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珍珠湾全球网 标签 北京时间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北京时间

相关日志

分享 美合法大麻行业规模四年后或达226亿美元
稻草 2017-3-24 17:30
北京时间24日早间消息,美国大麻市场研究机构Arcview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面临特朗普政府更加严格的监管,但美国合法大麻行业仍将蓬勃发展,预计到2021年销售额将达到226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27%。   Arcview市场研究公司CEO特洛伊-代顿(Troy Dayton)表示,不论特朗普政府怎么做,美国各州都会继续向申请者发放大麻牌照,而持有牌照的大麻经销店前将继续有消费者排长队等待购买。   目前为止,美国已有20多个州宣布医疗或娱乐用途的大麻合法化,其中八个州宣布娱乐大麻合法化,包括美国人口最多的州加州和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而前任总统奥巴马的政府对此基本放任不理。但今年2月白宫发言人斯派塞表示,特朗普政府可能对医疗用途和娱乐用途的大麻进行明确区分,对娱乐用大麻加强监管。   此前特朗普任命长期反对大麻合法化的前阿拉巴马州参议员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为司法部长,在该行业引发震动。   去年,美国合法大麻的销售额达到70亿美元,销售税达5亿美元。合法大麻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9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华尔街大佬宣称特朗普这个骗子终将失败!!!
稻草 2017-1-21 08:38
北京时间20日彭博社称,美国投资大鳄乔治-索罗斯周四表示,随着不确定性主导市场,特朗普胜选以来蔓延在股市投资者之中的欢欣情绪将会结束。他还炮轰特朗普,称其为“骗子、一个想成为独裁者的人”,注定会失败。   索罗斯在达沃斯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称,“特朗普交易”是由对特朗普减税和放松监管的期望所推动,但特朗普和国会之间可能会有所争斗,不确定性将回归。“市场不确定性已达到顶峰,而事实上,这对长期投资非常不利,”“我不认为市场将会表现很好。现在他们依然在庆祝,但等到大家直面现实,这将成为主旋律。”   索罗斯还表示:“我个人深信特朗普将失败,因为他的政策本质上是自相矛盾的。”索罗斯认为,尽管特朗普是一个想成为独裁者的人,但美国的制度已经足够完善,能够避免独裁的情况出现。   这不是索罗斯第一次称特朗普为“骗子和独裁者”,早在去年底的一篇分析文章中,索罗斯就表示,美国这个号称世界头号民主国家,竟选出了一个“骗子和潜在独裁者”当总统。“虽然特朗普当选后讲话已开始有所收敛,但他既没有改变他的行为,也没有更换顾问团队。他的新班子充满了无能的极端主义者和退休的军方人士。”   本月较早时有报道称,由于特朗普胜选刺激股市大涨,索罗斯损失近10亿美元。在特朗普胜选后,索罗斯对美股马上变得更加看跌。然而,由于预期特朗普政策将促进企业利润和整体经济增长,美国股市自那以来一路攀升。为避免进一步损失,索罗斯已调整仓位并平掉看空仓位。   索罗斯还谈到了特朗普和中国的关系。他认为,尽管特朗普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贸易措施,但中国最终将从特朗普的政策中受益,因为“特朗普会帮助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可以接受的领导者,会使中国在国际社会眼中的形象比中国本身可以做到的更好”。此外,索罗斯预测中国正在形成贸易集团的过程中,如果特朗普再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中国将会予以反击。   对于欧盟问题,索罗斯称,在去年英国公投脱欧和意大利公投后,欧洲正处于分裂的过程中,这一过程必须被扭转,“欧盟变得太过复杂,民众感到被疏远”。   索罗斯预测道,“如果欧洲分裂,后果将非常可怕,但目前欧洲正走向错误的方向”。他表示,英国脱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任英国首相特里莎-梅不太可能继续执政,她的内阁已经处于分裂状态。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生物体内的怪异量子力学:被人类忽视的微观世界
