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男主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小留学生判刑与海外法盲
热度 3 岳东晓 2016-2-20 05:29
三名中国小留美学生将一名同学抓到一个公园里虐待殴打了5个小时。此时他们犯下的罪行可能可以依据美国加州法律判处无期徒刑了。但他们胁迫被打的女生撒谎说是别人打的,否则她将被遭致更为残酷的皮肉之苦。被打女生把事情告诉了监护人,监护人报警。事发后,加州警方全力追捕。三名少年犯已经依法处理。前天报道,三名已成年犯已经达成认罪减刑协议,分别判处6, 10,13年有期徒刑。三名罪犯之所以达成协议,是因为起诉他们的“折磨”(torture)一项罪名,可以判处无期徒刑。 据报道,最初听到后果这么严重,小留们几乎崩溃了,英语又不通,面对强大的美国法律,不知所措。当年翟田田因为威胁要烧房子被捕,在狱中整天以泪洗面,但 翟毕竟是博士候选人,英语不错,在狱中辅导其他犯人(或嫌犯)学习,免了不少皮肉之苦。如今这些小留要进美国的监狱,心情肯定比电影《GET HARD》里那位男主角还恐慌。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这些小留们受到了惩罚,他们以身试法也起到了教育作用。 从判刑的具体项目看,其中两名动手的女生犯下绑架罪,这一罪名获得八年有期徒刑。一名男生 之所以只判了三年,是因为他没有参与动手,只是给凶手们开车的,属于从犯。联想起电影《老炮儿》里的那个公子哥,竟然为了一辆车被划了一道就亲自绑架拘禁老炮儿的儿子,从犯一大群。如果放在美国,这帮人都可以坐好几年牢。但在中国似乎啥事没有。 在中国,类似学生凌辱事件,往往是学校处分一下 ,家长出点钱,就算摆平了。 中国应该也有相应的法律。然而,有法不依,形同虚设。这次小留被判刑事件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应该起到很大的启示作用。希望加州警方继续追捕在逃嫌犯,进一步普法。 综观海外华人网络,某些人的作为其实与被判刑小留是一个模式,都是刁民做派。这些人英语不通,言辞蛮横,无法无天,把中国街头流氓的气息带到了北美。你告诉他们涉嫌违法,他们越加猖狂,甚至公然威胁。对于这种行为,运用美国法律坚决应对才是解决之道。
个人分类: 法律|47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琅琊榜》的逻辑
热度 2 岳东晓 2016-1-12 06:24
前天听说电视剧《琅琊榜》特别精彩,据说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权利斗争戏,其中主角堪比诸葛。 昨天下午我没事看到了第9集。到目前为止,男主角展露智谋的有两起事件 1)皇帝给一位拥兵十万、厮杀疆场的悍将美女郡主比武招亲,结果有一粗鲁邋遢的邻国北燕壮汉武功超强,一身横练功夫无人能敌,郡主倒还泰然,其弟弟焦虑不堪,皇帝也不能眼睁睁看到鲜花插在牛粪上,更怕十万军亲近北燕,十分发愁。男主角夸口三个小孩即可将壮汉击垮。皇帝不信。男主角找了三个不会武功的几岁小孩练了5天,结果多少人都打不过的壮汉被简单击倒,北燕使者只得黯然退下,皇帝大悦。 郡主不解小孩怎能打败壮汉,男主角诚恳告知,壮汉是男主角手下的。 2)皇太子的母亲贵妃想把郡主嫁给某公子,于是弄到催情蒙汗药,邀郡主到其宫中,在酒里下药,郡主喝酒后药力发作,正想挣扎离开,太子带着那位公子哥前来,对郡主试图实施强暴,然郡主是骁勇战将,虽然被迷幻,仍然奋力挣扎。男主角准确判断出事了,让一征战沙场、武功不弱的皇子前去贵妃宫救助。贵妃及太子试图射杀该皇子,弩箭齐发。皇子不得不挟持太子作为挡箭牌。危急时刻,而又在此男主角的策划下,皇后、太后等人及时赶到,制止了罪行。随后,郡主对皇帝控诉,龙颜大怒,将贵妃(太子母亲)打入冷宫,太子无事,但皇子挟持太子有过、救助郡主有功,二者相抵。 这剧还要接着看么?
个人分类: 随笔|433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余秀华的呐喊与瓦格纳的N次高潮
热度 11 岳东晓 2015-1-18 19:23
在微博中看到木一剑提到微信中疯传“脑瘫”诗人余秀华,一查果看到了她的一首 《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链接查看。后面的评论有赞赏,也有抨击。抨击的往往是指责其文字的过于直白。 其实,这种诗 只有极度饥渴却又不可能满足的人才写得出来,因为 其文字 已经到了可以不顾体面的地步了,直接把潜意识里的渴望喊了出来。 这好比一个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吃饭、饿得两眼发黑的乞丐,突然看到路边草地里有半个馒头,很可能会不顾众人的眼光,蹲在地上狼吞虎咽,也许还会大赞这白面馒头真**好吃,如果这个饥饿的人还会写诗,也许还能写出“穿个大半个草地来吃你”这样的句子。旁观者们看到这一幕,不应该感到鄙夷、不屑,而是隐隐有点心酸:人的基本的生存欲望可以到如此原始。 人们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痛苦在印度哲学中有着一套理论。 叔本华( Schopenhauer)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对此进行了康德哲学式系统论证 、得到类似的悲观结论。瓦格纳可能是德国范围内叔本华最狂热的追随者,其歌剧 Tristan and Isolde 受叔本华思想的启发。该剧的剧情梗概是,女主角 Isolde 本来痛恨男主角 Tristan 并要毒死他,但两人喝了一杯爱情水(love potion)之后醒过来,立刻发现彼此不可收拾的爱上了对方,歌剧中两人进行了30分钟的对唱,诉说彼此的爱情与渴望。这一段对唱的杀伤力巨大。第一名扮演 Tristan的歌手 只演出了四次就死掉了,瓦格纳深信其死亡与这段对唱有关;后来又有两名乐队指挥在这一段对唱之后突然气绝而亡。 据美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Virgil Thomson 分析,音乐中有明显的标志表明 Tristan、Isolde 两人 " simultaneouslyejaculated seven times "。更有人在此基础上评论到,如果是意大利人估计有7个孩子了,because they are Germans, they are still talking it over. 当然这个结论是有争议的,即使音乐中隐含高潮,估计瓦格纳作曲时也没有去数几次。 弗洛伊德 写道 “We are never so defenseless against suffering as when we love.”这也许是一个正确的观察,但是相信爱、相信生命、相信太阳照样升起或许才是 真正的 salvation 。 传说释迦牟尼出道前看到人们生老病死、痛苦多于快乐,于是做了悲观者的逃避。王朔的《 过把瘾就死》标题虽然市井,但似乎更符合自然本能,而余秀华不顾体面的呐喊又可能比王朔的 presentation 更为底层。
个人分类: 随笔|11834 次阅读|2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 12:02 , Processed in 0.030735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