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游记的最后写雅典,不是压轴,是因为难写。希腊的一半在雅典。雅典有那么多好地方,那么多好东西,那么多好故事,让人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另一个烦恼:雅典游记成千上万,还有什么可以写,还能说出什么新意来呢?
想了半天,跟着感觉走,那是唯一可能的新意。
说出来可能会让人觉得煞风景,希腊回来,雅典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地方,不是雅典卫城,不是宙斯神庙,不是古市场或别的名胜古迹,而是雅典Omonia地区一个阴暗的角落。几条肮脏破烂的街道上,一家挨着一家,是批发零售服装鞋帽及日常小商品的中国大陆人开的商铺。铺子里除了掌柜,没有别人。希腊这几年深陷债务危机经济糟糕,全世界都知道。这些华人商铺,看得出惨淡经营,艰难维生。而真正直击我这个中国游客神经中枢的,是这些商铺和商品的劣质低档以及中国小商人险恶的生存环境。海外中国城我逛过不少,我不知道雅典是不是还有其它中国人集中的地方,Omonia的这个角落给我的印象是最坏的。感觉那是一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走在路上后背一阵阵发凉。据说,这个地区是毒品,卖淫和其它犯罪活动的滋生地。虽然去那里看看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还是小心为好,尤其是在夜晚。
我们是在逛了热闹的Monastiraki
市场后饥肠辘辘,寻找中餐馆,糊里糊涂闯入这个地区的。我一边迅速警觉地穿过这个区域,一边想:中国人为什么要跑到这种地方来做这种生意?是啊,中国太大,穷人太多。他们中肯吃苦又有胆量的,本着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的大无畏精神,到处冒险寻找发财的机会。或者跑去国内的发达地区,或者出国闯荡。几乎哪儿都去,通常找到当地最差的一个角落驻扎下来,破破烂烂象个叫花子。没错,确实是来要饭的--虽然带着发财的梦想,有些人后来也的确发了点小财。在国外看到这样的景象比在国内看到,更让人不舒服,因为有个东西叫“民族尊严”的在隐隐作怪。改革开放这么久了,国家的经济和财富与之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国内外要饭的中国人仍然那么多?难道中国人就是喜欢要饭?什么时候能够不给人这样一付印象?
逃也似的离开了那个地区,来到Omonia广场。从那里往北,可以去雅典科学院(Athens
Academy
,不是柏拉图创办的那个),雅典大学,和国立图书馆。这三个地方紧挨在一起,新古典主义建筑,也算是雅典的一道风景。不过说实话,最棒的希腊新古典主义建筑并不在雅典,也不在希腊,在哪里?在上海外滩。原来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后来成为上海市政府所在地,今天由上海浦东开发银行占着的那幢便是。论新古典主义建筑哪里最好,巴黎第一,上海亦榜上有名。



雅典国立考古博物馆
(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是雅典最大的博物馆,也是希腊最大的古文物博物馆。下面是该博物馆和几件馆藏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