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友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中俄友好有利于美国控制日本
稻草 2016-6-27 10:44
中俄友好,有利于美国控制日本;英国脱欧有利于美国控制德国。说明一下,美国在日本和德国都是有驻军的,是二战的结果。 这是因为朝鲜没有能力对日本形成威胁,但中俄的联手,会让日本如坐针毡,日本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会全力效忠美国。 英国脱欧,德国的力量又削弱了,德国也只能效忠美国。尤其是美国可以不必再去控制欧洲(美国会随时破坏欧洲例如搞点难民出来, 这是资本的本性,垄断资本主义嘛就是要统治世界才有最高的利润。 ) ,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国家的发展上。 美国经过员工革命,实现美国科学社会主义后,再把日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如果日本不愿意,中美俄可以把日本瓜分,各自设一个行政区即可。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4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希望湾友维护珍珠湾
热度 2 admin 2016-1-19 13:38
当年五色版在美中网等地疯狂攻击珍珠湾部分网友,包括大量捏造男女之事,极为恶劣、卑鄙,造成严重影响 。虽然其中某些极端恶劣的文章(攻击楚楚的)经有正义感之人士举报而被美中网删除,但仍有不少程度相对较轻的存留在那。参见链接: http://blog.sinovision.net/home/space/do/blog/uid/179595/view/me/from/space.html 夜夜城老菜头故技重施,称珍珠湾为真猪湾,对湾友极尽诽谤、捏造、攻击之能事。 如今老菜头已成加州州法院上的一起诽谤与不公平竞争案的豇豆一号被告。更有证据显示老菜头不是他人,正是夜夜城网主刘牧野 aka 检测。 法庭资料显示,在珍珠湾宣传夜夜城与刘牧野的“锅巴”的IP与刘牧野的IP仅差最后一个字节,而"锅巴”又据信是“五色版”。 老菜头与五色版之等价性尚有待取证确认。 各位湾友当和平相处,保持良好的语言环境。 近墨者黑,恶劣的语言氛围造成的潜移默化是可想而知的。 不要把某些网站的低级骂街带到珍珠湾!
个人分类: 网站信息|105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高唱一首国际歌
热度 13 晓亮 2013-3-24 10:31
当载着中国领导人的专机降落莫斯科机场时,莫斯科的电台用一种亲切的声音报道了这个到达的消息: 欢迎您,习同志。 看到习近平主席的夫人--彭丽媛从飞机走出来,日本老百姓惊呆了。来自中国的政治清风使得日本政坛有点坐立不安,星期五一整天各大电视,报纸都在报道中国领导人访问俄罗斯,以及中国第一夫人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彭丽媛的演唱。国际歌是中苏两国老百姓都特别熟悉的,几十年前,中苏两国人民唱着这首歌,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一直以来的中国领导严谨的印象被新领导人的中国范儿打破了。日本观众都在打听第一夫人的身上的大衣是中国国产的还是海外定制的,手上的黑包包是中国国产的,还是世界名牌,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日本观众关心的。自然而然大家也会把中国的第一夫人与日本首相夫人相比,虽然两国文化的不同,但是从评论员们的赞美,中国第一夫人的印象分很高,她的形象被日本各界接受了。 在访问之前,日本就有媒体对中国第一夫人出访给出了很多猜想,其中大多数是按照美国总统第一夫人外出的规格来描写。并且当中国国家主席降落在俄罗斯机场时,日本媒体特地用了一个专门的镜头,全程抓拍中国第一夫人的一举一动。