稻草 2017-1-8 22:11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是最能够体现“科学难以理解”这一观点的话,那么量子力学一定是当仁不让的。 科学研究显示在微观的量子世界里,物质的行为方式非常怪异,在我们熟悉的这个宏观世界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存在于两个不同的位置,也可以瞬间消失或者凭空出现。   好在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怪异的量子物理效应在我们所生活的宏观世界中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所熟悉的世界仍然是那个被“经典”物理学支配着的世界——或者至少这是科学家们一直以来所认为的——直到数年之前。   光合作用中的量子效应 粗看起来,光合作用似乎进行起来非常容易   现在,我们的这个信心来源正在逐渐崩塌。量子效应距离我们的生活或许并不像我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遥远。相反,它们或许就存在于很多我们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与过程之中,从光合作用到发电厂,再到鸟类的迁徙行为,甚至我们的嗅觉可能也与量子物理学有关。   事实上,量子效应是大自然的基本工具之一,它确保生命体能够更好地运作,也让我们的身体成为一个运作更为流畅的系统。   比如,从表面上看,光合作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植物、绿色藻类和某些种类的细菌能够借助太阳光和二氧化碳产生能量,合成有机物。而让生物学家们感到困惑的地方就在于:这整个过程看上去有点太过容易了。   光合作用中有一个环节尤其让科学家们感到困惑不解:一个光子——你可以理解为一颗组成光线的粒子,在宇宙中穿行数十亿年之后,与你家窗外的某一片叶子里的一个电子相遇了。对于这个幸运的电子来说,接触到光子让它获得了能量并开始到处运动。它穿过叶片细胞内的一个很小的区域,并将其多出来的能量传递给一种特殊的分子,后者扮演了一种类似能量流的角色,将“燃料”输送到植物机体的各处。 光合作用的背后很有可能隐藏着量子效应的作用   这里的问题在于:这个小小的能量输送系统运作地太好了。经典物理学认为受到激发的电子应该在受激发后在负责光合作用的细胞内到处运动一段时间,随后才有可能从另一端出来从而完成能量的传递过程。但在现实中,电子穿过整个细胞所用的时间要远小于理论值。   这还没完,受到激发的电子在这整个过程中间几乎不会损失任何能量。这在经典物理学观点看来是难以现象的是一件事,因为在胡乱穿过细胞内部的过程中,由于与细胞内壁等区域的碰撞,电子应该会损失一部分能量,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并未发生。整个过程太过迅速,也太完美太顺畅太高效了——总之,这过程太完美了,几乎不像是真实的。   然后在2007年时,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科学家们开始在这一问题上取得进展。科学家们在光合作用相关的细胞内部观察到量子效应起作用的证据。对电子行为的观察开启了相关研究进展的大门,科学家们意识到,量子效应可能在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可能是关于受激发电子为何能够如此高效地通过光合作用细胞的部分答案。量子力学的一项诡异特性便是它允许粒子在同一时间存在于多个不同的位置,这种特性被称为“量子叠加”。利用这一特性,一个粒子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时探寻细胞内部多个不同地点,而不必“先后”探寻这些地点,这种方式让粒子能够几乎在瞬间找到最近的通过路径,从而极大地压缩了通过时间,并最大限度减少了与细胞内部结构碰撞的几率。   量子力学能够解释为何光合作用的效率如此之高,这一点让生物学家们感到意外。