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电影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电影

相关日志

分享 异客异论:殇逝的“芳华”
热度 6 他乡异客 2017-12-25 11:46
冯小刚的电影《芳华》12月15日公映,17号我走进了电影院,这也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走进电影院。记得也是一年岁末,一家三口在外面吃完饭,儿子好心,非拉着我们老两口去看场电影不可(名字忘了),宁可让儿子和老婆失望,也不情愿坐在那里受一个多小时的煎熬,我选择了一个人回家。 “芳华” 落幕,我心静如水。 也许是因为我比冯导大几岁的缘故,也曾是个北京军区内蒙古建设兵团的“二等军人”,也是个业余“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除了没参加过“越战”外,宣传队的生活和文工团的无二。电影最重要的故事情节,都是发生在大黑幕布从天际滑落盖住巨幅领袖画像的1976年之后,各位一定要记住这个关键的时间点。 在我看来,电影前半部分的故事情节,女孩子之间的吵吵闹闹,如影片中的何小萍私拿别人的军装去照相,嫌弃别人身上的味道,情窦初开的悸动等,这在文工团和宣传队中都 实属稀松平常。其实搞文艺的最尖锐的矛盾,是争演主角和相互之间的嫉妒(容貌)、羡慕(本事)、恨。不知为什么“芳华”中,却缺失了这一最重要矛盾的演绎,而变成了对个人出身和“学雷锋”的嘲弄,人为扩大了这些所谓“冲突”的社会意义。 美女、大腿、洗澡、嬉戏,这也许就是冯小刚这个当年其貌不扬文工团的小美工,眼里那时可望不可及的“芳华”。除此之外,众女兵对家是农村的何小萍戏弄和侮辱,众人对刘峰这个“活雷锋”的嘲弄和戏稽,只因抱了一下女团员就被赶出文工团下放到边境连队去伐木,何小萍因对文工团的氛围不满装病拒替演女一号,被处理去卫生队做护士。抢闺蜜的男朋友,对有恩于自己的“善人”落井下石,几乎所有都受过刘峰帮助的战友,在刘峰犯了似乎是可以原谅的错误之后,除了何小萍外所有人都像躲避瘟疫一般抛弃了这个曾经的“活雷锋”,还真看不出这样的青春过往,还能称其为“芳华”。 电影《芳华》剧本,是美籍华人女作家严歌苓应冯小刚之邀专门为冯导写的,也是严歌苓的自传体小说,原名叫《你触摸了我》。冯导不满意其名两人一合计,就改为和电影同名《芳华》了。 严也曾在国内军队文工团呆过,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个15岁的文工团员,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四个兜男干部,可悲的是男干部心爱的女孩儿并不是她,而且还将严歌苓写给他的一百多封情书上交给了领导。冯小刚在其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这个文工团的小美工被迫离开文工团,也是因为爱上了团里的一个女孩儿,最终结果就都可想而知了。电影《芳华》只是严歌苓和冯小刚的“芳华”,和别人无关。如果影片没了那花了700万(冯小刚在做节目说最后算下来共花了900万)请韩国制作团队拍摄的长达6分钟的越战战争场面的长镜头,以及文工团解散复员后,被删的七零八落刘峰和何小萍落魄的生活其(实这已和芳华无关了),冯小刚还能拿什么来骗得8个亿的票房? 影片中的偶然和巧合,如让女二号深爱的小号手陈灿,骑自行车出大院大门被汽车撞掉了牙,女主角何小萍疯掉,在战场上失去一条胳膊的刘峰落魄成个体户,被城管推倒在大街上正好被当年的女战友撞见,骂了句引起反响的“国骂”为其打抱不平等,就不说了。 当然,熟悉的红歌、红舞、红领章、绿军装,还是让许多中老年观众,找回些早已模糊的青春记忆,音乐、音响还不错,从这个意义来说,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个人分类: 异客异论|841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归来》让这个60多岁的老男人都哭出来了---莫言评论张艺谋的新片ZT ...
热度 5 mayimayi 2014-5-19 22:55
《归来》让这个60多岁的老男人都哭出来了---莫言评论张艺谋的新片ZT ...
