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夏鹰的个人空间 http://zhenzhubay.com/?182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希腊随笔(8):Hydra 和 Poros

热度 11已有 21187 次阅读2013-10-28 02:35 |系统分类:原创散文| 希腊

其实雅典周围有些小岛很值得一游。希腊的有钱人集中在雅典,一些富人便跑到附近的小岛上造住宅建别墅搞投资。这样一来,这些临近大城市的小岛发达了起来,显得比较富贵和华丽一些,给人一种更为“欧洲”的感觉。自然,这些小岛上欧美游客也多。到希腊度蜜月,想要个舒服优雅的环境,可以选择来这样的地方,尝尝富贵和华丽,然后去圣岛米岛玩一下。

这些小岛中,我推荐HydraPoros。从雅典到Hydra快船约两个小时左右就到了。Poros更近。两岛在同一区域。如果不想住宿,一天可以游遍两岛。从雅典去那两个岛,在Piraeus上船。Piraeus是毗邻雅典的一个港口城市,挺大的。船码头也是一个很大的区域,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大概要一个小时(劝你不要走)。港内停了不少客船。这是欧洲最大的客运码头(全世界排第四)。

侯船无聊,看到附近有个天主教堂,便一脚迈了过去。教堂是新翻修的,看得出花了不少银子。教堂内部勉强算得上富丽堂皇,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教堂内禁止拍照。这个教堂不是供参观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理解人家不愿被打扰。不过即使不禁止,我也未必想拍照--与我见过的绝大多数欧洲教堂相比,这个就太普通啦。看完天主教堂,时间仍早。又晃到一家东正教堂。这两家教堂是Piraeus旅游小册子上介绍的该市最大的两座教堂。咫尺之遥,不去拜访似乎有些不够礼貌。


_DSC5378 copy.JPG


_DSC5390 copy.JPG


_DSC5392 copy.JPG


Hydra这个词很难发音,为此我专门请教了希腊本地人。在雅典到Hydra的船上,旁边坐了一个希腊美女。聊起来知道,美女在Hydra岛上的博物馆里工作。很巧,2008年奥运会筹备期间,她是希腊顾问团的一员,来到北京帮助过中国人民。与她(以及其他有机会攀谈的希腊人)的交谈中,我感觉到,在欧洲人中,希腊人是比较谦逊和蔼的,对中国的友好尊重似乎也更多一些。我不认为那是因为人家希腊穷。我认为那是因为人家,和我们中国人一样,有根深蒂固的文明礼貌的好传统。另三头猪(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国名的首字母合成PIGS,四国都陷入债务危机)不见得比希腊富裕多少,但总体上不如希腊友好。有趣的是,英国,法国,德国,倒不象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对中国人不友好。扯远了。回到怎么念Hydra。希腊美女耐心地教了好多次。“Hy”发“伊”音,“dra”发“特拉”,但中间有个卷舌,可能中国的北方人更容易念。有人把Hydra译为“一直拉“(伊兹拉),差不离。只是这个名字还不太为人熟知。

Hydra 这个词与“水”有关,也是希腊神话中那条凶恶的九头蛇的称谓。海格力斯(宙斯的儿子,阿波罗的兄弟)在侄子的帮助下杀死九头蛇的故事很有名。法国凡尔赛宫有个海格力斯厅,极其富丽堂皇,天花板上画的就是这个故事。Hydra岛有时在中文中被称为“九头蛇岛”。可是,没有文献证明Hydra岛和九头蛇有联系。

Hydra的地理位置贴近伯罗奔尼撒半岛。这个小岛在反对土耳其人的希腊独立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岛上今天仍然陈列着一些当年使用过的大炮。Hydra岛上不允许开汽车。交通工具除了两条腿,就是四条腿(骡子)。也没看到有人踩自行车。这个可以理解。岛上除了那一小片港湾区域,基本是很陡的山地,轱辘用不上。岛上的精华,其实也就是这个小小的港湾区域。那是岛上集镇的所在,也是游客集中的地方。当你的船缓缓驶进Hydra美丽的半圆港湾,“呜--”一声友善谐谑的汽笛,提醒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

这个港湾值得你从不同角度巡视一番,港湾周围的高地上随处都是天然的观景台。信步走在忽上忽下,峰回路转的海边悬崖小山道上,三三两两海景豪宅出其不意地在你左右出现。处于隐蔽的位置却一个个占据着最佳的海景和山景。这些依山临海,曲径通幽的海景别墅,在这么小小一圈的地方,数量屈指可数。不知道这些房子今天卖什么价钱。我知道的是,如果你半个世纪前来落户,不贵。