德国乌尔姆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苏珊娜·海尔加(Susana Huelga)表示:“我想这时候人们将开始意识到,某种令人兴奋的事件正在发生。” 量子力学原理能够解释光合作用的高效率吗?   类似量子叠加这样的量子理学现象此前都是在高度受控的环境下被观察到的。一般情况下,开展量子现象观测时科学家们需要将实验环境温度降低到极端低温,从而极大地抑制细胞的无关活动,以防止后者干扰到对量子行为效应的观察。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极端低温条件下,物质还必须被置于真空环境之中才能被观察,而且前提还得是科学家们所使用的观测设备必须是极其精确的,因为量子效应太过微弱,极难进行观测。   而那些潮湿、温暖、生机勃勃的细胞环境则很显然是人们最不会和量子效应相互联系起来的地方。然而,海尔加说:“但即便是在这里,量子效应仍然存在。”   当然,仅仅发现细胞内部存在量子效应这一事实本身并不能说明这一效应在细胞生命现象中能够发挥何种作用。有一些理论认为量子叠加效应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海尔加指出,这一效应与实际的生物学功能之间如何建立起清晰的联系,目前仍然缺乏相关研究。他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开展一些定量分析研究,以证明这一生物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效率的确是与量子效应的作用相关联。”   鸟类迁徙机制中的量子效应   更进一步,量子效应在生物学中的作用很有可能还并不仅仅局限在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之中。科学界从19世纪起便一直感到困惑的另外一个谜团很有可能同样与此有关,那就是:迁徙的鸟类如何知道飞行的路径?   候鸟的迁徙往往要飞行上千公里的遥远距离,像知更鸟常常会飞往南欧或北非地区以躲开严寒的冬季。像这样飞越陌生的地域上空长途迁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没有可靠的导航,这样的旅程几乎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只从波兰出发的知更鸟,如果在方向感上出现了差错,那么它可能会飞到更加寒冷的西伯利亚去,而不是温暖的北非摩洛哥。 知更鸟是如何知道飞行的方向的?   关于这些鸟类体内可能存在某种生物学导航器官的理论很难站得住脚。如果在知更鸟的大脑或者眼睛内部深处真的存在一些极其细微的针状磁铁,以便探测地球的磁场实现导航,那么在现代如此发达的科技面前,这类器官应该早就已经被检测到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们至今并未在知更鸟的体内检测到任何可能承担这项艰巨导航功能的器官或组织。   另外一项与此有关的理论是在上世纪1970年代提出来的,科学家们设想,或许鸟类拥有某种基于量子效应的化学导航器,能够帮助鸟类指示北方。   皮特·霍尔(Peter Hore)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一名化学家,他表示这种化学导航器的运作将需要涉及激发态的单电子,以及被称作“自旋”的量子效应。   分子内部的电子一般都是成对的,它们的自旋方向相反,正好可以互相抵消,因而对外部环境不敏感。而一个单电子则自顾自地旋转,这种旋转效应无法被抵消。这就意味着它将会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比如说地球磁场。 量子效应与地球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构成了知更鸟的导航器   霍尔指出,实验已经证明,当知更鸟被暴露于某种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电磁波的一种)环境下时,它们会暂时性地丧失方位感。如果某种无线电波的频率刚好与电子自旋的频率一致,这将引起电子的共振效应,从而使电子的震动更加明显。   但这与鸟类使用化学导航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有的。科学家们认为鸟类眼睛后方器官内就存在这样一些自由电子,其会对地球磁场发生感应。地球磁场的作用会使电子离开其原本在化学导航器中的位置并开始一系列的反应过程,产生某种特定的化学物质。