晚间新闻用很长时间段介绍关于中国领导人的出访话题,其中第一夫人彭丽媛就占了很长的篇幅:……中国第一夫人服装代表了中国的时装潮流,当她下飞机时是穿着与国家主席一样的黑色大衣,但是在春天即将来临的寒冬莫斯科,第一夫人的脖子上那条深草绿的围巾,预示着中国来访即将带来春天,像一个报春的燕子…… 日本的政治动荡使得日本首相很难能外出长时间地访问,特别是与第一夫人一起出访。小泉纯一郎是日本近几年在位很长久的首相,但是因为没有夫人,所以出访时只能让他妹妹一起陪同出访,失去了展示日本软实力的机会。以前谈到中国的领导人出访大家都把王光美作为中国的第一夫人的形象代表,她亲民,睿智,现在缅甸,斯里兰卡的民众都还记得她。现在当另一位亲民的第一夫人登上国际舞台,日本怎么会不着急? 日本那些评论家在高喊: 安倍昭惠,你夫君要你一起出访非洲了,不要再在小酒屋陪酒聊天了! 日本媒体在谈中国第一夫人的和蔼可亲的时候,向安倍首相发出了警告,日本正在与中国因钓鱼岛在国际各个场所争取支持,俗话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561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美国政府真友好
热度 15 cat 2013-2-26 01:41
上周美国媒体铺天盖地报道中国黑客攻击美国一百多家公司,还信誓旦旦地确认 这黑客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地在上海浦东,还登有其大楼的照片。可是这么多天来怎么美国政府一点行动都没有?外交抗议 , 没有! 制裁措施,没有 !中断军事交流,没有! 连一般的外交交涉都没有! 难道是中国太强大,美国政府不敢有所作为了?显然不是 !“银河号”事件,炸大使馆它都干过,这次为什么就消声无息了呢?难道美国政府就是这么友好的吗?当然也不是,这其中的奥秘是不言而喻的!
5314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打破中日友好的神话
热度 6 岳东晓 2012-9-13 00:15
下面是我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 最先发表在《北美行》 ,centurychina,ALT.CHINESE.TEXT等地,但早已被人们忘却。 http://bbs.fmprc.gov.cn/detail.jsp?id=77110 打破中日友好的神话 岳东晓 多年来,某些中国人在谈到中日关系的时候,总要重复一下中日友好的调子 ,然而,历史与现实非常明确的证明,中日友好的提法是缺乏事实根据的自欺之 谈。综观中日两千年的交往,中国与日本之间,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之间从来没 有过平等友好的关系。宋朝以前,日本称臣于中国,而中国人毫无保留地传授文 化与技术,特别是在唐朝,日本人多次派人到中国求学,而中国也有鉴真东渡等 。从明朝开始,则是日本人对中国不断侵略、破坏,不断残杀中国人的历史。中 国强盛时,日本人是中国人的门生,而中国人奉日本人为上宾;中国衰弱时,中 国人却沦为日本人的刀下鬼。 中日之间过去没有过友好,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违背事实提出中日 友好的虚幻概念,只能是误国误民。 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早在盛唐时即已显露无疑。唐太宗时朝鲜内乱,中国 应新罗之请以宗主国身份平乱。唐高宗龙翔三年(公元六六三)日本以援助百济 为名,出动舟师数百,占领锦江口。唐朝不得不谴刘仁轨领兵击之,『仁轨遇倭 兵于白江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一千 二百多年后的甲午战争与这一幕何其相似,同样是朝鲜内乱,中国以宗主国身份 平乱,然后日本乘机寻衅。然而,强弱易势,甲午之战的结果是日本吞并朝鲜、 屠城旅顺、割取台湾、牟获暴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痛苦和灾难,给日本 人民带来巨大的欢乐和利益。 