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物理学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量子世界的十个事实
稻草 2016-12-27 16:11
      氢原子波函数。 图片来源:wikimedia   从发现主宰电、磁和光线的宏观经典物理定律在微小的亚原子尺度不再适用以来,一个全新的世界图像正在被人们慢慢接受。量子世界的图像比绝大多数人认为的都要更丰富更包罗万象,即使是那些专家。所以在这里我们将为你列举量子力学本质的十个事实。或许会让你重新审视你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小尺度的看法。    1    万物皆量子   不是有些东西是量子的而别的就不是,而是所有东西都遵从相同的量子力学定律,只不过量子效应在比较大的东西上非常难观测到而已。这也是为什么量子力学在理论物理发展史上出现得如此之晚(相比于牛顿力学)。直到物理学家不得不去解释为什么电子们可以乖乖地呆在原子核外的壳层中时,量子力学才作为精确预测的理论隆重登场。       镥- 177的能级差。注意这里只有一些特殊的,离散的能级是被允许的。图片来源: M.S. Litz and G. Merkel    2    量子化并不一定意味着离散化   根据定义,“量子”是离散的基本块。但并不是微观尺度上的所有东西都是离散和不可分割的。电磁波由叫做“光子”的粒子组成,所以波可以被认为是离散的。原子核外的电子壳层只能有特定的离散半径(因此也是核外电子离散的)。但即使在量子物理中,其它粒子的属性也不见得总是会变得离散。比如说,一个在金属的导带中的电子的位置就不是离散的——电子可以连续地呆在导带中的任何位置。再比如,(组成电磁波的)光子的能量值也不是离散的。同样的,量子引力(如果我们最终成功理解了它的话)也不意味着时间和空间就必须要是离散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还是可能是的=。=#)    3    纠缠不等于叠加   所谓量子叠加态就是指一个量子系统可以在同一时间处于两个不同的状态。不过一旦测量,我们总是得到两者之一的特定的状态,绝不会是叠加态。纠缠指的是一个系统的两部分或者多部分之间的量子关联,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叠加与否不是绝对的。一个状态是不是叠加态取决与你希望测量到什么。举个例子,一个状态可以是一个不同位置的叠加态,同时却不能是不同动量的叠加态。所以叠加这个概率是模棱两可的。但纠缠与否却是绝对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内在属性,并且是目前来说测量一个系统的量子特性的最好手段。    分束器,产生纠缠光子的一种机制。图片来源:wikimedia    4    没有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量子力学中没有任何地方曾说过信息传递可以非局域,可以从一个地方消失又从另一个地方冒出来。纠缠本身的确是非局域的,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它只是一种无法非局域传递信息的关联作用。有些研究把两个纠缠的光子分离到一个很远的距离,然后测量其中一个光子的自旋(测量之后这个光子的自旋会从叠加态掉到一个特定的自旋态,而同时由于两个光子互相纠缠,另一个光子的自旋态也会改变——译者注)。这时候并没有任何信息会以光速更快的速度传递。事实上,如果你试图把两个观测者的结果拿到一起来比较,这个信息只能在光速的极限下传播,不能更快!在量子力学的早期,什么是“信息”曾经引起过巨大的困扰。但是今天我们知道量子力学可以完美地兼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了。也就是说,信息不能比光速传播得更快。    一个量子光学平台。图片来源: http://cqc2t.org/node/6026.    5    量子物理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不像量子力学已经是昨日黄花。难以置信地,作为一个起源于一个世纪以前的理论,它的许多地方却只有运用现代的技术才能得以探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计算,量子密码学,量子热力学和量子计量学都是最近才兴起的并且目前仍然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这些技术带来的新功能,人们对量子力学基础的研究兴趣又被重新点燃了。    6    爱因斯坦没有否定量子力学   和流行的观点相反,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量子力学的反对者,也不可能是——这个理论在早期的时候成功得一塌糊涂,任何一个严肃的科学家都不可能无视它。(事实上,他的诺贝尔奖工作——光电效应的发现,证明了光子即表现为粒子又表现为波。这正是量子力学的基础重大发现之一)不过爱因斯坦坚持这个理论是不完备的,并且相信量子过程中的内在随机性一定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解释。这并不是说他认为随机性是错的,他只是认为这不是故事的结局。       描绘了位置和动量的内在不确定性,当你越精确地知道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就会不可避免地变得更不精确。 图片来源:wikimedia    7    全都是关于不确定性   量子力学的核心假设说,存在一些成对的观测量是无法被同时的精确观测的。比如说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这种对叫做“共轭量”,这种同时精确测量的不可能性造成了量子理论和非量子理论的全部区别。在量子力学中,不确定性是基本而绝对的,不是由于实验的局限性造成的。不确定性最奇怪的表现之一就是能量和时间之间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不稳定粒子(短半衰期)本质上有不确定的质量,考虑到E=mc^2的话.像希格斯玻色子这种粒子,或者说W玻色子、Z玻色子、顶夸克这些粒子,都因为它们的短寿命而有内在的1-10%的质量不确定性。    注意Z玻色子带着一个有“宽度”的能量。 图片来源:http://arxiv.org/abs/hep-ex/0509008    8    量子效应不一定非要小尺度   我们通常在大尺度上不会观察到量子效应是因为量子关联是非常脆弱的。不过,如果特别小心的处理,量子效应是可以在大尺度上呈现出来的。例如光子可以分开上百公里仍然处于纠缠态。在极低温下可以实现一种简并的物质态叫做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个状态中有超过数百万的原子相互纠缠形成的整体。另外,甚至一些研究者相信暗物质可能就是横跨整个星系的量子效应。    9    但它们主导小尺度   在量子力学中,每个粒子都是波,每个波也是一个粒子。当你在跟粒子的波长差不多的尺度上观测这个粒子时,量子力学的这个效应会表现的非常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原子和亚原子物理学离开了量子力学就不能被理解的原因。比如说早些年类比成行星轨道的电子轨道曾经被认为是不稳定的,但实际上由于量子效应它并不会发生改变。    薛定谔的猫已死。 图片来源:wikimedia    10    薛定谔的猫已死,或者活着,但不是同时   量子力学建立早期时,人们还没有很好的意识到宏观物体的纠缠量子行为会衰减得非常剧烈。这种“解纠缠”是由于和外界环境恒定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恒定是指这里的外界环境是相对温暖和稠密的,这是生命必需,而这就会导致解纠缠的不可避免。这个也顺便说明了,量子力学中所谓的观测和测量并不是说一定需要有一个人,简单的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就可以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让大物体进入两个不同状态的叠加态如此困难并且叠加衰减得非常剧烈了。迄今为止被带进叠加态的最重的东西是一个碳60分子。与此同时一些更有野心的实验正在计划把病毒甚至细菌这种活着的生物带进叠加态。因此,曾经被提出来的薛定谔的猫悖论,其实已经被解决了。    总结一下,虽然像原子这种小物体可以在量子叠加态中存在很长的时间,但一个大物体却会急剧地向一个特定的状态衰变。这就是为什么实际上我们从来都看不到一只又死又活的猫。    英文作者: Sabine Hossenfelder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4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创新学术评价体系撬动学术的自由与繁荣
稻草 2016-12-11 09:21
普朗克(德文: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是和爱因斯坦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两大物理学家之一,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就是这么一位世界量子力学的老大普朗克 ,他 说过一句非常悲观的话:“一个新科学的真理并不是靠说服它的对手并使其看见真理之光而取胜,而是由于它的对手死了,新的一代熟悉它的人成长起来了。” 如何消除这位科学先贤的悲观呢?那就是学术的信息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世界学术自由繁荣提供了文明的基础。信息化可以让学术权威、学术权力在阳光下 运行 。 对于中国科技、教育无所作为,资本化控制与官僚化严重的现状,中国学术评价体系需要创新来解决,以此撬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学术前沿。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学术网站群。由国家教委、科技部、中科院三家共同主办,并出资建设,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承办。 二是网站发表的学术论文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网站的学术评价体系是网站创新的核心。评价体系是这样的:1、网友注册必须实名认证,实名认证后的人就可以发表论文了。2、论文发表后,有一个分级,初级的是你发表的论文,这个论文大家可以讨论,设定为赞成,不赞成,争议三个选项,获得赞成和争议人数超过一定限度后,可升级到中级论文。3、中级会员就有资格参加网站举行的学术论坛会议了。4、中级会员论文大家可以继续讨论,获得一定的赞成和争议数以后,即可升级到高级论文。高级论文就算是正式发表的论文了,可以作为个人职称、评奖的依据。 三是学术网站群包括哪些网站。网站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所有的学科,网站名称就叫“中国学术网”,各分学科用子集域名开设。子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历史、地理、神学、经济学等基础科目,也包括各类技术工程类的科目。 四是关于收费。为了强化大家注册的责任心,注册用户收取每年十元的年费。高级论文收取100元每篇的网站赞助费。参加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的另收取适当费用。 五是学术会议。网站可以随时以某个议题组织召开网络视频学术论坛,也可以组织在某地召开的学术会议。 六是网站纪律。网站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的炒作,和山寨抄袭的论文,建立举报监督功能。对于违规行为,网站一经发现,论文作废,论文重新计算票数,二次以上作弊的注销用户资格,踢出中国学术网。对于恶意炒作使人被处罚的,受害人可以向网站申诉。 七是网站的技术。建立有线、无线两个版本,建立英文论文版本,提供论文评价区、论坛区、社交区等。 八是翻译。网站提供商业化的翻译服务,比社会上的价格稍便宜,然后发表在网站的英文版上。 九是建立国际合作。网站要与国外学术网站和学术机构建立共享、分享机制,相互交流,推广中国的学术论文走向世界。 十是电子杂志。高级论文可以编辑成电子杂志,予以保存,或者给予订购。 十一是媒体关注。中国的主流媒体,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湖南卫视和四大门户等要高度关注中国学术网,对其学术活动作出重点报道,对于优秀成果要对世界作出重点推介。艺术部门的同志也要对其中学术优秀分子,要给予角色创作,给予歌颂,让其成为学术方面的正能量人物;对其中的学术成果以给予艺术演绎向全国人民介绍。当然对于一些政治方面的,也要把关,避免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毕竟学术离政治还有较大的距离。 雷佳、韩磊 - 祖国万岁.mp3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155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萌萌哒的美国人:自然界存在第五种力
