有这回事,这个都是虚妄分别,是不对的。

若能了知如是等义,是名寻思诸缘起义。

这第二科「结」,你「若能」够明白「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如是等义」呢,「是名寻思诸缘起义」,缘起的道理你就明白了。


 二、寻思事

复审思择十二有支,若内、若外而起胜解,是名寻思诸缘起事。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寻思义」,寻思缘起义,这里是「寻思」缘起的「事」。

「复审思择十二有支」,就是无明缘行这十二有支。「若内若外」,这里面有内外的不同,「而起胜解」,你这个思惟十二缘起的道理,今天也思惟、明天也思惟。思惟无明老死从那里来呢?从生来,生缘老死,生从那里来的呢?从有来的。有就是业力,这个业力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不能名之为有;就达到能招感果报的时候呢,叫做有,这业力叫做有。这有从那里来的呢?取缘有,爱缘取,由爱取来的。爱取从那里来的呢?从受,受缘爱。受从那里来的呢?从触来的。若是佛教徒学习般若智慧,这个受的时候,有般若的智慧,明相应受、明相应触,这时候不颠倒迷惑,就没有老病死的苦恼事情了,就得涅槃了;乃至向上推,无明缘行,就是没有般若智慧,能这么推求。

这样子你在修静坐的时候,不妨修这个缘起观,这是生缘老死。生灭则老死灭,你不要光背这句话,要思惟那件事:生灭则老死灭,有灭则生灭,这是个什么境界啊?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受、想、行、识,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界乃至无意识界,就是十八界都没有了;无苦、集、灭、道;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就是《心经》上的境界。但是在声闻地,并不观察诸法自性空,只是以无常为门,就能观察到离一切相的诸法实相的境界,所以修缘起观也是很妙的。你也可以修不净观、修慈愍观,但你也可以修这缘起观,这里面有很多微妙,只是从文字上念一遍,你不用心去思惟,好像没有什么事;但是要用心去思惟那就不同了,这里面有很多事情!但是我们就是懒,这第六意识懒,就不愿意思惟。愿意在这寂静住,或者愿意打妄想,那么就是这个缘起观,佛说的这些法门的微妙,你得不到!你若是在这些法门,你不学习,你不修行这么多的法门,你永久的都是平平常常的这样子。你不能够超越这个境界,你若是不管是不净观也好,乃至到缘起观也好,你若修,那就不可思议。

你看这个《长老偈、长老尼偈》,你再看《优婆曲多尊者传》,再就是看《阿含经》上你看:有些佛在世的比丘,多数是一出家就修不净观,等到不净观最后修这白骨观的时候,佛就会给他说无我观。你达到白骨观的时候,一修无我观,就得阿罗汉道。得到阿罗汉很不简单呀!大乘佛法维摩居士喝斥阿罗汉,维摩居士是何等人物?那是法身大菩萨境界呀!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他喝斥阿罗汉,我们轻视阿罗汉,不可以轻视!阿罗汉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住最上舍,是不得了的境界!他一切时、一切处,心不取着一切法,心里面长时的清净住,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等到发大悲心,到阿罗汉发大悲心,那就是大菩萨的境界了。所以不应该学习维摩诘居士喝斥阿罗汉,不应该这样子。他只是说阿罗汉没有发大悲心,广度众生这件事是不圆满,所以喝斥他是这样的意思,劝他发大悲心的意思。但是其他,他能够从四念处,由无常为门,达到第一义谛这一方面,是应该学习的呀。

「复审思择十二有支,若内、若外而起胜解,是名寻思诸缘起事。」

《披寻记》一○一七页

十二有支若内若外者:十二支中内处摄法,说名为内;外处摄法,说名为外。

就还是内六根、外六境,就是分这两部分,所以叫寻思事。这个无明缘行乃至生老死,分十二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有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有色、声、香、味、触、法。但是佛的大智慧,能观察出来缘起的次第,所以就是分出十二种差别。

 

三、寻思相

复审思择无明支等,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如是广说,如前分别缘起支中,是名寻思缘起自相。

这是第三科「寻思相」,分二科,第一科寻思「自相」。

「复审思择」:你在静坐的时候,你修完奢摩他的时候,你就修毗钵舍那。修毗钵舍那就是思择这「无明支」、行支、识、名色,思惟这个支。先思惟无明,无明是什么?这「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就是不知道过去怎么回事?也是无我的,但是我们不懂;未来是怎么回事?未来我们也不懂。不懂未来也是无我的;现在也是无我。我们不知道无我,那就叫做无明,是这么意思,「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如是广说,如前分别缘起支中」有解释了,这里不重复了。「是名寻思缘起自相」。

