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zhubay.com

珍珠湾全球网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tag 标签: 高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又是每年送礼时(旧文重发)
热度 7 宜修 2014-12-30 00:03
又是每年送礼时(旧文重发)
又是每年送礼时 宜修 接到老板的邮件,通知大家扮演 “ 秘密圣诞老人 ” ,抽签互换圣诞礼物。每逢此时,最怕抽到的就是一个不喜欢或不熟悉的同事,因为送礼的头痛会远远超过收礼的兴奋。 平生最怕抽签儿,是因为自己的手气差,“臭”到当大家都抽想要的东西时,自己绝对无缘;而若是人人都怕抽到的东西时,却非我莫属。有例为证:家里大门和二门的钥匙长相一样。每天掏钥匙开门时,都不失一场赌博。可往往本来选对了的,一念之差后,最终决定用来开大门的却往往是错的。手臭到这份儿上,不叫绝也难! 想起平生第一次参加 “ 秘密圣诞老人 ” 游戏,是高中毕业前的新年。班主任以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彼此留下高中时代的纪念,也希望借此打破男女生之间 “ 老死不相往来 ” 的藩篱。 我抽到了一个男生,一个在班上低调到无人察觉到是否出勤的同学。因为彼此间从未交流,虽天天同堂共读,却相互间既熟悉、又陌生;又因为老师再三强调要大家对抽到的名字守口如瓶,听话如我,连找参谋也未敢。只得悄无声息、挖空心思地在选择礼物前,多留意观察那位男生,还生怕遭到别人的误读 …… 交换礼品前的那个周日,我不得已前往王府井书店 -- 买书成了我唯一的选择,尽管我内心对这毫无悬念的无奈选择恨之入骨。那是个高考前大家都尽量多做课外题的年代,我在 “ 知识丛书 ” 专栏前放下这本、拿起那本 …… 最后押宝似地选购了一本最新版的物理习题,还生怕人家已经有了这本习题集......买重了,会让本来已经很没特点的礼物更平添一份难堪。 因为对自己选购的礼物很不忿,便有心通过包装加分,却苦于当年无包装纸可买。一心想让这平庸不堪的礼物稍有几分美观与特色,却再度担心被收礼人或旁观者误读 …… 踟蹰到最后,在书店隔壁的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选购了一张印有激励进步话语的贺年片,放在书的封面外,用彩色墙报纸包裹好,毛笔写上收礼人的名字,算是心有不甘地完成了这个 “ 历史使命 ” 。 几十年过去,当送礼已在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必不可少时,那平生第一次扮演 Secret Santa 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 而收礼的那位男同学,你现在何方?可否还记得我和那本习题集?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八日录于纽约
个人分类: 日坛忆往|6033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有一种你看不懂的汉字叫做医生处方
热度 4 燕山红场 2014-10-31 06:33
——亲,你是中国人吗? ——是的。 ——亲,你学了多少年汉语呢? ——九年义务教育加高中三年,一直上语文课。 从会说话一直说到现在。 ——那您觉得您对汉语的了解有多少呢? ——常用的汉字还是没问题的。 ——那给您一段文字您可以认识并读出来吗? ——当然可以了。 ——这个可以吗?先生? ——额。。。。这个不行,换一个吧。 ——那这个呢? ——再换一个。。。 ——先生? ——。。。。。。。 ——先生? ——滚!!!我瞎,我不认识字儿!! 好吧,中国汉字流派各异,百花齐放,其中医生处方体最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其内涵之深 远,气韵之雄伟,一枝独秀,无人匹敌。处方体的意义在于“让别人看不懂~~~” 如今处方体培训班已开课,更有专业处方体御用笔附赠~ 此伟大的艺术形式怎能由我大天朝独享。。。在俄罗斯更将此艺术发展扩大。。。可谓登峰 造极~ (俄罗斯医生你闹够了没有。。。。。) chufang.jpg (57.12 KB, 下载次数: 0)
个人分类: 转帖|290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厕所正在下降,请勿上飞机!
