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稻草的个人空间 http://zhenzhubay.com/?89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农业的出路是大农业

热度 1已有 2319 次阅读2014-4-12 09:07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随笔评论| 中国人, 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发展到现在,一家一户的,就够吃个饭,赚不到钱,这也是大多数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的原因。
      那么,中国的农业出路在哪?那就是大农业。大农业就是大面积,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耕种农作物,对于中国而言,大农业还有一个是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农业发展。
      具体来讲,是三方面。一是实行集体承包制。一家一户的地都集中起来,承包给一个专业化的集体来耕种,这个集体就是本地农民为主,外来人员为辅助,政府引导。二是开发大西部。西部农业,例如新疆,土地辽阔,水利资源也不少,要有当年的开荒精神,实施国家大农业的战略。这包括,把一部分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引导过去,把农业的科技队伍也建立起来,把适合长途运输的交通配套建设好,把深加工基地建设好,把工业化城市建设好。三是境外农业。引导农民到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美国和非洲,等等,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发展规模农业,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稻草 2014-4-14 17:53
  发展集体经济鼓起村民腰包

  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位于新乡市西南25公里处,有村民360户,1738人,1050亩耕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刘庄人在党支部书记史来贺的领导下坚持走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积极引进工业发展经济。

  几十年来,刘庄村党委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基本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经济市场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管理民主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轨道。刘庄村主导产业中的新乡华星药厂属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1990年以来,产品、规模不断进行双向拓展,厂里坚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国内10多家知名科研单位、高校联姻,同时组建刘庄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中心,加快原始性技术创新进程。现在,刘庄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肌苷和抗生素、维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出口总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

  2009年,刘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多元。近5年来,全村上缴国家税金高达5亿元。

  以工带农实现农村现代化

  以工业现代化带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刘庄人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目前,全村农业采用农场式管理,1050亩的耕地,经营管理只有19人,亩产粮食持续保持1000多公斤,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科学种田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

  实现经济转型 村民幸福安康

  近年来,村里拿出专项资金设立了创新奖,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先后入股北京、上海等地企业,并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合作,组建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资本运营实现了新突破,总投资10.8亿元,产品品种达31个,主要销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另外,村里还投资1.8亿元,用一年半的时间建成了日处理生产、生活废水6万吨能力,目前中国医药行业设备、工艺最先进的大型水处理厂。现在,通过微生物技术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与民用废水,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其它产业配套发展的循环经济、循环生产的新型工业格局。

  “我们的生活比密还要甜。”一位年过八旬的刘庄村民告诉记者。2000年,刘庄规划建设了400套第三代住房——全框架结构,抗震强度大于八级,配有中央空调、信息网、路网、电网、轻音乐、集中供热供气、供水排水、生活废水处理、休闲健身广场、中心花园、安保全天候监视系统等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式农民别墅。现在,全村人已全部入住新村别墅,每户472平方米,人均120平方米。村党委还建立了适应刘庄目前状况的退休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村内退休人员除享受40多项公共福利外,退休党员和65岁以上退休村民年退休金为7200元,其他退休人员年退休金为6600元,未成年人的生活补助又有新的增加。全村群众由集体出资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除享受国家新型合作医疗的各项优惠政策外,集体在此基础上全部报销。刘庄投资2600万元新建了现代化教育园区,村民子女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真正实现了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回复 稻草 2014-4-14 17:54