稻草 2016-8-20 09:19
统一论 早在1992年就预测并给出了统一场计算公式,美国人还在这萌萌哒。美国人,这是第五种力,实际是暗物质力,也就是统一论预言的思维作用力。美国人不认真学习中国的统一论就是这样蠢蠢哒。美国的理论物理至少落后中国30年。   据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官网消息,该校理论物理学家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中指出,匈牙利科学院核科学家数月前称,可能发现了一种未知的亚原子粒子。他们对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后认为,这一亚原子粒子并非物质粒子,而有可能是自然界中存在第五种力的证据。      该研究负责人、物理和天文学教授冯孝仁(音译)说:“数十年来,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又叫强相互作用力,是四种基本力中最强的)和弱核力。如果我们的结论获得证实,那将是革命性的。第五种力将彻底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导致力和暗物质的统一。”   匈牙利科学家去年进行的实验是为了搜寻“暗光子”,也可能意味着占宇宙总质量85%左右的看不见的暗物质,他们却发现了反常现象:可能存在一种质量为电子30多倍的新的光粒子。冯孝仁解释称:“匈牙利科学家只看见了反常现象,表明可能存在一种新粒子,但他们并不清楚它是物质粒子还是携带力的粒子。”   随后,UCI团队对匈牙利科学家的数据及该领域所有其他实验数据进行了核查,结果表明,这种粒子不是暗光子,可能是“疏质子的X玻色子”,指向第五种力。普通的电力是电子和质子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新发现的玻色子仅同电子和中子相互作用,且作用范围十分有限。该研究联合作者、物理和天文学教授蒂莫西-泰特说:“我们已观察到的玻色子中都没有这一属性,故而也称其为‘X玻色子’。X意味着‘未知’。”   冯孝仁指出,该粒子一直很难被发现,其相互作用非常微弱,所以,进一步研究至关重要。实验室已经拥有了制造其所需要的能量,全球科学家都能对匈牙利科学家的结论进行跟踪分析。   这一发现可能开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冯孝仁感兴趣的一个方向是,这种潜在的第五种力可能同电磁力、强核力及弱核力结合形成“一种更大、更基本的力”。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3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爱因斯坦预言:银河系是一个巨大虫洞
稻草 2016-8-2 16:06
【科技讯】8月1日消息,我们生存的银河系只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通星系。而我们则生活在这个星系的边缘。爱因斯坦预言,我们生活的银河系远不是看到的这么简单,银河系可能处在一个巨大的虫洞之中。   虫洞这个概念最初是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内森·罗森于1935年提出的。这两位科学家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写科幻小说,而是想要籍此绕开黑洞奇点这个概念。爱因斯坦和罗森认为,与其说一个本身拥有极大能量的巨型天体会变成密度无限的一个点,倒不如认为它能够将时空扭曲到把自己陷在里面,并在宇宙两个相距遥远的区域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不过呢,这些虫洞会变得极端不稳定,还必须用大量的“负能量”来让它们维持打开的状态。   而根据SISSA这个小组的说法,要提供这种能量,有大量的暗物质就可以了。根据其他星系自转线索而建立的暗物质丰度模型,这些学者发现银河系内暗物质的分布,能够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在理论上允许一个稳定虫洞的出现。   这个小组中的天体物理学家PauloSalucci对此解释说:“假如我们将银河系暗物质的分布图和最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结合起来,用以解释宇宙和这些时空隧道,我们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星系可能真的包含有这些隧道中的一条,而且这个隧道的体积甚至相当于整个星系。”他继续道,“还不止如此。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这个隧道进行旅行,因为根据我们的计算,它是可穿越的。正如我们在最近的电影《星际穿越》中看到的那样。”   当然,Salucci和其他学者在《星际穿越》上映前,就已经为此项目工作了很久,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确实为电影中的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持——这一观点同时也被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权威基普·索恩(KipThorne)所检验和修订。   他们相信,他们的研究结果越发体现了对暗物质的本性进行识别的重要性。正如Salucci所说,“暗物质可能是‘另一个维度’,甚至可能是星系之间的重要交通系统。无论从哪方面讲,我们真的需要开始问自己它们究竟是什么了。”   但这只是一个纯数学结果,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一个虫洞在理论上确有可能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确实存在。Salucci说,“我们没有明确地声称银河系肯定是一个虫洞,只是根据理论模型,这一猜测是有可能的。”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3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数理思维对生物学的奠基性贡献
岳东晓 2016-7-8 17:19
看了一篇文章,提到 薛定谔1944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一书引发了生物学的革命。其实,数理科学对现代生物的决定性贡献远远早于薛定谔,而至少可以追溯到孟德尔(Mandel)。 孟德尔本来是一个物理学家,研究气象、气压之类。他用豌豆进行实验,有的豌豆粒是圆的,有的是皱的。他用纯种的圆豌豆跟纯种的皱豌豆杂交后,发现下一代豌豆全部是园的。然后,他用这杂交出来的圆豌豆培育下一代,发现四分之一的豌豆是皱的,四分之三是圆的。其实类似的实验达尔文也做过,也曾得到1:3的比例。但达尔文毕竟只是个观察敏锐的自然学家,对这种整数比例不敏感,也没去想这背后的机理。但孟德尔以其数理的底子,立刻意识到整数比例背后必有简单的机制。他从这个比例推出这是显性与隐性的遗传因子的作用的结果。孟德尔这个发现使人们对遗传机制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虽然并不知道遗传物质是什么。 放射性发现之后,有物理学家用射线轰击实验生物的样本,观察引起遗传突变的最小辐射剂量,从这个推断出遗传因子的大概由1000个原子组成。 薛定谔著名的是他的量子波动力学方程。在 《生命是什么?》一书中,他 对生物学从物理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当时生物学界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的载体。薛定谔根据物理原理做出下列判断:生物个体的发育及功能都是由染色体中的代码 (CODE)决定,细胞分裂时,代码被复制,在突变体中代码不再相同,而是在一处出现差异,用原子来编写这个代码就像摩尔斯电码(二进制),染色体内的代码纤维可以称为非周期性的有机晶体,这是生命的物质载体(“ It is these chromosomes, or probably only an axial skeleton fibre of what we actually see under the microscope as the chromosome, that contain in some kind of code-script the entire pattern of the individual's future development and of its functioning in the mature state. ” “ How do the chromosomes behave on mitosis? They duplicate -both sets, both copies of the code, duplicate.“ In the mutant the two copies of the code-script are no longer identical; they present two different 'readings' or 'versions', at any rate in that one place.” A well ordered association of atoms, endowed with sufficient resistivity to keep its order permanently, appears to be the only conceivable material structure that offers a variety of possible('isomeric') arrangements, sufficiently largeto embody a complicated system of ‘determinations' within a small spatial boundary.” “ Indeed, the number of atoms in such a structure need not be very large to produce an almost unlimited number of possible arrangements. For illustration, think of the Morse code. The two different signs of dot and dash in well-ordered groups of not more than four allow thirty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 “ To give the statement life and colour, let me anticipate what will be explained in much more detail later, namely, that the most essential part of a living cell-the chromosome fibre may suitably be called an aperiodic crystal. ” “ Organic chemistry, indeed, in investigating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molecules, has come very much nearer to that 'aperiodic crystal' which, in my opinion, i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life. ” “ We might quite properly call that an aperiodic crystal or solid and express our hypothesis by saying: We believe a gene -or perhaps the whole chromosome fibre -to be an aperiodic solid. ”)。 薛定谔这个描述虽然纯粹是从物理角度进行推测,但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探索方向。 这使不少本来研究物理的转向生物,包括Francis Crick 与Maurice Wilkins。比这二人年青10来岁的 James Watson 在读了薛定谔的书后则是直接选择了生物专业。这三人在1953年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薛定谔的非周期性有机晶体终于被发现。 剩下的就是历史。