热度 3 ytsword 2014-4-10 20:56
1、高中时,有一次和妈妈在亲戚家吃饭,一桌都是长辈。因为是春天,所以有个菜是春笋,我想起来我妈吃春笋要发疹的,于是脱口而出:“我妈吃了要发春的!”谈笑风生的席间一片寂静。我恨不得挖个洞钻,都没脸看我妈! 2、记得有次上哲学课,那老师让学生提问,什么都可以,有人提到为什么搞哲学的基本都单身呢?那老师没回答,接着有叫其他人提问。此时一女生说:“我暧昧的问一个问题。”我们都在想,她想问老师什么私人问题呢?然后她说:“啊,不好意思,我冒昧的问个问题。” 3、我同事跟人争执,急了张口来了句:“你以为我吃饭长大的啊?”我一直纳闷他到底吃什么长大的。 4、小学时一个很讨厌的男生找我借橡皮,我不借,他就死缠烂打,之后我用尽全身的力气狂吼了一句:“我不嫁(借)给你。”当时同学们立马安静下来了。 5、小学时候有劳动课,一般都是除草,所以到了前一天放学时候老师就得提醒我们带锄头。第2天上劳动课了准备出发,老师便于管理就问了一句:“有多少人带了啊?带了手的把锄头举起来!” 6、风刮的真大,把我移动的手机信号都刮成联通的啦 7、那时候读大学,有一个冬天特别冷,室友早上洗漱回来告诉说:“楼里停水了,估计是太冷水管冻住了。”就听另一个室友回复到:“早知道这么冷,也不给水管结扎一下。我们一听,昏倒。” 8、说是飞机降落的时候。听见空姐用很温柔的口气,说了这么一句话:“厕所正在下降,请勿上飞机!”(应该是:飞机正在下降,请勿上厕所。) 9、有一次在和朋友逛街,边走边聊说得老兴奋的,结果踩到了一个老婆婆,本来想说:“对不起,对不起。”结果说成了:“谢谢你谢谢你。”然后边聊边走开了,越走越寒。 10、高中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去餐馆吃饭,点了几个菜之后还在想要不要加个什么菜,本来我想说西红柿炒鸡蛋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脱口而出的竟然是——西红柿炒番茄。老板思考了很久。 11、一日俺的MM出去买东西!忽然看到天上飞过一乌鸦嘎嘎的叫!于是从她嘴里崩出一句:“这乌蛙叫得跟青鸦似的。晕死我了。” 12、我们思想品德老师:“像孔繁森这样的好干部,那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啊!”当时我笑得都抽了。 13、 我高中,放学和我MM一起回家,校门口看到一卖烧烤的,MM说要吃牛杂,因为烤架前人比较多,我怕老板听不见,于是我大声喊道:“老板,5串牛鞭。”然后 一片寂静,三秒钟后所有人一起暴笑。偶巨尴尬。最尴尬的是MM接着问我:“牛鞭是什么?”我只好非常非常小声地回答MM:“牛鞭就是牛尾巴啊。” 14、早上和同学去吃早餐,其中一个只吃包子馅,另外一个只吃皮。我们正在说他们两个浪费的时候吃馅的同学来了一句:“行了,以后你吃我的包皮好了。”在场的所有喝粥的全部喷出来了。 15、 说个真事,上班的厂车上,MM问我:“我的电脑不行了,老是死。”我说:“那你回去查查病毒看,记得要升级杀毒软件。”MM:“哦。”第二天一大早,车上 又见MM,我随口问了句:“查过了没?怎样?”然后,MM大声的说了句:“气死我了,查了半天,说是没(梅)毒。你说怎么办好啊?”当时那个寒啊。 16、 室友用热得快烧水,水开后那厮却悠哉游哉地看书不动弹,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开口说:“该拔了吧?”叫得好大声,没反应。十五秒后补充:“那里很热哎,就这 么一直插着很容易插坏的啊。”没动静。过半分钟水彻底沸腾,哗啦啦地溅了来。“那什么,都喷射出来了。喷出好多东西,叫声也越来越大,再插着恐怕会弄坏人 家哎。你确定不拔?”。一本厚厚的书朝我的头飞过来! 17、某女同学,一天顾影自怜,忽转头对后面的人说:“我的胸毛美不美?”吓人一跳,又说:“噢,我是想问我的眉毛凶不凶。” 18、朋友的高中数学老师上课讲直角坐标系,学生问:“为什么要这么建直角坐标?”老师:“我想这么贱(建),我就这么贱(建)。” 19、啊,空调里面还有电梯! 20、高中的时候,有A,B二人,A蒙住B的眼睛,问道:“猜猜我是谁?” B说:“我猜到了。”A又说:“啊,你猜对了。”遂拿开手走开。 21、刑法老师讲案例的时候说:“当时血这叫一个流啊,从一楼流到二楼,简直是血流成河。” 22、高中时,一女生在厕所门口(当时男厕女厕是隔壁)遇到一男同学,看到他的脸很红,脱口而出:“你的包皮好红啊!”世界顿时凝固了。 23、大学,某次辩论赛,一女生是赞成大学时应该要谈谈恋爱的。在反驳对方时一时情急说:“爱不是谈的,难道是做的不成?” 