记黑龙江兴十四村集体化道路——荒原上崛起新城镇
2014-04-11 08:31:1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郑少忠
点击:11533   评论:33(查看)分享到: 26
  “哥哥你闯关东,北大荒里扎了营。天当被子地当床,夜夜听着狼嚎声,那是个啥情景……”
  面对樟松白雪环抱、红顶白墙辉映的欧式别墅群,说起创业的艰辛,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村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且唱且吟,泪水顺着眼角淌了下来。
  “这是高兴呀!”付华廷使劲揉了揉眼说,几十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去年全村总收入17亿多元,村民年均纯收入过7万。一个交通闭塞、气候恶劣、资源匮乏的偏僻乡村,发展成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新城镇。
  北大荒上扎下根
  36户山东移民改良600亩沙地,不让一户受穷
  出哈尔滨一路西行约400公里,记者来到了兴十四村。
  兴十四村位于大兴安岭脚下,千百年来一直荒无人烟。直到1956年春,428个闯关东的山东临沂移民打破了这里的沉寂。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82岁的张维良老人泪眼婆娑:荒原上大风刮得人直不起腰,沙子打得人脸上生疼,不要说房子,连树都没有,只有一根木头橛子上拴着一面小旗,上面写着“兴十四村”。
  绝望的移民陆续走了,428人最后只剩下36户。
  7岁随父母来兴十四村的付华廷,要饭被狗咬伤过,饥饿成了他童年最痛的记忆。1972年,23岁的他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暗暗下定决心:就是拼了命也要让乡亲们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地再荒也要让它多打粮,但人拉肩扛不是办法,要靠机械化!当时,村支部一班人靠带领村民养羊养猪攒了点家底,可买农机没指标。付华廷带着村民连背带扛,弄回来1100多个拖拉机零部件。几个能人一捣鼓,竟组装出一台拖拉机。过去一个强壮劳动力最多能耕种40多亩地,使用拖拉机后一人能耕种2000多亩,效率提高了50多倍。
  沙地漏水漏肥不产粮,为改良沙土地,这帮愣娃娃硬是连续7年人拉肩扛,把4万立方米的河泥搬到3300亩贫瘠的耕地上,把600多亩高低不平的沙土地变成了良田。1976年,兴十四村以人均2吨粮,成为黑龙江省卖粮最多的村;1979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1981年,村民全部从茅草土房搬进了砖瓦房;1982年,这里成为全国第一个彩电村,当时境外有家媒体不相信,派出了9人组成的调查组,明察暗访了7天,最后感慨地称:兴十四村不愧是农村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是名副其实的“龙江第一村”。
  沙包地里刨出金
  组建现代农业集团,产品涵盖100多个品种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付华廷说,做好了农副产品转化和精深加工这篇产业化大文章,沙包地里就能够刨出金子来!
  早在1985年,付华廷就带领乡亲们建起一座日处理10吨鲜奶的乳品厂,开了当时全国村办乳品厂的先河,投产当年就盈利65万元。
  1988年,村里建成了一座以玉米为原料的甜蜜素厂,年产2000吨、年收入2000多万元;1994年,仅用5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年产3000吨的柠檬酸厂,年收入3000多万元;之后又陆续建成了啤酒专用糖浆厂等33家企业,组建了总资产8.7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富华集团,形成了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畜禽饲料、乳制品等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产业体系。
  由于龙头企业的拉动,不仅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还增加了收入。兴十四村的玉米,村里企业以每公斤高出国家收购价2分钱的价格全部包销。村里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收入只占全村总收入的5%,第二、第三产业收入分别占到38%和57%。全村目前1万多亩耕地由18户种植大户经营,98%的农民从土地里解放了出来。通过产业开发,打造玉米黄金产业链,开发出生物制品、精细化工、保健品、饲料类四大系列30多个产品。其中,四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一吨玉米经过精深加工,平均每吨能卖到一万多元,增值10多倍。
  为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兴十四村还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联的林、牧业和旅游业。40多年来,他们坚持植树造林,累计造林1.3万亩,森林覆盖率40%。据专家测算,目前林木总价值已超过3亿元,而且还以每天10万元的速度递增。2005年5月,兴十四村被联合国北北合作委员会冠名为国际生态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兴十四村形成了以生物工程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产品体系,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村民人均收入7.02万元,全体村民都享有医疗和养老保障,享受物业、就学等10项全免费政策,8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花园别墅,户均居住面积196平方米。多种产业的发展,使兴十四村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富裕村变文明村
  办学校提升村民素质,20年未发生刑事案件
  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产业发展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各方人员向兴十四村聚集。富裕起来的兴十四村农民,又开始了崭新的城镇生活。
  他们邀请黑龙江省建设厅的专家对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全力推进和落实小城镇建设。2002年以来,建设花园式单体村民别墅136栋,每栋35万元的别墅,村民只拿10万元,村集体补助25万元,产权归村民个人。同时,为解决外来新增人口住房问题,兴十四村又新建村民住宅楼30栋,总面积达到42万平方米。目前,全村总人口达到1.2万人,预计到2016年,总人口将达到5万人。
