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美国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美国

相关日志

分享 在钓鱼岛保持克制不是光彩的事
热度 10 岳东晓 2013-1-18 01:24
刚看到报道称,中国军方称在钓鱼岛保持了最大克制, 中方军机也未飞越钓鱼岛上空。 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中国人民辛辛苦苦缴纳税钱,养着这么庞大的军队,购买、研发这么多先进武器,轮到国土被日本人侵犯,却毫无作为,这绝对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到底怕谁呢???怕日本鬼子?怕美国?抱怨自己武器不好? 还是准备学习张学良? 1950年,解放军连像样的火炮都没有几门,步枪还是缴获的杂牌,对手是拥有核武器的美国,虽然林彪被美英的先进强大吓得打摆子,但毛泽东、彭德怀却毅然出兵朝鲜,誓言把联合国军赶下海。毛泽东、彭德怀领导的中国军队把16国联军打得满山跑。看看那时的人民日报,经常向全世界宣布的就是准备全歼美军某某部队。天塌下来了吗?整个朝鲜战争联合国军被活活打死几十万,被俘的几万。其中白种洋人被打死5万多,被俘上万。五万多是什么概念?长崎一颗原子弹也就炸死4万多人。 当年毛泽东转告杜鲁门,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就要管。对此,杜鲁门笑了。杜鲁门说,这是中国对联合国的光头讹诈。 麦克阿瑟也笑了。 麦克阿瑟说,中国佬不来倒也罢了,来了将是大屠宰。30万美军越过了38线。毛泽东也出兵了。美国人这才知道中国人不都是那种逆来顺受的孬种,也有硬挺的。 毛泽东时代,人民日报只要登出可忍孰不可忍,全世界人民就立刻明白,这是战争的信号弹。那叫做言出必行,那叫做威信。 60多年前,毛泽东、彭德怀就敢跟美国干。毛泽东、彭德怀为中国人种在世界赢得了尊重。连新加坡的李光耀都感到各国人等开始对他这个华人面孔的人不再是那种视为劣等的眼神。这才有尼克松亲自去北京握住毛主席的手。 美国之所以还对中国、对解放军有几分忌惮,是因为60年前那场战争。如果解放军在钓鱼岛继续毫无作为,毛泽东、彭德怀以及志愿军将士们建立的那点威信就丢失了。口中嚷嚷是可忍孰不可忍,却一味龟缩不前,一味空喊,这句话就失效了。人家看出了你内心的怯弱,就会向日本人打张学良一样,吃定你有再好再多的武器也是废物。 今天,解放军手里拿着毛泽东留下的氢弹、洲际导弹,怕什么?美国人还没有说要参战呢?面对日本区区几个自卫队的挑衅以及对我领空的侵犯,没有予以严厉的反击,反而一看日本的几架老旧F15一出来,就掉头就跑、比兔子还快。这是耻辱,这令全球华人蒙羞。 张学良虽然经常被人粉饰,但一个历史事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当两万日军向30万武装到牙齿东北军进攻的时候,他表现了最大的克制,一枪不发,日本人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整个东北。之后,日本人利用东北的资源、劳力,做好了全面侵华的准备。 学习张学良的克制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6028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专家:安倍晋三的货币政策损害美国
热度 1 新闻速递 2013-1-12 14:55
Japan’s Monetary Policies Are Disastrous for U.S. Economy: Peter Schiff By Bernice Napach | Daily Ticker – 19 hours ago Japan's new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is determined to revive the country's faltering economy. Today he announced a $117 billion stimulus package and in less than two weeks the Bank of Japan will consider extending its easy monetary policy for the second meeting in a row—something it hasn’t done since 2003. Under pressure from Abe , the BOJ is expected to expand its purchases of government bonds and double its inflation target to 2%. This move is expected to devalue the yen in an effort to boost exports and the broader Japanese economy. Japan's monetary policies will hurt Japan's economy and the U.S. economy, says Peter Schiff , CEO of Euro Pacific Precious Metals. “Japan doesn’t need more inflation," he says. "They actually need a stronger yen, higher interest rates. They need to allow their economy to restructure…to shrink government. Instead they’re simply going to do more of what’s been failing for the past two decades.” He tells The Daily Ticker that if inflation rises in Japan, Japanese citizens will likely unload low-yielding Japanese bonds in favor of higher yielding precious metals and other assets. That could force the BOJ to buy more Japanese government debt instead of U.S. government debt, says Schiff. Related : "Obscene Stimulus" Will Trigger 'Made in Japan' Crisis in 2013: Mauldin Why is this a big deal? Because Japan is the second biggest foreign owner of U.S. government bonds after China. If the BOJ cuts back on U.S. government bond purchases, the U.S. Treasury will be forced to pick up the slack, says Schiff. “That means more money printing here …so we will have more domestic inflation,” Schiff adds. “Eventually none of the foreign central banks will want to buy more dollars when they figure out the game that we’re playing, continually creating money to buy products we can’t afford.” Related: 2013 Could be the Year Japan's Economy Turns Around: Cumberland's Witherell Former Federal Reserve Governor Randall Kroszner says Japan needs to change policy but not in the way Schiff suggests. In a recent New York Times op-ed he writes, “The highest priority in the economic revival plan of the newly elected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is to strong-arm the Bank of Japan into acknowledging that it will do simply 'whatever it takes' to reverse deflation there and allow a recovery to take root." Kroszner recommends that the BOJ continue its aggressive Japanese government bond purchases without signaling that the policy is a temporary one, as it did after the Japanese economy fell into recession in the early 1990s. Will Japanese easing hurt the U.S. Treasury market? Tell us what you think! Got a topic you’d like covered? Have a guest you’d like to see interviewed? We’d love to hear from you! Send us an email at thedailyticker@yahoo.com . You can also look us up on Twitter and Facebook .
