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下意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推陈出新】纽约通勤掠影(2)-- 地铁
热度 5 xinsheng 2014-10-11 02:39
【推陈出新】纽约通勤掠影(2)-- 地铁
地铁是纽约交通的大动脉,这尽人皆知,司空见惯。朋友建议我去拍地铁,我小小的吃了一惊。心想,地铁除了急匆匆的乘客还是乘客,我已经用超薄迷你傻瓜机抓拍过地铁的拥挤盛况了,还有什么可拍的?朋友说地铁是内容丰富的摄影题材,劝我好好观察,别熟视无睹。 为了避免熟视无睹,我下班回家的路上绕道奔向赫赫有名但我并不熟悉的 Union Square Station 。 到站后从车厢出来,我傻眼了:人潮汹涌着我出站,想站稳脚跟都不容易,别说掏出相机进行拍照啦。无奈,我只好随着人流往上走。上了一层楼,人流疏散了,我才找个柱子挨着,站稳了,掏出相机设置妥当,一番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姿态再次下楼去地铁站台。 下到站台,发现一列车正在离站,轰隆隆地噪音巨响,格外的刺耳,让我莫名地害怕,甚至有触目惊心之感。奇怪啊,我每天乘坐地铁,早已习惯了拥挤的人流、刺耳的噪音,今天是怎么啦?突然间我意识到,今天我是以摄影者的身份闯地铁,跟地铁乘客的属性完全不同甚至格格不入。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让我想逃离,但脑子里还是清醒地记得自己此行的目的,再怎么也得拍几张再撤啊。 于是,我举起相机,下意识地快速取景对焦,喀嚓照了几张,快快往上撤。 看看图片里面女孩的表情,完全就是我当时心境的写照吧? 1. 2. 3. 撤到楼上,一颗心安定下来,开始环顾四周,看看还有什么可拍的。还真是的,其实地铁站有很多内容可以拍摄,轨道啦游客啦艺人啦,谁说不是丰富多彩呢? 4. 5. 6. 7.
个人分类: 出新创意|6908 次阅读|28 个评论
分享 现代非自然哲学入门(2)--“我思故我在”续
热度 5 岳东晓 2014-6-22 10:12
知识老化是可悲的,知识老化的人遇到新的知识不是好奇地学习,而是下意识的反对,就是愚昧了。 比如说,满清人士没有见过火车那是无知或者知识老化,如果看见火车来了极力反对,就是愚昧,不只是反对,还骂街的,就是草包了。然而,我们知道,当年火车进入中国,是有很多满清大臣反对的,说把马给吓着了。 对现代哲学感兴趣的,建议去美国某大学哲学系听一堂课,看看哲学教授们(除了那些研究哲学史的)在研究些什么。不想去听课的,也可以在网上查查人家的论文。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一篇50多年前的重要哲学论文,英文(翻译)标题比较具有刺激性《 The Elimination of Metaphysics Through Logical Analysis of Language 》(《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废掉形而上学》)。该论文开场写道: 【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c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give a new and sharper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the validity and justification of metaphysics. The researches of applied logic or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which aim at clarifying the cognitive content of scientific statements and thereby the meanings of the terms that occur in the statements, by means of logical analysis, lead to a positive and to a negative result. The positive result is worked out in the domain of empirical science; the various concepts of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science are clarified; their formal-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connections are made explicit. In the domain of metaphysics, including all philosophy of value and normative theory, logical analysis yields the negative result that the alleged statements in this domain are entirely meaningless. Therewith aradicaleliminationof metaphysics is attained, which was not yet possible from the earlier anti-metaphysical standpoints.】 由于其重要性,我简单翻译如下: 【现代逻辑的发展使我们对形而上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给出新的准确的答案成为可能。应用逻辑与知识理论的研究,... 得出了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肯定性的结果表现在实证科学领域... 在形而上学领域,包括所有价值与规范哲学,逻辑分析得出了否定的结果,那就是这些哲学的命题完全毫无意义。这样,形而上学被完全废除,这在之前是未能做到的】。 该论文接下来解释到”没有意义”不是说形而上学式哲学错误。一个学说有三种可能,right, wrong , 但还有一种可能,借用泡利的词汇就是“not even wrong"。metaphysics正是第三种, meaningless。