只要鸟类持续沿着同一方向飞行而没有偏航,这一化学物质的含量就会持续提升。   因此,对于鸟类的身体而言,只需要检测体内这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就能够获取有关方向正确与否,有否出现偏航的信息。这些信息会被释放,并激发鸟类神经系统做出相应反应,鸟类将会知道自己究竟是在朝着摩洛哥还是西伯利亚方向飞行。   无线电波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我们现在能够大致预期,任何东西,只要能够与自由电子自旋之间发生相互干扰,应该就能,至少能够部分地影响鸟类化学导航器的工作。这样一来,我们也就能够解释有些时候有些鸟类突然无法正确分辨方向的现象。   但即便如此,这一理论到目前为止也仍然仅仅是理论,人们还远未能了解其本质。霍尔一直在运用各种理论上能够承担这项工作的分子类型开展相关实验,希望能够揭开鸟类量子化学导航器的秘密。 这种化学导航器将能够告诉鸟类,它的飞行方向是否正确   霍尔表示:“我们已经利用一些化合物开展了一些实验,以便证明化学导航器在原理上是可能的。”这些工作目前已经让他们圈定了一些候选的分子类型,这些分子类型似乎有可能对地球磁场探测产生作用。霍尔说:“我们目前无法确定的一点是,是否在鸟类的细胞内部发生的反应是与实验室中完全一样。”   霍尔表示,磁场导航的理论还只不过是鸟类复杂而研究甚少的导航系统中的一小部分。运用量子理论解释这种导航机制是目前效果最佳的尝试,但要想真正将鸟类的行为模式与理论化学原理相联系,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   我们嗅觉背后的量子效应   还有一个领域很有可能有望帮助科学家们揭开量子生物学的奥秘,那就是气味的科学。   我们的鼻子是如何能够区分不同气味的?传统的嗅觉理论难以解释我们的鼻子如何能够辨别各种不同的气味大分子——当一些气味分子进入我们的鼻腔,现在科学界仍然不清楚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不知怎的,这些分子与我们鼻腔内部的一些气味感受器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让我们能够识别这些气味。 为什么我们能够嗅到气味?   一位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士能够分辨数千种不同的气味。但气味分子是如何表达不同气味的,这一点目前仍然不太清楚。有很多分子在外观上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在周围多了一个或两个原子,结果它们却能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气味。香草素闻起来有香草的味道,但与之结构非常相似的丁香油酚闻上去却是一股丁香的味道。有些分子的结构相互之间互为镜像,就像你的左右手那样,同样表现出不同的气味。但同样的,有些结构非常不同的分子闻上去的气味却几乎完全一样。   卢卡·图灵(Luca Turin)是希腊BSRC亚历山大·弗莱明研究院的一名化学家,他长期致力于研究分子的何种性质决定其所表现出的气味的相关课题。他说:“在嗅觉科学深处有某些非常非常特别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知怎的能够分析不同分子和原子的能力,与我们自认为知晓的分子识别模式不相符合。”他认为,光凭分子结构这一点还无法确定其表现出来的气味,与此相反,他认为可能是分子内部的一些化学键的性质能够提供有关其气味类型的关键信息。   根据图灵关于气味和嗅觉的量子理论,当一个气味分子进入人的鼻腔并与一个气味接收器相结合,在接收器内部就会发生一种所谓的“量子隧穿效应”。   在量子隧穿效应中,一个电子可以穿过材料,从A点抵达B点,在此过程中它似乎能够绕开中间的材料而不受阻挡。和鸟类的的量子导航器相似,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共振现象。图灵认为,在气味分子中的某个特定化学键能够在特定能量作用下发生共振,从而帮助在接收器分子一侧的电子迅速移动到另一侧。只有当气味分子中的化学键在合适的能级状态下发生共振现象时,这样的隧穿效应才能发生。   当接收器内部电子迁移发生时,将会同时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此过程中将产生一个信号,告诉大脑鼻腔内的气味接收器接触到了某种特定种类的气味分子。