4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造原子弹与印第安人
热度 19 蓝天绿地 2013-1-8 13:10
美国造原子弹与印第安人
照片上 这块著名的石头叫'三姐妹',开车进Monument Valley很快就会走到这里。路边住着一户印第安人家,儿子叫Rodeo。他们养着马供游客骑就可以游览汽车开不进去的地方。别小看这个美妙景色,岩石的后面就是 二战时美国造原子弹的铀矿。我们的导游的叔叔和他父亲 当年 都在这个铀矿干活.那个年代除了在附近铁路干活的印第安人,矿山还是印第安 人 头一次干一份领工资的活计,尽管当时有人的薪水可能低于法定的最低工资。 1953年Navajo矿工: Navajo矿工,照片年代不祥: 矿工寡妇们:家里挣面包的人死了,往后的日子怎么过下去? 后来导游的叔叔死 于癌症 , 导游的 父亲失去了双腿,认为也是放射性的铀造成的。 当时工人不知道这矿石致命,还用开矿剩下的碎块,粉末盖房子住,可见对他们危害很大。 这样害病的矿工很多,政府后来赔了些钱。 有消息说这个地区铀矿要重新开了,据说是供核潜艇用, 铀的股票说不定都会抢手。 没想到世界奇景 大峡谷附近就有40- 50年代的 的铀矿。 有人打算重新开呢! 希望别再开了,否则污染了科罗拉多河水。。。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vgnNaDhr_Nk 铀只是或主要是军用吗?那么对铀的需求增大预示着国家。。。? ------------------------------------------------------------- 有关文供参考:http://www.culturalsurvival.org/publications/cultural-survival-quarterly/united-states/uranium-mining-navajo-indian-land http://www.google.com/imgres?q=uranium+navajohl=ensa=Xtbo=dbiw=1600bih=799tbm=ischtbnid=u1UNipqbrx2CWM:imgrefurl=http://www.indianz.com/News/2006/016991.aspdocid=EKaj20PNSsK7cMimgurl=http://www.latimes.com/media/thumbnails/photo/2006-11/26474272.jpgw=280h=200ei=kbDrUOmeO6iU2gWL54CoDgzoom=1iact=rcdur=358sig=103963616938523643643page=1tbnh=139tbnw=189start=0ndsp=40ved=1t:429,r:11,s:0,i:123tx=108ty=82 关于铀矿害命的视频: http://www.democracynow.org/2012/10/11/after_decades_of_uranium_mining_navajo http://www.nationalparkstraveler.com/2008/09/update-grand-canyon-national-park-abandoned-uranium-mine-must-be-cleaned
12080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神秘谷: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
热度 26 蓝天绿地 2013-1-6 04:26
趁年底孩子和大人好不容易都有假期,我们游览了亚利桑那和犹他州交界处的'神秘谷'等附近景点。这是我们一生第一次和印第安人走得这么近,那感觉很奇妙:一两天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到了另外一个国度! '神秘谷'应该是Monument Valley公园的一部分,没有导游是不可以进入的。这就是Monument Valley公园,很多广告在这里拍的: 为什么叫'神秘谷'?因为北美的另外一支土著人Anasazi原来住在这里,后来消失了。Anasazi人特点是在半山洞上用泥,石头片建房子。从门的尺寸看,他们个子比较小。 这就是Anasazi人房子: '神秘谷'著名一景:蜜月拱门 我们感到幸运因为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土生土长经验丰富的导游Harry Nez, 他可能有60多了但是很健壮,对每一块石头都了如指掌。我跟Harry开玩笑说:神秘谷就是他儿时的游乐场。他回答说他小时候没空游玩,整天帮爸爸干活。Harry人很实在,导游中一点都不偷懒,天气寒冷他把他吉普车烧得暖暖的,饶有兴致地介绍每一处。这个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公园没有自来水,没有电。人们要开小卡车到外面用桶取水。取暖就烧柴火炉。 对我,异地旅游绝不是仅看风景,我总是希望和当地人有点互动,远远地观察他们生活,至少通过影像,读物来对他们生活状况有基本的了解。这次因为在美国本土,没想到一下子掉到另外一个环境,算是惊喜! 总想再多看一眼,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神秘谷,车轮继续飞奔,我们出了印第安人的保留地,但是我们在那里经历的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更多的问题我期待着得到答案: 1。年轻的Navajo人怎么想的?上大学后在干什么? 2。Navajo人对美国政府怎么看? 3。Navajo人对自己状况怎么看? 4。Navajo人和其他族裔关系如何? 5。Navajo人其他部落的印第安人比如Hopi有何区别? 6. 除了Navajo人外,其他印第安部落的人状况如何?他们居住区是什么样子? ...... 有空我会上照片,继续聊印第安人。 有兴趣游览'神秘谷'的湾友可以到这里了解: http://www.tripadvisor.com/ShowUserReviews-g57072-d1830092-r131517123-Navajo_Spirit_Tours-Monument_Valley_Utah.html
13002 次阅读|47 个评论
分享 普京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权势人物
燕山红场 2013-1-4 23:38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1月4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选为2012全球最具权势人物。 实际上普京在此项排名中位列第二位,第一位则是空缺。该杂志评级者认为,“大家还在等待当代那个愿意肩负最困难和最危险挑战的人出现”。 在此项排行榜中,位居第三位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而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分别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和美国总统奥巴马。 紧随奥巴马之后的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分别排在第八位和第九位,在全球十大最具权势人物排行榜中殿后的是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
16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驳浙大教授的倭伥逻辑---南京大屠杀美国有份?
热度 11 岳东晓 2013-1-4 11:50
驳浙大教授的倭伥逻辑---南京大屠杀美国有份?
中国近年出现很多描述抗日战争的电影,浙大有个叫河清的教授看了不舒服,说这是“渲染仇日情绪”,“鼓励中国人民仇日”。为此,他写了篇文章《南京大屠杀有美国一份》,大意是日本的罪行都是美国怂恿的。真是这样吗? 鉴于此,我先把中日从明朝到今天的历史做一回顾。 中日之间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从明朝就已经开始,当时的日本就已经明确制定灭亡中国,迁徙到中国大陆的计划。当时美国还不存在。甲午战争之前,美国政要多次 提请清政府防备日本野心,但清政府没有警惕。1931年9月18日,两万日军向30万武装到牙齿的东北军发动进攻,谁知张学良下令不准抵抗,日军缴获东北 军大量武器,东北沦陷。 日军不发一枪,从东北三省缴获的武器包括:两百架飞机(包括轰炸机), 步枪约15万支,子弹数百万发,迫击炮约6百门,炮弹约40万发,山、野、重炮约250门,炮弹约10万发,火药约40万磅。另外,日军前往东北各大兵工厂,东北军均不做抵抗,静候日军接管。其中, 东北军奉天兵工厂,为中国最先进和规模最大的兵工企业,由欧洲引进, 设立枪、炮弹、炮、轻重机枪厂,有机器8千余部。能够量产轻、重机枪。 占领该兵厂后,日军看到厂内正在制作的240毫米大口径榴弹炮炮身后都惊诧兴奋:“支那人有这等精良武器工业却不敢向日本皇军开炮。”日本人将不少东北缴获的武器投入了后来的战争。 (上图:日军在缴获的东北兵工厂留念) 中国国民党政府于1931年9月19日向国联(League of Nations)状告日本侵略。这个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旨在反对侵略、预防战争的国际性机构。但正如历史学者们后来批评的,国联由于缺乏军事干预的机制,只有经济制裁,实际上对侵略者没有约束力。如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虽然遭到国联联合制裁,但意大利勒紧裤带也要侵略,国联无计可施。国联的这一缺陷也使它无法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年10月24日,国联做出决议,要求日本从中国东北撤军。对此,日本断然拒绝。1932年1月,美国国务院发布了 史丁森原则(Stimson Doctrine) :美国不承认日本通过武力获取的中国领土、也不承认中日政府之间以及其代理人之间签订的损害中华民国主权与独立的条约( cannot admit the legality of any situation de facto nor does it intend to recognize any treaty or agreement entered into between Governments, or agents thereof, which may impair the treaty rights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its citizens in China, including those which relate to the sovereignty, the independence, or the territorial and administrative integri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does not intend to recognize any situation, treaty or agreement which may be brought about by means contrary to the covenan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Pact of Paris of August 27, 1928 ) 美国的这个申明一方面是维护美国的利益,反对日本侵略中国对美国造成的威胁,另一方面,似乎也是针对中国的投降派,因为它也不承认中国政府与日本可能签订的出卖中国主权的条约。 美国这个“不承认"的态度当然不能制止日本人的侵略。但是中美不是军事同盟,中国只是美国的一个市场,30万武器精良的东北军都放下武器、不抵抗日本占领自己的老家东北,美国人更没有义务远渡重洋送自己的儿女到中国抗战。 何况,美国在1931年的军队总人数只有东北军的一半 ,约17万人(到1939年,罗斯福才下令将美军扩张到22万7千人)。 当时,美国并非像今天一样是世界头号强权,相反其经济正处于崩溃边缘。