24、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 25、高中政教处主任在一次全校报告会上批评一些喜欢看毛片的男生:“不以为荣,反以为耻。”笑倒一大片。 26、我一个同学给另一个朋友打电话,对方的爷爷接的,那同学不知道在想什么,张嘴就是:“爷爷,我是奶奶。”突然觉得不对,哐一下就把电话挂了。 27、大学班主任的脑门是光的,于是我们给他起外号“葱头”。结果有一天,一女同学似乎有急事找班主任,远远的大声喊:“葱老师,等一等。” 28、大学的时候,女生喜欢晚上闲聊。有一天,正愤慨地说着某人的恶劣事迹,我说了一句:“这人就是一孙子。”正在看书的室长突然说:“谁叫我?”全屋爆笑。 29、脸乃身外之物,可要可不要,钱乃必要之物,不得不要。 30、这世界上妖怪越来越多了,唐僧越来越少了。 两男是同桌,关系较好。某日A生病了B陪同一起出去,然后一起回来。进校门的时候守门的大爷就亲切的问了句:“你们搞基的啊?”两人当场石化, 一阵寒风吹过……A小脸儿憋屈,说了句:“大爷,我喜欢的是女的。”这下轮到大爷憋屈了。石化三秒,B才反应过来,原来大爷问的是:“你们高几的啊!”
5950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高中的科学实验--好消息 2
热度 1 玫瑰红茶 2014-3-10 04:39
高中的科学实验--好消息 2
大宝参加的 astronaut challenge实验组(共6人), 3月6日到 金迺迪太空中心参加州的FSAC(FL student astronaut challenge) 高中组的模拟登陆火星计划比赛。 比赛进行了3天,今天终于听到了好消息,总分获得第二名,Lab作业 获得 第一名。 真为他们几个月日以继夜的努力感到高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ohi1CDO4F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ohi1CDO4Fs 2014 Florida Astronaut Challenge in NAS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W0POzQCzJ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W0POzQCzJY Lab Challenge比赛现场 2014 Florida Astronaut Challenge at NASA Lab Challenge http://www.astronautchallenge.com/ http://zhenzhubay.com/home.php?mod=spaceuid=2164do=blogid=21973
1276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哈哈,想起高中考试抄袭的戏剧事件
热度 6 岳东晓 2014-1-26 03:01
刚看了霜天贴的笑话, http://www.zhenzhubay.com/blog-29-21752.html ,第一个考试坐在后面抄前面的笑话让我想起高中时一起戏剧性事件。 我们那时候上高中是分班的,根据入学成绩分为重点、中班与普通三级。所谓普通,当然就是入学成绩最低的。 每逢重要考试,学校为了防止同班同学之间作弊,往往将各班同学随机打乱坐。 有次期中考试, 我后面坐了一个普通班的男生。考试前他问我,你是重点班的吧?我说是的。 最后一天考试什么东东我忘了,考完之后,这同学跟我说,你有个地方算错了,一个简单的数字错误。我一想哟呵,你视力很好嘛,在我后面把我的试卷都看了,而且还不是完全抄嘛。于是哈哈一笑,说你还行嘛, 还能发现我的计算错误。这家伙还说,你政治不行啊,什么什么都没有背下来。哈哈。 过了约一个星期,有次做完广播操,这同学看见了我,赶忙跑过来,说你太厉害了,佩服佩服,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原来他这次考试得分极高,大大领先班上所有其他同学,从几十名跃升为遥遥领先的第一。我一笑。心想你居然不认识重点班的第一, 你可能麻烦来了 。 第二天,我去学校听到很多同学在嘀嘀咕咕,正坐下,那位班上原来的第一、二名冲进我们的教室直奔我而来。我和他们是互相认识的。那位原第一名气呼呼地质问我:某某某是不是考试坐在你后面?我准确地回答到:我不认识某某某。确实,我不知道坐在我后面的那位同学的姓名。后来也没有人再来问过我,那位同学的名字高高的在他们班的榜上,而原来的第一屈居第二。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学校把那位坐我后面的同学单独放到一个办公室考试。 后来,我听到评论说,这人太笨了,抄也不能抄这么狠啊。
