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考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我所经历的文革时期学校教育
热度 4 云海暖流 2015-10-14 16:02
文革,不同的经历,感受也不同。反对的不少,主要是被打倒的那些人或当时没能考大学的后来写了大量的反对文章。可网上调查支持文革的反而成了大多数。很早以前腾讯有个调查支持的 69% ,反对的 31% 。 对文革的辩论,如果不去管官方的结论(俗话说政治是婊子,所以官方的也不一定可信!看看四人帮的“十大”罪状,你都会忍不住笑了。),民间的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有完全的共识的。经历过“文革”的,倒不如自己来回忆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更有说服力。 文革到底是三年还是十年?现在的年轻人请注意 :真正的文革只有三年!为什么是三年?请翻阅人民日报 ——66 ~ 69 年的人民日报,上面基本是文革发动和正在进行的信息。 70 ~ 76 的人民日报没有任何文革正在进行的信息! 1968 年 9 月 7 日 人民日报社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既然是胜利了,当然也就不需要再文革了。 69 年九大之后,中央文革领导小组被撤销,宣告文革的结束! 1977年 之前没有人认为文革不是三年的,大家都是指 1966-1968 年。 1977 年之后大家都说文革十年!可说文革不是十年者,凤毛麟角!为什么呢?因为官方有结论啊,压制人民的正常见解。还有那些官员没有被平反,对他们来说文革是没有结束啊,尽管对当时 8- 9 亿人来说文革是结束了。 言归正传,还是回忆一下我的“文革”中小学经历。 1968 年底,文革结束。全国的工业生产全面恢复运转(农业农村文革受到的冲击不大)。 1969 年春,全国的中小学校也恢复了正常上课 . 我是 1969 年春季入学的,学校有正规的一年级课本。语文第一课就是“毛主席万岁”。到了 5 年级,改成了秋季招生,俺还多读了半年的小学。学校除了收了一点学杂费外,连课本也不用交钱!读小学时虽然有黄帅,张铁生的事迹,及后来的林彪事件,但影响不大。老师还是书照教的,课照上。小学读完,上初中高中几乎是自然升级,个别留级和个别家长没有让孩子继续读书除外。整个小学时代印象比较深的还是那些政治口号:抓革命,促生产。破四旧,立新风。为人民服务。学雷锋。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社会主义形势一片大好。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等。那时总的来说课本都比较简单,小学的数学不叫数学课,而是算术课。除了上课外,还学种地瓜等。那时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没有应试教育。 1974 年秋,我开始上初中,整个中学只有四年。当时是教育要改革,学制要缩短,学工,学农,学军。所以,中学只是初中二年,高中二年。照样是不用交学费,只是一点学杂费而已。对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中学可以说是很重要的启蒙阶段。我大量的科普知识都是来自中学时代。我对电力,物理知识,化学,数学都很兴趣,非常崇拜那些科学家。初中的数学课,除了教代数几何外,还教会计原理。物理除了普通知识外还教地震测量知识,柴油机,拖拉机等知识。当时最吃力的课程是英语和化学。到了初二才自己找到问题所在,记不住英文单词和化学分子式,花了一番苦功去记住了那些,以后的成绩就无忧了。初中高中都有劳动课,中学还有自己的农场。种地瓜,南瓜啦,水稻啦。为此,整个高一的上半学期都是在农场度过的。很大的一部分时间是干活,只有一部分的时间上课。高一的下学期开始学工,被分配到一电厂里。才去了两个星期,老师说要恢复高考,接着就回学校了(这就漏掉了高二学军了)。老一套的应试教育立马用上,先编两个所谓的“尖子班”,接着除了继续上原有的课本外,就开始题海战术了。作业多如牛毛。不过,那时好像没有怨言哦。 高考。这真的是学子们既爱又恨的门槛。特别是 1977-1982 年。它表面上是公平的,考的好自然就去上大学了。一下了就成了国家干部了。跟古代科举类似。可实际上,公平的背后却是极大的不公平。因为可以上大学的由于名额的限制是寥寥可数的。绝大部分上不了啊。 有些人对文革失去高考机会耿耿于怀,殊不知过去高考对中国的绝大部分学子都是不公平的。 我在的中学高一下半年有两个“尖子班”(全年段 8 个班),后来学校为了集中精英教学资源,又合成了一个“尖子班”,淘汰了一部分人到普通班级。这个班级由开始的 48 人,后来许多有关系的回城青年又加入,导致小小的教室挤了 60 多个,很多是没有桌子的。最后呢,好几百人只有不到 20 人考上了大学! 1978 年,上大学可以说是当时最快活的年代,无忧无虑啊。我最大的不习惯是从南方到北方,冬天冷的够呛,每年都生冻疮哦,可能是穷,衣服穿了太少了。不过,整个大学年代没有交过一分学费,还可以领助学金够吃饭的。没有花父母什么钱。