显然,日本在唐代对中国的尊重不过是他们崇拜强权的特性的表现。当时 的日本尚处于近乎蒙昧的时代,无论在文化技术和国力上都远远落后于大唐。于 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制造工艺、建筑美术、典章制度等等,并仿照 中文草书偏旁等而造成日文,使日本开始走出原始时代,完成所谓大化革新。日 本人的向唐朝称臣的目的,无非是要同过引进文化来改善他们蒙昧落后的状态。 当时日皇即告诫其使者:『言语必和,礼意必笃,毋生嫌疑,毋为诡激』。史称 东夷貌柔顺,没有识别倭人的伪装。 二战后,日本对美国千依百顺,连天皇也每天早晨起来就去给麦克阿瑟鞠躬 行礼,获得美国的信任,以从中国和亚洲掠得的资金购买设备和获取先进的技术 ,如汽车、电器、半导体等。一旦感到羽翼丰满,就开始看不起美国人,把美国 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说得一无是处的《日本敢于说不》就是一个例子。然而, 美国在计算机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把日本远远抛在后面,而南朝鲜等生产的随机 存取芯片也侵蚀了日本的市场占有,这无疑是给那个狂妄无知的索尼总裁打了一 计耳光,他曾狂言日本的一兆位的存取芯片能打破美苏的战略平衡,认为日本人 的智力无与伦比,殊不知日本不过是在做计算机里最简单重复的一个部件而已。 而现在,这个日本人在藐视中国人之余,又对美国人毕恭毕敬了,连声说他不反 美国,他最佩服美国人。 在日本人这种对强者的恭敬面前,善良的中国人看不到日本人的目的,而把 他们当做了谦卑好学的朋友。李白就曾写诗哭祭阿倍仲麻吕。中国人确实是重情 义的民族。 但是日本是如何回报中国人的善良与帮助呢? 以唐朝之强势,日本人吃了败仗之后自然不敢明目张胆地侵犯,而且他们表 面上还对中国非常恭敬,不时派人朝贡,领取赏赐。但一旦中国势弱,日本立刻 变了态度。 宋朝抑兵太甚,版图收缩,国力疲弱,于是日本便不再朝见中国天子,而向 北方势力日盛的辽国称臣,只是从中国引进历法、医药、印刷等技术。 到明朝时,更有日本民众自发组成团队到中国沿海行杀人越货之事。明史记 载倭人『载方物戎器,出没海滨,得间则张其而肆侵略,不得则陈其方物而称朝 贡。』开始时,他们还假装是入贡使者,一有机会则杀掠而去,没机会就呈上土 产换取赏赐。明太祖洪武二年四月,倭寇数次侵掠苏州、崇明,杀略居民,劫夺 货财。此后倭患连年不断。到明成祖时,其规模越来越大,大的寇群多达万人, 小的数百人,其据点深入沿海各省,到处为害,已形成一股极为残暴的海盗武装 ,其所侵犯的地方,无不杀个鸡犬不留。如成祖三十四年,柘林一带倭寇『犯乍 浦、海宁,攻陷崇德,转掠西塘、双林、乌镇、菱湖诸镇,杭城数十里外流血成 川,巡抚李天龙束手无策』... 成祖四十一年春,『倭陷福建永宁卫,大掠数日 而去。复攻永宁城,破之,大杀城中军民,焚毁几尽』。总计沿海倭寇肆虐达七 十八年之久,明朝天下骚动,耗费国库巨额经费,军队死伤数十万。后经戚继光 等与之苦斗多年,才告平息,但中国也因此元气大伤。而倭寇屠杀中国居民十多 万,抢劫财产难以计数,更从此开始轻视中国。 明万历年间,也就是甲午战争之前三百年,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六十多小国 之后,出兵二十一万,攻占朝鲜,意欲以朝鲜为基地,一举征服中国。丰臣秀吉 的计划包括:占领中国后定都北京,将朝鲜王移至日本,巩固中国的统治之后, 即向印度进军。这一计划的主旨就是将日本举国从贫瘠的岛屿上迁移到大陆,也 就是日本后来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丰臣秀吉时代,日本的国力当然不足以完成这 一设想,而且其计划也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明朝虽然内政疲蔽、外交乏术,但 毕竟是个大国。李如松出兵朝鲜与倭兵恶斗,尽管中国军队多次中了倭寇的狡计 ,也终于迫使日军撤退。丰臣秀吉的美梦虽然破灭,却鼓舞了后来的日本人。此 后,日本的战略家们便开始不断研究和制订灭亡中国的周密计划。