个人分类: 小学启蒙|6218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科普:登月着陆的高中物理计算 (3)
热度 2 岳东晓 2013-12-17 01:53
前次科普《 登月着陆的高中物理计算 (2) 》,我们得出“ 嫦娥三在轨道上停下来需要消耗的燃料约为剩余质量的一半”,也就是说如果在轨道停下时质量为1000千克,燃料要500千克。本来要接着计算嫦娥降落需要的燃料,但还没有来得及写,嫦娥就已经完美着陆了。我看网上的评论,说嫦娥没有发现阿波罗登月留下的月球车,这令美国人民很不安。 那么嫦娥三下降着陆需要的燃料是多少呢?这个计算需要一个数据,就是下降所用时间。根据报道,嫦娥从1万5千米轨道开始下降,到着陆耗时12分钟。 因此,燃料质量*燃料喷射速度 = 剩余质量*月球重力加速度*720秒;我们知道燃料喷射速度为4000米每秒;月球表面g ~ 1.6 m/s^2 因此,燃料质量 = 1.6 * 720 /4000 * 剩余质量 ~ 1/4 剩余质量。 因此,嫦娥从月球轨道制动下降需要的燃料为 M_{fuel} = M_{landing} (\frac{5}{4}\frac{3}{2}-1) = \frac{7}{8} M_{landing} , 也就是说,发射任务需要把 M_{moon-orbit} = \frac{15}{8}M_{landing} 这么大的质量送到月球轨道。 根据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ng%27e_3 嫦娥着陆质量为 1200千克, 也就是说,单纯从力学角度,嫦娥三发射任务需要把约1200*15/8 = 2.25 吨的质量送到月球轨道,其中燃料几乎与着陆质量相等。 下次,我们计算要从月球返回需要多少燃料。
个人分类: 科普|354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科普:登月着陆的高中物理计算 (2)
热度 2 岳东晓 2013-12-3 16:19
前文我 简介了一下月球着陆的问题 ,谈到两种可能的着陆方式,一是直接对着月心飞去(当然要减速),二是先绕月球转圈,然后伺机着陆。 第一种方式必须一击而中,要是稍有偏差极难纠正,而第二种方式虽然慢,但回旋余地就大多了。嫦娥三应该是选择第二种方式。 我们知道,一颗卫星要能绕地球转圈,必须达到每秒约8公里的速度,这叫做第一宇宙速度。怎么算出来的呢?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是 a= \frac{v^2}{r} , 因此 v = \sqrt{ar} 对于卫星来说,a 我们是知道的,卫星不太高时其加速度基本等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也就是 9.8 m/s^2,地球半径约 6400千米,因此,我们算出第一宇宙速度 v = \sqrt{ar} = \sqrt{9.8*6400*1000} \approx 7900 (m/s) 也就是每秒约7.9公里。如法炮制,我们可以算出嫦娥三绕月飞行的速度,我们需要知道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以及月球的半径。小学科学常识称月球表面重力约为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因此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月为 9.8/6 ~ 1.6 m/s^2, 而月球半径约为 1700千米,因此,嫦娥三绕月运行的速度约为 v_c = \sqrt{ar} = \sqrt{1.6*1700*1000} \approx 1600 (m/s) 也就是每秒钟约跑1.6公里。 现在,我们要把这样一颗绕月回旋的嫦娥三停下来,然后稳稳的落到月球表面。月球没有大气层,减速只能靠嫦娥三上的火箭发动机喷射的反作用力。问题是需要多少燃料? 为此,我们需要知道发动机喷出气体的速度 v_p ,这个速度大约是每秒四千米, v_p=4000 ( m/s) 。假设火箭一瞬间喷出质量为 m_r 的燃料,就让嫦娥三在轨道上停了下来(然后垂直下落),那么根据动量守恒我们有 m_c v_c = m_r v_p , 其中 m_c 为喷出燃料后嫦娥三剩余的质量。 我们得出燃料为 m_r =m_c\frac{v_c}{v_r} ,由于 v_c/v_r = 1600/4000 = 0.4 , 因此需要的燃料为嫦娥三剩余质量的40%。