几年前有学者分析,美国的大饥荒饿死了八百万人(对此数字,很多亲美人士极力反对)。就在日军继续侵华的1932年,美国数万一战老兵饿得不行前往首都华盛顿要求发放赏钱,结果被美军用坦克、刺刀镇压,美国老兵死伤上千人。当时美军不但人数少于东北军,军费微薄,其装备也非常陈旧。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人还在用一战时的武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麦克阿瑟的数万大军在菲律宾被日军屠杀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美军装备落后。 所以,我们不应指望当时的美国像今天的美国一样承担全球性责任。为了走出大萧条的困境,美国国会在1930年代制定了许多中立法案,拒绝参与其他国家的争端,包括欧洲与亚洲个民族之间的争夺,这本身无可非议。早在1924年,美军就已经制订了橙色战争计划(War Plan Orange),准备对日作战。同时考虑到英国与日本签订了条约,美军制订了红色战争计划(War Plan Red),以及红-橙战争计划,准备与日-英同盟作战(参见 《 红色战争计划揭秘大国之道 》)。但计划必须有实力作为后盾,以区区十几万人的军队,美国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处境是同情的。1932年11月,美国借给中国1300万美元,1933年6月,美国借给中国5000万美元,1933年7月,美国借给中国4000万美元,用于建造、购买853架军用飞机。1935年,美国经济恢复到了1929年的76%,罗斯福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也更趋明确。1937年,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演说,要求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起反对侵略,但被美国舆论指责为企图把美国卷入战争的战争贩子。罗斯福只得退让。 1937年底,日军进攻南京。为了试探美国的底线, 日军在1937年12月12日击沉美国炮舰PANAY号 ,3名美国艇员丧生、43名艇员受伤。对此,美国政府也只是抗议索赔了事。但美国舆论开始转向反对日本,美国开始扩军备战,也开始军事援助中国。1939年,罗斯福政府将美军扩充至22万人,同时制定了扩建海空军力的决定。在1939年到1940年期间,美国向中国提供了七笔总计三亿美元的贷款。同时,美国将大量军事装备(包括数百门大炮)当做过时物资廉价卖给中国(但国民党政府管理不善,大量物资堆积在码头而未能运往战场)。1940年,美国经济终于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当年底,罗斯福发表谈话,表示美国要成为民主兵工厂,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 同年,罗斯福同意由中国购买约100架战斗机,从现役美国空军中招募飞行员前往中国参加对日作战。这就是著名的飞虎队。第二年,也就是1941年,美国升级对日的经济制裁,与英国与荷兰一道停止对日本的石油出口。美国对日本提出的要求之一是:撤出中国。 日本对于美国的回应众所周知:那就是轰炸珍珠港,试图迫使美国屈服。日本这一行动虽然导致其最后遭受两颗原子弹的核爆,但在最初的几个月内,它在军事上可谓所向披靡。日军迅速占领了美军基地关岛与威克岛。在菲律宾(当时为美国殖民地),几万美军被日本人屠杀,在新加坡,十多万英军投降,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在远东几乎面临全面失败。美军是在后来的对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 美国从1939年开始扩军到22万人,到1941年其军队人数已经达到140万人,虽仍然低于日军的170万人,但也相当可观。即使如此,日本人仅仅是因为美国不肯卖石油、废铁就向美国大打出手,杀死美军数万人,可见日本人的疯狗特性。由此可以推断,假如1937年底日军炸沉美军炮舰之后,美国如果对日采取强硬的对策,势必遭致日本疯狂的攻击,而美国以其当时的军事、经济实力,可能根本不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对手,反而刺激日本提早发动太平洋战争,而使盟军在太平洋完全失去依据,历史可能完全改写。 从美国的角度,赢得时间,等实力壮大之后再对日本摊牌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选择。即使从中国角度,也不希望自己可能的援军在实力不足之际被敌人打垮。 我们必须承认这么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就已经开始援助中国,而且不顾苏联与英国的强烈反对,建议将中国纳入世界5巨头之一,管理战后国际事务。没有美国的支持,中国就不会有这个联合国常任理事这个地位。无论中美关系如何改变,不应否定这个历史事实。相反,中美两国人民过去的战斗友谊应该作为寻求中美合作与持久和平的参照。 对于美国为中国抗战做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对中国的支持,中国人民不应否定。 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中国人仇日是正常的正义感与民族情感。日本屠杀中国平民数千万,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杀光、抢光、烧光,强暴、残杀中国妇女数百万,只要不是汉奸或哈日族,都会仇恨日本。 有些亲倭人士知道日本人的罪行很难抵赖,于是就采取转移目标的方法,移花接木,把日本人的罪行转嫁到他人身上,以达到替日本人减罪的目 的。我们见得最多的就是将日本人的罪行转嫁到美国身上。这些倭伥的用心极为险恶:当今的中国灭除倭寇没有问题,可以零伤亡解决,但美国是核武大国,若中国 与美国彼此仇恨而大战,则中美将走向毁灭,日本将坐收渔利。 那种诋毁中国二战的盟友,甚至将日本人的滔天罪恶转嫁到二战盟友的身上的企图是典型的为倭做伥。
9207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卫报:FBI组织镇压美国不同政见者
热度 3 admin 2013-1-2 05:47
Revealed: how the FBI coordinated the crackdown on Occupy New documents prove what was once dismissed as paranoid fantasy: totally integrated corporate-state repression of dissent Police used teargas to drive back protesters following an attempt by the Occupy supporters to shut down the city of Oakland. Photograph: Noah Berger/AP It was more sophisticated than we had imagined: new documents show that the violent crackdown on Occupy last fall – so mystifying at the time – was not just coordinated at the level of the FBI ,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local police. The crackdown, which involved, as you may recall, violent arrests, group disruption, canister missiles to the skulls of protesters, people held in handcuffs so tight they were injured, people held in bondage till they were forced to wet or soil themselves –was coordinated with the big banks themselves. The Partnership for Civil Justice Fund, in a groundbreaking scoop that should once more shame major US media outlets (why are nonprofits now some of the only entities in America left breaking major civil liberties news?), filed this request. The document – reproduced here in an easily searchable format – shows a terrifying network of coordinated DHS, FBI, police, regional fusion center, and private-sector activity so completely merged into one another that the monstrous whole is, in fact, one entity: in some cases, bearing a single name, the Domestic Security Alliance Council. And it reveals this merged entity to have one centrally planned, locally executed mission. The documents, in short, show the cops and DHS working for and with banks to target, arrest, and politically disable peaceful American citizens. The documents, released after long delay in the week between Christmas and New Year, show a nationwide meta-plot unfolding in city after city in an Orwellian world: six American universities are sites where campus police funneled information about students involved with OWS to the FBI, with the administrations' knowledge (p51); banks sat down with FBI officials to pool information about OWS protesters harvested by private security; plans to crush Occupy events, planned for a month down the road, were made by the FBI – and offered to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ame organizations that the protests would target; and even threats of the assassination of OWS leaders by sniper fire – by whom? Where? – now remain redacted and undisclosed to those American citizens in danger, contrary to standard FBI practice to inform the person concerned when there is a threat against a political leader (p61). As