感谢当时中国的真正社会主义啊!当然,我在出国之前也教了 8 年的书奉献回去了,这是后话。大学由于没有高考压力,学习反而随便了。专业课没有花太大精力,倒是很多时间花到课外读物上,什么中国通史,世界历史,中国思想发展史,科学发展史,著名小说如四大古典,外国小说等等的乱读了一通。虽然跟我的专业一样没有什么卵用。但是开阔了视野。因为那些书当时在中学的图书馆里是没有的。我大学里学的知识 90% 后来的生活中都没有用上,纯粹的浪费时间。也许大学只是给学子们的自学能力打下了更好的基础而已。现在从这点看,上不上大学也无所谓了。 文革(严格讲应该叫后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应该是素质教育的翻版)。其实也是有可取之处,至少学生没有像应试教育那样成天扎在书堆里。
6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爱因斯坦博士的求学经历
热度 6 岳东晓 2014-6-8 03:03
民间传说总喜欢创造奇迹的奇迹,爱因斯坦是个超级天才,但有人喜欢把他说成是从笨蛋变民科(注一)。这可能吗? 很多人在谈到爱因斯坦的经历时,总要强调他第一次考大学没考上,发表狭义相对论时是一名专利审查员。好像管道工业余琢磨突然变成了物理天才。这种励志故事往往背离了事实。 先看他第一次大学入学考试没通过。那是1895年,爱因斯坦才16岁,报考瑞士联邦工学院。他总分没有达标,但是数学、物理考得极好。在学校校长的建议下,他上了一年学。1896年,他参加了瑞士的大学入学考试,物理、数学均为最高分,其他科目也都不错。年仅17岁的爱因斯坦于是进入苏黎世工学院学习。这是一所四年制的大学。1900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该大学的学位。 这个学位绝不是轻易能拿的。爱因斯坦未来的妻子Mileva是他在苏黎世工学院的同学,就因为在函数理论的考试成绩不行而没有拿到文凭。 大学毕业后,爱因斯坦立刻开始研读博士学位。其博士导师首先是 Heinrich Friedrich Weber,研究课题 是热电现象。但两人发生矛盾,爱因斯坦称WEBER的知识落后时代50年,不会用麦克斯韦尔方程。须知,麦克斯韦尔方程正是一个符合相对论的物理理论,只是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脑子没转过弯来而已,还试图用牛顿理论来解释。1901年中,爱因斯坦的博士导师转为 ALFRED KLEINER,后者是苏黎世大学的物理教授。爱因斯坦的研究课题转为分子运动学。 在他与其妻子的通信中,爱因斯坦经常提到与导师的学术讨论。其中一封信中提到 1901年12月19日,爱因斯坦与导师讨论了他关于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方面的一些新观点,导师鼓励他写成论文发表 。 在博士研究方面,1901年底爱因斯坦就基本完成了博士论文,并 在1902至1904年间发表了多篇热力学与统计力学论文。 但他的博士论文出现一些周折。直到1905年4月,他的博士论文终于通过,标题是《分子大小新的确定方法》,其内容是通过糖溶液的扩散与粘滞系数确定分子的大小。其论文全文参见: einstein-phd-dissertation.pdf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博士论文完成前后,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系列突破性论文。1905年3月,他完成了光电效应理论的论文(后来因此获得诺贝尔奖)。1905年5月发表了他第二篇突破性论文,这篇论文是 关于布朗运动的理论。并随后得到实验证明。学物理的在统计力学中都应该学过相关理论。 然后才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论文《 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 》。如前所述,麦克斯韦尔电动力学的方程其实已经是相对论性的(注一),爱因斯坦的贡献在于从相对论性的视角看待电动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绝不是颠覆性的,而是对麦克斯韦尔电磁理论的逻辑诠释。 至于爱因斯坦在专利局的工作,那是攻读博士期间为了糊口。如果你考察当时很多的科学家成长的经历,爱因斯坦的情况并不算特殊。很少有人能够大学刚毕业就拿到大学的职位,全日制地搞研究。 其实现在在美国读博士也是要工作的,一般是担任助教---除非导师有研究经费并且愿意支付给博士生。 注一: 民科往往指没有基础科学教育,却过于狂妄的人士。民科往往在基本概念都没搞清的情况下,对现有科学发表不靠谱的抨击,其形式完全是反科学的。我就曾多次属文指出民科的一些概念错误。参见 《九驳民科》等新浪博文 。 注二: 参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7d3a300100onia.html
个人分类: 科普|1018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外交官出国了夫人咋办?