图灵认为,这一过程对于我们的嗅觉至关重要,而这一过程从本质上来讲是基于量子效应的。他说:“嗅觉的发生需要牵扯到气味分子的化学组成。而嗅觉过程的解释能够在量子隧穿效应中得到很好的解释。” 硼烷闻上去的味道和臭鸡蛋很像   关于图灵的这一理论,迄今最强有力的证据来自一项发现,即有两种在结构上极为不同的分子,只要它们拥有相似能级性质的化学键,那么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味道就会非常相近。  图灵预测,一种名为“硼烷”的较为罕见的化学物质,其气味应该会和硫磺相似,或者说闻起来应该会有某种类似臭鸡蛋的味道。图灵此前还从未接触过这种物质,因此这种预言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赌博。   但他的预测是正确的。图灵说,这对他而言就像一根链条,将两者联系在了一起。他说:“硼烷的化学结构与硫磺完全不同,它们两者之间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拥有相近的共振频率。实际上,它们也是自然界中目前已知唯一两种闻上去是硫磺味道的化学物质。”   尽管对于该理论而言,这项预测本身是巨大的成功,但还不能算是最终的证明。在理想情况下,图灵希望能够完全理解鼻腔内接收器如何通过量子效应辨别不同气味分子的具体机制。他表示,目前科学家们已经非常接近于开展相关实验了。他说:“我并不想说丧气话,但我们的确正在开展相关工作。我想我们会有办法做下去的,或许我们在接下来几个月里就会取得进展。”   但不管大自然是否真的会借助量子效应帮助生命体从阳光中汲取能量,分辨南北方向,或是区分不同的味道,原子世界的奇异特性仍将告诉我们许多有关细胞内部精妙结构的信息。(晨风)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3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贫穷与困苦:奶奶锤杀8岁孙子 称不愿其受苦
热度 1 稻草 2016-10-3 10:00
当杨廷安翻越院墙冲进房门时,孙子小星仰躺在地上,双目紧闭,悄无声息。一旁,妻子吴良彦拎着一把铁锤,静静地站着。 8年7个月零10天——小星(化名)在人世间的时间定格在这一日。 2016年9月17日,山西闻喜县凹底镇辛村发生一起“奶奶杀孙”事件,52岁的吴良彦用铁锤多次击打孙子小星的头部,致其惨死家中。 爷爷杨廷安亲眼目睹孙子的惨状,再看到拎着一把铁锤的妻子,最终选择了报警。 同日,吴良彦被警方抓获。 多位村民告诉“北京时间”(ID:Btimedc),小星从小没了父母,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杨廷安一家是村里最穷的,“估计他媳妇也是不想活了,临走不放心就把娃害了。” “北京时间”(ID:Btimedc)了解到,作为奶奶的吴良彦,在杀孙子之前一直有一个“送养计划”,但始终未能执行。她还曾多次向丈夫念叨“不行就把娃害了”。 究竟是怎样的生活状态,让亲奶奶萌生了杀心? 反锁院门 锤击孙子 8岁的小星今年9月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图/北京时间 9月17日,中秋假期最后一天。 早上6点多,小星跟爷爷奶奶一起起床。因为已提前完成假期作业,在爷爷的准许下,小星坐在床边玩起了游戏机。村里同龄孩子都有这样一部游戏机,杨廷安常见小星眼巴巴地看别的孩子玩,心疼之余一咬牙也买了一部,价值300元。 杨廷安要出门办事,临走前扭头看了孩子一眼,“他刚好也抬头看了看我,笑了一下。”杨廷安说。 杨廷安本打算去村里找车来收拾自家耕地,因一时没找到人,于是折返回家,“前后也就10多分钟”。 令他意外的是,大白天,自家院门从里面锁死了,自己竟被关在门外。 杨廷安随即拍门,无人应声,高声呼喊妻子,沉寂依旧。 一个不祥的念头突然闪现,他想起妻子曾不止一次向他提及的那个想法,心砰砰乱蹦,她总说“要(杀)害娃娃”。 几分钟后,等杨廷安借来梯子翻越院墙冲进房门时,小星仰面躺在地上,双目紧闭,悄无声息。一旁,妻子吴良彦拎着一把铁锤,静静地站着。 杨廷安在小星的头顶发现了大小多处凸陷,“(头上)高一块,低一块,没流多少血娃就不行了。”据他事后观察,应是妻子多次重锤击打小星,导致孩子重伤死亡。 他告诉“北京时间”(ID:Btimedc),妻子锤击小星的铁锤,长约20厘米,重约1公斤,两头皆是圆头。案发后,铁锤被警方带走。 