运用现代逻辑工具,论文把各大哲学给检阅了一遍,就像用现代科学手段揭穿巫师的魔术。论文中有一段对哲学中的”本质”一词进行了剖析,这一招就将传统哲学基本废掉。另一段里,则把黑格尔的什么纯有、纯无的皇帝新衣给扒了下来---当成语义错误给简单处理了。 论文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I think, therefore I am) 分析如下: 【We notice at once two essential logical mistakes: The first lies in the conclusion "I am." The verb "to be" is undoubtedly meant in the sense of existence here; for a copula cannot be used without predicate; indeed, Descartes' "I am" has always been interpreted in this sense . But in that case this sentence violates the above-mentioned logical rule that existence can be predicated only in conjunction with a predicate, not in conjunction with a name (subject, proper name).... The second error li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I think" to "I exist." If from the statement "P( a)" ("a has the property P") an existential statement is to be deduced then the latter can assert existence only with respect to the predicate P, not with respect to the subject a of the premise.... What follows from "I think" is not "I am" but "there exists some thing that thinks." 】 方枪枪贴出的对”我思故我在”的解释似乎符合上面批判中得出的逻辑分析结果,显然这是在分析哲学对笛卡尔的这个命题进行解剖批驳之后采取的辩解,却并非笛卡尔本人的原意。正如上面引用的论文所说,笛卡尔的原文非常清楚,是在讲自己的存在,而不是自己思维的存在。参见下面附文。 附:笛卡尔上下文(摘自我与帘卷西风的讨论) 其上下文【Accordingly, seeing that our senses sometimes deceive us, I was willing to suppose that there existed nothing really such as they presented to us; and because some men err in reasoning, and fall into paralogisms, even on the simplest matters of geometry, I, convinced that I was as open to error as any other, rejected as false all the reasonings I had hitherto taken for demonstrations; and finally, when I considered that the very same thoughts (presentations) which we experience when awake may also be experienced when we are asleep, while there is at that time not one of them true, I supposed that all the objects (presentations) that had ever entered into my mind when awake, had in them no more truth than the illusions of my dreams. But immediately upon this I observed that, whilst I thus wished to think that all was false, it was absolutely necessary that I, who thus thought, should be somewhat; and as I observed that this truth, I think, therefore I am (COGITO ERGO SUM), was so certain and of such evidence that no ground of doubt, however extravagant, could be alleged by the sceptics capable of shaking it, I concluded that I might, without scruple, accept it as the first principle of the philosophy of which I was in search.】 兜了N个圈子。我耐着性子读完之后,他说的是,一个人可以怀疑见到的一切外部事物都不过是梦境一般虚幻,但却不能怀疑自己本身的真实存在。但他对这一点的“证明”却是一个循环逻辑。 而且有一个明显的问题,他对什么叫“真实”或者”存在”没有进行定义。 总之,遇到这种所谓哲学,你只要揪住其关键名词的定义不放就可以揭穿。
个人分类: 科普|1663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记忆里的小青鱼
热度 16 xinsheng 2013-6-3 10:12
记忆里的小青鱼
在超市里看到这鱼,我忽然觉得很亲切,似乎是小时候爱吃的青鳞鱼。 小青鱼是当年的美味,有点腥却很嫩很鲜,至少我记忆里是这样的。毫不犹豫,就买了。 今天煎了煎,兴高采烈地吃上了。确实很鲜很嫩,但比记忆里少了些我喜爱的腥味却多了许许多多的难于剥离的小鱼刺。 原来,记忆总是给我们留下我们愿意记下的,有些东西,不愿意在乎的可以忽略不计或下意识的遗忘,生活里由此多了一份美好少了一点郁闷。真好!