Mara Verheyden-Hilliard,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PCJF , put it, the documents show that from the start, the FBI – though it acknowledges Occupy movement as being, in fact, a peaceful organization – nonetheless designated OWS repeatedly as a "terrorist threat": "FBI documents just obtained by the Partnership for Civil Justice Fund (PCJF) … reveal that from its inception, the FBI treated the Occupy movement as a potential criminal and terrorist threat … The PCJF has obtained heavily redacted documents showing that FBI offices and agents around the country were in high gear conducting surveillance against the movement even as early as August 2011, a month prior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WS encampment in Zuccotti Park and other Occupy actions around the country." Verheyden-Hilliard points out the close partnering of banks,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and at least one local Federal Reserve with the FBI and DHS, and calls it "police-statism" : "This production , which we believe is just the tip of the iceberg, is a window into the nationwide scope of the FBI's surveillanc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on peaceful protestors organizing with the Occupy movement … These documents also show these federal agencies functioning as a de facto intelligence arm of Wall Street and Corporate America." The documents show stunning range: in Denver, Colorado, that branch of the FBI and a "Bank Fraud Working Group" met in November 2011 – during the Occupy protests – to surveil the group. The Federal Reserve of Richmond, Virginia had its own private security surveilling Occupy Tampa and Tampa Veterans for Peace and passing privately-collected information on activists back to the Richmond FBI, which, in turn, categorized OWS activities under its "domestic terrorism" unit. The Anchorage, Alaska "terrorism task force" was watching Occupy Anchorage. The Jackson, Michigan "joint terrorism task force" was issuing a "counterterrorism preparedness alert" about the ill-organized grandmas and college sophomores in Occupy there. Also in Jackson, Michigan, the FBI and the "Bank Security Group" – multiple private banks – met to discuss the reaction to "National Bad Bank Sit-in Day" (the response was violent, as you may recall). The Virginia FBI sent that state's Occupy members' details to the Virginia terrorism fusion center. The Memphis FBI tracked OWS under its "joint terrorism task force" aegis, too. And so on, for over 100 pages. Jason Leopold, at Truthout.org , who has sought similar documents for more than a year, reported that the FBI falsely asserted in response to his own FOIA requests that no documents related to its infiltration of Occupy Wall Street existed at all. But the release may be strategic: if you are an Occupy activist and see how your information is being sent to terrorism task forces and fusion centers, not to mention the "longterm plans" of some redacted group to shoot you, this document is quite the deterrent. There is a new twist: the merger of the private sector, DHS and the FBI means that any of us can become WikiLeaks, a point that Julian Assange was trying to make in explaining the argument behind his recent book. The fusion of the tracking of money and the suppression of dissent means that a huge area of vulnerability in civil society – people's income streams and financial records – is now firmly in the hands of the banks, which are, in turn, now in the business of tracking your dissent. Remember that only 10% of the money donated to WikiLeaks can be processed – because of financial sector and DHS-sponsored targeting of PayPal data. With this merger, that crushing of one's personal or business financial freedom can happen to any of us. How messy, criminalizing and prosecuting dissent. How simple, by contrast, just to label an entity a "terrorist organization" and choke off, disrupt or indict its sources of financing. Why the huge push for counterterrorism "fusion centers", the DHS militarizing of police departments, and so on? It was never really about "the terrorists". It was not even about civil unrest. It was always about this moment, when vast crimes might be uncovered by citizens – it was always, that is to say, meant to be about you. http://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ree/2012/dec/29/fbi-coordinated-crackdown-occupy
90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在美国反对中国的战壕里没有俄罗斯! !-作者:安德烈
热度 5 燕山红场 2013-1-1 02:00
不久前,人人皆知的布热津斯基对与俄罗斯的关系做出一系列声明,还是这个布热津斯基15年前不容置疑地称俄罗斯为黑洞。按照布热津斯基的话,俄罗斯“正在努力改变,可能这种改变不是违背普京的意志而是因为普京才发生的。”这种改变正在向积极的方向进行。但为了保持这种积极的趋势,要求俄罗斯做出非常明确的判断,“其中最主要的是让俄罗斯明白,俄罗斯要想繁荣和取得成就必需接近西方,否则她将在各个方面输给中国。”以前布热津斯基先生对此说的更明确:“如果不同欧洲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俄罗斯不可能有自己的未来和繁荣,如果俄罗斯不努力靠近欧洲,俄罗斯将变成无足轻重的国家。人口危机极为严重,俄罗斯人正在老龄化,而附近的中国人口在增加,而如果你们想着自己是一个帝国,你们就不可能融入欧洲。”换句话说,俄罗斯可以加入文明民主俱乐部,避免受到中国的侵犯甚至可以摆脱人口危机,但要放弃后苏联空间再次一体化的计划。此时布热津斯基先生的论调与俄罗斯国内有关建立从大西洋到海参崴,采用欧元和其它充满自由主义思想东西的“大欧洲幻想”极为相似。此时这个著名“亲俄派”突然发出这一高见的动机是十分清楚的。 西方碰到的来自中国的挑战远远超过苏联有可能再一次产生的挑战。我们抛开空洞的国民生产总值数字,只看一看中国工业的实际生产量,我们是在与工业巨人打交道,苏联即使在自己最好的年代也没有接近中国现在的工业能力。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世界近一半的钢(苏联在顶峰时钢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2%,危机前美国和加拿大钢产量占世界9,2%),世界造船业产量的一半,汽车产量占第一位,是据第二位日本汽车产量的两倍(苏联次于法国列第五位,汽车顶峰产量是中国目前的九分之一)。中国一个月生产的铸铁比美国一年的产量还要多。中国正在努力克服技术的落后,中国科技出版物的数量已经稳列世界第二位,在不远的将来将超过美国。此时中国已经不是贫穷人民忍饥挨饿的国家了。城市的工资是俄罗斯平均工资的70%。这就是中国神奇的增长。实际上这是西方在最近30年里第一次遇到工业能力超过他的竞争对手。由此可以看到布热津斯基先生观点独特的动机。