    海湾附近有几处游水的好地方,海水的颜色是耀眼的祖母绿。一个戏水的小女孩绽放着笑脸,开心地挥手招呼坐在悬崖边上的父母;年轻夫妇在半山腰的咖啡座上舒服地喝着什么,回以微笑。我们站在更高的一层--一家名叫“夕阳饭店”的阳台上,凭栏朝下望着这一家子,分享着他们的喜悦。不远处,一大片鲜艳的山花盛开着。Hydra以植物花卉品种繁多著称。有两种特别出名:罂粟花和一种名叫仙客来(Cyclamen)的杜鹃花。可惜即使我们直视着他们也不认识。在Hydra遇到的一件有趣的事是,有个看上去30多岁的日本妇女,在这六月的大热天,穿着一身非常考究的粉红色绸缎和服,一个人游Hydra。与我们同船过来,同船回去。

美国人亨利·米勒(常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游记作家”)1940年受朋友之邀访问希腊,之后写了被称为“印象派游记杰作”的The Colossus Of Maroussi(米勒本人认为这是他写得最好的一本书,多数评论家同意)。书中对Hydra的描写,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希腊理想,值得一提(找不到中译本,下面为本博自译):“Hydra是伸出海面的一条石化的面包,变为石头的面包是对亲历这片希望之地而辛勤劳作的艺术家的犒赏。石头中孕育已久的火种必将出世,燃烧整个世界。我这里用宽泛的、简练的形象来描述我的观感,因为在希腊旅行,从一地走到另一地,感觉就象在天堂之间来回奔跑,经历一幕幕激荡灵魂,直击你的命运深处的戏剧景象。每一个停步之处是希腊诸神标示出的前进道路上的一个踏脚石。你停下来休息,祈祷,冥想,整饬,奉献,脱胎换骨。一路上没有一处标示着‘终点’。这些石头--地球上没有另一个地方象希腊这样上帝给了这么多--是生命永恒的象征。在希腊,石头是有表达力的:人会死,石头不会。比方说在Hydra这样的地方,你知道人死就是重新变为石头的一部分。然而这石头是活的,是生命力的波动在时空中的凝固,是无尽的音乐进行之中或长或短的一个休止。Hydra正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是乐谱上一个优雅的休止符,它允许音乐家在一个新的方向上重新开始创作。其实,当你进入Hydra的那一刻,你完全可以把指南针扔掉:创作何须指南?碰触了Hydra的石头后,我失去了我在尘世间的所有方向感。在这之后世界对我来说,是过程的演进,而不是方向,因为不存在比这更远更深的目标了。我变成了单纯地行在道上的一个行者;每一个停顿,只是精神跃向更高更持久的生命的另一步。”

说得这么玄乎,让我们来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_DSC5489 copy.JPG
   
           _DSC5453 copy.JPG

           _DSC5447 copy.JPG

           _DSC5442 copy.JPG

           _DSC5466 copy.JPG

           _DSC5468 copy.JPG

           _DSC5459 copy.JPG

           _DSC5470 copy.JPG
          
           _DSC5483 copy.JPG

           _DSC5472 copy.JPG

           _DSC5503 copy.JPG

           _DSC5505 copy.JPG

           _DSC5509 copy.JPG

          _DSC5494 copy.JPG

    _DSC5500 (1) copy.JPG

           _DSC5498 copy.JPG

   
_DSC5493 copy.JPG

_DSC5513 copy.JPG


_DSC5511 copy.JPG


Hydra受到一些名人的喜爱。1997年8月上旬,戴安娜就在这个希腊小岛最后一次度假。她是坐着她的男友Dodi Fayed的私人游艇过来的,还禁不住在清澈的海水里游了泳。上空则有狗仔队的直升飞机跟踪拍照。两个星期后,她的车在巴黎的Alma Tunnel失事,“人民的王妃”香消玉殒。戴安娜出事那一阵,充斥全世界报纸头版的那张照片,便摄于Hydra。