杨廷安清楚记得,当他冲进房门抱起小星准备送医时,妻子自始至终无动于衷,事后更是不见踪影。杨廷安报警后,妻子在傍晚时分被抓获。 事发当日下午3点多,小星经抢救无效死亡,杨廷安将遗体拉回家中。第二天上午,小星被埋进了村边的坟地。 入土这一天,恰巧是小星开学的日子。学校老师得知消息后,专程赶来慰问并退还了学杂费。 祖孙仨人栖身破败窑洞 杨廷安一家人居住的窑洞外景 图/北京时间 在辛村,村民大多靠种地、种中药材为生,部分村民选择外出经商和打工。 49岁的杨廷安家则全靠种地维持生计,住的房子是两间建盖于40多年前的窑洞。 “北京时间”(ID:Btimedc)注意到,这两间窑洞颇显破败,其中一间因为掉土掉得厉害,很早之前就已完全不能住人,长期用来堆放杂物。靠里的一间,摆着一张老旧的双人床。用于日常做饭的案板,四角用垒起的旧砖支起。另一侧的一张旧木桌上,摆放着一台亲戚送的旧电脑。因为没联网,电脑成了摆设。 杨廷安称,窑洞太破,每逢下大雨,总是提心吊胆,生怕窑洞垮塌。后来在其他村民的帮助下,他就地在院子里搭建了一个简易活动板房。遇到大雨的时候,一家人就搬到板房里去住。 杨廷安总也说不清楚自己成家的具体年份,“大概就是三十四五岁吧”。他告诉“北京时间”(ID:Btimedc),与吴良彦结婚多年,两人至今没领结婚证。 吴良彦比杨廷安年长3岁,多年前在决定改嫁杨廷安的时候,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携女改嫁。 后来,吴良彦又为女儿招了一位上门女婿。不过好景不长,在小星出生1年多后,女婿便不辞而别,自此杳无音讯。闷闷不乐的女儿也在不久后病死。 自此,祖孙3人便栖身在这两间窑洞里。 窑洞内简陋的家具。图/北京时间 这几年,农村盖房政府有补贴,全村人纷纷拆旧盖新,不少村民盖起了二层小楼。 杨廷安始终跟不上趟。一年到头靠着种点玉米小麦之类,刚够维持一家人生计。此前,村干部也多次建议他重修房屋并表示帮他多争取点补贴,可杨廷安家依旧没能力重修,“有补贴我也没钱盖”。 这两年,杨廷安一家终于领上了低保,每年有1000多元。 去年9月起,小星开始去镇上读小学,校车接送、校服费用等加起来,每学期要花费1800元。一时间,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陡然增大,杨廷安每次要攒好久才能凑足。 即便如此,对杨廷安夫妇来说,他们仍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尽量满足孩子;吴良彦对孩子也是有求必应。“他从小就没了爸妈,太可怜!” 小星学习也非常争气,时不时给爷爷奶奶带回来一份奖状。 几度破灭的“送养计划” 小星的奶奶吴良彦。图/北京时间 吴良彦杀害孙子后,村子人谈起来,都表示难以理解。 与吴良彦相熟的邻居说,吴本人“爱面子,性格好强”,“当年要不是因为离过婚还带着一个女娃,她不会嫁到这个穷家里来”。 在部分村民的印象中,杨廷安“人太老实”,吴良彦“脾气不好”,两人的结合属于女强男弱型。 2008年小星的出生,让荣升为奶奶的吴良彦兴奋不已。 然而不幸接踵而至,女婿不辞而别,女儿病逝。自此,吴良彦对小星愈发爱护。 在杨廷安的印象中,这8年多来,妻子对小星是尽量满足,平时没动手打过孩子哪怕一次。孩子上小学后,早送晚接。碰到孩子之间闹矛盾,都是妻子出面解决,为此不惜跟对方家长发生争执。小星对奶奶也非常亲近,经常讲学校的各种见闻。 但今年年初以来,杨廷安突然发现,妻子有了要把小星送人的想法。 杨廷安告诉“北京时间”(ID:Btimedc),妻子称担心他们夫妻俩年龄越大身体越不好,往后或许不再有能力继续抚养小星,与其留下小星一个人在世上受苦,不如趁早把他送个好人家抚养。 杨廷安死活不答应,但妻子并未理会他,自行联络过几个人,还有人上门来看过孩子。几次三番过后,送养之事始终未能如她所愿。那些有意收养小星的人家,到最后都担心孩子年龄偏大,可能离家出走。 大哥杨安家也知道弟妹的计划,他告诉“北京时间”(ID:Btimedc),吴良彦曾找他谈此事,但被他当场否决,“我还就此劝过她也骂过她”。 杨安家说他清楚弟妹的顾虑,在劝说其放弃送养想法的同时,多次承诺以后可以由他们兄妹几家共同出资抚养小星。 整个送养计划,杨廷安夫妇一直瞒着小星。 “不行就把娃害了” 大约在1个多月前,吴良彦突然告诉杨廷安,“不行就把娃害了”。类似意思的话,杨廷安称他断断续续地听过不下10次。 “她想送又送不走,又不想以后等我们死了留孩子一个人活在世上受苦,慢慢就开始想着害娃了。”杨廷安告诉“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dc),妻子很可能就是从那时候起有了杀心,“我估计她是想把孩子害了后,然后警察再把她抓了,自己也不活了。” 