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猫咪轩 http://zhenzhubay.com/?7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欢迎来到猫窝作客

日志

用英文写中国故事的华人女作家

热度 7已有 10592 次阅读2014-2-28 00:21 |系统分类:转帖-文学| 中国故事, 英文

         

        李翊云在加州奥克兰的家中。她刚来美国时是科学家,后来却成为职业小说家。

                      Drew Kelly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加州奥克兰——作家李翊云在北京长大,身为一位物理学家的女儿,她似乎注定要从事科​​学研究。但她说她会 “假装在学数学”,其实在偷偷读“一本厚厚的唐诗集”。多年后,她在艾奥瓦大学(University of Iowa)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时故伎重演:在实验室看起了《纽约客》(The New Yorker)上剪下来的短篇小说。


“我父母非常反对我写作,甚至非常反对我读文学书籍,他们认为这些东西会给你灌输错误的思想,”她近日在家中回忆说,她的家在奥克兰一个绿树成荫的山腰住宅区里。“我觉得他们就希望我只看科学书籍。但我从小就喜欢文学。”


十几年前,李翊云终于禁不住诱惑,弃医从文,报名参加了艾奥瓦大学著名的写作计划。自那之后,她已经出版了两本备受赞誉的短篇小说集,写了两部长篇小说,获得了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的“天才奖”,并入选多个“最佳美国年轻作家”名单,她的经历令这些成就愈发显得惊人:1996年到美国时,她还从未用中文或英文 写过任何作品,当时她会说英语,但不太口语化。


“她是作家用第二语言写作的一个有趣例子,”曾在《格兰塔》 (Granta)杂志任编辑的约翰·弗里曼(John Freeman)说。现年41岁的李翊云被该杂志选入“最佳青年小说家”之列。“她的文字优雅而流畅,其实是在掩盖她的人物所感受到的暧昧与迷失,那是一 些相当暴躁而剧烈的感受。她几乎是一个19世纪作家:在她的作品中,你可以感受到传统以一种今天不复存在的方式在发挥影响。”


李翊云的最新小说《比孤独更温暖》(Kinder Than Solitude)本周由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发行,故事在中国和美国两地间转换。在小说开始,四个主角还是青少年,1989年天安门广场流血事件的余波中,他们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里长 大。最年长一个的朋友中毒身亡后,剩下三个人渐行渐远,而投毒者可能是他们中的一个。三个人中一个成为富有但没有灵魂的商人,在中国的经济繁荣中飞黄腾达,另外两人远走美国,定居在像伯克利、麦迪逊和坎布里奇这样的大学城中,但却从来没有真正适应那里的生活。


由于有这样的移民元素,人们经常把李翊云跟朱诺·迪亚斯 (Junot Díaz)、爱德薇芝·丹蒂卡(Edwidge Danticat)、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加里·斯坦加尔特(Gary Shteyngart),以及她的朋友丹尼尔·阿拉尔孔(Daniel Alarcón)这样的小说家一起称为第一代“新美国人”作家。但她立即指出,自己的情况大不相同:她来到美国的时候已经成年,不再是孩子,她并不是在双 语环境中长大的。


“其实我不知道移民作家应该写些什么,”她说,“如果你看一下我作品中的人物,就会发现他们没有移民那样的挣扎。实际上他们过得相当不错。如果他们愿意,本来可以拥有美好的生活。他们更多地是在面对自己的内心挣扎,”面对他们从中国带来的问题。


不过,李翊云似乎很顺利地适应了美国的郊区生活。她在加州大学戴维 斯分校教写作课,她还谈到送儿子文森特(Vincent)和詹姆斯(James)去上音乐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日常安排。丈夫李大鹏(音译)是她在中国读大 学时的恋人,目前在Pandora音乐服务公司当软件工程师。


“每次我去整牙医生的办公室时,我都会说,‘这就是我的美国生活,’”她笑着说。


她的朋友布里吉德·休斯(Brigid Hughes)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的编辑,就是他最早刊登了李翊云的短篇小说。休斯说,“她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定义自己,而不是被社会、历史,甚至她的母语所定义,对此她非常执着。”