个人分类: 科普|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南极5大神秘现象 科学家无法解释
热度 1 稻草 2016-7-6 11:20
南极在我们的心中除了神秘还是神秘,基本上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近距离接触到它,所以对于种种神秘传闻我们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1、热水湖之谜   热水湖位于南极冰原的“绿洲”(指南极无长年覆盖冰雪的2%土地),这湖湖面上有一层清澈明亮的淡水,淡水下面温度高达27℃,比表面冰块的平均温度高47℃。科学家们发现在湖底既没有活火山,也没有热泉,况且湖底沉淀物的温度比湖底水层的温度要低,因此可以断定,热源不是来源于地下。    2、不冻湖之谜   在1974-1976年间,从人造地球卫星多次拍回的照片中,科学家们发现在南极洲冰的世界中,有一个面积约48.36万平方公里的不冻湖。这个湖时隐时现。1981年,前苏联和美国派出由26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他们按照人造卫星照片上显示湖所处的位置寻找,可没有找到。队员们只是在不冻湖水域内发现无数气温较高的气泡。    3、飞碟出没之迷   南极无疑是地球上飞碟出现最频繁的地区,世界各国设置在南极的科学考察基地均有多项飞碟目击报告记录在案。    4、时光漏洞之谜   最近美国物理学家曾发现南极洲上空有一些不断旋转的灰白色烟雾。最初,他们认为这些只是普通的沙暴。但是这些灰白色的烟雾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进程而改变形状,也没有移动。研究人员决定认真研究这种现象。他们发射了一个气象气球,气球上装备了测定风速、温度和大气湿度的仪器。然而,一经发射,这个气球就急速的上升,很快就消失了。   过了一会,研究人员利用拴在气球上的绳子收回了这个气球。但是,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这个气球的计时器显示的时间是1965年1月27日,正好提前了30年!在确认气球上的仪器没有损坏后,研究人员又进行了几次同样的试验。   但是每次都表明时间倒退了,计时器显示的是过去的时间。这个现象被称作“时间之门”。研究人员向白宫作了汇报。现在,针对这些不同寻常的现象所作的研究仍在进行着。人们推测南极洲上空的那个不停旋转的空间是一个可以通往其他时代的通道。    5、动物冰雕之迷   探险家们发现,在南极洲的对岸、接近印度洋之处有许多巨型冰雕,系海豚、即海狮等许多动物造型。这些动物造型维肖、徐徐如生,即使睫毛、爪子也是清晰可辩。高的有50多米,矮的也有20多米。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4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物理实验发现新基本作用力
稻草 2016-7-1 23:51
  新基本作用力在 统一论 看来就是思维作用力,通俗点就是暗物质的作用力。 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核研究所物理学家用这个叫作正负电子能谱仪的装置发现了新粒子的证据。   匈牙利一个实验室在放射衰变中发现了一种异常现象。物理学家表示,如果相关发现站得住脚,这可能标志着发现了此前尚未知晓的自然界第五种基本作用力。   匈牙利科学院德布勒森市核研究所的Attila Krasznahorkay和同事分别于2015年和今年1月在生物预印本服务器arXiv.org以及《物理评论快报》上,报告了其作出的一项惊人发现。该研究提出自然界中存在一种质量比电子仅重34倍的新光玻色子,而该粒子一直被科学界忽视。   4月25日,一个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团队在arXiv上发表了对于该粒子的分析,从而让这一发现受到更广泛的关注。这些物理学家认为,这些数据与此前的实验并不冲突,并总结称它可能是第五种基本作用力存在的证据。“我们让它变得不再默默无闻。”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物理学家、arXiv报告第一作者Jonathan Feng说。   4天后,Feng的两名同事在加州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一次研讨会上讨论了这一发现。研究人员虽然仍有疑虑,但对这一想法非常兴奋,弗吉尼亚州托马斯·杰弗逊国家电子加速器实验室物理学家Bogdan Wojtsekhowski说。“参加研讨会的很多人都在设法通过不同的方式检验它。”他说。欧洲和美国的物理学团队表示,他们应该在1年内对匈牙利的这项实验进行确定或反驳。   引力、电磁力以及强、弱核力被认为是物理学界现存的四种基本作用力,但是研究人员曾提出第五种基本作用力的观点一直未能被确认。 在过去数十年,由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不能解释暗物质——认为构成宇宙物质80%的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因此寻找新作用力的研究逐渐升温。理论物理学家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奇异粒子和作用力载流子,其中包括模拟携带电磁力的常规光子的“暗光子”。   Krasznahorkay 表示,他们的团队在搜寻暗光子的证据,但是Feng的团队认为,前者发现的是不同的东西。匈牙利研究团队向极薄的靶标锂-7发射光子,形成了不稳定的核子铍-8,该粒子会衰变并形成正负电子对。根据标准模型,物理学家应该看到,随着分离正负电子的轨道倾角增大,观测到的离子对应该减少。但是该团队报告称,在位于140度倾角时,形成的电子对增加了,当电子对的数量与倾角相对立时,形成了高峰。   Krasznahorkay表示,这一峰值是以稳定的核子铍-8在不足一分钟的时间内以一种新粒子的形式分散掉多余能量的有力证据。他和同事对该粒子的质量进行了计算,约为17兆电子伏。   “我们对自己的实验结果非常有信心。”Krasznahorkay说。他表示,研究人员在过去3年中已经重复了若干次实验,剔除了任何可能出现的错误。若真如此,该团队表示,如果没有意外,出现这一极端现象的几率为两千亿分之一。   Feng及其团队则表示,17兆电子伏的粒子并非暗光子。经过对该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并寻找与此前实验结果相一致的特征,他们总结认为该粒子可能是“疏质子X玻色子”。 这样的粒子会携带极短距离的作用力,仅能在相当于若干个原子核宽度的距离内产生影响。Feng表示,他的团队正在寻找其他能够解释这一异常现象的粒子,但是疏质子玻色子是“最直接的潜在粒子”。   研究人员或许要不了多久就能发现,17兆电子伏的粒子是否存在。杰弗逊实验室的“暗光”实验旨在通过向氢气靶标发射电子,寻找质量在10至100兆电子伏之间的暗光子。现在,该合作实验发言人、麻省理工学院的Richard Milner表示,实验将优先靶向17兆电子伏的粒子,并将在1年时间内,或是找到这个粒子,或是就其与常规物质的耦合设定更加严格的界线。   此外,瑞士日内瓦欧盟粒子物理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也将通过底夸克实验装置(LHCb)寻找该玻色子。石溪大学纽约分校理论物理学家、SLAC研讨会组织者Rouven Essig也认为,该玻色子“某种程度上出乎预料”的特点可能难以被确定,但是他对相关验证表示支持。“如果不通过其他实验验证这一结果才令人觉得疯狂。”他说,“自然界以前也让我们觉得出乎意料。”(红枫)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4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惊人的新发现:光不只沿直线传播 还绕中心轴转动
热度 1 稻草 2016-6-14 08:22
众所周知,一束光可测量的特征之一是角动量。直到现在,人们一直以为所有形式光的角动量是个复杂的普朗克常数(描述量子效应的物理常数)。 最近,来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物理系的Kyle Ballantine博士和Paul Eastham教授,与来自克兰的John Donegan教授展示了光的一种新形式,每个光子(可见光的基本微粒)的角动量只是普朗克常数的一半。这种差异虽然小,但却意义非凡。这些结果近期发表于《科学》杂志网站。 Paul Eastham教授对这项工作评价道:“ 我们对探究如何改变光的表现形式的方式和这对人类发展有何帮助很有兴趣。研究结果显示的光的基本性质让我如此兴奋,因为长久以来物理学家一直以为的光的基本性质不是一成不变,而现在表明这是可改变的。 John Donegan教授说:“我的研究致力于纳米光子束,是在纳米量级上光的表现形式的研究。一束光的特性有光色、波长,还有鲜有人知的角动量。角动量是描述物体转动量的物理量。对一束光而言,尽管传播方向为直线,但光依然可绕中心轴转动。” CRANN的编辑,Stefano Sanvito教授说:“物理学家一直对光的研究很有兴致,这也是物理领域内有证明让人理解最好的研究领域之一。这项发现对全球物理学家以及其他的科学家来说是种突破。很高兴再次看见克兰和三一物理系共同研究改变我们传统对光理解的基础科学。” 在研究期间, 该团队发现了200年前在同一机构得出的相同结果。19世纪30年代,数学家William Rowan Hamilton和物理学家Humphrey Lloyd发现,当一束光通过某一晶体时会变为空心圆柱。团队利用这种现象将光束会变为一种螺旋状结构。 利用量子力学分析这些光束,他们猜想光子的角动量是半整数,然后设计了一个实验区证明他们的猜想。利用一种特殊人工设备,来测量一束光角动量流。他们第一次利用实验检测出了导致量子效应的变化流。这项实验显示了一个微小的转变,每个光子的角动量是普朗克常数的一半。 自20世纪80年代,理论物理学家就在猜测自由移动的二维粒子在三维空间内如何受量子力学作用。他们发现这能产生奇怪的新现象,包括量子数为预期分数的微粒。这项研究第一次显示这些猜想可用光来证明。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399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他偷走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可什么也没研究出来
热度 1 稻草 2016-1-31 07:20
文/《环球科学》 (微信公众号:科研圈)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在美国普林斯顿医院逝世。应召而来的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Thomas Harvey)灵机一动,未经爱因斯坦家人许可,悄悄取走了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的脑组织。实际上,爱因斯坦原本是希望遗体火化,哈维显然违背了他的意愿,还将他的脑组织进行防腐保存。此后,哈维勉强取得了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Hans)的同意,约定将来只能用于科学目的。但是,哈维自身缺乏分析这个器官的专业技能,因此他开始寻求其他专家的帮助。哈维耗费了30年岁月,才找到一位他认为最合适的专家。这场寻找之旅,改变了哈维的一生,他的珍贵“标本”也由此经历了一段离奇、可悲、充满伦理纠纷的历程。   爱因斯坦并不是第一位被人以科学的名义取走脑组织的著名思想家,以往已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大约15年前,我听到我的微积分专业学生非常沮丧地抱怨,世界上的“爱因斯坦”们在“神经解剖学”上明显优于他们这些凡人。从那时起,我就沉浸在这段所谓“精英之脑”研究的奇妙历史中。令人失望的是,我发现大部分人的脑组织都能达到学习大学微积分的水平。但这激发了我查阅相关科学文献的欲望,我想确切知道,哪些脑部研究(如果有的话)曾揭示过,卓越天才们的数学能力究竟从何而来。结果我发现,尽管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科学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来探索杰出人才或天才的脑部解剖结构,但相比19世纪的研究,他们并没有取得更多发现。   如果要说这类研究到底有多失败,对爱因斯坦脑组织的研究可能是最突出的例子了。在我撰写这篇文章时,6篇有关爱因斯坦脑组织的报道涌现出来,一些媒体亦对此大吹大擂。每篇报道都强调某一解剖学特征可能与爱因斯坦的天分有关,但没有一篇报道真正弄清楚了人类天赋的解剖学基础。相反,它们只是为一堆破绽百出的脑部研究平添新料而已。对于这类脑部研究,一位评论家为它们取了一个统一的称呼:“天才的神经形态学”。    寻找天赋的根源   在爱因斯坦去世前100年,科学家对天才脑组织漫长而曲折的探索就开始了。1855年,被誉为那个时代的“爱因斯坦”的德国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逝世,他在哥廷根大学的同事负责对其尸体进行解剖并取出了脑组织。