起初,杨廷安虽不相信妻子真的会下手,但还是时刻防备着。 碰上小星不上学的时候,杨廷安去地里干活也会带着他。晚上睡觉,他会让小星睡在自己这一侧。有时他还会带着小星住进另一间屋子。 就在惨案发生的前一天下午,杨廷安亲眼目睹妻子将孙子一把推倒在地,小星后脑勺磕在砖块上,受了点擦伤。事后杨廷安赶紧给买了碘酒抹上。但在当时,他并未过多揣测妻子的这一非正常举动。 次日一早,趁着丈夫出门的间隙,吴良彦举起手中的铁锤砸向小星……    “再难我们也是一个家呀,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事发10多天来,杨廷安总显得神情恍惚,逢人便念叨着孩子的各种乖巧,“她太狠心了,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她了”。
个人分类: 时事转帖|161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郎平与中国女排的今世“良缘”
热度 9 四合院的闲人 2016-8-20 11:35
郎平与中国女排的今世“良缘”
郎平与中国女排的今世“良缘” 四合院的闲人 当获知,北京时间 8 月 19 日上午 9 点 15 分,里约奥运会 女排半决赛中,中国队经过艰难鏖战, 3 : 1 战胜荷兰队晋级决赛,获得自 2004 年以来,中国女排再次进入奥运决赛的消息时,眼前出现的第一个人物形象是郎平 —— 当年的铁榔头。 与巴西队、荷兰队的比赛的胜利来之不易,特别是郎平以年过半百的精神执教中国女排,绝非易事。这场奥运半决赛,已经是中荷女排今年以来的第五次交锋。特别是里约奥运首战,中国队 2-3 不敌荷兰队。就在没人看好中国队时,郎平以稳扎猛打的实力,率领女排击败主场巴西队,再以神勇之力战胜顽强的荷兰队,获得半决赛的权利! 可喜可贺的成绩,让中国球迷兴奋不已。 郎平, 30 多年前是家喻户晓的著名人物。 1981 年 11 月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排球赛上,中国女排第一次以七战全胜的成绩获得冠军。 为此,北京有许多单位停产停工,围在小小的黑白电视机旁看中国女排的精彩比赛。我们工厂的小小会议室里水泄不通,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为了能看上一眼比赛现场和郎平,不得不挤进人群。应该说,当年的北京万人空巷看女排,一点都不过分。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不相同。郎平在 1985 年退役开始学习英语,淡出人们的视线, 1987 年赴美国新墨西哥州留学,获得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后赴国外打球。先后率意大利队获得金牌, 2008 年北京奥运带领美国女排获得亚军。 2009 年郎平返回中国, 2013 年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2015 年 8 月女排世界杯,郎平带领困境中的中国队时隔 12 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是郎平作为主教练所得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郎平执教生涯的首个世界三大赛冠军,中国女排的第八个世界冠军。夺冠的中国女排,同时也在第一时间获得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 这个世界佩服一个人不容易,让更多的人敬佩更加不易! 郎平,好样的!因为你展现的不仅是运动员的优秀素质和人格魅力,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做好事业的心!为你的专注和不懈精神而感动!加油! 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2016年8月20日 北京
个人分类: 谈生活|7478 次阅读|14 个评论
12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26 07:30 , Processed in 0.054200 second(s), 1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