黄二、共相(分二科) 宇一、释(分三科) 宙一、无常

复审思择如是一切缘生诸行,无不皆是本无今有,有已散灭,是故前后皆是无常。

「复审思择如是一切缘生诸行」,这一切有为法,这个「行」哪,是向前进,就是流动变化,如流水、如灯焰,那叫做「行」。譬如说我们的肉眼,我们看这个墙,好像在那里没有动,这是肉眼的境界;但是若是用佛菩萨的慧眼、法眼看,它是行、它在动哦,它并不是在那里不动。那个动就是剎那剎那的变化,这一切法都是这样子,色法也是这样子,心法也是这样子,思惟一切缘生的诸行。

「无不皆是本无今有」,没有一样事儿,不是皆是本来是没有,而后来有了,就是有因缘的时候就有了。所以有没有地狱?地狱是没有的,那么怎么有了?因为你造罪了,你的罪变现出了地狱来了。本来也没有老虎,也没有毒蛇,为什么有了呢?这众生造了这个罪业;这罪业就把自己变成老虎,变成了毒蛇,变成了饿鬼,变成人天,所有世间上一切有为法,都是本无今有的。

「有已散灭」,有了以后,也不是永久的有。它的因缘,这个力量,是有时间性的,到时候就结束了,这件事情没有了,不是决定的。「是故前后皆是无常」,所以无始劫来以前的事情,乃至到无始劫以后的事情,无量劫以后的事情,都是无常变化的,都是无常的,不是永久的。

 二、苦

皆有生、老、病、死法故,其性是苦。

这第二科是「苦」,这个无常的法,那它就是生,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法」,所以就是苦了。「其性是苦」,它那个体性,是令你苦恼的事情。

三、空无我

不自在故,中间士夫不可得故,性空无我。

「不自在故」,这些有为法,这个是令你不自在,你不能够我要怎么地,就怎么地,不行!这个造因的时候,每一样事情开始的时候,你创造的时候,你有自由。你愿意做佛的事情也可以,你愿意做地狱的事情,都是听你自己;等到结果的时候,你不愿意受,也得受,你不愿意,谁愿意到地狱去,那你非去不可!就是那时候没有你的自由了,所以「不自在」,所以就是无我了。「中间士夫不可得故」,在你的色受想行识里边哪,在眼耳鼻舌身意里边哪,是没有我可得的,那里面没有个常恒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我可得,没有这件事。「性空无我」,这一切有为法的体性,本身是没有,是空的,是没有我,这「空」就是没有我,叫做「空」。

是名寻思缘起共相。

这无常、苦、空、无我,这是十二缘起的共相。

 四、寻思品

复审思择,我若于彼无常苦空无我诸行如实道理,发生迷惑便为颠倒,黑品所摄,广说如前。

这是「寻思品」,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先解释「黑品」。

又「审思择」,这个「我若于彼」佛说的「无常苦空无我」的「诸行」,真「实」的「道理」,我「发生迷惑」;我不同意是无常、苦、空、无我,我不同意这个。「便为颠倒,黑品所摄」那你,你就是糊涂了,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当然你这个贪瞋痴就来了,就会造种种罪过。这就是「黑品所摄,广说如前」。

 二、白品摄

若不迷惑便无颠倒,白品所摄,广说如前。

你「若不迷惑」,你能明白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你就不会发生错误,是「白品所摄」,这时候就有大智慧,有种种功德出现了,那就是属于「白品所摄,广说如前」。

是名寻思诸缘起品。这是结束这一段。

 

五、寻思时

复审思择,于过去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如是已住;于现在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如是今住;于未来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如是当住。

「复审思择,于过去世」的时候,「所得」的「自体」,你可能过去世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间,你也会得到一个果报,一个身体,也还是色受想行识。「无正常性」,那个身体,也是过去了,就是它不能常住的。「如是已住」,这样子呢,过去的身体,已经在过去的时候,它是存在的;但是现在呢,它已经变过去了,也是不存在了。

「于现在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现在得到的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这个色受想行识,它也今天虽然是很活泼地存在,但是它并没有永久存在的体性的,它也变成过去的。「如是今住」,这个生命体,现在是存在的。「于未来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也是没有常性,也不是永久的。「如是当住」,将来它会存在。

是名寻思诸缘起时。

「缘起时」,这里边哪,令人恐怖的地方:将来的生命体,决定是人吗?这时候就是决定你现在的修行了!所以这是令你、令我们担心的地方,知道哦!