高斯的同事中,一个叫鲁道夫·瓦格纳(Rudolph Wagner)的解剖学家将高斯的全脑放入酒精溶液中保存,并说服高斯的儿子,获得其许可,保留了这位天才数学家的脑组织以进行研究。瓦格纳研究高斯的脑组织是为了支持他坚定不移的信仰——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的二元论哲学,即思维不只是脑部生理功能的总和。人类只是精密的机器,还是被上帝赋予了灵魂的肉体?这个问题是那个时代的热点话题。脑组织要么等同于意识,要么并非如此。对于瓦格纳来说,上帝是否存在的答案恰恰就取决于此。   高斯的脑组织算是一个开端,随后瓦格纳收集到了更多的脑组织。不到7年的时间里,瓦格纳发表了两篇翔实的研究报告,对比了灵长类动物的脑部解剖结构。他的数据包括了964个脑组织,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比如英国诗人拜伦、法国博物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等。瓦格纳没有找到任何能否定“意识”二元论的证据,无论脑部重量,还是外表的复杂性,都不能与智力水平相对应。居维叶的脑组织在重量排名上位居前茅,但一名普通工人的脑组织也很大;高斯的脑组织表面具有错综复杂的沟回结构,但在一名洗衣女工的脑组织上,也能看到类似的结构。如此看来,天才与普通人的关键区别很可能深藏于表面之下,甚至完全超越了脑部解剖结构。正如瓦格纳希望的那样,也许本质区别是源于某种神圣的因素——“机器中的幽灵”。   那时的科学唯物论者对瓦格纳的发现并不满意,他们采取了创办脑组织捐赠机构这样大胆的行动,希望能确定非凡天资的物质基础。个人只要承诺将脑组织遗赠给某个同事,就能获得会员资格。19世纪末,自然科学开始取代宗教的地位,捐赠个人脑组织成为了一件非常时尚的事情。脑组织捐赠机构的成立,使公众的热情达到了顶峰,然而由于缺乏确实可信的发现,这种热情很快就衰退了。到20世纪初,脑组织标本已经大量累积,但大部分都没有得到研究或者干脆被忽略了。   哈维的照片分别展示了爱因斯坦大脑剖割前的右侧视图(上图)和顶视图(下图)。   我们无法得知,哈维为何会对爱因斯坦的脑组织如此痴迷。可能是他想到了历史上的先辈,想到了那些曾被收集起来的名人之脑。也可能仅仅是因为他的好奇心胜过了一切。不过,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氛围可能也激励了他。哈维知道,在20世纪20年代,对天才之脑的解剖研究已经上升到细胞水平。苏联科学家正在收集名人脑组织,意图汇聚成一个“万神殿”,其中就有列宁(Vladimir Lenin)和斯大林(Joseph Stalin)的脑组织。这些苏联科学家确立了一个秘密科研项目,该项目依据神经元的样式,绘制大脑半球的皮质分层结构,专业的叫法称为“细胞构筑学”(cytoarchitectonics)。他们不允许外人接触这些标本,并且总是摆出一副准备宣布一项伟大发现的姿态,尽管他们一直没有。正是冷战时期的竞赛和猜疑的氛围,促使哈维决定保存爱因斯坦的脑组织。    天才之脑异于常人?   据说,哈维是一个古怪却细心的人。得到这神圣的遗物时,他像犯罪现场的侦查员一样,有条不紊地着手处理它。哈维从各个角度拍摄了大脑皮层的表面,并插入基准尺,以便从照片上就可进行测量统计。然后,他把标本送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病理学实验室,委托给该实验室一个有才干的技术员——马尔塔·凯勒(Marta Keller)。在接下来的8个月里,凯勒在哈维的严格指令下,运用当时处理神经组织最好的手段,将大脑皮层仔细剖割,并将切下的240个脑区逐一编号,全部包裹在一种名叫火棉胶的透明塑料材料里,又制作了12套封装了染色组织薄片的显微玻片。随后,哈维将几套玻片送到几个同行手里,但这些人并没有在玻片中发现任何特殊的东西,倒是哈维对脑组织的痴迷让他们感到有些奇怪。   如今,爱因斯坦的脑组织样本散落在数个地方。哈维个人收藏的绘画、照片和组织玻片目前存放在美国国家卫生与医学博物馆。   病理学家通常在摘除、保存及研究人体组织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美国波士顿布莱根医院(Boston’s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神经病理学家翁贝托·德·吉罗拉米(Umberto De Girolami)解释道。但是,“通过书面许可被摘除的组织都会受到医院的监管,从不被认为是主治病理医师的个人财产。”哈维却无视协议条款及院方要求,拒绝放弃这些珍贵的标本,最终在1960年被医院解雇。他收拾好行李离开波士顿,前往美国中西部地区,随身携带了两个玻璃瓶,一个存放有凯勒精心剖割的方糖大小的脑块,都用火棉胶包裹着;另一个保存着脑组织未被切割的部分。他把这两个瓶子、剩余的玻片,以及带有刻度的脑部照片都存放在一个啤酒冷冻机中,然后上路了。   被医院解雇后,哈维经历了几次人生低谷,婚姻破裂、医师执照也被吊销,后来成为一名挤塑厂工人。他辗转各地,频繁搬家,一度与小说家威廉·S·伯勒斯(William S. Burroughs)为邻,两人称兄道弟,小酌痛饮。即使这样,哈维从未对爱因斯坦之脑失去兴趣。最终,从爱因斯坦的尸体摘除脑组织30年后,哈维找到了一个神经科学家来研究它,更确切地说,是这位科学家主动找上了门。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丽安·C·戴蒙德(Marian C. Diamond)从哈维那里要到了4个脑块,她对研究爱因斯坦的脑胶质细胞非常感兴趣,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作用。在前期的小鼠试验中,戴蒙德发现,相比无刺激的环境,暴露在感官刺激比较多的环境中,会使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数量比升高。她猜测,或许有较高比例的胶质细胞,分布于爱因斯坦某些区域的大脑皮层中,这些脑区与较高级的神经功能例如想象、记忆力及注意力有关联。   哈维收藏的爱因斯坦脑组织照片   当戴蒙德检查哈维给她的4个脑块时,她在其中一个脑块中发现了她正在研究的现象,并断定,这个脑块中的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之所以比较高,是因为爱因斯坦对这部分组织的使用频度比较高。这一发现受到了媒体的狂热追捧,但是,记者们的报道让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印象:因为胶质细胞较多,所以爱因斯坦很会思考,而不是因为爱因斯坦常常进行思考,所以胶质细胞较多。   此后不久,科学家试图从解剖学的角度对爱因斯坦的超凡智力做出解释。20世纪90年代,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布里特·安德森(Britt Anderson)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桑德拉·维特尔森(Sandra Witelson)将爱因斯坦的天资归功于他脑组织的其他特性。安德森注意到,爱因斯坦大脑前额叶区的脑细胞密度高于常人。而维特尔森则发现,爱因斯坦的顶盖异常缺失,而顶盖是缝隙结构的一部分,能把大脑顶叶分为不同区域。据此,维特尔森声称,爱因斯坦拥有一个扩大了的皮层区域,这个区域与视觉空间及数学能力有关。   在接下来的10年中,科学家又对职业音乐家和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异常脑部结构做了很多有趣的研究,但并没有关于爱因斯坦脑组织的报道。直到2007年,哈维去世前后,现名为罗格斯·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Rutgers Robert Wood Johnson Medical School)的神经眼科医生弗雷德里克·E·莱波雷(Frederick E. Lepore)发现了一些未曾曝光的爱因斯坦脑部照片,他将这些照片分享给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古人类学家迪安·福尔克(Dean Falk),后者主要从事脑演化研究。福尔克发现,爱因斯坦的脑部形态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特点,比如大脑皮层上有个球状突起物,形如“Ω”,前期研究认为,这一特征与音乐天赋有关。“我们可以进行有意思的推断,”福尔克写道,“爱因斯坦天赋异禀,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与他的大脑皮层的解剖结构异于常人有关。”   关于爱因斯坦脑部的最新研究,是福尔克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门卫伟(Weiwei Men)于2013年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他们为这位物理学家惊人的思维能力,找到了另一个解剖学上的解释——除了独特的皮层形态和细胞结构外,福尔克与门卫伟认为,“至少在爱因斯坦大脑的两个半球之间,有某些区域的交流通路有所增强”。他们是通过比较爱因斯坦本人和对照人群的胼胝体(连接左右大脑的神经纤维束)的横截面积来进行推断的。   乍看之下,这些关于爱因斯坦成就的解释似乎令人信服,但其实他们都存在方法学上的不足。美国佩斯大学(Pace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特伦斯·海因斯(Terence Hines)是这些理论最坚持不懈的批评者。海因斯观察到,这些实验者偏爱能支持他们预想的一些发现,而不看重爱因斯坦脑部处于正常范围甚至不足的方面。此外,对照样本的选择不充分,使研究更难令人信服。例如,在安德森的研究中,只选了5个人的脑组织作为爱因斯坦脑组织的对照,这几个脑组织不足以涵盖人类脑组织的变异,也不能形成有统计意义的结论。   哈维收藏的爱因斯坦脑组织玻片   或许,所有事情中最头疼的是“先入为主”,在每一个声称天才存在结构基础的论断中,基本上都会出现这样的逻辑问题:当你先入为主地认为天才异于常人,从逻辑上说,你就会把偶然发现的任何结构上的异常,都视为天才之脑的物质基础。其实,如果你对任何一个人的脑组织做足够多的检测和比较,你同样也会找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天才源于勤奋?   如今,距离哈维得到爱因斯坦的脑组织已经过去了60多年,爱因斯坦的脑组织散落在几个地方。10年前,就在哈维去世前不久,他将大部分爱因斯坦大脑(170块,最初有240个脑块封装在火棉胶中)以及小脑和脑干都归还至普林斯顿医院(现为普林斯顿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of Princeton)。现在,那些脑组织由普林斯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病理学家埃利奥特·克劳斯(Elliot Krauss)照管,他的职责与当年的哈维一样,负责严密看管这些组织。哈维个人收藏的大约500块显微镜玻片,以及带有刻度的照片被送至美国国家卫生与医学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Health and Medicine)。其他玻片和零碎的物件则散落在十几个博物馆和大学的科研人员手中。对爱因斯坦智力的研究至今还在进行。   假如爱因斯坦的脑组织当初和他的躯体一起火化,科学(尤其是神经科学)是否会变得更好呢?这一点目前有待商榷,但值得做一些思考。早在1906年,即门卫伟和福尔克开始研究的一个世纪前,美国解剖学家爱德华·安东尼·斯皮茨卡(Edward Anthony Spitzka)认为,意识敏锐的秘诀在于胼胝体的横断面积,他在报告中提到,天才“能够拥有智力上的伟大成就……可以说,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后来研究精英人群脑组织(包括爱因斯坦的脑组织)的科学家也基本认同斯皮茨卡的观点,认为那些惊才绝艳的天才们都是大自然的宠儿。但是,没有人能证明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在我看来,这种失败终究是一件好事,因为找到天才之脑的物质基础(或者缺乏某种物质基础),将带来令人不安的实际问题和伦理问题。假如通过医学影像手段,我们就能从解剖学上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那这样以来,父母是否会因此着手筛选孩子,并依据孩子的脑部结构来引导他们接受特定训练?他们会因为孩子的脑部缺少“Ω”标记,而不让他们参加物理俱乐部或音乐兴趣班吗?   对于苦恼于没有天生的数学之脑的学生,我要指出的是,或许爱因斯坦也没有这样的脑组织。成就高斯或爱因斯坦的,是他们一生都沉浸在思考、好奇和协作中,而其中最重要的或许就是努力工作!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3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华裔数学教授著英文抗战小说 获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破例发行 ...