华盛顿打算集合所有可能的士兵进入反对中国的战壕,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反对中国。我们俄罗斯应该进入反对中国的队伍吗?首先应该明白,冷战不会再有了,中国和西方的冲突不可避免地转变为燃烧期。世界的资源能够保证“一个金元帝国”的所需,但他支撑不了两个享有特权的金元帝国。 其次,同中国的矛盾长期来看是俄罗斯民族的自杀。即使是俄罗斯最成功的冶金业,钢产量也仅为世界产量的4,5%(落后于中国一个数量级),俄罗斯汽车工业规模上只有中国的十三分之一,这还只是俄罗斯自己的标准。实际上,俄罗斯工业与中国工业已经没有什么可比性,世界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第三,从客观因数来看,目前中国对俄罗斯没有威胁,如果莫斯科不主动挑起矛盾,未来也不存在威胁。中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首先是空军和海军,陆军正在进行现代化,但从1985年以来陆军数量不断减少。显然中国不准备在欧亚大陆进行大规模战争,其武装力量结构完全是针对美国及其盟国可能在海上和空中发生的冲突和有限的陆上冲突。这一战略对于中国来说即使不是唯一可能的也是唯一适合的。即使中国获得从乌拉尔到中亚的西伯利亚地区也解决不了他的能源问题。俄罗斯全部的石油开采量也只能满足中国五分之一的需求。中国需要通往世界资源基地的通道。但在这些资源基地和中国之间有美国的仆从国和美国舰队。同时如果中国陷入为了控制欧亚的长期战争,中国将面临来自背后的打击,这对主要经济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中国来说具有致命的危险。换句话说,俄罗斯亲西方的转变意味着俄罗斯为了他人的利益加入自杀式斗争。同时目前西方也不准备给俄罗斯提供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本质上看西方要求我们实行地缘政治投降,可能给予的只是在华盛顿战壕里获得一个体面的位置。可是美国的战壕真的舒适吗?实际上美国战壕的舒适性被严重夸大了。客观的现实是,西方不仅不想而且不可能支付与俄联邦结盟的代价。金元帝国已经没有能力支付目前的消费水平。然而他们愿意平静地看着别人消费吗?马歇尔计划时期或者说诚心对待他国经济增长的时代连同廉价资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波罗的海各国崩溃式去工业化在很多方面是欧洲官僚制度有意识努力的结果。这是加入美国为首西方战壕悲惨结果的生动例子。 况且,布热津斯基所允诺欧洲一体化所带来的“繁荣和成就”直接打击了布鲁塞尔的利益。从此以外,俄罗斯变成具有西方生活水平的“正常国家”将意味着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消失,出现极为饥饿的石油进口国(加拿大,其适宜居住地方的气候和俄罗斯欧洲部分相符,他的3300万居民每昼夜消费215万桶石油,而俄罗斯仅消费285万桶)。欧盟和俄罗斯的长期利益是不一致的。与自由主义的神话相反,按照布鲁塞尔的条件加入欧盟不会是愉快的消费而会是一直保持贫穷。换句话说,布热津斯基本人和俄罗斯内部的布热津斯基们本质上给俄罗斯提供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自我毁灭和为他人掏空自己的钱包。毫无疑问,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已经看穿布热津斯基的阴谋诡计,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12月12日在联邦委员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明确了俄罗斯的基本地缘政治方针。普京强调指出:“21世纪,俄罗斯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向东发展。我们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占有应有的位置,这一地区目前是世界最有前途的增长地区。”
2321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黄金大米:以科学的名义胡作非为 [刘仰]
热度 3 8288 2012-12-26 17:41
西历2012年8月,美国华裔博士汤光文教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科研论文,介绍了一项科研成果。大致内容如下:西历2008年,几名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专家在中国湖南某地做了一项人体试验,让湖南当地几十名6-8岁的儿童食用美国的转基因“黄金大米”,与其他儿童直接服用β胡萝卜素胶囊等食物作比较,检验两者转化成维生素A的结果。该文一经发表,立即在中国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西历2012年12月6日,中国疾控中心等三个部门联合公布事件调查通报指出,该科研项目“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违反科研诚信”,中国国内荫士安等三名责任人被处以撤职等处分。 历时三个月,终于有了结果。但该结果还是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这种以科学的名义从事研究的“学术不端”行为终于受到了惩罚;忧的是,在科学的名义下,此类学术不端行为还有多少?以后能否杜绝? 在这个冠以科学名义的“黄金大米”儿童人体试验中,诸多“学术不端”、“违反科研诚信”的行为包括:不告知食用者及其家长转基因大米的真相;以过期的审查移花接木;将在国外煮熟的转基因大米违反有关法规偷运入境;在所谓的“科学实验”中,不向被实验者出示完整的知情书;在事后的调查中,故意撒谎,隐瞒真相,编造虚假信息;等等。诸如此类的恶劣行为,出现在所谓国际合作的尖端科学项目中,其胆大妄为令人目瞪口呆。我们不得不问:近几十年来,“国际合作”的科学实验项目不少,上述不同程度的恶劣行为,究竟是个例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铺天盖地的大肆宣传,使得很多中国人对于带有国外、科学、专家等各种头衔的事物具有了崇拜,而这种崇拜本来就具有盲目性。民众盲目崇拜最重要的安全保障就是国际、科学、专家的良心和严格的规则。但是,“黄金大米”人体试验中出现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故意造假,很可能使得无数民众对于他们的信任几乎丧失殆尽。 当某些人一再以科学的名义指责、批评民众、非专家“不懂科学”的时候,科学家们如此胡作非为,如何让人们对他们的言行再报以信任?当全社会一再强调食品安全的时候,科学家们对于严肃的科学实验居然可以如此儿戏,全社会的安全阀岂不形同虚设?中国无数民众岂不随时都会在国际、科学、专家的名义下,成为他们名利的牺牲品?当中国社会一再呼吁诚信,一再爆发道德危机的时候,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中最应该被民众信任的一部分人,居然如此丧失道德而践踏诚信,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和脸面要求社会上的民众遵守诚信、践行道德? “黄金大米”人体试验事件发生后,还有专家强调类似产品曾经在美国做过安全性试验,因此,在中国的试验只是程序违规,而不涉及“黄金大米”对人体健康是否安全的问题。既然如此,既然安全,为何还要偷偷摸摸?为何还要瞒天过海?为何还要漠视被实验者的尊严和权利?难道就因为他们是中国的农民及其孩子?难道就因为他们没有多少科学知识?主持试验者所号称的“善意”又如何能让人相信? 转基因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部分,长期受到重视,因为,一旦成功并加以推广,它会带来巨大的功名和利益。在湖南“黄金大米”人体试验中,诸多“学术不端”、“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究竟是一部分人科学精神的丧失、科学素质的缺乏,还是在名利面前的必然?如果是前者,国际国内的科学家们、专家们,这样的人还有多少?当一流的学者、科学家、管理者都能如此践踏科学原则,那么,他们所影响、所教育的无数年轻科技工作者又会怎样?如果是后者,当今世界无数与名利有关的科学成果,都纷纷进入中国,是否还有很多为了名利而假借“科学”的名义,不惜造假而对民众实施欺骗?在巨大的名利面前,我们是否该借用罗兰夫人临刑前的名言:科学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湖南“黄金大米”人体试验事件目前处罚了三名国内有关人员,这一科研论文的“第一作者”是美国人,中国有关部门无权处罚美国教授、博士,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那么,今后我们是否还应该对于美国、欧洲,对于一切洋专家、洋博士、洋玩意抱有天然的信任?我们是否应该对一切打着国际先进旗号的东西,对于一切“以科学的名义”而横冲直撞的事物都抱有必要的警惕?五四先贤呼唤“德先生”、“赛先生”,事实上,民主与科学有时候是互相冲突的,当某些人“以科学的名义”而批判一切“非科学”时,我们必须警惕,科学很可能在他们手里成为独裁的工具。 科学有一套复杂而深奥的原理、规则,绝大多数普通人难以真正了解科学。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增加了人们对科学了解的难度。而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又不断以新事物、新技术、新产品的面目,大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科学家应该严谨,应该在尊重科学事实的同时遵守各种规则,应该在从事科研的同时,肩负起社会责任。即便有时候个人能力有限,难以摆好个人科研成果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那么科学共同体的普遍规则还可以起到必要的防范作用。一旦科技工作者为了名利而利用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蒙骗和糊弄民众,那就是对社会的犯罪。 因此,湖南“黄金大米”事件之后,应该对全体科技工作者队伍加强诚信教育和道德教育,应该对涉及人类健康的诸多科研项目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那些有巨大名利的科研项目。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要更加明确地意识到:科学不是儿戏。对于民众来说,必须绷紧一根弦:当今世界“以科学的名义”而畅行的诸多事物,未必都是无害的。同时,我还支持湖南“黄金大米”人体试验中被蒙骗的被实验者提出索赔。 注:本文刊发于《观察者网》,链接在此。略有文字修改。 刊发之前,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 湖南“黄金大米”儿童人体试验调查结果使我们看到:米国和中国的转基因科技人员费尽心机、偷偷摸摸、移花接木、瞒天过海,搞实验就像里通外国的秘密战线的地下工作者,36计不够用了,他们可以写一本新的兵书,名叫《六十三计——转基因攻防操作手册》。为的是他们的名利,不惜欺骗善良的中国人。http://weibo.com/1093974672/z8Xlo9K7n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431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美国用“石缝蓝金”撬动世界
蓝天绿地 2012-12-21 00:37
http://video.sinovision.net/?id=9723 http://video.sinovision.net/?id=9723
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自由,自由--拥枪的自由---枪击惨案受害者有什么-???