个人分类: 家庭日记|12981 次阅读|38 个评论
分享 情网(下)__危机 1
热度 9 xinsheng 2012-12-14 22:19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危机(1) 日子从我们每一天的繁忙琐碎中无声无息地滑过。转眼之间,亚兰苏岩互相确认对方为自己 “ 心中的朋友 ” 已数月。 这是一个冬末初春雾霭重重的早晨,苏岩离开 家去车站乘车上班。站台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苏岩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突发奇想:自己是否会在上班的人流里与亚兰邂逅?可是,他不仅 没见过亚兰,甚至没看过亚兰的照片,如何能在茫茫人海里发现亚兰的芳踪?他失望地摇摇头,却不死心地继续张望。在这个瞬间,他突然想起他是看过亚兰的照片 的,那是在他第一次读亚兰的博文《舞魂》时看到过亚兰的背影照。他的眼前立刻浮现出那张照片,亚兰轻盈的身体、欣长的颈项和高高扬起的头,正是这个背影触 动了他心灵中温柔的一角,让他有捧起亚兰的头把她的脸转过来端详的冲动。 他对亚兰的情愫便是从那张照片开始,一步步 深入到如今。每当他静下心来,他的思绪都会不由得转向亚兰,亚兰的影子时时伴随着他,在他的心房里穿行。苏岩对亚兰的思念日益加重,却见不到摸不着,这种 感觉不知是甜还是苦,但他却欲罢不能。他期待着每天早晨在开始工作前跟亚兰互道早安;然后就盼着午饭时一边坐在办公桌前吃饭,一边跟亚兰在村里断断续续聊 上个把小时;再就是等到夜深人静时跟亚兰隔网相守,在键盘上敲打着心声,分享彼此的见闻,交流对生活的感悟,以此来滋润干涸的心灵。 “ 轰隆隆。。。 ” 火车进站了,苏岩也收起思绪,钻进了列车。 这时候,在这个城市的另一端,车水马龙的喧闹穿过树林、穿过亚兰卧室窗户,把亚兰从沉睡中拖到迷迷糊糊的半醒半梦之间。 由于亚兰昨晚在珍珠湾流连忘返,这会睡意仍浓,不愿意睁开眼睛。早晨的阳光穿透窗帘照在她的脸上,暖暖的有些晃眼。亚兰翻了个身,打个哈欠想再蜷缩到被窝里,却闻到了从厨房里飘来的浓浓的咖啡香。 “ 周平已经把早饭做好了,该起床啦。 ” 亚兰心里警觉,身子却依然慵懒地赖在床上。 迷糊之间,周平过来在亚兰的额头上吻了一下,贴着她的耳朵说: “ 亚兰,该起来吧,再不起来咖啡就冷了。 ” 说话间周平已经双手揽起亚兰的肩膀,把亚兰从床上抱了起来。亚兰双脚落地,依着周平站了起来,就势敷衍了周平一个拥抱。 周平对亚兰的呵护使亚兰多多少少感到被娇宠 的甜蜜,只是在心底里又觉得缺少了什么。其实,从生活上说,周平实在是个好丈夫,鞍前马后,无怨无悔,对亚兰言听计从,宠爱备至。就说这早餐吧,除了全家 大小的牛奶和点心,十几年如一日,周平早早起床准备一杯只有亚兰一人爱喝的咖啡豆煮出来的浓咖啡。而亚兰却常常因为赖床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餐,甚至都来 不及喝下周平特意为她专煮的那杯咖啡。 亚兰匆匆地梳洗、用餐,随孩子一起上了周平的车,到火车站搭火车上班。 刚进入车厢,生活的压力就扑面而来。 匆匆赶早上班的人们,有的在手提电脑上看资 料,有的在看报纸,也有的在假寐。无论是在做文案准备还是在试图放松自己,上班族都掩饰不住隐隐约约的紧张情绪。这两年经济不好,失业人口增多,有班可上 的人压力也更大了。亚兰有时觉得累,心身疲惫,忍不住想歇歇,奢望可以赖在家里不上班。可惜,亚兰是这个家的经济支柱,要奋力拼搏以保住这份待遇优厚的工 作。 周平文化程度低,能力也有限,不能平分家里 的经济压力,只能尽量包揽家务,使亚兰在家时多休息,在亚兰情绪不好、唉声叹气时把她轻拥入怀。可惜,哪怕他抱着她,却贴身而不能贴心,他总也搞不明白亚 兰聪明的脑瓜里在想些什么,也不了解她多愁善感的内心为什么烦恼,更无从在精神上给她一点慰藉和依托。 如果周平有苏岩一半的善解人意和聪明能干该有多好呀?!唉,如果也只是如果,如果不可能变为现实。苏岩再好,也是别人的丈夫。 亚兰心里轻叹一声,走向一个临窗的座位,懒 洋洋地把自己扔进去,贴着靠背抱紧双臂闭上眼睛,试图把眼前的噪杂屏蔽在身外,使自己静下心来,可苏岩的影子却时时在眼前挥之不去。她甩了甩头想把苏岩赶 走,也无济于事,只好任由自己天马行空地想着苏岩,时而回忆两人之间的对话,时而揣度苏岩的心理,时而想像苏岩的微笑,时而期待苏岩每天早晨的问候。。。 