热度 6 MingHao 2015-11-4 21:08
一向只出版理工科技类专著的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上月决定将首次破例,出版讲述中国抗战故事的英文小说《南京不哭》“Nanjing Never Cries”。而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同时担任MIT数学系教授的郑洪。 小说《南京不哭》以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为背景,故事横跨近一个世纪,融合爱情、友情、亲情,讲述了一名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美国学生在南京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小说作者、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郑洪1937年出生于广州,曾亲身经历战火纷飞的年代。他说,撰写一部讲述中国抗战的英文小说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他用十年时间,研读大量资料,走访了南京多位战争亲历者和见证者,咨询专家,边读边写,于去年春天定稿。 《南京不哭》作者郑洪说:“我是卢沟桥事变前两个月出生的,我经历过八年抗战,所以我能够了解,那个时候的生活不是现在人能够想象的。我要用英文写个英文小说给西方人士看,让他们知道我们过的是什么生活,我后来就自己做了一点阅读,越看越感动,真沉痛啊。我们受了这么多苦,反而我们不受同情,我们中国的军队打得非常壮烈,非常英勇,我们不屈不挠,一直跟日本人打到底,最终我们胜利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是历史上非常壮烈的一章,所以说我要把它写出来。” 为了让小说背景更加真实客观,郑洪还采用了多个国家的文献,力求还原历史真相,阐述人性。 《南京不哭》作者郑洪:“把当年的真相写出来,可是也是讲人性,因为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感想,我想大家都能够认同。” 郑洪还说,写这部小说并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让历史不再重演。 《南京不哭》作者郑洪:“我这本书不仅是给西方人看,还有各地的华侨都看到,我写的是历史,我不是挑动民族仇恨,给我们后代留个印记,知道我们经过了多少苦难,要我们珍重我们以后的生活,我们中国人要了解我们走过多长一条路,才到今天。也令日本人知道,他们祖先做过的事情,不要再犯他们犯过的错误了。有错误要知道,然后要道歉,要改过来,这是我的主题,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这个历史不要再重演。” 《南京不哭》的感人情节和深刻内涵也打动了从不出版小说的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郑洪也于上个月与出版社正式签约,该书将于明年7月7号正式发行。 目前,郑洪正在完成该书的中文译本。他说自己是幸运的,可以写这么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小说,并有机会出版,而这本小说的所有稿费也将全部捐赠给抗战老兵及他们的后代。
40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哈佛最年轻华人教授尹希:神童这个词 对我是诬蔑
热度 5 MingHao 2015-9-29 08:47
在哈佛大学官方网站上,尹希已是“教授”    尹希是谁   2001年尹希赴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哈佛大学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继续博士后研究的惯例,破格允许尹希博士留校继续研究工作。2008年后,他在哈佛大学物理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3年2月15日,尹希荣获2013年美国斯隆研究奖。   研究包括: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与物质场耦合的Chern-Simons理论及其在M膜中的应用、高自旋场论及其在引力/规范场对应中的应用等,是被国际物理学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学家之一。    对话尹希   9月4日,哈佛大学高能理论研究组发布一句话新闻“祝贺尹希晋升正教授”。1983年12月出生的尹希,超越了他的学姐庄小威(34岁出任哈佛大学正教授),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大学华人正教授。9月20日,身在哈佛的尹希接受专访,称晋升在自己的预料之中,这让他做研究时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去探索。   继小学跳级之后,9岁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简称少儿班)。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绩成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学生。   尹希说,他确实在小学时就读父亲的大学课本,包括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当然只是皮毛”。他身边的朋友介绍,这位学术领域的大腕,还喜爱跑马拉松和攀岩。尹希说,他相当反感外界对其“神童”的评价,“这词对我来说,带有诬蔑性含义”。   他也丝毫不认为少年班是“拔苗助长”,“这些所谓的成长规律都是人胡乱定出来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中科大少年班给一群孩子更多的选择,这正是中国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他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减少天赋的埋没。   尹希说,自己的性格从小学阶段起改变了很多,既有内向和专注,也有叛逆和冒险。“我从来直截了当,也不屑于传统或礼节。”31岁当上哈佛正教授,感受如何?尹希说,过了30岁后,突然感觉自己很老,还没做出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他正打算重新寻找自己的生活动力,“如果我现在就知道5年后会做什么,那接下来的5年会很无趣。生活的动力在于探索未知”。    晋升在预料之中,不在乎职位   问:恭喜你晋升成为哈佛大学教授,而且以31岁的年纪打破了华人纪录。这次晋升在你的预料中吗?   尹希:在预料之中。我不花时间想升职这类事。我不在乎我的职位是什么,重要的是能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终身教授的好处是做研究的时候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几年做不出成果也不会被解雇。   问:你如何看待自己在而立之年就做到了大部分人可能需要更久才能取得的成就?   尹希:人做出的东西才是重要的,和年龄无关。   问:从八中的少儿班到中科大少年班,你打小就是别人眼里的“超常儿童”。你怎样看待这种“超前”?   尹希:我不觉得超常,也没有压力。   问:被媒体报道之后,很多人称你为“学神”,你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吗?   尹希:我并不比同龄人更努力。我只是做事情的时候比较专注,不容易受干扰,不浪费时间在没用的东西上。   问:从八中的少儿班到中科大少年班,一路成长中,你身边的同学大部分也是智力超常的孩子。你们在生活和相处中有区别于普通人的有趣地方吗?   尹希:我不喜欢“智力”这一词,也不知道它的定义。我身边的人,和我自己,都是普通人。   问:你的小学班主任透露,2001年考上哈佛大学后,你母亲告诉他,你的志向是拿诺贝尔奖。现在还是这么想吗?   尹希:我的母亲并不了解现在的我。我对拿奖没有兴趣,我做研究只是因为有趣,如果有一天觉得我做的东西没有意思了,我会改行做别的。    父母都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   问:有媒体曾介绍,你小学二年级就能看大学的微积分了。有网友好奇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尹希:我的确小学时看我父亲的大学课本,包括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当然,读的只是皮毛。我的父母是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小学时我父亲经常带我去他的实验室做我想做的化学试验。自上中学后我很少见我的父亲,因为我母亲一个人带我到北京上学,我父亲在河北工作。自那时起我没有一个紧密的家庭,也不想在家,只想一片自己的天空。   问:当初在报考美国的大学时,你同时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所大学录取,均提供全额奖学金。为何最终选择去了哈佛?   尹希:我没拿到普林斯顿和加州理工的offer(录取通知),所以去了哈佛。   问:跳级、破格录取、天才班,也许你所受教育的环境和大部分的孩子不太一样,但是从中国到美国,你也体验了两国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谈谈对中美教育的见解吗?   尹希:美国的教育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选择,太多的天赋被埋没了。    少年班弥补中国教育短板   问:你也是从中科大走出来的。过去的30多年中,中科大少年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精英人才,然而,国内也存在一些争议声音认为应该更尊重少年的成长规律,你有什么看法?   尹希:这些所谓的成长规律都是人胡乱定出来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中科大少年班给一群孩子更多的选择,这正是中国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   问:很多人把你看作是“神童”的代表,也有很多早慧的孩子错失了被培养的机会,埋没了才华。作为过来人,你对他们在人格的塑造和才能的开发上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尹希:我非常反感“神童”这一词。对我来说,这个词有污蔑性的含意。我的建议是让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家长不要过多干预。   问:你对目前生活状态的评价,以及对未来工作或者生活的设想或梦想?   尹希:我过了30岁的时候突然感觉很老,觉得还没做出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觉得需要重新寻找生活的目的。也是这时放弃了数年的严格马拉松训练,因为我没有跑步的天赋,觉得不该把很多时间放在一个我做不好的事上,而是应该做没做过,真正想做的事。如果我现在就知道5年后会做什么,那接下来的5年会很无趣。生活的动力在于探索未知。(据东方早报)
11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岳东晓,霍金终于开始承认统一论了
热度 1 稻草 2015-8-27 10:34