热度 8 mayimayi 2012-12-20 13:06
自由,自由--拥枪的自由---枪击惨案受害者有什么-???
自由的枪支--和--无语的照片 美国康州枪击屠杀惨案, 举世震惊, 哀伤,心碎, 无语 ~~~~ 自由, 自由, 民众持枪的自由, 天经地义, 不可侵犯, 美国有 3亿人口, 民众持有枪支 竟有 3亿, 从吃奶的婴儿, 到 90岁的老人,平均每个人都有一把枪, 自由到了极致, 可怕也到了极致 这代表了全世界最高的民间凶杀武器拥有率 !!! 美国的枪支凶杀率是英国的100倍 --- 每年在美国有1.7万人被杀,其中70%死于枪支,还有近2万人在家中饮弹自尽。几乎一半的美国家庭像储备刀叉、床单和牙膏一样地随意地保存枪支。 年轻人方面的统计数字更加令人心碎。美国儿童死于枪支的比率是全世界20大工业化国家的总比率的25倍。 如果把所有被枪杀的人数加在一起,从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暗杀以来,已经有远远超过100万美国的儿童和成年人被枪杀,即使现在每天仍有80人以这种方式死去。 康州12月14日,周五的可怕杀戮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意外。 老百姓呼吁管枪 奥巴马总统终于有了反应, 他要动用总统权力, 严格管枪 ! 但愿民众的呼声, 能变成总统的行动, 立法的行动 在康州枪杀惨剧中丧生的 幼儿 和老师---- 愿你们能在天堂安息, 自由 美国堪萨斯州一家的持枪图片 康州枪击案发生时, 民众的恐惧 美国新泽西州 政府2012年12 月从民众回收的 1100 把枪 祈祷康州 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惨案死亡的孩童
5604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美国万花筒: 金球奖提名,世界音乐之父拉维香卡
8288 2012-12-18 09:07
个人分类: 新闻和政治-视频|3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流浪汉赵伟成美国侦探上银幕
热度 9 蓝天绿地 2012-12-18 08:17
赵伟(右二)、中影导演赵海城(左二)、加拿大製片麦希和编剧本奈特(Guy Bennett)在电影节签约仪式上合影。(赵伟提供)   【侨报记者高睿12月14日哈岗报导】加拿大维斯勒(Whistler)国际电影节于12月4日举办了“中加影视大道剧本大赛”,《赵伟的故事》在109部影片中杀入前12后又进入前3名,并最终敲定由中加合拍这部电影,该片计划于明年12月完成拍摄,成为2014年中国春节的贺岁片。   刚从电影节归来的私人侦探赵伟14日介绍说,加拿大製片人日前邀请他参加维斯勒电影节,说以他的故事原型创作的电影《赵伟的故事》还没等电影节开幕就已经有多家电影公司为抢拍这部电影而打破了头,其中包括由副总经理赵海城所代表的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和知名导演杜琪峰所代表的海瑞影视有限公司,以及多个加拿大影视公司。   经过再三考量,赵伟最终授权加拿大製片人麦希(Raymond Massey)和中影签约,由中加合拍这部反映一个中国农民只身闯荡美国,一路打拼成为《洛杉矶时报》头版报导的知名侦探的真实故事。   赵伟表示,自己的故事能成为电影节抢手的贺岁片,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誉。“15年前来洛杉矶的时候我是个流浪汉,无家可归,每天睡在一辆破车里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他不无玩笑的调侃说,自己能混到今天还真的要感谢当年骗他来美讨债的那个傢伙,如果不是那骗子编造一个美国公司,说要筹资做生意,骗他“入股”几万元,最终一走了之的话,他就不会下决心来美讨债,凭着一张名片找到了住在蒙市家庭旅馆的、对外称是某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而实际上是个输个精光、贫困潦倒的赌徒。   赵伟受骗的经历也是他来美后下决心成为一名侦探的原因,就这样,这个当年的中国农村治安员经过几年的打拼终于考取了美国的侦探执照,成功侦破了许多个坑蒙拐骗的案件,不仅上了《洛杉矶时报》的头版头条,还在日前的加拿大维斯勒国际电影节上成为中加合拍影片《赵伟的故事》的男主人公。
4893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美国为什么要对印第安人实施灭族政策?
热度 2 黄种人 2012-12-17 10:43
He has excited domestic insurrections amongst us, and has endeavoured to bring on the inhabitants of our frontiers, the merciless Indian Savages,whose known rule of warfare, is an undistinguished destruction of all ages, sexes and conditions.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因为印第安人对我们实施灭族,所以我们也要对他灭族。 表面上是以牙还牙,实际是为了美国和美国人更好地生存!(美国眼里最好最重要的理由)
58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回应美国在朝鲜屠杀几十万解放军的说法
热度 12 岳东晓 2012-12-17 06:23
锅盖写道:美国 “1挑动国共内战,几百万弟兄厮杀,是美国提供的装备吧。2抗美援朝,杀掉的几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 对这种侮辱解放军、诋毁解放军辉煌战胜的说法,本人坚决反对。长期以来,日本人喜欢夸大美军在朝鲜对我军造成的损伤,好像是美军屠杀解放军,借此贬低解放军。这我在1999年著有《朝鲜战争常见问题解答》(The Korean War FAQ)进行解答与驳斥。我指出,我军虽然装备落后,但在毛泽东、彭德怀领导下一直是压着美军打,打得联合国军满山跑。统计结果表明,我军与美军伤亡人数相当,我军阵亡、病死人数为13万人, 我军击毙美军5万多人,击毙南朝鲜军20多万,战绩辉煌 。详细统计在 The Korean War FAQ有,至今无人能提出异议。锅盖与倭人一脉相承,夸大美军造成的我军伤亡,好像解放军只是任凭美军屠杀的对象,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对我军光荣战史的诋毁。 需要指出的是,锅盖曾对叛国未遂、坠机身亡的林彪念念不忘。众所周知,朝鲜战争时林彪畏惧美帝强大的火力不敢上,毛泽东只好找回彭德怀上阵。这一仗,把美帝从鸭绿江边打到汉江,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至于国共内战,罪魁是日本人及其豢养的走狗。抗战期间,蒋介石把美国提供的用来打日本的武器藏起来,不向日本人进攻,留着打内战,这是常识。蒋介石与倭寇的勾结,我在前面有过论述,相关内容重贴于下: ////////////////////// 蒋介石留日,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是其担保人,抗战期间,蒋介石还与日本人暗通款曲,时常以与日本单独媾和威胁美国;二战结束时,美国两次要把整个冲绳交给中国,蒋介石两次拒绝,而且实行所谓以德报怨,放弃对日索赔。 日本投降时, 侵华日军表示听从蒋介石指挥,参与对中共的内战,蒋介石准备接受150侵华日军参与剿共,但美国对这种无耻行径极为震怒,蒋介石不得不作罢 。 但武装日军直到1947年还留在中国,部分日军仍被蒋介石用来对中共作战 。蒋介石还把一干日本侵略军头子,包括进行三光的侵华日军司令聘为高参打内战。对蒋介石的行为,美国人是极端鄙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评论道:”蒋介石、宋美龄等都是贼;他们从我们援助的350亿中偷了7亿5000万美元投资房地产... 我不想再跟这样的人有任何交道”("Chiang Kai-shek and the Madame and their families, the Soong family and the Kungs were all thieves... They stole seven hundred and fifty million dollars out of the thirty-five billion we sent ... and invested in real estate ... And I don't want anything to do with people like that.")鉴于蒋政府的腐败,在国共内战期间,美国多次拒绝向蒋介石政府提供援助。南京解放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没有随同国民党撤退,而是留下与中共接洽(当时的美国政府的报告把中共列为民主力量)。但最后中共选择一边倒向苏联,美国“失去中国”,美国国内政坛一片愤怒,乃至怀疑杜鲁门政府之所以拒绝援助蒋介石是因为美国政府内存在共产党奸细。其实,是蒋介石素质太差。 更早的孙文,就想出卖蒙古给日本换取日本援助北伐。 珍珠湾全球网: 日本人豢养走狗是有一套-珍珠湾全球网-岳东晓 - http://www.zzwave.com/blog-2-10093.html#.UM5Jqm_BFBM#ixzz2FFwxuxFJ
14630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分享 快来签名立法加强枪支管理!