一股暖洋洋甜滋滋的感觉溢满了全身,一丝笑意从嘴角向亚兰清秀的脸上荡漾开去,一抹淡淡的红晕也在她的两颊展现开来。 亚兰情不自禁地沉醉于想苏岩的感觉里。想着苏岩,使漫长 的通勤路程变短,一天的工作也不再只是繁琐和劳累。她知道,在同一个城市里,有苏岩牵挂着她:早上打开电脑,苏岩会殷勤地送来早安问候;中午对着荧屏吃午 饭,苏岩会在网络的另一端跟她窃窃私语;傍晚下班关电脑前,苏岩会透过网络叮嘱她回家路上小心;夜深人静之后,苏岩会在珍珠湾里等着她,一起享受他们精神 世界里的水乳交融。。。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个人分类: 《情网》|10139 次阅读|37 个评论
分享 情网(上)__网缘 (7)
热度 11 xinsheng 2012-12-11 21:59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网缘(7) 接下来的日子忙忙碌碌,亚兰有意无意中减少了上网的时间,下意识地回避着苏岩。她希望自己能冷静一段时间,重新评估一下她和苏岩的关系,考虑是否发展成小骁所说的友情 +++ 关系。 为了应对公司裁员的可能性,亚兰已开始重写自己的简历,并再次重温 Oracle Financial 的相关知识,准备将来的求职面试。 今天公司似乎没有什么事可做,亚兰就取出 Oracle Financial 那本书来看。面对书本,亚兰不由得又想起苏岩。这软件还是苏岩在几个月前公司破产倒闭之际介绍给亚兰的! 大 慨半年前吧,也就是苏岩为外嫁女一事走进亚兰的网友互动圈不久,亚兰写了一篇随笔,发泄自己对公司破产倒闭所面临的压力和彷徨。苏岩先是在文章之下跟贴, 分析了公司破产时员工的可能出路,后来又在悄悄话里跟亚兰进一步交换了意见。亚兰是个聪明又敏感的女人,她敏锐地从苏岩言简意赅的跟贴里意识到苏岩是个正 直、善良、诚恳的人,看问题目光独到,为人却内敛谦恭,处处与人为善,因而对苏岩慢慢有了好感和信任。 人 与人之间也许真是需要缘分,别看亚兰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是个城府挺深的人,她不太习惯表白自己,也不轻易信任别人。可能是通过苏岩在外嫁女一事的所做所 为而对他有了基本的信任,也可能是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亚兰把自己的大致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统统告诉了苏岩,征求他对她在可能的失业面前的对策。 苏岩的回答令亚兰印象深刻,他说, “ 这是一个挺大的问题,你给我几天时间,我得考虑考虑再回答你。 ” 亚兰曾为同样的问题请教过不少朋友,哪怕是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都是当即回答: “ 赶紧发简历,找工作。 ” 再要好一点的,会说, “ 把简历 Email 过来,有合适的我帮你递上去。 ” 作为一个网友,苏岩却能真心实意地为自己的问题考虑再三才给答案, 亚兰不能不对苏岩充满感激和信赖。只是苏岩似乎有点过于沉默寡言 , 他们的互动从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兴索然无味。 几天以后,苏岩回答了亚兰关于失业对策的问题。这可不是对问题的简单回答,更像是一份人力资源的可行性报告!他建议亚兰结合自己在华尔街工作的背景,利用公司倒闭前工作松散的这几个月,学习 oracle financial ,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同时,他还帮她找好了相关的书籍和练习软件,并表示,如果自学中有困 难,他可以提供技术指导。 针对苏岩的建议,亚兰又做了多方的调查,最后采纳了苏岩的建议,并在苏岩的指导下自学 oracle financial 。 在这几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亚兰碰到问题都向苏岩求助,他们的对话除了学习,当然还会涉及到各自对工作对生活对社会的一些看法,苏岩成了亚兰在公司破产期间 的一个精神上的靠山。他们彼此的价值观接近,兴趣爱好也近似,两人不知不觉中越走越近,走到了亚兰觉得自己有点过于喜欢和依赖苏岩的地步。 现在亚兰处于失业威胁的高压之下,一方面想向苏岩倾诉减压,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过于主动向苏岩靠近不仅有失女性的矜持,也怕处理不当演变成网恋的暧味关系。。。 