一九二七年, 田中义一的占满蒙、灭中国的详细计划可以说是集日本人三百年研究之大成,其 对中国的资源人文的了解程度与其用心之险恶、计划之周密,任何不麻木的中国 人看了都会出一身冷汗。 缺乏危机感的中国人却似乎并未把日本的威胁放在心上,使一直在暗中窥视 等待时机的日本人终于找到机会,刚从西洋学会了制造枪炮,便立刻拿中国人开 刀。一八九四年引诱清朝出兵朝鲜,然后借保护侨民等为由,向中国不宣而战, 攻城掠地,奸淫杀戮,逼迫清庭割地赔款。此后中国人在日本人眼里更是猪狗不 如,成了杀光、枪光、烧光的对象,男人的脖子被当做比试刀锋的试验品,女人 被日本人任意奸淫然后开肠破肚,儿童成了日本人刺刀上的玩物... 世界历史上 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一样遭受过如此的耻辱?!今天连菲律滨、印尼人都动辄打杀 中国人,不就是因为我们曾经被日本人杀得太惨,所以谁都敢踩我们一脚? 由上可见,说中日人民有过友好的历史完全是完全违背事实的。持这种说法 的中国人的唯一根据是唐代日本留学生与一些中国学者的密切交往。然而,这种 交往是由中国向日本单方向的文化和技术输出,日本留学生对其中国导师的尊重 根本不能作为日本对中国友好的证明,只能证明中国人对日本的无私的善意。在 唐朝以后的所有年代,包括宋、明、清、民国,日本人对中国不但没有尊重,反 而一有机会就疯狂地侵略破坏、烧杀抢掠。日本对中国怀有的根深蒂固的恶意。 日本人以恶意对待中国人,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任何对不起日本的事,而正是 因为我们教了日本人太多的东西。日本没有创造自己的文明,他们引进了中国文 明作为其文化的根本。日本人要称霸世界,必须首先彻底打垮它的启蒙老师─中 国,以摒除它固有的自卑心理。一旦消灭了中国,日本就可以把自己标榜为世界 文明的一支,成为世界的领导力量。这种心理,和那些武侠故事中不肖弟子艺成 之后要杀害恩师是同样的。 如果我们作一个统计,考虑与中国人接触过的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我们将 看到,无论是日本军队还是日本平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中国都是极端仇视的 ,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做危害中国人的事。在中国施行三光的日本兵当然不用 说,那些控制中国矿山工厂的日本管理人员用最残忍的方法折磨中国劳工,制造 了数以百计的万人坑,被劫持到日本的中国劳工也被日本平民残酷迫害而大量死 亡,当日军占领南京时,日本全国一片欢腾,《东京日日新闻》上连载两日兵“ 百人斩”比赛的比分106:105的进度成了他们饭后的谈资... 在所有与中国人直 接接触的日本人中,90%以上用了极端残忍的手法对付中国人, 而其它没有直接 接触中国人的日本人则赞同前者的作法。直到今天,日本人中间认为日本曾经侵 略而不只是“进入”中国的有多大比例?认为日本应该向中国赔罪的又有几个? 如果我们不以实证的态度去回答这些问题,而是泛泛地认为任何地方好人总 比坏人多,甚至凭空断言日本人中90%是好的, 那就太不能汲取教训了。我们不 能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和道德准则去估量别的民族,不能假定别的民族有着和我们 类似的善恶观念,否则,日本的所有行为就会变得无法理解。每一个民族都有它 特有的个性。我们应当从他们的行为总结出他们的“习性”,研究他们思维和行 为的规律。 实际上,在我们与日本接触过程中,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显示出了惊人的一致 性。一千多年以来,日本人使用的种种手段可以说是老一套,可我们总是上当, 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根据日本人的特点来揣测他们的用心。 多年来,很多反映日军侵略的电影都带这样一个套路:日军凶残,但总有一 两个有良知的日本人不惜生命同情帮助中国人。这样拍的用意很明显,但是我们 应该想一想、问一问,这种情节的构造有事实的根据吗?