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点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几乎"绝迹"的老上海葱油饼 曾是"贵气逼人"的点心 ...
热度 7 8288 2014-9-9 05:44
  在很多上海人心里面,葱油饼代表的是一种记忆,那些悠远诱人的葱香,能勾起许多儿时美好的回忆。   说起葱油饼,全国各地应该都有,但是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做法也不完全一样,有大型的也有小个的。老上海的葱油饼,大小基本在直径10厘米左右,厚度也必须达到1厘米朝上一点,不像现在很多摆摊做的葱油饼薄是薄得来不像样。   做葱油饼的材料当然最不可少的就是面粉、葱和油,但是就是这几样东西,各地也会有稍微的不一样。老上海的葱油饼,必定是用本地的小香葱,必定是要放猪板油,必定要先煎后烘,而且还是像烘咸大饼一样,是放在用柏油桶改造成的炉子里烘的,不过现在看来这柏油桶好像是不大卫生的。   如今,只要面团里掺点葱花、菜油的,都叫自己是“葱油饼”,而真正的“葱油饼”在上海,几乎踪迹全无。甚至有些网上的帖子,挂了一个“上海最好吃的十大葱油饼”,打开一看,吓一跳:   现在马路上,小摊头上最多、也最大兴的是这种,这是“葱油饼”伐?不对,这是“油煎饼”,最多加个蛋,也就叫“油煎蛋饼”,跟中央商场蛋饼不是一个档次,而且太油,不大健康。   饭店里点“葱油饼”,有些饭店上来这种,是伐?薄得连“枪饼”都算不上,要么“印度飞饼”还差不多。   正宗的葱油饼,远比上面这些精致;每一口,都有勾魂的“上海味道”。真正的上海葱油饼,工艺极其地道。我们不妨到茂名路、南昌路口的“阿大点心店”,去看看葱油饼是怎样做出来的。   师傅先是将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用手顺势一按,再重重地甩在桌上,面团立时成了长十几公分的薄长条。抓一把油酥抹上面饼,再抓一小撮盐抹上,最后是一大把葱花。   长条被卷起,重新成为小团,只是里面有了丰富的内容。盐和油酥并不均匀,没抹到盐的地方有面粉本身的甘甜,抹到盐的地方则咸鲜;没有油酥的地方弹性十足,有油酥的地方酥松可口。一个饼,在手工的不经意中,有了令人回味的层次。   小团的饼坯在铁板上滋滋作响,师傅用手掌将小面墩子按成薄饼——这就叫“工艺”!如果用铁板,面就被按死掉了。一面煎,一面往饼上涂抹油。十分钟,两面都煎黄了,香气扑鼻。   师傅挪开铁板,将煎好的葱油饼整齐地排列到炉子里,盖上铁板继续烘。这是为了用明火将饼上的浮油烧掉,这样,葱油饼就不会油腻了。五分钟后,炉盖打开,香气弥漫,勾魂。 老上海的葱油饼,大小基本在直径10厘米左右,厚度也必须达到1厘米朝上一点,而不是像现在那些早点摊做的“大兴”葱油饼,薄是薄得来,恨不得做成印度阿三的飞饼。另外,传统的葱油饼里,考究一点的还有放小块肥膘的做法,烤的时候肥膘融化,于是化成一份荤香,好吃到你每一口都想长久停留。   葱油饼在上海属于有点“贵气”的点心,它的贵,并不体现在价格,而体现在场合。上海素有“远东不夜城”的称号,五点多吃的晚饭,到夜场结束已经消耗殆尽。过夜生活的人,通常有几个铜钿,因此夜宵的点心都讲究,比如蟹壳黄,微微鼓起的表皮、均匀的色泽、匀而密的芝麻,和早点大饼放在一起,论卖相,那就是小姐和丫鬟,吃蟹壳黄的就有了天然的优越感,葱油饼也是这样有优越感的点心。 葱油饼在“文革”前就少见了,在那个肚皮里刮不出多少油水的年代,葱油都应该算是“奢侈品”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马路上卖葱油饼的摊头又开始风起云涌,一下子,一角一只的葱油饼,成了上班族的宠儿,直到黄昏时分,卖葱油饼的摊主还忙得不亦乐乎——这应该算是葱油饼“繁荣昌盛”的顶点了。   但是,由于工艺复杂、利润薄,像“阿大点心店”这种葱油饼,在如今的上海滩已经很罕见了。自从生煎馒头成为上海传统小吃的头牌,便渐渐埋没了其它街头传统点心的身影,其中,就包括那“又香又脆”的葱油饼。   如今的上海,也有好多的葱油饼摊,有些工艺比从前是“先进”多了,但是,这种放在铁板上用大量油“炸”至深黄色,就卖给客人的“所谓葱油饼”,甚至里面连油酥都没有,外硬内烂,你说会好吃吗?   还有一些打着 “正宗上海葱油饼”的饼摊,但若你仔细的观察,做饼师傅不是偷工减料,就或是减少工艺,其成品的口感,远不如从前的葱油饼了。   城市在变,城市里的老味道若能保留下来,这些是多亏了像“阿大点心店”这样的“手艺人”,但是,总有一天“阿大”们也会有自己的选择,或者说,当上海滩的“阿大”们会越来越少的时候,上海老味道的这份记忆,又如何继续下去呢?