热度 10 蓝天绿地 2012-12-17 00:31
住在美国的朋友请上以下白宫网站链接,简单几个步骤,签名联署立法呼吁加强枪支管理。 https://petitions.whitehouse.gov/petition/immediately-address-issue-gun-control-through-introduction-legislation-congress/2tgcXzQC?utm_source=wh.govutm_medium=shorturlutm_campaign=shorturlDelete
8349 次阅读|27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如何排除日本军国主义---纪念南京大屠杀75周年思考
热度 10 岳东晓 2012-12-16 03:08
中国如何排除日本军国主义---纪念南京大屠杀75周年思考
美国人的尚武与朴素的正义感曾经是在日寇铁蹄下中国人的福音。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航空队携战斗机来到中国,不少美国的优秀儿女为中国的抗战献出了生命。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燃料等战略物资的禁运,要求日本退出中国。 日本人一面假装与美国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毁灭性打击。美国总统罗斯福愤怒了,他下令必须不惜代价对日本进行轰炸。当时,美国并没有基地能够飞到日本,只得临时改装飞机从航母起飞,携带炸弹飞向东京。这次轰炸,并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也没有给日本人造成多大的损毁,而只是向日本人宣示惩罚的开始。其后,日本攻占菲律宾,对当地华人展开大屠杀,美军数万人弹尽粮绝,只得投降。放下武器的美军迎来日本人残酷的虐杀。史称巴蹚死亡行军,大部美军战俘被日本人斩首或折磨致死,那些幸存的美军士兵多年之后回顾那段经历依然为战友们的惨死泣不成声、为日本人的邪恶满腔仇恨。麦克阿瑟将军几乎是只身退至澳洲。 短短的时间内,美国启动其庞大的工业能力转向为战争机器。物理学家们开始了曼哈顿计划的研究。美军开始逐步反击。 1945年一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面对美军的进击,即将撤离的日本人进行了最后的疯狂,突击对当地的平民---特别是华人--进行屠杀。在 圣保罗大学 ,日本人一次杀害994名儿童。日本人在大学餐厅里用点心哄骗孩子们进来,正当孩子们吃点心时,日本人引爆炸弹,很多孩子们当场被炸得血肉横飞,没死的倒在了日本人机枪扫射之下。2月5日,日本人勒令城中男女分开排列街上,将男子用机关枪射杀,女子肆意强奸后射杀,来不及杀害的无辜百姓则用手榴弹爆炸。一个月时间内,日本人屠杀菲律宾平民10多万人。2月23日,当美军占领马尼拉时,看到的是尸横遍地,满目废墟。 日本当时的策略是与美国进行全民焦土作战,在其各地的占领区准备实施马尼拉似的最后疯狂。日本少年儿童开始苦练刺杀技术,日本中学女生也开始武装起来,准备为维护日本的既得利益而死战(见文末附图)。 日本人的战略目的是通过给予盟军以及占领区人民极大的杀伤,迫使同盟国和谈,寻求维持日本掠夺的利益,包括保有其占领的中国东北的领土。为此,美军准备了30万个尸袋,准备为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牺牲30万将士。但美军光在硫磺岛就战死六千八百人,日本复杂的地形、加上全面皆兵,要清除日本全部,盟军将损失上百万优秀儿女。 日本人个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将生命视若草芥,并不怕死。要使日本人屈服投降,解救处于日本人铁蹄下的中国人民,尽快结束战争,唯一的方法是对整个日本民族进行毁灭性的警告。1945年7月,美国、中国、英国向日本发出投降敦促,并指出拒不投降将遭到迅即而完全的毁灭。对此,日本置若罔闻。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日本仍然没有回应,8月9日,美国再在长崎投下一枚原子弹。 对日本使用核武器是一种否定其这个罪孽深重的民族的生存权的警告,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对邪恶说不的范例。对于投掷原子弹的美国士兵,他们所作的只是操作相关的仪器设备,在舒适的飞机舱内输入正确的数据参数,完全是高来高区,如同天马行空,地面上的目标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微小、遥远,他们听不到冲击波的巨响与日本人的哀嚎。那些地面上被核武瞬间蒸发、或者被核辐射慢慢折磨的日本人可曾想到过那些被日本人用双手虐杀在血泊中的妇女儿童,是否想到为南京大屠杀欢呼、白吃中国人的粮食、占有中国人的财富会有报应,是否想到也许是日本民族的罪孽导致了遭受原爆的下场?是否曾有丝毫的悔罪? 美国人的原子弹用光了。苏联宣布废除与日本的中立条约,摧毁驻扎在中国东北的70万日军。两颗原子弹,美国以零伤亡实现了对日本10万人的毁伤,日本失去了以消耗盟军而最后顽抗的依据,宣布无条件投降。 今天的世界的基本格局是那一场战争所决定。中国在日本侵略下遭受了巨大的毁损,而日本从中国掠夺了巨额的利益,日本光是从东北掠走的铁矿与煤矿在今天就价值数千亿美金。回顾那段历史,我们需要深刻反思。日本民族对中国构成的生存威胁从明朝开始已经持续了数百年。明朝的灭亡与倭寇的侵扰与破坏有着相当大的关系,而甲午战争之后的历史就不必重复。 今天,在钓鱼岛,中国海监飞机巡航,日本出动8架先进战斗机加以武力阻截。日本民众正在选举右翼军国主义势力为下届政府,他们在否定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日本再次阻击中国的阴谋已经图穷匕见。中日之间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已经完全激化,中日已经进入决战的阵地,只在等待时机或者某个偶然因素的触发。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决策阶层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彻底、永久地解除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乃至世界和平的威胁,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国自身的损失。
9910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小学校园大屠杀再次证明美式法治社会的失败
热度 20 岳东晓 2012-12-15 04:23
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一名华裔女士在牛顿市一苹果店试图购买多只手机,发生争执,被警察按倒在地,用电枪点击,该妇女发出惨烈的哀嚎。完全不顾人基本的体面与尊严。 今天看到一条新闻,牛顿市一小学发生大屠杀,一名枪手射杀27人,包括14名儿童。 不同的是,前一个牛顿是在马赛诸塞州,后一个牛顿是在康奈迪克州。 作为西方文明最高阶段的美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违背人的良知的事情? 这就是单纯法治的结果。这也是西方文明脆弱的基础,一旦社会失去强大的国家机器以及相应的法治,没有互相制约,社会法则将回复到原始的丛林状态,人们依赖的将只有自己手中的武器。法治只能威慑,不能产生善意。 而中国之所以能够存在5000年,历经外族入侵、统治,仍然能保持基本的社会结构,在于中国社会固有的道德结构与中国人基本的良知。中国人,即使是罪犯、强盗,都有起码的人性。 这方面,西方是缺乏的,因此一旦被征服,就不可再造。 倭寇更是如此,缺乏基本的良知,无法区分对与错,一旦给他们自由,他们就会像畜生一般,肆意发泄兽性。 世界需要中国文明的领导。
17100 次阅读|8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是老年人的坟墓吗?