亚 兰把眼睛从书本移开,抬起头想遥望蓝天白云,看到的却是宽敞的办公室里明亮炫目的灯光。略低头向前平视,见到的是一格格的开放式格子间和里面一个个的同 事。在这硕大的办公楼里,同事很多,但有几个是可以说说心事的,更别说是会为了自己的前途深思熟虑并尽自己所能指点迷津的了?职场如战场,特别是公司陷入 困境正酝酿裁员的特殊时期,彼此都是对手,哪里找得到真正朋友呢?网络朋友则不一样,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情投意合的人还真是可能真诚相待热心相助的啊。 苏 岩啊,苏岩,在这茫然无助的困境中,你叫我如何不想你?我们从未谋面,你却是我孤单时的倾听者,愁闷时的抚慰者,寂寞时的陪伴者,危难时的帮助者。如果不 是你在我灰暗生命中的隔网相伴,我不知道怎么度过那些难眠之夜,也不知道能否撑得住失业的压力,更不知道如何在逆境中自我完善自我坚强。苏岩,我真想让你 成为我的挚友知己,可以无话不谈却无需伴随左右,可以心意相通却与爱恋缠绵无关,可以心有慰藉却不必走进生活。。。 亚兰甩甩头,收起关于苏岩的思绪,把心思拉回到书本上。她沉醉在知识的海洋里,忘却了凡尘的困扰,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满脑子都是关于网页窗口、数据库和软件平台。。。 几个小时过去,亚兰肚子咕咕地叫起来,她才想起该是午饭时间了。 她把家里带来的饭在微波炉里热了热,就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吃起饭来,同时习惯性地进 了珍珠湾,自然又看到苏岩 ID 前的灯泡在一闪一闪。跟苏岩问声好吧?这个念头一起,亚兰还是有些犹豫。苏岩会不会厌烦自己呢? 苏 岩还是喜欢自己的吧? 否则,他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帮自己呢?指导自己学软件、检测自己所编写的程序、修改自己的简历。。。这些都是费时费力的事情,他可是高高兴兴尽心尽力 地做,不遗余力,不计得失,不求回报。这种关爱,真的是比爱情更无私更动人更难能可贵更隽永持久。。。 亚兰想到这些,心里涌起一股暖暖的幸福感。被人关爱真好,亚兰心里由衷地轻叹。 那 么,亚兰是否也该关爱一下苏岩?可是,苏岩只是亚兰的一个网友,而且是个谨慎寡言的网友。他似乎只是默默地注视亚兰帮助亚兰,却很少谈到自己的个人情况和 心理感受,似乎也在有意无意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苏岩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亚兰主动地嘘寒问暖,会不会被他误会成一种对异性的追求和对网恋的向往?毕 竟,异性朋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他们都有家室,对婚姻对家庭都有自己的承诺和责任,确实该小心翼翼不越雷池半步的。 亚兰盯着苏岩的头像,终于还是没跟苏岩搭话,而从珍珠湾 logout 。 亚 兰是个聪明人,遇事总想弄个明白。但现在和苏岩的这种不明不白患得患失的交友状态让她很不开心。她喜欢简单直接的关系。她相信缘分,相信有缘人会相知相惜 相伴一程;也相信惜缘随缘,缘起缘尽,自有定数,无需强求。她在考虑用一个不失矜持又优雅大方的方式跟苏岩交换关于异性朋友的意见。。。 (待续)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in 5.4pt 0in 5.4pt; mso-para-margin-top:0in; mso-para-margin-right:0in;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in;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个人分类: 《情网》|10446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 14:25 , Processed in 0.051520 second(s), 11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