个人分类: 网络文摘|6950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周渔的小镇(小小说) 续
热度 13 大音希声 2014-7-23 09:29
周渔的小镇(小小说) 续
周渔的小镇(续) 周渔的陶瓷屋前有一株梨树,每到春季, 梨花盛开。 周渔常常打开窗户,一边做着陶艺,一边痴痴望着随风舞动的 雪白的 梨花,期盼着苏越身影的到来。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周渔望花叹春,有时竟不觉流了泪。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想起和 苏越初次见面, 苏越真诚的笑容, 温暖如毡绒般的拥抱,已经成了 她黄昏时甜蜜的思绪。 周渔常常感叹 与 苏越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恍惚飞快的流逝,像用手去抓住一把沙, 不知不觉 一个周末就过去了。去看电影,去公园散步,幸福如柔软的水草就这样在 周渔的心里滋生着,长大着。 周渔的心开始有了期盼,盼望着有个家,一个属于她和 苏越的家。 家对于女人的意义永远比对男人 的意义 要 重要得多。这也许来自人类远古的母系基因情结。 斯是陋室 唯吾德馨。 哪怕这个家再小,也是属于女人的归宿。周渔觉得她和苏越是在一个人生车站相遇,是命是缘,是瞬间也是永远 。 她开始对 苏越描述这样一个美丽的蓝图,一个 有竹有兰,开 满栀子花的小院,一个举杯对影三人赏月的阳台,一个温馨柔软的花床。 苏越为这个的 蓝图 心动不已,脸上依然带着灿烂的笑。他把周渔搂在怀里,看着她的眼睛,你就在我的怀里做巢吧。 自在飞花的原小说链接: http://zhenzhubay.com/home.php?mod=spaceuid=205do=blogid=24872 http://78.142.45.23/dataup/MUSIC/Music-new.classical/Yanni - If I Could Tell You/08 - Highland.mp3
18258 次阅读|52 个评论
分享 六一快乐!燕子姐姐做的点心
热度 24 自在飞燕 2013-6-1 00:43
六一快乐!燕子姐姐做的点心
明天就是六一了,祝各位小盆友节日愉快! 今天燕子抱病在家,没有去上班,得闲上来看以老牛为首的小朋友们很努力,很有风度地在辩论,给大家道声辛苦了!辛苦辛苦啊, 于是想犒劳犒劳大家,就把俺亲手做的(不是今天做的哈,今天生病呢),幸运地留下倩影的,适合辩论间歇吃的小吃 / 点心 / 零食 之类的统统拿上来慰问大家。 希望大家的辩论理智,开心, 不要跑偏。 吵架,骂人即输, 自动下场。看看谁是最有风度的辩家。(谁让你们这些小盆友一旦上了劲就谁也劝不住呢,只能这样了, 嘿嘿) 还有, 介个问题争论上千年了,还是有人信,有人不信;信则信,不信则不信。所以,辩手们,大家把自己的观点亮出去,让别人去品评,判断,然后就 move on 吧。 去吃,去玩,去歌词诗赋,琴棋书画,去诗情画意,风花雪夜。。。 还是先来吃吧。争论有功! 讲理万岁!馋虫们都来吃点心! 第一款是燕子做的,最受追捧的,每次都被大家一扫而光的点心:馅是松仁,核桃仁。坚果过敏者的慎入。叫啥名?对不起,不告诉你。 这一款小盆友们都稀饭,老美同事稀饭得一塌糊涂。 这个是生煎迷你包子,要赶紧吃啊,凉了就不好了。 这个是挪威的烟熏三文鱼,不怕凉,拿去! 这个就是凉面,面在底下呢,要凉着吃滴~~~ 通常俺拿到公园里野餐用,考虑到万一你们辩论从室内辩到户外,就吃这个吧。 再来款健康点心:玉米糕。 最后一款:海鲜卷: 上周做的,一盘子都被抢光了,只抢拍这一个作为证据。只一个,就留给最佳风度辩者吧。 这次就上这些了,小盆友们要是表现好,下次燕子再来上更多好吃的。 浪花,先给你交一篇作业了~~
26032 次阅读|51 个评论
分享 咱把力气都用在这了。。。手工揉出五谷杂粮面包
热度 19 bluemei 2013-4-24 10:14
选用了五谷杂粮面包粉,里面包括spelt, amaranth, quinoa, millet and kamut。 混合了些种类,包括葵花籽,南瓜籽,亚麻籽和芝麻。 500g的粉,放了6g Dry Yeast。( 自己估量的) 第一次发酵,大约2个小时后成一倍大。 取出,揉开,挤出空气后整理成形进入第二次发酵。 使劲揉,多揉,除非您不讲究口感。 那还不如不吃了呢。 装入两个容器里进行第二次发酵。 约1个小时后发酵致一倍大,将烤箱预热到200度(C)。 面包体上洒些干面粉后送进烤箱。 25分钟后关火,停滞在烤箱里30分钟后取出。 外壳比较硬,里面很松软,有嚼头。 切开来看看,松软到立不起来 趁热赶紧当下午茶点心吃了一块。 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 还烤了几个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红薯,再一次闻到了冬天由北京街头飘过来的烤红薯香味,想起了那个多半人高的大筒烤炉 剥开皮看看 , 太好吃了。
个人分类: 我家餐桌|23975 次阅读|118 个评论
分享 【随意随拍】我的厨房系列 (3) ------ 点心
热度 20 随意风 2012-9-28 10:26
【随意随拍】我的厨房系列 (3) ------ 点心
明天就开始长周末了, 祝湾里的朋友们中秋快乐! http://dl.dropbox.com/u/9440876/JW-SnowDream.mp3
7009 次阅读|9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2 18:22 , Processed in 0.039034 second(s), 1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