但是这个模型却有个问题:火箭不可能一瞬间将燃料喷出去,而是需要相当长时间,减速的不但是嫦娥三的最后剩余质量,还包括未喷出的燃料,因此,需要的燃料更多。具体的计算要用到简单的微积分,结果是(注) \frac{m_r}{m_c} =e^\frac{1600}{4000} -1 \approx 0.5 这个结果与我们前面的计算结果差不太多。 也就是说,嫦娥三在轨道上停下来需要消耗的燃料约为剩余质量的一半。但着陆任务还没完成,现在嫦娥三开始直线下落了,我们不能让它摔坏。 但今天先算到这里。。。。 注: 设嫦娥三质量变化为dm,也就是喷出燃料为-dm, 那么 m dv = v_p dm , dv = v_p dm/m , v = v_0 + v_p \ln \frac{m_c}{m_c+m_r} = v_c - v_p \ln (1+\frac{m_r}{m_c}) 嫦娥三最终速度为0, 因此, \ln (1+\frac{m_r}{m_c}) =\frac{v_c}{v_p}
个人分类: 科普|349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科普:登月着陆的高中物理计算(1)
热度 2 岳东晓 2013-12-2 12:40
学过力学的人都会感叹:登月着陆很难、非常难,比神舟飞船返回地面要难。为什么难? 神舟飞船返回舱基本就是一个铁罐子,本身是没有什么操控性的,它的使命就是选好时机,然后一头从地球轨道以约每秒8公里的速度斜冲下来。因为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返回舱与空气摩擦一步步减速,到了一定高度,还打开降落伞进一步减速,这也是靠空气阻力。只在着陆的最后一瞬间,才用火箭向下喷射,做最后的缓冲,使铁罐子以低速砸在地上。 月球没有大气层,飞行器没有任何可以借力的东西可以减速、转向,完全只能靠自身携带的火箭的反作用才能实现减速。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携带大量的燃料,还要有精准的控制。 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模型看看。我们考虑两种模式。 1)嫦娥飞船先进入绕月轨道,先绕着月球转,然后降落---这是美国阿波罗飞船登月舱号称的方式;或者 2)嫦娥飞船不进入绕月轨道,而是直接一头向月心冲去。 等会再来算。。。。 __.mp4
个人分类: 科普|4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高中同学聚会
热度 17 ojx111 2013-10-18 04:57
高中同学聚会
上个周末去 Las Vegas 参加了北美高中同学聚会。毕业已三十多年了, 好多同学从毕业就没见过,大家相见都十分兴奋, 都感到大家变老了,是啊, 当年大家在一起时还是十六丶七岁的少男女,现在却都是年到半百, 怎能不令人感慨。在这次聚会中也发现了几件趣事。 北美女同学比男同学多。是阿,女同学可以考出来, 也可以家属名义出来,还可以嫁出来。 而男同学却大多只能自己考出来,极个别以F2身份出来, 我还没见过结婚结出来的。 这次还有六个同学从国内来: 一个是离婚了的单身母亲; 一个是离异单身男,不愿再结婚,自己有一些钱,做生意, 外面彩旗飘飘,愉快得很; 一个同原配离了婚, 再取了个小他十多岁的丽人; 一个毕业后一直做一些生意,没有结婚,在外面同六〇后到九〇 后的女生都交往,前几年终于聚了个八〇后白领丽人(据说还有九〇 后想嫁给他,荒唐,完全可当他女儿),儿子才两岁; 只有两个还是同原配在一起。 说到国内还有一个男同学更离谱,前年刚取了第三任太座, 有一个儿子才一岁多,而他同第一任生的大儿子生的小孩都两岁了。 就是说,他的孙子比儿子大。 反之,北美来了几十个同学,出了两个外,没听说谁和原配分开了。 在北美反而使我们这类人的婚姻更稳定,因为除了外面诱惑少以外, 两人之间必须相依为命。 同几个同学去看了一个不便宜的show, 发现观众中明显有从国内来的旅游团,而且人数还不少, 说明国内来的都满有钱的。连白人演员都用中文向大家问好, 还连说了好几句。赌场发牌的也有不少华人, 看来国内游客是赌城的一大收入来源。
6995 次阅读|34 个评论
分享 潮汐高度计算中的套公式思维
热度 2 岳东晓 2013-10-16 08:14