  付华廷常说:“口袋富了不算富,富裕村要成为文明村,关键要提高咱农民的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
  为培养出更多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依托黑龙江省农科院等院校,兴十四村建起中国农民大学黑龙江学院兴十四村分院,这是国内首家坐落于乡村、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农民大学分院。
  企业的发展激发了村民们对知识的渴望。兴十四村有条规矩:村民子弟必须高中毕业才能进村办企业工作,且女孩优先。村里成立了成人职业学校,还先后派出了310人次到大中专院校深造,有126人获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成为村办企业的技术骨干。
  兴十四村制定了全面细致的村规民约,印制成小红本下发到户,村干部带头执行,违反规定一律处罚。村级班子长期坚持民主决策、村务公开等制度,定期向村民公布村级政务财务情况,让村民参与村级管理。该村连续20多年没发生过刑事案件,是全县有名的无超生、无赌博、无迷信活动、无刑事犯罪、无重大事故和环境污染的“六无村”,曾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级生态环保示范村等称号,并受到国务院嘉奖,付华廷也多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淑媛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人民日报 3月27日)
回复 稻草 2014-4-15 17:10
何平:发展“民营集体经济”才是正道


  从农村经济发展走向看,有人寄希望于民营经济,有人寄希望于集体经济,两种观点争论不休,似乎是完全不相容关系。其实,二者的结合才是农村的希望所在。
  一、民营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关系具有相容性
  其一,民营经济强调的是经营权,集体经济强调的是所有权。其二,民营经济是针对官营经济讲的,集体经济是针对个体经济讲的。显然,二者是可以结合的。
  所有权选择集体,经营权选择民营,则为“民营集体经济”。
  所有权选择集体,经营权选择官营,则为“官营集体经济”。
  所有权选择个体,经营权选择民营,则为“民营个体经济”。
  所有权选择个体,经营权选择官营,则为“官营个体经济”。
  二、农村经济不同模式的发展对比,充分显示出“民营集体经济”的先进性
  (一)土地改革时期的“民营个体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前,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据着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广大农民,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多数农民缺少土地或没有土地。新中国成立以后,成立了统一的人民政权,人民当家作主,迫切需要推翻旧制度,使老百姓拥有自己的土地。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的土地所有权归农民个户,由农民自主经营,因此,这一时期的农村经济为“民营个体经济”。
  (二)农业合作化时期的“民营集体经济”
  土改后不久,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农村以生产分散、资金和生产资料匮乏为特点的小农经济,不仅导致农村出现了两极分化,而且严重制约了水利建设,自然灾害防御等农村基础建设的发展,农业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为了克服家庭分散经营带来的困难,一些农民自发结成农业互助组。随后,中央不仅认同了互助组的做法,而且引导农民在一些比较巩固的互助组内试办初级社。1953年12月,中央做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共同劳动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并有少量的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到具有更多社会主义因素,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就是我们党所指出的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农业合作化的整个过程看,它采取了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这样一种前进的方式和步骤,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情况,而且培养和训练了一大批农村干部,使他们逐步学会集体经济管理,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避免了生产关系突然变革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农业生产稳步上升。1956年我国在严重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达到3855亿斤,比丰收的1955年增加176亿斤,比合作化前的1952年增加577亿斤,社员收入普遍提高。但是,农业合作化时期也有不足,比如速度过快,原定10-15年完成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有些农村违背了自愿加入的原则,强迫农民入社,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土地所有权由农民个体所有逐步转为集体所有,实现了较集中的规模经营,并且基本上由农民自主经营,政府只是起引导作用。因此,这一时期的农村经济为“民营集体经济”,而且被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公认为改革前农村稳定发展的最好时期。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官营集体经济”