 

六、寻思理(

复审思择唯有诸业及异熟果,其中主宰都不可得,所谓作者及与受者。唯有于法,假想建立。

这是「寻思理」,分二科。第一科是「观待道理」,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先解释这个「真俗」,真俗二谛,先辨这个真俗二谛,先是「标」。

复审思择唯有诸业及异熟果」,我们现在这个生命体,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里面,就是有业。业:是主要是你的心动了,表现在身口上,就造了很多的业。或者是定业、或者是就是不动业、或者是福业、或者是罪业;「及异熟果」,及这个业力所得的果报,就是这二件事。

「其中主宰都不可得」,在这个业和异熟果里面,说是有个主宰性,常恒住、不变易的东西是不可得的,没有,没有我可得。「所谓作者及与受者」,这个主宰性,执着有我,这个有我论者:他认为有一个作者,有受者。在「因」名为作者;在「果」名为受者。就是这个我的体性,它能做善,也可能也能做恶;将来在果报的时候,就是受苦,也可能是受乐。说是有这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是作者、是受者;但是佛法来说,「其中主宰都不可得」,也没有作者,也没受者。

唯有于法,假想建立」,那么里边有什么呢?就是于这一切有为法,这色受想行识有为法,这个业和果报,带有一个假想,由假想所建立的事情,只有这么多,另外没有了。这是「标」,下面解「释」。

谓于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中,发起假想施设言论,说为作者及与受者,有如是名、如是种、如是性、如是饮食、如是领受若苦若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极于寿量边际。

「谓于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里面,在十二缘起里面,「发起假想施设言论,说为作者及与受者」,这解释这个唯有法,「唯有于法,假想建立」,解释这句话。就是这个人,在十二缘起里边,「发起假想」,发动了一个假想,不是真实的,就是有所凭借,有所凭借叫做假,假者藉也。就是假藉这件事,就去给它安立个名字,就是「假想」。「施设言论」,这个假想,有什么作用呢?能安立种种言论,会说话,说种种话。他现在说什么话了呢?「说为作者及与受者」,十二缘起里面有一个我会「作」,有个我会「受」。我在因地的时候,是「作者」;在果地的时候,是「受者」。这个说执着有我,这个我是负责任的,它做造罪的时候,将来得果报,它要受;它做功德的时候,将来得果报,也是它负责。作善作恶,它要负责的!这是寻思这个道理。

「有如是名、如是种、如是性、如是饮食、如是领受若苦若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极于寿量边际。」这是解释这个「作者」和「受者」。「有如是名」,他现在来,或者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间,或者是在地狱、饿鬼里边,「有如是名」,他有个名称,他叫什么名字,叫某甲。「如是种」,种类,或者他是,比如说他在人间,或者婆罗门中,是剎帝利中、吠舍、首陀罗。还有「如是性」,这个「性」就是他的父亲叫什么名字?母亲是什么名字?他是这个种性的人。「如是饮食」,这个「饮食」就是他得到的果报。得果报,他的生活情况怎么样?「如是领受若苦若乐」,或者受苦,或者受乐。「如是长寿」他的寿命或者是七天,或者是一百年,或者是二百年。「如是久住、如是极于寿量边际」,在众生这一方面,多数是放逸、作恶事,多数是自己应得的寿命减少了多少;那只有阿罗汉,他要常常入定没有烦恼,心很清净,他能够「极于寿量边际」,他应该活两百岁,他就能活两百岁。我们若是放逸,就是折损自己的寿命的,是这个不同。就是有「作者」,也有「受者」。

 

《披寻记》一○一九页:

有如是名如是种等者:世俗言说士夫类中略有如是八言说句:名,谓呼召假名;种,谓剎帝利等种类差别;性,谓族性,父母差别;受用饮食,或劣或胜,是名如是饮食;于现法中或时兴盛住诸安乐,或时衰损住诸苦恼,是名领受若苦若乐;人寿分量住时差别,或住少年,或住中年,或住老年,是名如是长寿;一切异生寿无边际,是名如是久住;阿罗汉等住最后有,寿有边际,是名如是极于寿量边际。