莫言评论张艺谋的新片-《归来》ZT 2014年5月17日晚, 张艺谋 与著名作家 莫言 现身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莫言一开场, 就盛赞张艺谋的新片 《归来》 让自己这个60多岁的老男人都哭出来了。他说,《归来》的故事角度虽然很老套陈旧,但演绎了世间最真诚深沉委婉的感情,如果没有娴熟的艺术技巧和对人生深刻的体验,是拍不成这样的。对他而言,《归来》就 像是回顾了个人成长史和社会发展史,并称这是张艺谋的20部电影里,非常突出的一部。 27年前,张艺谋与莫言因 《红高粱》 成就了彼此事业的新高,作为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为中国人捧回了第一个金熊奖,正式开始了其辉煌的导演生涯。而莫言也曾说《红高粱》当年被张艺谋改编,第一次获得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反过来也提高了他的知名度,扩大了《红高粱》小说的影响力。 张艺谋回应《归来》俗套说:“另类的电影只能在影院里一日游” 《归来》上映几日来,得到不少观众对其剧情“俗套,煽情”的诟病,时光网记者也就此向张艺谋发问,张艺谋回应称, 天下故事一大抄,尤其电影基本就是一个通俗剧的模式,观众喜欢看的故事也是通俗化的,“偏冷怪”的另类电影只能局限在电影节上,在院线里就是一日游的命运。因此他认为,俗套的故事模式是“由生存环境决定的”,而如何在大家都见过的套路中,拍出自己的特点还蛮难的。莫言也在一旁补充道:所有我们能看到的故事,其实都被人讲了很多遍,真正的老故事、平凡的生活,才能考验导演和演员真正的艺术表现力。 张艺谋谈创作初心:纯粹的心态就像初恋,无法再重复 很多人说,拍摄《归来》是张艺谋从早期视听风格强烈的艺术片到商业大片之后的创作初心的回归,对此张艺谋坦言,要说初心,那是80年代跟莫言合作《红高粱》的时候,那个时代被他称作“人文时期”,从创作者到观众,都在关注作品的文化内涵,历史以及承载的情怀。 他回忆起,当年拍《红高粱》的时候,带着巩俐和姜文去莫言家里去吃饼,大家还光着膀子拍了张后来广为流传的照片。张艺谋笑言:“那时候我哪能想到莫言能得诺贝尔奖,那时候只是找他来出主意怎么救高粱。”同时,张艺谋也感叹, 在那个时代拍电影没那么多杂念,完全凭着对艺术的热爱,但如今,电影处在商业大潮时代,作品本身的生产流程、传播方式以及收回成本的方式等,都不可避免地让电影进入了商业打造,作为导演,在其中也很为难。他说自己是从人文时代过来的,有很多作家的想法,希望让作品更纯粹个性化,但是很难。而以前那些创作的心态, 今天回忆起来,就像人的初恋,无法再重复了。 莫言表怀旧:“还是怀念《红高粱》中那些张艺谋不成熟的东西” 随着张艺谋的回忆,莫言也谈及27年前拍《红高粱》的情景,他调侃说,当时姜文还把他家里唯一一个热水瓶踢破了,他们讨了个口彩说影片会火,结果《红高粱》果然获得了柏林金熊奖。他也感慨称,这么多年,张艺谋也在慢慢沉淀,《红高粱》里洋溢着青春的朝气,火一样自由奔放的精神,而《归来》更多的是深水静流。看《红高粱》可以站着看跳着脚看,看《归来》要安安静静地用心来看。他认为,一个导演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丰厚也会很自然地更加内敛,虽然内敛有难以比拟的好处,但莫言表示,“还是会怀念《红高粱》中那些张艺谋不成熟的东西。”同时,他也称,自己在写作上也跟张艺谋一样,从张扬走向了内敛,从对他人的批判走向对自己内心的检讨探索。他觉得,这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 莫言趣谈电影:“什么烂电影都可以把我感动得要命” 一直埋首文学创作的莫言,也在现场谈起了自己近期看的几部电影,它们分别是李安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陈可辛的 《中国合伙人》 、斯皮尔伯格的 《战马》 以及王晶的 《大上海》 。他说,《大上海》年轻人看起来肯定很来劲,大刀阔斧大砍大杀,英雄美女金钱暴力都有,卖国贼汉奸军阀国民党高级将军各种元素,非常热闹的场面,其他几部也是各有各的类型。他认为,导演也是这样,每个导演都只能拍自己最擅长的最能发挥艺术才华的主题,不可能什么都做得很好,不过他转而又夸起了张艺谋,称“张导是有特殊才华的,他拍商业片也很好看。”莫言也称自己是个艺术接受上宽容的人,“什么烂电影都可以把我感动得要命,看电视剧一边看一边流眼泪“,基于在开场前莫言就称自己看《归来》被感动流泪,于是赶紧补充道:“虽然常流泪,但我内心深处最受触动的,还是像《归来》这类片子,或许跟年龄有关系。” 《红高粱》合作往事:张艺谋因像农民获莫言认可 张艺谋回忆自己第一次跟莫言见面的场景,不由地自己先乐开了花儿。他记得当时想跟莫言谈《红高粱》的电影改编权,作为一个新人要跟一位先锋作家谈作品,心里颇忐忑,那时候张艺谋正在山西为拍 《老井》 而体验生活,在形象上把自己往农民靠。无巧不成书,莫言一见到农民范儿的张艺谋就觉得像他们村的生产队长,对其形象高度认可,当时心里面就觉着要把作品给他了。莫言对此也笑着澄清,是因为看了张艺谋作为摄影师的 《黄土地》 ,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晒得黑。张艺谋也称,莫言写的东西是自己很心仪的类型,是扎根中国大地上属于中国人的东西,并表示两人以后肯定会有机会再次合作。 互谈心中大师及以后的合作 谈及心中的大师,莫言狡黠的笑着表示自己不回答这个问题,张艺谋也随即表示追随莫言的脚步。莫言严肃又饶有风趣的表示道:“大师不是同行也不是朋友之间互相吹捧出来的。文学大师是读者去评判的,而电影大师是观众决定的。” 来自--时光网
6820 次阅读|17 个评论
12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21 05:45 , Processed in 0.024584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