  人民公社制度曾作为我国农村的基层社会组织形式,对我国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人民公社制度的出现并非是一个偶然的历史现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寻求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一次大胆探索。1958年3月成都会议后,农村中出现把小型农业合作社并为大社的情况,受到毛主席和中央其他主要负责同志的肯定和支持,并于八月被命名为人民公社。同月,中央作出《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至此,人民公社就迅速在全国普遍建立起来。此时的人民公社以“一大二公”为特点,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原则,一般为一乡一社,个别的一县一社。公社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贫富拉平、平均分配,无偿调拨生产队以至社员的个人财产,导致“共产风”严重泛滥。1958年冬开始,中央和毛主席曾经为人民公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界限,陆续纠正了一些错误,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公社存在的过分集中与平均主义的问题,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生产力仍然受到束缚。1962年9月中央八届十中全会上通过“农业六十条”之后,人民公社逐步调整到初、高级合作社的生产力水平阶段,在内容实质与基本形式上均与初期的公社有了明显的区别。但是,1966年开始,不少地方机械地照搬大寨的做法,争相建立大寨公社大寨县,并在经营方针上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把发展多种经营视为资本主义自发倾向。至1971年12月,中央指示各地不要生搬硬套大寨的办法,加上基层干部社员的抵制,才逐步恢复劳动定额,评工记分,按劳分配的制度。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社在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如:农民活动管得过紧,经济决策过分集中,利益分配苦了农民等。
  应该说,人民公社的目标与理想是美好的,但其现实情况却并不美好,导致这一反差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人民公社”四个字,而在于当时的人民公社没有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其一,农民加入公社的过程带有强制性,并非各地各村的农民都是自愿加入的。其二,负责公社经营的所有人士来自国家干部,所有人士的任免和调动均由上级组织人士部门决定,与广大社员几乎没有关系。这种体制注定公社的工作首先是对上负责,势必突出体现官员的意志和权利,滋生官僚主义,导致工作盲目决策,短期行为及各种形式主义。可见,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民基本上失去了自主经营的权利,村干部的权利不过是组织社员劳动,经营上的许多决策都是公社领导决定。因此,这一时期的农村经济为“官营集体经济”。
  (四)家庭承包制下的“民营个体经济”
  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核心的确立使广大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农民从长期失去自主权一下过渡到拥有自主权,这是农民在改革初期迸发出极大热情的根本原因,遗憾的是这一热情是短暂的,至1983年后,农民的种地积极性一直减退,这一现象又在于家庭承包制固有的弊端日益暴露,其中,最主要的弊端是“统分结合易分难统,集体经济名不符实”。从理论上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就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它是由家庭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的土地其所有权仍属集体,农民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农民在承包土地的同时按照合同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然而,具体执行时很难行通。虽然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集体有权要求农民承担一定的义务,但土地的经营权在个体,个体直接掌握着生产决策权和利益分配权。而个体经营者往往把个体生产和个体利益放在首位,其次才是集体和国家,恰恰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分配原则相反, 如:个体生产获得自由时,国家计划失控,农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时,集体经济严重匮乏。这种经济与旧社会的土地私有制相比,其进步不过是耕者有其田,实质上与新中国土改时期的经济极为相同,其生产决策和利益分配都是由个体直接掌控,实属个体经济。随着时间的延续,人们对土地私有的意识不断强化,土地私有行为已从最初的隐性交易发展到今天的公开买卖,大肆圈地。此时,如果我们还把家庭承包制说成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实在是牵强附会,连农民私下议论时都觉得可笑。因此,家庭承包制下的经济实属“民营个体经济”。
  (五)新型集体化村的“民营集体经济”
  农村改革后,几乎所有农村在政策推动下实行了分田到户,只有华西、南街等极少数农村继续坚持集体化经营,如今30多年过去了,凡是坚持集体化道路的村庄,不仅实现了共同富裕,而且早已跨越了小康,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管理企业化,农业发展生态化,农村生活城市化,农村民主大众化,农村保障集体化,实行了教育免费,住房免费,医药免费,部分衣食用品免费的分配制度。相反,那些坚持小岗村道路的广大农村至今没有实现小康,这一鲜明对比,促使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集体化道路。不过,今天的集体化并不等同于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化,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化依靠的是“官营集体经济”,今天的集体化依靠的是“民营集体经济”,即今天的集体化不再受行政命令的指挥,而是完全依照各村的实际情况,由农民自主经营。
  (六)国外共产社、共产村的“民营集体经济”
  当我们的人民公社废除后,以色列不仅有300个人民公社继续存在,而且发展到今天,已明显体现了共产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特征。社员没有工资,只领取有限零花钱,所有的大开支都有集体负担,吃饭、住房、汽车、大件家电、医疗、养老、儿童教育、继续教育等全部由集体负担。有集体食堂,所有食物免费,社员的零花钱足够其特殊需要,如:化妆品、旅游、礼品等。另外,公社没有雇佣关系,追求共同富裕,体现以人为本,真正遵循自主、自愿、民主、自由、平等、公平原则为前提,凝聚力强,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和现代企业管理,以上不正是我们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吗?