「有如是名如是种等者:世俗言说士夫类中略有如是八言说句」,第一个言说句就是「名,谓呼召假名」,就是别人招呼某甲、某乙这个人。「种,谓剎帝利等种类差别」。「性,谓族性」,就是他「父母」的「差别」。「受用饮食,或劣或胜,是名如是饮食」。「于现法中或时兴盛住诸安乐」,或者说这个人哪!走运气,做了十年宰相,这样子呢,「于现法中或时兴盛住诸安乐,或时衰损住诸苦恼」,或者被人家搞跨了,下台了,下台了就不对劲了,就是「衰损住诸苦恼」,「是名如是领受若苦若乐」。「人寿」的「分量住时」,或时「差别」不一样的,「或住少年」的时候就死掉了,「或住中年,或住老年,是名如是长寿」。「一切异生寿无边际,是名如是久住」,一切异生的寿量,也有的人寿命非常的长;地狱的众生寿命很长;一个龙,这个龙王寿一中劫,也是很长的;天上几万、几千万年乃至到八万大劫,寿命这么长,「是名如是久住」。「阿罗汉等住最后有」,住最后有「寿有边际,是名如是极于寿量边际。」

 二、约因缘辨

又于此中有二种果及二种因。二种果者:一、自体果,二、受用境界果。二种因者:一、牵引因,二、生起因。

「又于此中有二因缘果」,这是「约因缘辨」,前面「约真俗辨」,没有我就是属于真谛;其它的说法都是俗谛,现在「约因缘辨」。「因缘辨」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

「又于此中有二种果」,就是在这个十二缘起里边有两种果报,「有二种果及二种因」,二种果是什么呢?「一、自体果」,就是你这个身体,就是自体果。「二、受用境界果」,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果,你这个自体果,就能享受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受用境界果。「二种因者」,这是什么因呢?「一牵引因、二生起因」。「牵引因」:就是无明、行,去熏习了识,就有了识种子,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种种子。五种种子还没能达到有的程度,没能达到招感果报的程度,有爱取再去熏习它,它才能达到招感果报的力量,就变成有了。这样说: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这是「牵引因」。这个爱、取、有就是「生起因」。这两个因合起来,就是得了生老死,就是果了。这是「二、生起因」。

  自体果者:谓于今世诸异熟生六处等法。

「自体果者」是什么呢?这底下解「释」。前面是「标列」,这底下是解「释」。

「谓于今世诸异熟生六处等法」,就是由现在世,「诸异熟生」,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乃至意识,是阿赖耶识生出来的。阿赖耶识生出来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的「六处等法」,这就是你的自体果。所以真实地说,这个果报是什么?就是你的一念心,你现在的明了的心,是你果报的主要的一个东西。

  受用境界果者:谓爱非爱业增上,所起六触所生诸受。

这第二科解释「受用境界」。

「谓爱非爱业增上所起六触所生诸受」,就是你在过去生存的时候,你造作了一些业力,有的是得可「爱」果报的业力,就爱;有的是得「非爱」的果报的业力。这两种业力都是有力量的,要有力量才能得果报。这两种业力,「所起六触所生诸受」,给你一个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你心里面有感觉,或者感觉苦,或者感觉乐,这就是你的果报,是这样意思。


二种因(分二科) 辨体相(分二科) 牵引因(分三科)

牵引因者:谓于二果发起愚痴,愚痴为先,生福非福及不动行;行能摄受后有之识,令生有芽。

这是缘起的六事差别毗钵舍那,六事差别里边现在是第六「寻思理」。「牵引因者」,这是第二科「二种因」,第一科是「辨体相」,辨二种因的体相。分二科,第一科是「牵引因」,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渐次」。

「牵引因」是什么意思?「谓于二果发起愚痴」,这是对这二个果,前面是一个自体果,一个受用果。于这二种果发起愚痴,就是这一切的凡夫的众生,对于这二种果发动了愚痴,就是不明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那么就叫做愚痴。「愚痴为先」,凡夫的众生对于自体果、受用果,生起的这些惑业苦,是以愚痴的迷惑为最先开始的。「生福非福」,因为不明白是无我、无我所的道理,所以他就会生起了种种的行动。「福」就是修学善法;「非福」就是造罪业。「及不动行」,不动行就是修学禅定,色界定、无色界定都属于不动业。先因为有愚痴的无明,然后去造作罪业,或者是福业,或者是不动业,都是由无明发动出来的。

行能摄受后有之识」,不管是福行、非福行、不动行,它都有一种功能,是什么呢?「摄受后有之识」。这个「摄受」实在就是栽培的意思,栽培了后有的「识」,「后有」是对现在的「有」说的,现在的有,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的生命体,现在的生命以后,继续有生命的,所以那个后来的生命叫「后有」。后来的生命,主要是有「识」,实在就是果报,这果报里边,这识是最主要的。识是从那儿来的?就是前一生的福行、非福行、不动行栽培来的。