霍金讲的这些关于黑洞的东西,统一论早就精确地用数学计算公式,计算出来了。他终于要和统一论握手了,点击看 统一论网 。 统一论 啊,你是何等的正确与伟大啊!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7日消息,综合美国《华盛顿邮报》和英国《卫报》等媒体相关报道,本周二,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向一群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以及媒体人士介绍了他的一项关于黑洞的最新理论。根据霍金的理论,或许即便你掉进了一个黑洞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你或许会跳进另外一个宇宙!   霍金的这项工作主要与黑洞的“信息悖论”有关,这一悖论长期以来困扰着从事黑洞研究的科学家们。简单来说,这一悖论的核心观点就是:由于黑洞并非永恒存在,它最终会消失。这样一来,最初形成这个黑洞的大质量恒星所包含的信息似乎在这一过程中也就随之消失了。然而,量子物理学原理要求信息不可丢失,因此物理学家们一般认为黑洞的消失应该也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才对。那么,当黑洞最终消失时,之前被黑洞吸入内部的信息后来都去哪里了?   尽管这听上去似乎无关紧要,但对于物理学而言却并非如此。如果这一明显的悖论得不到合理解释,那么宇宙中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将会崩溃。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场公开讲座上,霍金教授暗示,如果黑洞不受量子物理学中关于信息守恒原则的限制,那么我们对于时间本身的概念也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本周二,霍金教授解释了他的最新理论,他指出:“我认为信息并非如此前所设想的那样是存储在黑洞的内部,而是在黑洞的边界,即所谓的事件视界上。”事件视界就像将黑洞包裹在内的“外壳”,一旦越过这一边界,任何物质都将被黑洞捕获。   根据霍金的这一理论,进入黑洞的粒子会在这一事件视界上留下少许信息。而当这些粒子通过所谓“霍金辐射”的方式再次从黑洞中出来时,就会将此前留在那里的少许信息再次携带出来,从而保存了信息的完整性。霍金进一步解释称:“外界进入黑洞的粒子携带的信息被存储在事件视界内,而当这些信息被‘归还’时则是以一种混乱而无序的形式。对于任何现实的角度而言,这些信息的确都已经丢失了。”   在周一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霍金将这种无用信息的归还机制类比为烧掉一本百科全书:从技术上来说,当你烧掉一本百科全书时,只要你保存了全部的灰烬,那么你就并未损失任何信息,但要想再用这本书查询一些什么东西时就将变得极其吃力。   霍金表示,这样的形式转变构成了对于最初外界粒子的某种全息图像——关于三维物体的信息被以二维的形式存储在一个表面上。当辐射离开黑洞时,它会带走部分保存在事件视界上的部分信息。   诺贝尔奖获得者吉拉德·霍夫特(Gerard t'Hooft) 参与了现场讨论,他本人在黑洞信息悖论方面也持有与霍金类似的观点,并且在此之前他还就这一问题发表过多篇论文。但就目前而言,还需要经过更多的讨论和数学方程的计算才能最终判断霍金的这一最新理论在霍夫曼的理论基础之上有何新的进展,或者是否霍金已经克服了此前他人的类似研究工作中尚存在的一些难题。   而除了“全息图”模式之外,霍金提到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通往另外一个宇宙。霍金认为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他在讲座中提到:“如果你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黑洞,先别放弃,还是有办法逃出去的。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黑洞必须足够大。而如果这个黑洞在旋转,那么它就可能拥有通往另一个宇宙的通道。但你不能再次回到我们的这个宇宙中。因此,尽管我渴望太空飞行,但我并不想去黑洞里看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霍金的此次公开讲座吸引了大批媒体记者的关注,但他远非本周在会议期间公开发表自己在黑洞研究领域重大进展消息的唯一与会者。霍金和其他科学家此番参与的是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以及北欧理论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一期黑洞研究会议。理论物理学界的一些最顶尖成员都前来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的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最终解决一些有关黑洞运行机制方面最艰难的问题。(晨风) 注:要看黑洞是如何帮助人类实现在宇宙星球之间走亲戚,实现宇宙星际航行的,请看我的连载科幻小说 天地之恋(点击即可看) ,作了详尽的介绍哦。 喜洋洋 - 管弦乐 - 民歌.mp3
个人分类: 科技转贴|6510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网上对付胡闹的方法
热度 9 岳东晓 2015-1-29 04:11
一般人在不知提问者水平的情况下听到愚蠢的问题,也会从自己的高度思考,甚至可能把愚蠢的问题想成更高的。这样,低水平的人有时能在网上瞎咋呼蒙人。 比如说,一个只读过一些科普的初中生如果匿名在网上跟当今最牛的物理学家聊天,不断以问题方式扯宇宙大问题,后者如果不察,可能让盘观者觉得这两人旗鼓相当。 美国培养出来的一般比较随和,而且在不知道对方真实水平的情况下,看一个匿名ID的咋呼不断反问,可能以为他是根什么葱。只要他不进行实质陈述,让人摸不到其真实水平,这个匿名ID就可以一直胡闹下去。 在无法查证对方真实资历的情况下怎么破解这种水货的胡闹? iMan 刚到珍珠湾时那个咋呼劲,我也以为他懂点什么东西,还认真回应他的问题。但他很快不慎在一个简单的上楼梯计算中露出了马脚,让我精确判断出他为水平中专左右。一旦我确定这一点之后,他不断的反问就完全失效了,我只要简单的让他陈述,他就无法再说出任何实质的东西,只能躲猫猫了。 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完全正确。iMan 留学期间一篇原创论文都没有,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资质。 类似的事情,我在现实生活中也遇到过,有的水货瞎咋呼,喊得吓死人,大部分看这种咋呼的,往往以为这人有狂妄的资本,以为他多高水平,充满了敬畏。结果被我基本的东西考起,马上现出原形,最终只能承认自己水。 总结:遇到瞎胡闹的不断提问,你根本不需要回答,而是让他陈述他的观点(或者他问题与当前讨论的关联),后者往往就只能躲闪了,否则就是现原形。
个人分类: 随笔|9771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挑战一下物理学家:我设计的室内全频道电视天线。还是很不错的。VHF和UHF都能收到。我 ...
热度 1 四两糨 2014-9-10 08:17
挑战一下物理学家:我设计的室内全频道电视天线。还是很不错的。VHF和UHF都能收到。我 ...
挑战一下物理学家:我设计的室内全频道电视天线。还是很不错的。VHF和UHF都能收到。我用它能收49个台。阴天还能多收几个呢。请物理学家说说天线的原理吧。哈哈。我没学过无线电,我就凭自学《普通物理》的知识就一拍脑袋想出这个了。我都没用电磁场模拟软件算过,也不知离最佳设计有多少差别,不过大方向应当是正确的,不然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比市售的天线好多了。
22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传奇国际友人寒春
热度 19 pengl 2014-8-21 02:22
本周六(8月23日),北京大学北加州校友会 、 斯坦福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职业发展部和 厦门大学北加州校友会将在斯坦福大学联合举办 阳和平教授的讲座(详情见文末)。 (阳和平一家:从左到右:和平 、阳早 、及平 、寒春和建平) 阳和平( Fred Engst )现任北京经贸大学经济学教授。 阳教授一家有很深的中国缘。他妈妈寒春( Joan Hinton , 1921 - 2010 ) 曾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做费米大师的助手, 是目睹核试爆(Trinity Test)参与曼哈顿计划中少数几位女核物理学家之一。她于 1948 年春 从美国来到中国,次年与受教于康奈尔大学农牧专业的阳早( Erwin Engst , 1919 - 2003 )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结婚。 他们把一生贡献给中国的奶牛饲养、改良和机械化的事业。被誉为“ 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的寒春在 2004 年成为第一个获得中国“ 绿卡”的外国人。寒春的哥哥 、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农业机械的 韩丁 1945 年以记者身份来到中国 ,并以亲身经历写下了有关解放区土改的、反响极大的《翻身 -- 中 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他还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奔波几十年。 他的大女儿卡玛则是颇有争议的纪录片《天安门》的导演。 寒春是个传奇性人物。 她少年时是个滑雪高手,入选1940年奥运会国家队。但由于二战的关系,那届由日本札幌主办(后因日本侵华而改在德国办)的冬奥会被取消而未能成行。1942年,未满21岁的寒春进入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生分校攻读物理研究生。不久,她开始纳闷为什么好些系里教授(一代物理宗师 理查 ·费曼那时 刚毕业,是 那里的助理教授)和 研究生突然从人间蒸发。1944年2月,她应招参加位于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 曼哈顿计划。临行前,她到学校图书馆查询一本介绍 新墨西哥州的书 ,发现那些失踪同事们的大名都赫然出现在借书卡上。所以在 实验室 见到那些人 时,她已毫不吃惊了。寒春有极强的动手能力,23岁的她参与设计并制造浓缩铀和钚反应堆的控制棒( 《 纽约时报 》 )。到中国后,她也用一双巧手和阳早一起推进那里的农业机械化。他们研发并 改进的奶牛青饲料铡草机销售了近百万台,至今仍是西安草滩农场乳品机械厂的主导产品。寒春80多岁高龄时,到美国 跨州观鸟自驾游 。途中车出了故障,她路边一停,卷起袖管,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 寒春的姑婆、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Ethel Lilian Voynich ,娘家姓名 Ethel Lilian Boole , 1864-1960 )的名著《牛虻》( The Gadfly )影响了中国和苏联几代人。伏尼契的父亲乔治· 布尔( George Boole , 1815 - 1864 ),把数学正式引入逻辑分析, 是现代逻辑的开山鼻祖。布尔逻辑代数被广泛应用在电路系统、 电子技术与计算机领域上。 阳和平教授讲座 : 中国的方向与海外华人的人生再次选择 北京大学北加州校友会 ; 斯坦福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职业发展部;厦门大学北加州校友会 时间: 8 月 23 日下午 2 点到 4 点半 地点: Havana Room, Graduate Community Center, 750 Escondido Road, Stanford, CA 94305 报名: 阳和平教授讲座: 中国的方向与海外华人的人生再次选择
个人分类: 侃在网上|34862 次阅读|114 个评论
分享 苹果为什么落地?