  当我们彻底否定“一大二公”的优越性时,日本的共产村山岸村不仅与南街村的情况极为相似,而且发展规模和公有化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现有30多个实显地几乎遍布全日本,并拥有土地约1000多公顷。他们还在海外设立了7个实显地,分布于泰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士、美国、巴西等6个国家,共拥有土地1200公顷。目前山岸会的会员约有30000多人。
  以色列、日本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出现类似我国华西、南街村这样的村庄,一不是私有制专利,二不是政府所为,完全是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人自愿组织加入,实行自主经营的结果。因此,以色列的人民公社、日本山岸村的经济为“民营集体经济”。
  通过以上比较,显然,集体优越于个体,民营优越于官营。无论人民公社时期的“官营集体经济”,还是家庭承包制下的“民营个体经济”,都有各自的不足,而农业合作化时期之所以被公认为改革前农村发展的最好时期,以及改革后国内的新型集体化村,国外的共产社、共产村之所以被民众向往,其共同点都是依靠“民营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断定,发展“民营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选择。
  三、“民营集体经济”的先进性进一步说明“两个不能否定”不容置疑
  “民营集体经济”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生产资料及劳动产品归集体所有,而且体现农民自主经营的权利。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公社时期,我们只是强调集体所有制的优越性,却忽视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没有意识到官营体制所带来的弊端。尽管如此,但改革前三十年的集体化毕竟改变了中国农民长期一盘散沙的状态。从此,农村才有了集体经济 ,因而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在农村乃至中国大地不断兴起,并且波及国外,许多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奉献,可以讲,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风尚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可比的,而这一点跟三十年前形成的集体主义思想基础是分不开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依靠农民自身力量的前提下,类似红旗渠那样的水利工程,既是旧社会私有制下不敢想的,也是今天家庭承包制下无法做到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莫里斯·迈斯纳在《旁观毛泽东时代》一书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史以一个小小的工业生产基地为发端,这个工业生产基地甚至比比利时的还要小一些,当时,中国工业的人均量不及比利时工业产量的1/15,然而,是在物质资源最贫乏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在1/4世纪的时间内把自己变成一个主要的工业大国”。无疑,这个转变大大缩短了中美历史发展的差距,并使美国知识界感到震惊。而这个转变同样与农业集体化的力量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既不能否认集体化的优越性,更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同样,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后的最大成就在于我们的经营由官营转向民营,避免了以往官营出现的种种弊端,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尤其是造就了一批新型集体化村,如:“江苏的华西村、蒋巷村、长江村、三房巷村,河南的南街村、刘庄村、北徐庄村、龙堂村,黑龙江的兴十四村,北京的韩村河村、窦店村、留民营村,浙江的腾头村、航民村,河北的白沙村、半壁店村,湖北的洪林村,四川的宝山村,江西的进顺村,山西的东四义村、山东的西霞口村,广东的崖口村,深圳的南岭村,大连的后石村,厦门的马唐村。”
  当然,农村改革时期也有许多不足,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分田到户采取了一刀切的政策,以山西省代县为例,当时实行分田到户时,全县三百多个村有三分之一的村积极响应,多数村内部认识模糊且意见不统一,有47个村要求继续集体化经营,但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最终在政策推动下分田到户,只是那些不愿意分田到户的有46个村晚了一年,有一个村晚了二年才实行。于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成为当时农村干部群众流传最多的话题。如果当时的政策允许那些不愿意分田到户的村继续集体化经营,那么,今天就会有更多的华西村、南街村。二是没有及时总结华西、南街村发展”民营集体经济”的经验。假如华西、南街等新型集体化村改革后同样放弃集体化道路,注定这些村的今天比小岗村好不了多少。然而,许多权威专家、学者总是避开这一关键问题,仅仅简单地把华西村、南街村的成就归结为一个好的带头人,甚至认为华西、南街的道路不可复制。无疑,权威人士的观点会误导很多人,因而各地对于后期出现类似华西、南街这样的村庄很少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报道,当然不被广大民众所认识,如:东北三省的县乡干部竟然不知道黑龙江的兴十四村,农业部、国家社科院的同志竟然不知道全国类似华西、南街这样的村有多少个。