热度 9 稻草 2012-12-14 12:27
美国是老年人的坟墓吗 姚鸿恩 很久以来,有个说法: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 美国儿童教育的理念是寓教于乐。小学生没有回家作业,书包里空荡荡。暑假差不多放三个月,也没有任何暑假作业。若是低收入家庭,孩子不满18足岁,政府几乎包一切,包括房屋补贴和免费医疗。黑人和墨西哥人敢于养一大堆孩子,就因为孩子是“国家的财富”。所以说,美国是孩子的幸福的天堂,并非言过其实。 美国中年人要供房,要准备或支付孩子的大学费用,要卖力工作。下班后还得做饭。没有保姆,吸地毯、擦浴缸,都得自己动手。周末还要当农民,院子里轰隆隆地一行行地除草,或者照料院子里的花卉或蔬菜。所以说,美国是中年人拼搏的战场,也应该没有什么异议。 至于“美国是老年人的坟墓”,从精神层面来说,并不算耸人听闻。美国不兴三代同堂。子女成家立业,各奔东西。美国的小家庭都是跟工作走的。加利福尼亚人可能在宾夕法尼亚工作,密歇根人可能在得克萨斯工作。所以,孩子成家后的住处基本不可能跟父母保持一碗汤的距离。老人一年的盼望,就是孩子能够在感恩节或者圣诞节的时候,跟他们团聚一下,享受珍贵的天伦之乐。 柏杨有短精彩的议论: “只有在中国社会中,一个人才能享受到完整的人生。洋大人一旦老啦,就成了狗不理,穷老头住养老院,阔老头困处在空洞的巨屋里,过年过节,儿女才回来一趟,像探望一条被遗弃在残垒废壕里的老马,还没看清是谁哩,就又走他娘的啦。呜呼,洋大人这一套只能算是半截人生。前半截如虎添翼,勇不可当,后半截就惨啦。比起来中国老头老太婆儿女绕膝,天天坐到牌桌上张家长李家短,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也。” 当然,“狗不理”只是形容而已。洋人老人通常还是有条忠实的狗日夜陪伴着。但是,狗毕竟不会跟你玩牌聊天,也不会端茶送水,所以,美国老人的孤独是显而易见的。 华人情况有所不同。在美国的中国老年基本分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探亲的父母。孩子在美国建立了小家庭,没有“准生证”的麻烦,所以美国小公民纷纷问世。若送托儿所(Childcare 或 Daycare),每月得交出上千美元。善于啃老的,就让父母蒙骗签证官,而后赴美当免费保姆。换尿布湿,喂奶喂食,洗菜烧饭,整理房间。忙忙碌碌,义不容辞。夜晚共进晚餐,也是天伦之乐。但一两个月下来,便开始严重想家了,想在中国的家。想念小花园里一起跳舞的张大娘,想念隔壁一起搓麻将的王大伯。想念闹哄哄的菜市场,甚至想念地沟油里翻滚的油条。在美国,不会开车,不会英语,不会看英文电视,蓝天白云虽然不错,但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就盼着签证到期,好“刑满释放”回国。 第二类是移民的老人。既然已经下决心移民了,那也就死心塌地留在美国了。移民的老人,大多数住在子女的家里。腾出一个房间,不是个问题。虽然也得做些家务,但闲着也是闲着,就当作活络筋骨的运动。家里会装个中文电视,所以思想好的老人还会看看免费的新闻联播,而心不老的老人则“爱情连连看”。在中国人较多的城市,小区里总有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乡音不同的“同乡”,带“小美国人”在小区儿童乐园玩耍的时候,顺便聊聊天。 到了做不动的年龄,则有三种出路。出路之一,若生活能够自理的话,住进老年公寓。老人公寓有值班护士。也有公共的活动场地。对中国老人来说,那儿最大的缺点是语言不通,所以无法跟美国老人聊天。除非碰巧遇到会打麻将的美国老人,否则,跟蹲监狱差不多。 出路之二,是进老人院。英语叫Nursing house。nursing,护理、养育。老年到了像婴儿一样的阶段,生活不能自理,就得进老人院了。如果没有收入并且存款不多的话,可以免费进老人院。包住、包吃、包护理,政府每月大约为每个老人付出7千5百美元。子女的收入跟父母的收入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子女赚十万八万,不会影响父母享受政府福利。老人在中国的收入是有限的,而且通常中国人都善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父母住老人院,都由政府买单。 在中国人集中的城市,比如我以前居住的西雅图,有专门的华人老人院,都是中国的老头老太,护理人员也是中国人。这样的老人院,不存在“鸡同鸭讲”的问题,而且也不会给老人喝冰冷的牛奶,过年过节,还有中国节目表演,所以深受华人的欢迎。 但是,美国很多地方,没有专门为中国老人建立的老人院。如果不愿到美国人的老人院,则选择第三条出路,那就是仍然呆在家里。谁照顾?子女上班,所以得申请政府派护理人员来照顾。比如美国首都两边的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就有专门的组织,培训护理人员,然后派往老人家里去照顾老人。好像去上班一样,每天去8小时左右。所提供的服务,包括照顾个人卫生,如帮助洗澡、穿衣、梳头、如厕,照顾失禁老人;包括准备饭菜、监控饮食,帮助行走、运动、推轮椅,按时给药,带往诊所看病,等等。我在纽约中国城的小花园里看到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坐在长椅上,旁边是一个30多岁的女子。我跟他们聊天,才知道,那个女子就是老人的护理员。政府付她工资,就是照顾一个老人的最后一段人生。(转贴)
4660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美苹果专卖店里中国妇女的惨叫
热度 10 admin 2012-12-14 02:19
http://www.zzwave.com/fup/up/1/ef7fc82.mp4 美国式法治,大学生尖锐质疑总统候选人克里,遭到电击,发出杀猪般的惨叫,参看下列视频 University_of_Florida_student_Tasered_at_Kerry_forum.mp4
20008 次阅读|2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4 08:14 , Processed in 0.094845 second(s), 2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