热度 10 稻草 2014-5-31 12:16
苹果为什么落地 大凡人们都以为牛顿已经解决了“苹果为什么落地”的问题。其实错了,不仅牛顿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任何物理学基础理论又都要对“苹果为什么落地”作出自己的回答,经典力学如此,相对论如此,统一论也是如此。 一、牛顿的苹果 牛顿当初是怎样从苹果落地得到启示而建立经典物理学理论的呢?这件事说来并不简单。在这里必须提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开普勒,一个是伽利略。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制定了天体的运动规则。伽利略发现了加速度,并将“力”界定为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从而制定了地上的运动规则。牛顿发现了什么呢?他发现苹果落地与行星之间的运动是同样的道理,都是万有引力的作用,而所谓的万有引力,其实是物体的一种质量效应。这样就有了经典物理学。但是,物体之间为什么会产生万有引力呢?牛顿不知道。牛顿时代的物理学家们讨论的是:两个相距甚远的物体之间的力是靠什么来传递的?以太论由此而产生:以太就是为传递力而设置的。我们知道,以太论已随着相对论的问世而被物理学家们所抛弃。 在相对论中,引力被当成一种场。引力场理论解决了苹果落地的问题吗?也没有完全解决。因为力和场都是一种数学模型,而并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说物体之间的相互运动是由于引力的作用,或者说是由于场的作用,都没有揭示问题的本质。那么相对论的进步究竟表现在哪里呢?说到相对论,又要提到两个人,一个是麦克斯韦,他建立了电磁场方程;一个是亥姆霍茨,他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而爱因斯坦也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统一的理论,一是质量与能量的统一,二是像电磁场一样建立一种引力场。虽然这两种统一都不彻底,但爱因斯坦仍然如愿地将科学再次向前推进了一步。 二、伽利略悖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所以重的物体的自由落体速度比轻的物体快。伽利略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一个悖论,即假设将一个轻的物体与一个重的物体绑在一起,那么它的自由落体速度比其中重的那个物体快还是慢呢?由于两个物体绑到一块后比其中重的物体更重,按理应该下落得更快,但两个物体绑在一起,重的物体被轻的物体拖累,又应该变慢,这样就出现了两难局面。伽利略由此发现了加速度并提出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的观点。在经典理论中,这种对力的界定是完全够用的。但是从逻辑上说,却有一点点纰漏。因为按照伽利略的发现,我们只能得出“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是力”这样的结论,而不应该倒过来说“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因为力除了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还有其他作用。我们知道,加速度的概念是对于机械运动而言的,但物理学讨论的运动远不止机械运动。 “力”的范畴应该如何发展呢?这要从物理学的两个本质范畴——物质和运动说起。在经典力学建立之前,我们对物质和运动的量都没有科学的认识。在万有引力理论出现之后,我们才弄清楚质量与重量的区别。但是对运动的量的科学认识却不是经典力学的逻辑结论。在牛顿理论中,衡量运动的量是动量。这得益于笛卡尔的运动量(即动量)守恒思想。但笛卡尔提出动量守恒思想后不久,莱布尼兹就对其提出了挑战。他引入的是“活力”(Visviva)概念。“活力”指的是物体的质量与它的速度的平方之积(相当于动能,其值为动能的两倍),是一个标量;而动量是一个矢量。莱布尼兹认为,“活力”才是“力”的真正量度。可惜的是,莱布尼兹的“力”的观念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当时数学家达朗贝尔的调解有关,达朗贝尔指出,“笛—莱”之争的实质只是个术语问题,因为“动量”是力对时间的积分,而“活力”是力对空间线度的积分。这种调解在当时的物理学视野里是正确的,因为对于机械运动而言,动量与能量具有充分的一致性。与此相应的哲学观点就认为,物质就是存在,运动是存在的属性。 但是,在物理学上,我们现在对于“存在”已经有这样一些认识:1、有一种以质量形式表现的存在,还有一种以能量形式表现的存在; 2、质量是物质的量,能量是运动的量;3、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所以这两种量是平行的。这几点认识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与上述哲学范畴并不一致的物理范畴体系。这就是,物质和运动是并行的两种物理存在,其中物质是以质量形式表现的存在,运动是以能量形式表现的存在。这就是统一论的观点。当运动从物质属性的地位上升到与物质平行的存在的地位以后,物理学的许多观念便都要改变了。 三、对力的再认识 让我们来看公式f=ma。从定性上说,a实际上是指速度v的变化,而速度v的变化实际上是动能的变化。我们知道,力又可以写成f=dE/ds。其实,这一公式才揭示了力的本质:力实际上是用空间量衡量能量变化的物理量。这是统一论对空间维上的力的本质界定。为什么要将力由“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改为从能量的变化来界定呢?因为能量是个存在量,像质量一样;而加速度只是个性状量。这个道理就像为什么要将运动的量界定为能量而不是动量一样。 f=dE/ds揭示了存在体在空间维上的力的本质。但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时空是不可分割的物理载体。统一论认为,存在体的运动不光体现在空间维上,还体现在时间维上。那么,存在体在时间维上的力是如何体现的呢?从时空量子化的物理实践中,我们看到,由于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换,故时间和空间也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说,存在一种“时空当量”,可以将时间量转换为空间量。而存在体的运动引起的时间位移则可用dt表示,这样,存在体在时间维上的力就可描述为f=dE/dt。其中dt由相对论的钟慢效应公式来决定。 统一论接着考察了“场”这一物理范畴,发现“场”的客观基础也是能量。宇宙中任何存在体都是由某些对应的能量体系支撑的,这些能量体系的结构就是所谓的场。由此可见,“力”和“场”都是描述“能”的物理范畴。“力”是描述能量变化的,“场”是描述能量体系结构的。 四、平方反比之谜 为什么万有引力遵循平方反比定律?牛顿说,根据开普勒三定律,行星之间的吸力遵循平方反比定律,而天上与地下的引力作用遵循同一规律。无独有偶,库仑定律表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也遵循平方反比定律。这仅仅是巧合吗?为什么对天体运动数据的记录,对地球上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电荷之间作用的实验都支持平方反比定律?这是一个令人困扰的科学之谜。 这一科学之谜在统一论中被破解,而且相当简单: 既然“场”是能量体系的结构,建立“场”的理想模型就要从描述这种结构入手。统一论引入的是“场级”的概念。一个存在体的能量支撑体系(即场)的结构,可以用该场对周围其他场发生作用的能力来表征,这种能力就是所谓的“场级”。 考察一静止状态的存在体的联结场,其对周围其他场发生作用的能力即场级Er应当与该存在体的存在量(如质量、能量)Z成正比(存在量越大作用越大),与距离r成反比(距离越远作用越小),用数学式表示为:Er~Z/r。而两个存在体Z1和Z2的联结场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用两者分别在对方位置的场级的积表征,即:f~Z1 Z2/ r^2 。这正是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定律公式的形式,也是存在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普适公式。这一公式使平方反比之谜大白于天下。 五、爱因斯坦情结 爱因斯坦的统一场情结是众所周知的史实。统一论建立的统一场理想模型也解开了这一情结。 前面讨论的是存在体静止时的场模型。考虑存在体Z运动时,则其联结场结构由于运动而被破坏,从而产生一附属场,附属场的结构又由于运动而被破坏,从而产生第二附属场……以至无穷。这样就会产生一无穷层次的场结构,这就是场的理想模型,即统一场。由于统一场是一无穷层次结构,所以统一场的理想模型是不可解的,但是我们可以只考虑联结场或第一附属场,从而求出其近似解。根据场级的概念,附属场的场级与存在量Z成正比,与运动速度v在联结场或前一级附属场作用方向的分量vcosθ成正比,与距离r成反比。即:Er~Zvcosθ/r。若以一级附属场为例,则两个存在体Z1和Z2的一级附属场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可用两者分别在对方位置的场级的积表征,即:f~Z1 cosθ1Z2cosθ2/ r^2 。而这正是磁场力公式的形式。我们知道运动的电场产生磁场,真可谓不谋而合。 事实上,在电磁场理论中,所谓电场强度E和磁场强度B就是起场级概念作用的范畴,其值分别为单位距离的电场场级和磁场场级:E=q / r^2 ~Er/r和B=qvcosθ/ r^2 ~Er/r。而将统一场理论运用于引力场时,用一级附属场近似就可解决“光线偏折”和“水星近日点进动”等问题,求出的结果与相对论一致,说明广义相对论相当于引力统一场的一级近似。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统一场理想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苹果为什么落地?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不断将科学推向前进。
个人分类: 科学革命|5862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物理学家发明隐身衣
热度 4 新闻速递 2013-1-24 04:18
隐身技术是让光线绕着物体走,使物体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内。这个在三维内要完全实现,有一定难度。但中国的几位科学家另辟蹊径,他们把入射的光加以变化,是人看到的完全是不同的影像。比如说,一个人看去变成了一棵树。 Chinese physicists create illusory, “ghost” invisibility cloak By Sebastian Anthony on January 22, 2013 at 7:49 am 5 Comments Share This Article Chinese physicists have created an illusory, ghosting invisibility cloak — a cloak that changes the appearance of an object so that it looks like something else. In theory, you could cover a soldier with this cloak and make it look like something else — a cactus perhaps, or a dog. In general, ghost cloaks — which are a type of illusion cloak — have two functions. First they must hide the subject, like an invisibility cloak, and then they must somehow project the image of another object. If you read ExtremeTech, you’ll already know that we’ve made some great stride s towards devices that provide some semblance of invisibility — but we’re still a long way from creating the metamaterials required to provide true, three-dimensional, panchromaticinvisibilitycloaks. Instead, the Chinese physicists decided to skip the invisibility bit, and jump straight