dianaonhydra.jpg
           

另一个有名的王妃也喜爱Hydra,她就是奥斯卡影后,后来成为摩纳哥亲王兰尼埃三世妻子的 Grace Kelly。自然,地位有如王妃的 Jackie O也是一个Hydra 粉丝。这个名单还可以轻松加上披头士和麦当娜。对了,如果我说还有海明威,想必没有人会惊奇。不过,在Hydra最为出名的文化名人却是另一位:音乐圈内极为著名,音乐圈外很少人知道他是谁的加拿大作家,音乐家 Leonard Cohen。Cohen在60年代是Hydra的常住居民。一个26岁默默无名的小伙子,花了1500美元在Hydra买了一幢三层楼的大房子。 Cohen当时写信给他母亲说:“房子有个很大的露台,那里能看到壮观的山景和闪闪发亮的白色房屋。房间都很大,很凉爽,厚厚的墙壁,巨大的落地窗。我想这幢房子大概有200历史了,一定有很多水手住过...整天能听到街上小贩的叫卖声,好听得象音乐。” Cohen一开始写诗,写小说。后来为了挣大钱,开始写歌,唱歌。不知这个进军演艺圈的念头是否跟这些小贩好听的叫卖声有关。Cohen一生经历丰富。据说作为摇滚乐写手,其地位仅次于鲍勃·迪伦和保罗·西蒙。后来有位英国诗人 Roger Green 追随 Cohen的足迹,也在Hydra安了家。Green的家能够看到Cohen家的院子,Cohen家院子里的香蕉树激发起Green的无穷灵感。Green为此写了一本很有意思很另类的书,叫做 Hydra And the Bananas Of Leonard Cohen。 


Leonard_Cohen_in_Leonard_Cohen-_Im_Your_Man_1024.jpg


有好多部电影以Hydra为背景,最有名的当数索菲亚·罗兰的第一部英语片 《海豚上的男孩》(Boy On a Dolphin)。这部片子的音乐不错,获当年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提名。你听到的就是电影里的插曲,Julie London 唱的。


tumblr_mlqigiIGVe1rhp4nco1_1280.jpg


Poros在雅典和Hydra之间,南北两岛中间一桥相连。Poros的面积差不多只是Hydra的一半,居民却是Hydra的四倍。Poros岛上通车。我们两次经过,没有上岛,但是能够感觉到Poros要比Hydra热闹很多。坐船从水面看Poros,景色不输摩纳哥海岸。


_DSC5402 copy.JPG


_DSC5404 copy.JPG


_DSC5405 copy.JPG


_DSC5406 copy.JPG


_DSC5407 copy.JPG


_DSC5408 copy.JPG


_DSC5409 copy.JPG


_DSC5410 copy.JPG


_DSC5413 copy.JPG


_DSC5414 copy.JPG


_DSC5416 copy.JPG


_DSC5418 copy.JPG


_DSC5419 copy.JPG


_DSC5424 copy.JPG


_DSC5430 copy.JPG


_DSC5435 copy.JPG


_DSC5526 copy.JPG


_DSC5529 copy.JPG


_DSC5530 copy.JPG


_DSC5531 copy.JPG


_DSC5533 copy.JPG


_DSC5537 copy.JPG


_DSC5540 copy.JPG


_DSC5541 (1) copy.JPG


_DSC5542 copy.JPG


_DSC5546 copy.JPG


_DSC5550 copy.JPG


_DSC5551 copy.JPG


_DSC5554 copy.JPG



路过

鸡蛋
9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6 个评论)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1:07
本文摘录的最后一段话,让人直读到灵魂出窍......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1:10
夏鹰: 俄语非常动听。学俄语北方人比南方人象。法语吃不准,有些法语地名用上海话说很逼真。哈哈,你还真下功夫了。我没学过俄语,法语也不懂。我学过一年德语,也忘光 ...
德语发音太硬了。我深爱法语,曾经特别痴迷地学了几年。可惜二十多年过去,全还给老师了。曾写过一篇《我的法语梦》,是为念。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1:12
夏鹰: 可能我过于期待了,驶进这个湾时,我的感觉不那么强烈。这就是读书的一处坏处。有时候是无知的好。
我出门之前也喜欢做功课。所以有时不被导游待见。
回复 夏鹰 2013-10-28 11:12
宜修: “我这里用宽泛的、简练的形象来描述我的观感。”--估计您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句子。不过,我还是按我的理解,调整了标点符号。也任性一把!   ...
哈,哪敢抄啊?让人揭出,还不羞死? 这段翻译,是全文中花功夫最大的。自觉质量比译文出版社的略高一点。对,标点需要校正。
回复 夏鹰 2013-10-28 11:14
宜修: “我这里用宽泛的、简练的形象来描述我的观感。”--估计您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句子。不过,我还是按我的理解,调整了标点符号。也任性一把!   ...
刚学会用顿号。没人教,倒是自己摸出来的。一个小小的成就。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1:18
夏鹰: 哈,哪敢抄啊?让人揭出,还不羞死? 这段翻译,是全文中花功夫最大的。自觉质量比译文出版社的略高一点。对,标点需要校正。 ...
对不起。是我的点评失当。我想表达的便是您大概是引用的什么典籍。”您的翻译让我十分欣赏呢!