长期的误导宣传,势必让广大民众困惑不前,不仅导致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二次飞跃未能抓住机遇,及时推进,而且导致严重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显然,“两个不能否定”是正确的,只有坚持这一观点,才能正确总结各个时期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官营集体经济”和“民营个体经济”各自的不足,认识到“官营个体经济”和“官商共营私有经济”的危害,认识到“民营集体经济”的先进性,从而做到既不走老路,又不走邪路。为此,建议中央国务院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确立以下政策导向:
  (一)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农村发展“民营集体经济”,从政策扶持及发展方向上确立“民营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二)允许“民营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各地农民认识程度不同,因而“民营个体经济”的发展能否走向“民营集体经济”,不仅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而且要顾及群众的觉悟程度,千万不可采取强制的办法。只有在群众自愿的条件下实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三)严禁“官营个体经济”及“官商共营私有经济”。自古以来,百姓对官商勾结就没有好感,而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官营个体经济”及“官商共营私有经济”,已成为中国的最痛,必须下决心处置。
  (四)反对虚化集体所有权的承包权物权化确权,确保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土地确权首先依法确定土地归村集体(全体村民)所有,非个人名下所有。严厉打击任何单位或个人以各种理由非法占地圈地的行为,确保土地流转由村民集体掌控。然后,具体每个村选择华西、南街的路,还是选择小岗村的路,是平均到家庭承包还是种粮大户承包,是有偿承包还是无偿承包,是优先内部承包还是对外发包,包多少年等经营方面的问题,让村民民主决策好了。过多的机械的教条的行政干预往往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势必导致农村出现更大的危机。
  2014年3月
  作者:何平
回复 wx1wx2 2014-4-16 20:45
“一家一户的,就够吃个饭,赚不到钱,这也是大多数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的原因。”----基本生存条件包括:不挨饿,有居所,有学上,病有所治,老有所养。
      那么,中国的农业出路在哪?
      一是实行集体承包制。----解放后曾经实行【合作化】
      二是开发大西部。---------绝对好办法。也试过,例如新疆兵团等。但后逐渐腐败、变质、私有化。
      三是境外农业---------------绝对好办法。但如何“引导”值得探讨。未获引导的不乏成功先例;“引导”的结果,往往是:国家资金让“引导人”富起来。
回复 稻草 2014-4-19 10:4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西部城市,在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298公里。人口21.8万(1980)面积15,585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字,共有人口799,407人。县治弗雷斯诺(Fresno)。成立于1856年。县名是西班牙语“梣树”的意思。1872年作为太平洋铁路的一个站而兴起。弗雷斯诺位于圣华金谷地(San Joaquin Valley)中心,是加利福尼亚州不能错过的地方。是圣华金谷地棉花、葡萄、蔬菜、小麦等物资集散地,成为了美国重要的农业城市”,是美国主要的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生产地之一。农产品加工业很盛,特别是葡萄干的生产和酿酒闻名于世,被称为“世界葡萄干的之都”。附近开采石油。弗雷斯诺,曾经的一片荒芜沙漠,如今已经到处是美丽的葡萄园、桔子果园和桃树,李树,杏仁树等果树园林,还有各种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地,是现今美国重要的农业生产的地区之一。
我们这次到Fresno Trail 去赏花,正值春意盎然的三月,桃红李白,还有苹果树,胡桃树,桔树,杏仁树等在春风中尽情起舞。花道绵延几十英里,极目望去,无边无际的花海如云。到秋天,这里将是一片片果实累累的丰收欢乐景象。很难相信,一百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不毛之地。
回复 稻草 2014-4-19 10:48
wx1wx2: “一家一户的,就够吃个饭,赚不到钱,这也是大多数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的原因。”----基本生存条件包括:不挨饿,有居所,有学上,病有所治,老有所养。
      那 ...
难以置信,这里一片片美丽的果园曾经是荒芜的沙漠不毛之地
----游加州FRESNO BLOSSOM TRAIL (加州花道)--- 沙漠变果园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13 21:55 , Processed in 0.034805 second(s), 9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