令生有芽」,果报里边当然有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些,这些一开始是属于种子,由种子又得到爱取的熏习,就变成了有。这个有还不是果报,在这里说,这个有还不是果报,还是属于种子。等到这个种子发生作用的时候,它又成就了下一期的果报,那个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识,然后名色、六处、触、受,这个时候就叫做「芽」。这个种子也生了芽,就是业力开始得果报了,叫做「芽」。这几句话是「标渐次」,就是提出来凡夫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得果报的次第。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随难释」,随其中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加以解释。

   二 随难释

谓能摄受识种子故,令其展转摄受后有名色种子、六处种子、触受种子。为令当来生支想所摄识、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故,今先摄受彼法种子。

这以下是解释前面这一段,解释这前一段,就是「行能摄受后有之识,令生有芽」,就是这几句。「谓能摄受识种子故」,就是众生因为无明,而会发动福业,或者是非福业,或者是不动业,这样子就摄受了识的种子。就是成就了下一个生命的识的种子,因为下一个生命它还没有出现,但是先造成它的种子。「令其展转摄受后有名色种子」,并不单是识的种子,这个业力──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还使令众生展转的成就后有的名色的种子,因为有了识的种子,不会就停留在这里的,又去栽培名色的种子、「六处」的「种」子(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触受」的「种子」。触,你有了六处,就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六种境界,接触了就会有感受,这个也是先栽培它的种子。

为令当来生支想所摄识、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故」,栽培的时候,当然是识为先,有识的种子、名色的种子、六处的种子、触受的种子,栽培这个种子做什么呢?为令当来生支想所摄,就是为了使令将来的生命,那个「生支」就是十二有支那个「生支」,「生支」是什么?生支就是识,识名色那个「识」。为令当来那个生支,这个时候并不是种子了,种子生现行了。那个识支和想所摄的识,生支是识。想是什么?想是「名」,名色的「名」,名里面所摄的识。名里面所摄的识,就是前六识了,前面那个识支里边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也是由种子现行的。「想所摄识」,所摄的识,还有名,这里面这个名,就是「想所摄识」,为简别不是那个识支的识,这样加起来就是名色,「名」就是受想行识,「色」就是眼耳鼻舌身,有识支现行,一开始得果报的时候,先是识支现行,而后有名色支的现行,而最后有六处的现行,也有触受的现行。「次第生故」,这生起的时候,是有前后的次第的。栽培种子,也是以识为先,但是种子的存在是同时的,但种子现行的时候是有前后的次第,就是所标列,所解释这个:识、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故。

「今先摄受彼法种子」,这个现行的事情,现行的果报没有出现的时候,众生的无明和行,先摄受彼果法的种子,就是识、名色、六处、触、受,成就这些种子。

 如是一切名牵引因。

这是结束这一段,第三「结得名」。前面从无明开始,和福、非福及不动行,这无明、行,这二个也算在内,加上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五支,就是一共七支,这七支是「牵引因」,远远的能牵引未来的生老死,就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牵引因」。

    二 生起因

生起因者:谓若领受诸无明触所生受时,由境界爱生后有爱,及能摄受爱品、痴品所有诸取;由此势力、由此功能润业种子,令其能与诸异熟果。

这是二种因,现在说了「牵引因」,下面第二科,再解释「生起因」。分二科,第一个是「释」。

「生起因」是什么呢?「谓若领受诸无明触所生受时」,就是前边这个触、受。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个「受」。「谓若领受」,假设是现在这个六根接触六种境界的时候,心里面有所觉受,这个「受」是以触的因缘而出现的,所以受这个地方有触,而触这个地方也有无明,就是不知道是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苦空无常无我,也不知道色声香味触法,也是苦空无常无我,不知道这回事情。就是没有这种智慧,所以触里面有无明,有这样的「无明触所生受」的时候,生出来感觉的时候。

由境界爱生后有爱,及能摄受爱品、痴品」,有受的时候,由「境界爱」,就是触缘受、受缘爱,这爱是指境界爱说的;就是所执着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对于这境界有爱。由这个爱又生出来「后有爱」,这个生命以后的生命的爱;那个生命爱,实在也就是我爱,就是在自体的,在色受想行识上,有一种我爱。前面是触缘受、受缘爱,这个爱,生后有爱,就是爱缘取了,爱缘取,就是四种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的我语取。「及能摄受爱品、痴品」。在这个同时,在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的时候,还能「摄受爱品」,这就是欲取,四取里面的那个欲取,对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个欲,这个烦恼也现起了。「痴品」,就是见取、戒禁取。有常见、断见,或者有这些外道,就是其他宗教的一些轨则,叫「痴品」,这是属于「痴品」。这样说呢,有我语取、欲取、见取、戒禁取,这四取都具足了。「所有诸取」,这所有的这些取着、烦恼都在内了。