整饬:该不是字典上摘来的吧?很文、很学究,稍嫌拗口,却很雅!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1:21
夏鹰: 刚学会用顿号。没人教,倒是自己摸出来的。一个小小的成就。
我喜欢在中文翻译中全息中文概念,甚或数字。
回复 夏鹰 2013-10-28 11:21
宜修: 我出门之前也喜欢做功课。所以有时不被导游待见。
一个折中的办法是,悄悄地不露声色,给导游留面子。更好的办法,是不跟团。我认真的建议是,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跟团。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1:26
夏鹰: 一个折中的办法是,悄悄地不露声色,给导游留面子。更好的办法,是不跟团。我认真的建议是,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跟团。 ...
我也喜欢自助游,可以把时间花在我喜欢的内容上。女友们都知道我这一特点,甚或她们的孩子,都喜欢跟着我疯......不过,还是有不得不各自分头星斗的时候。跟团游,我常常会一个人脱团,然后自己回旅馆或径自去机场。从小就被批评自由散漫!
回复 夏鹰 2013-10-28 11:30
宜修: 德语发音太硬了。我深爱法语,曾经特别痴迷地学了几年。可惜二十多年过去,全还给老师了。曾写过一篇《我的法语梦》,是为念。   ...
应该登出来。我来读。记得好象是中学里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法国人当然说法语好听。不过法语的地位只有拉丁语可比倒是不假。你的法语放弃了有点可惜。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1:36
夏鹰: 应该登出来。我来读。记得好象是中学里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法国人当然说法语好听。不过法语的地位只有拉丁语可比倒是不假。你的法语放弃了有点可惜。 ...
《最后一课》是一篇描写爱国主义的教材。中学课文中曾收录。
回复 夏鹰 2013-10-28 11:48
宜修: 对不起。是我的点评失当。我想表达的便是您大概是引用的什么典籍。”您的翻译让我十分欣赏呢!

整饬:该不是字典上摘来的吧?很文、很学究,稍嫌拗口, ...
你的感觉敏锐,从选字知道哪里是翻译的难点。原文是"...They are stations of rest, of prayer, of meditation, of deed, of sacrifice, of transfiguration..." "of deed" 是难点,我试了几个不同词,都不太满意,最后想到整饬这个有点拗口的词。想不出意思更近的词了。 Henry Miller 文风自由散漫,又有点古,不好译。这段话几个地方我不得不以意译过度。信达雅的平衡大概在80%的样子。我是为自己译的。很高兴你有兴趣,力气值得花了。
回复 夏鹰 2013-10-28 12:02
宜修: 我喜欢在中文翻译中全息中文概念,甚或数字。
好习惯。也是弘扬中华文化之举。现在的人越来越讲时效了,文化差了点。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2:27
夏鹰: 你的感觉敏锐,从选字知道哪里是翻译的难点。原文是"...They are stations of rest, of prayer, of meditation, of deed, of sacrifice, of transfiguratio ...
Cheers, for the sense we share!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2:29
夏鹰: 应该登出来。我来读。记得好象是中学里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法国人当然说法语好听。不过法语的地位只有拉丁语可比倒是不假。你的法语放弃了有点可惜。 ...
给您交作业:http://www.zhenzhubay.com/home.php?mod=space&uid=14&do=blog&quickforward=1&id=19150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2:35
夏鹰: 你的感觉敏锐,从选字知道哪里是翻译的难点。原文是"...They are stations of rest, of prayer, of meditation, of deed, of sacrifice, of transfiguratio ...
这几处,换我,还是会使用顿号分割,以保持全句语气的连贯。Just a thought.
回复 夏鹰 2013-10-28 12:36
有点晚了, 明天回你。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2:38
夏鹰: 你的感觉敏锐,从选字知道哪里是翻译的难点。原文是"...They are stations of rest, of prayer, of meditation, of deed, of sacrifice, of transfiguratio ...
过谦了。如今快餐时代,还有几人肯去抱着字典推敲、雕琢?

于我,那确是一个在修辞中玩味的过程,一个在文字的仓禀中恣意的过程。
回复 宜修 2013-10-28 12:41
夏鹰: 好习惯。也是弘扬中华文化之举。现在的人越来越讲时效了,文化差了点。
Time is money.

我比较怀恋小时候在没有电风扇的家里,暑假习字的氛围......只因为父亲午饭后、出门前留下的一句话:“心静自然凉。” It really worked!
回复 随意风 2013-10-29 11:52
美图美文美的享受~~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4-20 14:57 , Processed in 0.038058 second(s), 8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