to the second step: creating a cloak that projects the image of another object. Tie Jun Cui and his colleagues at Southeast University in Nanjing, China have created a cloak that scatters incoming light to create two “ghost” images either side of the cloaked object. Depend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loaking device, the shape and other properties of the ghost images can be altered. The cloak itself is fashioned out of thousands of split-ring resonators (pictured above) — a structure commonly used in metamaterials that affects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weird and wonderful ways. The end result is that the cloaked object is still visible, but significantly shrunk and distorted. Once you factor in the two ghosts, the overall picture is very different and much more complex than the original. If we imagine a real-world example, this cloak could turn an aircraft — which has a very recognizable radar signal — into a small, indeterminate object, flanked by a couple of birds. Whether the cloaked object is distorted enough for this approach to be effective remains to be seen, though. Still, it’s easy to see how a ghosting device could be used in concert with other techniques to evade detection — if not from radar and other advanced sensing technologies, then at least from human eyes. It’s also exciting to imagine the possibilities of an illusion cloak, when we finally crack true invisibility. Instead of simply vanishing — which is admittedly rather neat — you could become something or someone else. Now read: Canadian camouflage company claims to have created perfect invisibility cloak, US military soon to be invisible Research paper: DOI:arXiv:1301.3710 – “Creation of Ghost Illusions Using Metamaterials in Wave Dynamics”
14349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科学家制造原子气体首次实现低于绝对零度状态
热度 5 稻草 2013-1-5 19:01
科学家制造原子气体首次实现低于绝对零度状态 借助量子物理学,科学家们首次实现低于绝对零度的物质状态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尽管听起来可能有些让人感觉难以置信,但物理学家们近期真的制造出了一种原子气体,其温度低于绝对零度。他们所开创的这项技术将有望创造出具有“负温度”的物质材料并发展出相应的新型量子态,甚至还将有可能解答有关我们这个宇宙的基本谜团。   开尔文爵士在19世纪中叶最先定义了绝对零度的概念,指出任何物质的温度都不可能低于这一温度极限,即绝对零度。后来,物理学家们意识到气体的绝对零度定义与其中所含有粒子的平均能量有关。绝对零度所对应的状态也就是粒子失去全部能量因而完全无法运动时的温度。当温度上升,气体粒子获得能量,于是其活动也逐渐加剧。   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研究某些特殊性质物质的物理学家们逐渐意识到事情可能并不完全如此。乌尔·施耐德(Ulrich Schneider)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物理学家,他表示:严格意义上说,当你查看一个系统的温度值时,你所查看的图标所标示出的是处于某一能量状态的粒子有可能被观察到的概率。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粒子的能量值都会处于或接近整体的平均位置附近,只有很小一部分粒子是例外。理论上来说,如果这一情形倒转,更多的粒子获得更高的能量而不是降低其能量,那么整个你所观察的温度计读数就必须跟着整个颠倒过来,而你所读出的温度值也应该从正数变成负数。   谷地和山巅   施耐德和他的同事们使用一种超冷却的量子态气体实现了低于绝对零度的创举,这些量子气体的主要成分是钾原子。借助激光和磁场,他们得以将单个的原子排布成栅格形状。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原子之间相互排斥,从而确保持整个图案结构的稳定性。随后研究小组迅速调整其中的磁场,此时这些原子之间不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吸引。施耐德说:“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些原子不再能保持其原有的最稳定的最低能态,瞬间变成了最高的能态,速度之快甚至这些原子都来不及做出反应。”他说:“这就像是你行走在一座峡谷之中,然而在一瞬间突然发现自己身处山巅。”   当温度为正时,这种瞬间转变是不能维持稳定的,原子图案会坍塌并相互靠拢。但是研究小组对激光也进行相应调整,使之赋予原子更多的能量,从而稳定地保持在原有的位置上。这样的结果是,正如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标志着这些气体物质从刚刚高过绝对零度的状态瞬间转变至低于绝对零度数十亿分之一度的水平上。   沃尔夫冈·凯特勒(Wolfgang Ketterle)是卖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曾经演示过在一个磁场中构建一个低于绝对零度情形的演示实验。而对于此次的这项工作,他评价其是“绝妙的实验”——在正温度情况下在实验室中难以获得的高能态在负温度情形下就变得稳定了。他说:“这就像是你站在一座金字塔的顶端,而整座金字塔却翻转过来了”因此这项技术将让科学家们得以对这些奇异的状态开展详细研究。他说:“这或许是一项可以在实验室中合成新物质的技术。”   阿什米·罗赫(Achim Rosch)是德国科隆大学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此番施耐德教授的研究小组所使用的一项技术便是罗赫最早提出来的。他表示,一旦这项技术被投入应用,其所制造出来的物质将会具备一些非常奇特的性质。举例而言,罗赫和他的同事们曾经计算过,一般情况下由原子组成的云会在引力作用下向下沉,然而如果这股云朵之中有一部分具有负温度,那么其中一些原子将会反过来向上运动,很明显地违背引力定律。   这种具有负温度的物质还有另外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点,那就是它的这些性质和神秘的“暗能量”非常相似,这种神秘的力量推动着宇宙向外加速膨胀,它所施加的外向推力超过了宇宙中的物质原子施加的收缩引力。施耐德指出,在实验中那些气体原子同样试图向内收缩,然而由于负温度物质的阻滞作用而未能达成。施耐德表示:“这真的非常有趣,这种神秘的宇宙性质会在我们实验室中出现。我想这或许便是宇宙学家们长期以来所要搜寻的答案。”(晨风)
4951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电能是如何传送的?(3) : 麦克斯韦方程的追索
热度 6 岳东晓 2012-9-1 12:36
理工科的应该都知道或者听说过麦克斯韦尔方程组(Maxwell's equations)。这是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后的第二年英国物理学家 Maxwell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出来的电磁理论的几个微分方程。直到今天,整个电机系的东东,基本上就是解这几个方程。 凡是见过这一组方程的无不被其简洁、优美所震撼。据传,Maxwell从小数学极好,也就难怪能推导出这一组方程了。 以上四个方程中,三个半是前人的发现。麦克斯韦尔最大的贡献是在第四个方程加了最后面那dD/dt一项---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这就有了电磁场互变的理论基础,才有了无线电与物理光学。 如果定义一个矢量势A,并定义张量F,这组方程还可以写得更为简洁好记,变成了一个方程: 其实,最初麦克斯韦尔写下的方程根本没有这么漂亮,他的原始论文在现在看来几乎是乱七八糟,里面列了20多个分量方程,那时可能偏微分的符号还没有普遍适用,反正在他论文里没有出现。今天我们看到的漂亮、简洁的方程是后人在麦克斯韦尔论文的基础上简化、美化的结果。 这说明两点:(1)近代西方科学具有极大的继承发展的特性,一代一代,不断向前推进、进化;(2)落后是要挨打的---这在西方叫做技术种族主义,technological racism。 对 比中国,第一点,科技的继承性就相当差,据说唐代的人就已经做不出汉代算术书里的题目了,只好加以简化;明朝开始引进西方的几何学;清朝人连像样的诗都写 不出来,更不用说科技;到民国时期,中国人已经基本看不懂中国古籍中关于科技的记载,倒是英国人李约瑟能够读懂,结果写了一辈子都没把中国古代科技写完。 第二点,中国人得到的教训够多了,科技可以被强者用于掠夺,而掠夺的财富又可以进一步发展科技---科学研究是要花钱的。 毛泽东之后,中国科技才开始艰难的起步,迅速的发展。
561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八一征文】突破性思维为什么这么难
热度 14 岳东晓 2012-8-9 12:52
我写过几篇科普,如 p^2+m^2如何开方,1+2+3+... = -1/12等。这些都涉及物理学的重要发现。我的目的都是通过有趣的例子启发思维。 物理学里有些想法初听起来似乎完全荒诞。比如说狄拉克将这个p^2+m^2开方之后(这个本身就令很多人不解),出现一正、一负两个解。如果简单思维,可能会简单把负能量解扔掉。但狄拉克没有这么做。他说这意味这既有正能量的电子,也有负能量的电子,而且这个负能量没有底,可以是负无穷。那为什么正能量的电子不会掉到负能级呢?狄拉克的解释是,所有无穷多的负能级都已经被电子填满了,所以正能量的电子无法再往下掉。狄拉克把这个叫做电子海。 由此,狄拉克还预言,如果电子海出现一个泡泡(就是少一个负能量的电子),我们观测到的就是一个带正电子的粒子。狄拉克预言后不久,正电子被发现了,他也获了诺贝尔奖。有人问,如果我们生活在无穷多电子的海洋之中,我们怎么没有被电死?确实,这是个很好的问题。狄拉克的答案也许是,鱼怎么没有被水淹死?(注一)。 在量子场论的计算中,物理学家发现很多应该是小的修正项,算出来却是无穷大。怎么办?为此,很多人曾经伤透了脑筋。直到大家终于发现,如果脑子放灵活点,无穷发散级数其实也是可能求和得出有限的结果的。1+2+3+... = -1/12就是一个例子---这里涉及到所谓analytic continuation。在突破这个之后,也就是构造了所谓“重整化”理论,物理学对于无穷大不再恐惧,甚至是欢迎。 下面是我在YOUTUBE上找到的一个视频,讲得相当生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Mw0NZDM5B4 注一:现代量子场论的解释已经不再用狄拉克的电子海说,而是将负能量解看成时间倒流的运动
15317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11-23 19:58 , Processed in 0.064979 second(s), 26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