《比孤独更温暖》中也有美国人角色,显示李翊云在进行新的尝试。她 的首部长篇小说是2009年出版的《漂泊者》(The Vagrants),故事完全以中国为背景,发生在一个名叫泥河(Muddy River,以她丈夫的家乡为蓝本)的地方城市,时间是毛主席逝世后不久。在《纽约时报》书评中,皮科·耶尔(Pico Iyer)称这本书“悲伤而坚韧”,里面的人是“一个瘫痪社会的受害者,这个社会实际上已经放逐了人性,令清白成为一种罪过。”


虽然李翊云很小心,不愿被贴上政治作家的标签,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 动荡不安却在其作品的背景中若隐若现。内战、抗日战争、大跃进饥荒时期、文化大革命、天安门事件:这些事件很少成为其作品的前景,但它们限制了——往往还摧残了——书中角色的生活,让他们无法跟意中人共结连理,无法在自己想去的地方生活,无法追求自己想要的事业。


“她的作品来自非常个人化的层面,但我认为其中的政治色彩极为浓 重,尽管不见得很露骨,”在旧金山生活的电影导演王颖(Wayne Wang)说。他两次执导了李翊云的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千年敬祈》[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与《内布拉斯加公主》[The Princess of Nebraska])。“在过去100年里,中国历史遭到了种种不同的压抑和忽视,因此任何人物都会带有政治色彩,不去面对这一点,就不是在面对一个完整 的中国人。但我喜欢她的处理方式,一种精心打磨且富有创造性的间接方式。”


李翊云出生在文革的狂热期,不过到她学习阅读的时候,已经又可以找 到一些外国文学了。她在中国读了一些政治上能被接受的小说家的作品,比如狄更斯、西奥多·德莱赛(Theodore Dreiser)和杰克·伦敦(Jack London)。然而,许多如今被她引为影响和灵感来源的作家是来到美国后才发现的,里面有不少人长于她偏爱的短篇小说:她的导师威廉·特雷弗 (William Trevor)、伊丽莎白·鲍恩(Elizabeth Bowen)、V·S·普里切特(V. S. Pritchett)、伊丽莎白·麦克拉肯(Elizabeth McCracken),以及艾米·布卢姆(Amy Bloom)。俄罗斯作家也对她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和契诃夫。


李翊云说,她在中国生活时,并未以中文写作,只是在十几岁时写过日记。她说,“仅仅因为懂一门语言,并不意味着能用它自如地表达。”就算到了现在,尽管她笔下的人物大多是中国人,但是当她在头脑里构思对话时,这些人物讲的也是英文。这是个她无法解释的谜团。


她说,用英文写作“很快就让我觉得很自然”。“我用英语思考,用英语做梦。我成年后才来到英语世界,这很可能是我的优势。劣势在于,跟这种语言没有那种亲密感,里头的某些东西就是缺失了。”


作家埃米·利奇(Amy Leach)是她在艾奥瓦的同学,两人至今仍是亲密的朋友。利奇说,“我们谈到过其中的好处,脑袋里不会冒出那些现成的老套东西,让你无法运用原创性更强的思路和措辞。”


李翊云表示,如果没有在初高中时接受某一门语言的教育,“会错失很多习语和文化方面的东西”。但“另一方面,我想,成年后再全面接触一门语言并用它来写作,也会让你绕过好多傻兮兮的东西。”


翻译:黄铮

New York Times

http://www.nytimes.com/2014/02/25/books/yiyun-lis-kinder-than-solitude-echoes-a-beijing-childhood.html?action=click&module=Search&region=searchResults%230&version=&url=http%3A%2F%2Fquery.nytimes.com%2Fsearch%2Fsitesearch%2F%3Faction%3Dclick%26region%3DMasthead%26pgtype%3DHomepage%26module%3DSearchSubmit%26contentCollection%3DHomepage%26t%3Dqry389%23%2FYiyun%2520Li



路过

鸡蛋
7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铜山 2014-2-28 00:48
赞啊!
俺这里有个用德文写小说的华人女作家~~
回复 cat 2014-3-3 21:17
铜山: 赞啊!
俺这里有个用德文写小说的华人女作家~~
又是女作家!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5-3 00:07 , Processed in 0.021275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