这种到处都有好心的日 本人的现象可能发生吗?答案是完全与彻底的否定,绝对没有!在南京大屠杀的 几个星期内,没有证据显示有任何日本人救过任何中国人,倒是有一个德国纳粹 党员叫拉贝的实在不忍看日军的兽行,感于当地人民平日对他的友善,保护了很 多人。在整个中日战争期间,没有任何记载证明有电影里那种“浪漫”的日本人 救中国人的事情,倒是有不少中国百姓抚养战后被父母遗弃的日本婴儿的事迹。 如果真有电影里那种善良日人,当年的保护人与被保护人今天岂不会成为新闻里 大力宣传的对象? 这些电影和类似文学作品起到的作用,就是在观众头脑中造成了一种假象, 认为日本人其实跟中国人差不多,他们的暴行只不过是因为受了军国主义的灌输 。显然,这种将一切归咎于军国主义的说法颠倒了因果。日本的残暴由来以久, 从中国历史看至少可以追索到明朝的倭寇,如果从日本本身的历史来看,嗜杀的 血腥特质其实是其文化固有的一部份,军国主义的产生实际上是这种特质发展到 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相反。 在抗战期间,日本为了消磨中国人的斗志,鼓吹东亚共荣圈政策,一边对中 国人大肆屠杀,一边大谈“中日亲善”,欺骗了不少人,也勾引了汪精卫等汉奸 。现在,如果我们自己大谈中日友好,自己捏着鼻子哄自己,不仅淡化了日本罪 行的严重性,还麻痹了我们应有的警觉,实在是愚蠢之极。中日友好的说法从中 国人嘴里说出来只能让日本人感到可笑,更加加深对中国人的轻视。受害者跟逍 遥法外、否认罪行的日本人讲友谊,莫非是被杀怕了,要忘却不共戴天之仇,想 求皇军日后留条生路? 当日本某某首相上台时,有些人总要敢忙发出贺电,称对方为中国人民的老 朋友,这样露骨地向日本示好,令中国人羞耻得无地自容。其结果是,日本人越 发轻视中国,越发颐指气使。“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桥本龙太郎敢朝拜靖国神社 ,胆敢在钓鱼岛周围陈列大批军舰,军国主义再次粉墨登场... 难道不正是因为 得到了中国长期以来委曲求全的态度的纵容?在中日建交前,日本尚未有人敢明 目张胆地否认侵略,而七二年之后,日本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 国神社等种种事情就不断发生,这一切,与某些中国人发明、倡导所谓“中日友 好”不无关系。 每当日本政府高层人士发表□错误□言论,中国方面必然指责这是日本“少数 ”军国主义分子或是极右分子在歪曲历史.然而,只有“少数”日本人是祸水的 提法明显是一种主观腻断。如果日本人大多数是反对军国主义,承认侵略有罪的 ,那为什么在战后五十年里,他们没有选举出一个历史观不那么反动的政府呢? 一九九六年的大选中,为了争取选票,日本自民党在其纲领中加上要求内阁成员 应该参拜靖国神社等条款,同时桥本首相亲去参拜战犯灵位,“感谢战殁者”。 日本的执政党明知这一类行为必然会激起亚洲各国极大的愤慨,但为取得日本民 众支持,不得不冒由此风险来表现他们的“爱国”,由此,日本的民意一目了然 。 战后,在美国的包庇下,军国主义分子控制了日本的政坛。随着日本经济势 力的膨胀,军国主义已经卷土重来甚嚣尘上。他们不仅仅是否认侵略,他们把日 本的大东亚战争美化成解放亚洲的“圣战”。在他们看来,这样能给日本带来巨 大经济利益的战争当然是多多益善。承认侵略有罪,就意味著日本民族必须主动 放弃征服中国乃至世界的“梦想”,这对没有得到足够教训的日本人来说是不可 能的。一九九四年八月,《朝日新闻》访问了包括首相在内的内阁大臣,提问他 们对“大东亚战”的认识,结果十九人中,只有五人承认有过侵略,而这五人中 没有一人对侵略中国表示悔罪之意。美国在一九九五年九月二日,在珍珠港记念 日本投降,邀请日本首相参加,结果日本全国舆论大哗,认为是对日本的侮辱。 明白了日本人对其侵略战争的这一认识,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不向中国道歉 了。我们也可以预期,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日本皇军是还要对中国人行“善举” 的。对此“恩德”,我们只有指望届时中国军队能礼尚往来,报日本之万一了。 