由此势力、由此功能润业种子」,受缘爱、爱缘取,这个爱取,「由此势力」,由此爱取的势力;「由此功能」,这个爱取的势力发生作用的时候,就是叫做功能,爱取功能。「润业种子」,就是滋润这个,由前边这个无明缘行,由无明、行所熏习的识、名色、六处、触、受的种子,你这个爱取的烦恼一现行的时候,就加强了识、名色、六处、触、受的种子,使令他的力量增长了。「令其能与诸异熟果」,增长到什么程度呢?就使令他有力量,能够送给你一个果报,能有这个力量了,达到这个程度。

如是一切名生起因。

前面说这个爱取有,「令其能与诸异熟果」,这个时候就是有支,爱取有的有支。「如是一切」,就是前面这一段所说到的爱取有,这就是「生起因」,是生起生老死的因。

 《披寻记》一○二○页:

如是一切名生起因者:〈有寻有伺地〉中唯说爱为生起因;今从爱支乃至有支总摄一切名生起因,以是能生缘起摄故,生老死支若异熟果为所生故。

「如是一切名生起因者:有寻有伺地中唯说爱为生起因;今从爱支乃至有支总摄一切名生起因」,这个范围比前面说得广了。「以是能生缘起摄故」,就是十二缘起,缘起摄故。「生老死支若异熟果为所生故」,爱取有是生起因是能生;生老死是所生。

 二、显增上  

由此二因增上力故,便为三苦之所随逐,招集一切纯大苦蕴。

「由此二因」,就是前面那个牵引因和生起因,这两种因的强大的力量故,「便为三苦之所随逐」,你这个人,有了这两种因以后,你就有三种的苦恼随逐你,它和你不分离,你终究是要遇到这种苦恼的!那就是生、老、死出现了。这个「三苦之所随逐」,就是生、老、死三苦之所随逐。「招集一切纯大苦蕴」,你就招集来很多的纯大的苦蕴,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这个蕴就出现了,或者人天的,或者三恶道的,这个苦蕴就出现了。

如是名:依观待道理,寻思缘起所有道理。

就是结束这一段。前面这个是说由这两种因,令你得到生老死的果。这生老死的出现,要待牵引因和生起因;若没有这种因,生老死是没有的,所以叫做「观待道理」。「寻思缘起所有道理」,这就你思惟这个「观待道理」,也就是思惟「缘起所有」的道理。


复审思择,于是缘性缘起观中,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愚痴。又审思择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内现证、有比度法,亦有成立法性等义。

这是「余三道理」,一共四种道理,这「观待道理」解释完了,现在说其余的三种道理。分两科,第一科「别释」。

「复审思择」,这个修缘起观的这位禅师,他在禅定里面,还审思择,还很认真的去观察。观察什么呢?「于是缘性缘起观中」,就是对这个「缘性」,就是那四种因缘──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这个「缘性」,缘的体性;这个「缘起」,就是十二缘起。在这样的观察里边,「善修、善习」,你能够努力的争取时间,又能修、又能习,又能够多修习。「能断愚痴」,就能把自己内心的糊涂、无明,就能够息灭了,它有这样的作用。这就是「作用道理」

「又审思择如是道理,有至教量」,这个缘起的道理,是有佛陀的法语为证的。「有内现证」,那么自己长时期的这样观察,也能够深刻的,有信心。「有比度法」,就是修缘起观和不修缘起观是不同的,所以「比度法」。「亦有成立法性等义」,而这样缘起的道理,有法性等义;从无始劫来,就成就了这种法性,法性、法界、法住,这些事情。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寻思缘起所有道理。

这是总结前面这一段。这样子,这一大段所说的话,就是「依作用道理」,根据作用道理,根据「证成道理」,根据「法尔道理」,成立法性是法尔道理,「寻思缘起所有」的「道理」。

 如是名:勤修缘起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六事差别」是所缘的,毗钵舍那是能缘。前面这一大段,就属于「缘起观」的所缘和能缘。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2-12 10:29 , Processed in 0.01039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