我在《 科普:为什么一天涨两次潮(潮汐高度计算) 》用高中物理计算了月球、太阳引发的潮汐高度,并且解释了为什么背对月球的一面也涨潮,我得出的公式是 h = \frac{mR^4}{2MD^3}(\cos2\theta +1) h为某地点的潮汐高度,m为导致潮汐的天体质量、M为地球质量,R为地球半径,D为地球与该天体的距离, \theta 为该地--地心连线与地球-天体连线的夹角。这是一个相当简洁的公式,而且只用了高中物理就搞定了,都不要用纸笔,简单在计算机屏幕上心算即可。 据传,牛顿在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计算了潮汐,因此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已经解决了300多年了。不过,我们大部分估计都没有看过牛顿的计算(他那时候代数都用得少,用几何居多),我在网上也没有找到。 在网上搜索的结果发现这个潮汐高度的公式还很神秘。维基百科的条目上"tide"条目没有公式。搜索"潮汐公式",”tide formula"却发现搜出的前面几条竟然是我这篇博文,其余有几个计算思路相当扭曲,甚至错误。看来这个问题真值得进一步讨论。让我们来看看其他科学爱好者的计算 1) http://ngsir.netfirms.com/Q/ME/MQ27.pdf 考虑地球绕着月地重心的旋转,计算离心力,但没有给出潮汐高度公式。 2) 赵菊初: 对现有地球潮汐理论涨潮高度计算公式的质疑 类似,也是 地球绕着月地重心的旋转,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出的潮汐高度公式算出潮汐高度超过实际情况20倍,明显错误。 这两个计算,在我看来都有点奇特。为什呢?因为他们都选择了兜一个大大的圈子。 考虑地球与月球这个系统,假设我们要计算地球的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 f=ma,你只要计算出引力f即可,a=f/m, 你管它是怎么转的干什么? 但这两位科学爱好者却考虑 地球会绕着两者的重心转,他们的计算都假设轨道是圆的(其实完全可能是椭圆),从轨道计算出加速度,最后兜一个大圈子,仅仅是得到了a=f/m。 为什么会出现兜圈子思维?我的猜测是,这是一种套模式的思维在作怪,而不是从基本原理出发分析。遇到一个地月系统的问题,于是开始去套已有的答案,结果找到一个解:地球绕地月重心转,于是开始套公式,而不是从f=ma出发。其实说明白了,就是不动脑筋。 其实,要计算潮汐高度,我们根本不需要计算地球的加速度,我们 需要计算的是地心处引力与地表处引力的差 。 所以啊,人一定要学会 think straight.
个人分类: 科普|515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周末参加了一个高中同学聚会
热度 13 ojx111 2013-10-16 00:49
周末在 Las Vegas 参加了一个高中同学聚会 , 三十多年了 , 等有时间写一些感想 , 这是国内来的同学讲的一个笑 话 : 想找小姐嫌太贵 想找二奶嫌麻烦 还是去同学会好 弄掉一对是一对
8281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美国的高中家长夜
热度 9 Rafting 2013-9-5 04:24
美国的高中家长夜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学校家长夜。学校提早二周就通知了家长夜的安排,前天又来提醒。一看今年的安排很多内容。先是分开各年级分别介绍该年级的有关情况和要求,接着合在一起看合唱队表演。在校长致完欢迎词后,家长就按自己小孩标的地图一个个课室去参加老师的自我和课程介绍。学校校园很大,如没有地图是找不到课室的。 每门课程只安排10分钟,时间很紧凑。很高兴这些老师是因为喜欢才当老师的。AP政府和经济老师很有意思。大学和工商硕士毕业于斯坦福,在投行做过,在还完读书欠款后觉得不合适后就离开了。后又取得律师执照,曾在大法院工作过。但最终由于喜欢小孩和教书,又从东部回到家乡当老师。AP化学老师博士毕业后去制药公司工作几年回来当老师,而AP统计老师则是在高科技公司工作20年后回来当老师,同时是学校女子蓝球队的教练。 前面都是普通的教室里,最有趣的是参观汽车技术课堂。很幸运儿子很自觉,读书不用管,本来他选的都是AP课程。美国高中选课是要家长签名同意的,我看后不同意,觉得太幸苦。协商结果最后一门选了汽车技术这门课,这门课会教你换油、换胎等等汽车保养和汽车构造等,很实用。下面是拍的课堂照: 1951年Ford
5649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31 11:53 , Processed in 0.055583 second(s), 1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