日本的年轻人,多数看不起中国人,而且视中国为敌人。据最近的民意调查, 日本的大学生大部份认为中国是日本最大威胁。而极力向西方和亚洲散布中国威 胁论的也正是军费开支为世界第二的日本人... 而在中国方面,最近,《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表明,99.4% 的中国青年认为 须牢记日本的罪恶史,95%以上的人认为绝不能容忍日本右翼分子对美化罪恶, 毒化日本下一代,80%以上的人认为日本正走向军事化的威险道路,认为日本对 亚洲以及世界和平构成威胁。在对日本民族的性格的评估中,半数以上的人选择 了“残忍”作为主要特徵。 今天的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交往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中日人民之间的敌 意也随着互相了解的增加而深化。年轻的中国人比他们的长辈更加仇恨日本。原 因非常简单,在更多的交往中,中国人才认识到仇视敌视中国的并不只是几个头 号军国主义分子,而是整个日本民族。 日本人非常清楚,日本跟中国接下了血仇,这种仇恨若不加以消解,日本过 不了安心日子。对日本来说,未来的发展道路只有两种选择。1) 承认日本对中 国和亚洲犯下的罪行,与军国主义划清界线,放弃其征服亚洲乃至世界的野心, 争取亚洲人民的谅解。2) 美化日本的罪恶,对下一代灌输军国主义的“光荣” ,以在未来适当的时机全民发动、东山再起,以铁血武力扫荡亚洲,将一切与日 本有仇的民族斩草除根,建立“东亚共荣圈”。 所有迹象表明,日本选择的是第二条路。这里的原因,一是日本固有的顽固 。二是因为日本在二战中损失极小而获利极大,以总计三十万的平民死亡人数换 取了对亚洲彻底的掠夺与破坏,而日本人,包括众多罪大恶极的战犯都没有受到 惩罚。强弱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日本通过侵略使自己变强而他人变成极弱 ,奠定了其今日繁荣的基础。今天的日本处处把自己当成亚洲在经济和文明方面 的领袖,如果承认侵略有罪,就得象德国一样向受害国赔款,象德国一样象向受 害国谢罪,就必须彻底放弃日本人优越、日本人应当统治亚洲的“信念”,就会 动摇日本社会经济和道德的根基。象日本这样的民族,如果没有受到沉重的教训 是绝不可能自动反省的。从日本看来,打一次大东亚战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利益, 又怎么能否定战争呢? 既然日本不会承认侵略罪行,他就要考虑这个问题:怎样对付坚持要讨回公 道的中国人? 从这样的现实展望中日关系,我们看到的是一场生死搏杀。我们没有选择的 余地。 中日友好既没有历史的根据,也没有现实的基础。向中国人民宣传中日友好 的观念,必然造成思想上的错误和混乱,不是导致人们思想麻醉,就是引起国人 对中国政府的不信任。用“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之类的不现实的想法来指导 中日关系的发展,完全是作茧自缚。历史的教训使我们必须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日 本的用心,中国人民争取正义的事业和日本军国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对立 才是中日关系的主流与实质。 Dec. 1996, initial text Aug. 22, 1997 Revised Setp.27, 1997 revised
个人分类: 中日关系|15749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原创:七月五日 — 二十五周年 —这不是回忆录
热度 6 燕山红场 2012-7-5 05:28