热度 5 稻草 2013-10-18 10:17
外交官的家庭生活 文:多国丽   因为工作的缘故,最近采访了多位大使级的外交官。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与各位大使都聊到了“外交官夫人”与他们的家庭生活的话题,几乎每一个大使都说到,当了外交官,就普遍兼顾不上家庭了。   新中国初建,外交官制度学习苏联,当时外交官是可以带夫人同行出国的。但由于经济困难,很快取消了这个福利,外交官们往往别离了家人,独自踏上驻外的路程。   吴克明大使第一次出国时到塞浦路斯做随员,七年的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外,孩子都交给了妻子照顾,而他两三年才能回国一趟。吴大使说,使馆内其他的外交官都这样,所以别的国家都称中国驻塞浦路斯大使馆为“公”使馆,意为全都是男人。   在与徐贻聪大使的交谈中,谈到家庭的这个话题,他的语气中含了对家庭的愧疚之意。长时间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以至于两个孩子考大学都成了问题,尤其是自己就是学外语的,孩子考大学时外语只得了20多分。   孙玉玺大使说,从他开始从事外交工作,到现在孩子长到26,7岁,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六年。他在外交部工作的36年时间里,有22年的时间在国外,这么多年的时间常驻9个大使馆,走了138个国家。这还不算最多,中国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曾走过160多个国家。   看来,恋家、腿脚不勤快,都是做不了外交官的。   而从通知驻外到出国,外交官们往往只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这段时间还有学习国外的情况,根本没有时间处理家里的事。所以很多外交官,其实都是“甩手掌柜”,丈夫常年在外,家里有妻子照料着家庭。   出身河南农村的张宏喜大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1975年到泰国做随员,我们打前站的16个人,一个月的花费可以买两辆奔驰车。我算了一下,平均到我身上,需要我们全村所有人劳动一年才能供我在国外的花销。”他对记者强调,过去不允许带夫人孩子同行,不是国家不讲人情,而是当时客观条件所限,“国家没钱,都出去的话花费太大。”。   到70年代末,政策稍微有点放宽,一等秘书以上职位的外交官可以考虑带夫人。但带夫人的也还是少数,一是孩子没人照顾,二是如果出国,夫人自己在国内的工作就得丢掉,出国几年后回国还能找到工作吗?所以张宏喜大使说,只有退了休、孩子已经成年了的夫人才愿意跟随丈夫出国,年轻夫人哪里愿意。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政策也放开了,外交官出国都可以带上夫人。出国的外交官夫人有两种情况,编制内和编制外。   编制内,即夫人也是在外交部工作,根据她的专业确定在使馆内的工作。比如所徐贻聪大使的夫人也是在外交部工作,随徐大使驻厄瓜多尔的时候,夫人就被任命为一等秘书。孙玉玺大使的夫人是外语学院的老师,随孙大使出国时,外交部给了临时编制的身份,但工资在工资等级里是最低的。   编制外的外交官夫人,也会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如管理仓库,协助厨房做事等等,会有一定的补贴。如张宏喜大使在1999年至2003年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期间,夫人是在领事馆内做出纳的工作,每个月有300美元的补贴。张大使说,夫人的300美元补贴是最高的,领事馆内其它外交官夫人的补贴都在一二百美元之间。   最近十年来,关于外交官的家属政策又进一步放宽,除夫人外,未成年的子女也可以随任。特别是到2006年以后,甚至老人都可以随任了,有的外交官把全家都接到国外去,夫人照顾大使,老人又照顾孩子。这是让外交官们可以在外安心工作。
个人分类: 生活转帖|3859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29 07:58 , Processed in 0.042493 second(s), 1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