今天已经是2012年7月5日,而星期五(2012年7月6日)上午中俄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即将来到我们研究所与俄中友好协会会长、所长季塔联科院士共同签署2013年双方的工作计划。 寻出2008年的旧作,补充修改完善,算是对自己25年前“铁人”征程的回顾,更是对今后人生的激励,鞭策自己能进一步奋起扬蹄、志在千里! 同时,7月5日也是自己人生中最终另一半人的生日,打打闹闹也有多年了,还是要将征程进行到底,毕竟曾经牵手、搀扶、并肩,仅在此预祝远在故土的她生日愉快!幸福美满!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原创---征程跛鳖涉千里,煮粥焚须见亲情 ——忆昔参加 21年前的“铁人”三项! 跛鳖千里:《淮南子·说林训》:“跬步不休,跛鳖千里。”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差,也是能成功。 煮粥焚须:《新唐书·李勣传》:“(勣)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虽欲数进粥,尚几何?’” 比喻亲兄弟般的友爱。 奥运会过半,今日为8-18,不由的回忆起自己曾励炼过自己的1987年7月5日的“铁人”三项比赛。当年是在怀柔、平谷、密云间进行的《华远杯》国际“铁人”三项比赛,赛程为:游泳 — 2000米;自行车 — 100公里;马拉松—— 42.195公里;要求在9小时完成,号称过时间就“关门”。总共限定200人报名,自己是86年秋季报名的。在天坛的东门,大概还交了40元的报名费,好像是北京市体委的房子。而后是不断的到西单、新街口、地安门等二手的商店去选购赛车,也询问过王俊生了,他是先农坛足球中心的主任,他告知:体委淘汰的旧车你也买不起,要好几百美元。因运动队的新赛车都是数千美元进口的。当年还要养家糊口,工资不过是几十元。花了两个月才买到一辆上海永久跑车,七、八成新。对自己来说已很满意。 自此开始了有趣而艰苦的自我训练。首先,跑步上、下班。自二七剧场路铁道部住宅区(就是现在的长安商场边)每日跑步到玉泉路南郊的吴家村路,离北京重型电机厂很近了。每个地铁站的间隔应当是10-15分钟。晚间5-6点下班,有班车,也不坐,同样跑步回家。记得有一天下班,突降暴雨,人们或者等在商店里,或乘车。整个马路上就我一人在风雨交加还伴有披头盖脸的冰雹中跑着,可真有趣。每逢休假日,实施加长距离跑步。自家门口跑到石景山“首钢”门口再折返,冲刺在复兴门立交桥上为终点。 自行车的练习也是在周末,自家门口骑车到门头沟的三家店水库。放下车,脱衣从西岸跳入水库,游上几个往返。那时,国家船板队在龙泉宾馆常驻,他们扛着器材在东岸下水。好像游两个小时左右。登上车向潭柘寺方向骑出几小时,沿长辛店、大灰厂一带返回城区。从广安门、菜市口回到吴家村,到单位在试验室的混凝土试块养护室里洗澡后,回家已是华灯闪烁。那时洗热水澡还是很奢侈的,幸好作为试验室的工程师,这点“特殊化”就享用了。 转眼临近比赛的7月,可此时自己的工作紧张状况难以述说。西单北面的华威大厦从6月底开始正式混凝土底板浇铸。1.2米厚的混凝土底板需要连续浇铸不间断,而从八宝山混凝土搅拌站开来的混凝土罐车停顿过久将会影响混凝土质量,这个质量监督的任务领导交给了我。授权自己批准超时混凝土允许浇铸还是退回!一辆混凝土罐车6立方米混凝土,好几千元;可不合格的混凝土倒置下去与钢筋浇灌在一起,是无法掏出来的。华威大厦是挪威王国在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还是在华远公司作甲方时,对此就关注了许久,现真刀实枪的时候来了,那敢掉以轻心啊!就这样,训练停顿,吃住在工地,开工的第一天,整整29个小时没合眼,盯着混凝土浇灌没离开工地一步。最后,楞是领导派人把自己拉到车上送回家休憩片刻。 而万分不幸的是由于吃、住在工地,都是单位食堂的送饭,就餐极为不规律,七月初竟然腹泻,需要靠黄连素来止泻。七月四日就干脆仅吃了一顿饭。 1987-7-5——永志不忘的一天!经层层叠叠的部门批准,头天下午,运送混凝土试块的北京130卡车拉着我的自行车,还有我的小伙伴小董、小谭(试验室的职工)提前住宿在怀柔县的前铁道兵招待所里。而此间,西单华威大厦工地的工作组长齐建军、我的领导(也曾是大学毕业后陪伴指导的第一批学生之一范*和他的妻子)各自乘坐的212北京吉普车也来为我加油助威!我的亲兄弟开着长江750摩托车也来了。这样,我的前后左右就有4辆机动车辆。差不多有十多个人在服务、鼓劲。 早餐后,不足两百人,(内有外籍运动员10%) 齐集在平谷县雁栖湖畔。8点,北京市副市长、组委会主任陈昊苏站在湖边水中,刚刚举起发令枪,人们已经“披荆斩棘”般的争先恐后、“抢跑”般的跳入湖里,笔者还在想——是否会重新发令,只见陈昊苏已经无奈的走回岸边。因此,我入水自然后于他人。用蛙泳姿势努力游向折返点——湖泊中的一条小艇,在那里有工作人员在每个游到者手臂画上记号。当我刚刚到折返点:1000米处,只见岸边公路上,一辆又一辆自行车嗖嗖、飞一般的开始急驶,那是开始了第二赛程的人们。等我上岸方得知:此时我为150名左右,头一个赛程游泳:2000米用了50分钟左右,要知道这是平时根本没有达到的水平。累得只顾呼哧呼哧的喘气,水淋淋的坐在椅子上,是几个小伙伴为我脱下了泳裤,帮忙套上背心、短裤、穿上鞋、系上了鞋带,还有一个给我喂水。同时知道了第一、二名仅用不到30分钟,是北京朝阳区的中学生,恰好一男一女,都是18岁。 自行车——100公里是自平谷雁栖湖畔经密云水库再到怀柔县剧场门口为终点。一路上,不时遇到在第一赛程先于我的朋友,一个又一个的超过。大约在40-50公里处,竟然遇到了游泳的第一、二名,他们俩已经浑身无力,多次嘟囔着要退出。我们这一团队有12——14人,内有位中年人不知疲惫的给大家讲故事,鼓励大伙,至今仍旧感谢这位不知姓名的好人。此间我的小伙伴们在130卡车上给我照了唯一的一张自行车赛程留影。实在不好照,都在动态。此段用3小时多,赶超了不少人,到了130名左右,达到30多公里/ 小时!这也是以前没骑出的速度。 42.195公里——漫长的马拉松开始了,一看到这局势我就晕头转向!城里的坡度有多少?复兴门立交桥才几百米,可从怀柔剧场一跑出来,好吗,我的妈呀! ——好几公里的大坡直奔慕田峪长城,沙石路面,没有树可遮蔽当头的烈日。虽然路边有蛋糕,水,可一点也不想吃,渴得不得了,但喝了水,肚子里就晃荡着。齐建军想出怪着儿,把西瓜的籽掏干净,抱着半个西瓜边跑边拿牙签叉着一块,说:“没籽的,快吃!” 他还从路边的沟渠里用桶舀出清凉的水,哗——迎头浇来。这水在身上一会儿就蒸发了,可鞋里的水、汗、泥沙搅和在一起磨得脚生疼。 折返点终于到来,也就是说还有20公里多,又是下坡,心中暗喜,但体力不支已非语言所能表达。到了最后的确1— 2公里,死活已不知,就想躺倒,四肢像是不属于自己了,一屁股坐下就不跑了。小伙伴架起我,鼓劲到:还有5分钟,马上到了!前后左右的4辆机动车辆停在路边,都在问长问短:要不然上车你拉一段? 不,还是要自己跑,不能欺骗自己!大家还为我喊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就是这样,5点过后,是在110名左右,36岁的我——前后用了9小时13分钟,结束了全部赛程!! 可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只休憩了一天多,7月7日晚我就登车北上,到辽宁省辽阳市参加前铁道兵系统内的学术研讨会,7月8日还作了会议发言,介绍华威大厦的混凝土底板浇铸技术成果。 当年冬季,我可爱的女儿降生于世,她的母亲(我的前妻)为我参加“铁人”比赛付出的辛勤劳顿当然是无法计算的。 今日远在异乡的自己,每逢想到当年的“铁人”三项比赛就格外怀念那些可爱可敬的朋友们,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一事无成!2003年,在“莫大”哲学系,当同读硕士学位的韩国国防部上尉(时年30岁出头)听到此信息后,说了一句话,我永远也不能忘:“你能做到这样,那你还是不是人了?” 是啊,他们是永远也不会理解,我们中国人的团聚、毅力、顽强拼搏,而这仍将是激励自己余生的法则。 仅以此拙笔献给北京的奥运会,献给日思夜想的故乡亲人们!献给年已八十仍是精力充沛的作为志愿者—— 擎举奥运火炬留影的母亲! 窗外,东方已亮,祖国的又一个朝霞满天—— 于莫斯科 凌晨5时 2008-8-19 (当年夏日未曾回国休假) 修改补充于 7/5/2012
1498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4 05:40 , Processed in 0.050807 second(s), 12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