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水壶灌满的个人空间 http://zhenzhubay.com/?3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四十八 假途伐虢

热度 1已有 2869 次阅读2016-7-15 06:40 |系统分类:转帖-文学

四十八 假途伐虢

晋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这个国家总是会出一些奇人,连绵不断地。而他们总是能搞出一些很春秋的东西来,留给后人精彩的故事。  为什么晋国人的思维如此活跃?我常常为此困惑,大致,这与晋国的文化有关。这个国家,汇集了夏人、商人和周人的文化,而且是肆无忌惮地交融在一起,这让他们敢想敢干,而且特别有办法。
  现在,看看荀息的办法。
  ——荀息的妙计 
 “我的办法,先取虢国,再取虞国。”这就是荀息的办法。
  “然则奈何?”(《春秋公羊传》)献公问了这么一句,意思是怎么实施啊?其实献公心里在想:“你这不扯呢吗?打虢国必须经过虞国,你飞过去啊?” 
 虞国在今山西平陆,虢国在今河南陕县。
  “主公,你一定会想:你这不扯呢吗?打虢国必须经过虞国,你飞过去啊?”荀息说,这话一出,吓献公一跳,怎么这话跟自己想得一样?
  “没错。”
  “主公,若是虢虞两国之间铁了心联手对付我们,那真是没办法。可是,我们为什么非要逼着他们联手呢?我们主动去和其中一个国家联手不就行了?这两个国家,虢大虞小,而且虢国一向跟我们做对,联虢灭虞并不现实。但是,联合虞国讨伐虢国是可以的啊。”荀息这番话说得有道理,献公这才发觉自己原来是钻进了牛角尖,从来没想过各个击破。
  “你说,怎么连结虞国?”
  “如果无缘无故就去跟虞国套近乎,那就太显得别有用心了。我们不妨以讨伐虢国为借口,向虞国借道。当然,借道不是白借,主公你不是有一乘屈地产的宝马吗?给他们;还有垂棘的白璧,送他们十双。”办法越来越具体。
  原来,屈地产好马,晋国占领屈地之后,从那里精选了四匹宝马给献公平日出行之用,打仗就用来装备战车。这四匹马,献公喜欢得像亲儿子一样。说句夸张点的话,宁可杀了自己儿子,也不杀这四匹马。至于垂棘的白璧,也是天下闻名的宝物。
  献公摸摸脑袋,还真有点舍不得。
  “主公,其实,马也好白璧也好,说是送给他们,实际上不就等于放在他们那里保存一段时间吗?到时候还是物归原主。”荀息看出来了,所以接着说。
  “老荀,白璧算不了什么,送就送了。马呢,我有点舍不得,但是为了国家利益,我也咬咬牙送掉了。不过,我现在担心的是,虞公会不会干。”
  “主公,你问得好。但凡不贪的人,不会上当;智力超过中等的人,不会上当。可是虞国国君不仅贪婪,而且智力在中等以下。上回有人考他脑筋急转弯,考一个不会,再考一个还不会,一本书考完了,一个也没答对。举个例子,树上骑个猴,地上一个猴,总共几个猴?他非说八个猴,你说他这智力。”别说,荀息了解得挺详细,说得还挺具体。
  献公听得发愣,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应该是八个猴啊,不是八个猴是几个猴?有困惑,但是还不敢问,怕一问就显得自己跟虞公一个水平了。
  其实他不知道,脑筋急转弯这些东西,都是荀息编的。不管怎样,现在献公只好同意虞公智力低下这个结论了。
  “可是,虞国还有宫之奇呢?你这招数,怕是瞒不了他。”献公又提出新的忧虑,宫之奇是虞国上卿,出了名的聪明。
  “宫之奇这个人,聪明是聪明,但是性格不够倔强。从小跟虞公一块长大,两个人嘻嘻哈哈惯了,也抹不下脸来,虞公根本不会听他的。”该想的,荀息似乎都想到了。
  献公还是有些舍不得那四匹马,想了想,又说:“这年头,好像也没有什么信义,万一虞国收了我们的礼物,却耍赖不借路,怎么办?”
  荀息当时就笑了,献公这话不是没有道理,晋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人,献公本人也没少干过这样的事。问题是,人家虞国不一样,人家是周礼教育普及得比较好的国家,没这么无赖。事情虽然是这样,可是不能这么说。
  “主公,这就是小国和大国打交道的规矩了,小国收了大国的礼物,那是一定要办事的。”荀息反应快,拿大国小国说事。
  献公也笑了,因为晋国是大国,荀息这么说话,等于说晋国是经常拿人家钱不给人家办事的,想想也是,所以献公笑了。
  ——第一次借路 
 谁提建议谁干活。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如果干活就有好处,那么人们就愿意提建议。如果干活的还不如说风凉话的,那就没有人愿意提建议了。所以,如今一开会人们就都成了沉默的羔羊,就是这个意思。而晋国之所以强大,在于干活就有好处。前面说过,士蒍提建议了,干活了,于是发财了。
  荀息的建议,自然由荀息来执行。
  荀息送礼物来到虞国,由于事先就故意泄漏了消息,因此受到热烈欢迎,虞公第一时间亲切接见。
  荀息献完马,又献了璧,把个虞公高兴得猴子上树一般。
  接见的过程基本上还是那个段子,荀息首先代表献公问候了虞公和他老婆,随后,开始回顾两国长期以来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以及两个国家血浓于水一衣带水的兄弟感情。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宾主共进晚餐。
  吃完晚餐,闲坐的时候,进入正题。
  套近乎、互相拍马屁、大吃大喝之后,最后谈一点正事。自古以来,这就是外事活动的标准程序。
  “想当年冀国侵犯虞国,为了虞国的安全,我们偷袭了冀国,使得冀国不得不撤军,这证明我们与虞国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如今,虢国亡我之心不死,在下阳加强了战备,随时准备进攻我国,同时也威胁着贵国的安全。因此,我们准备讨伐虢国,希望向贵国借道。”荀息这段话说出来,自己心里都在打鼓,为什么?下阳在虢国和虞国的交界处,根本没有挨着晋国。
  “哎,老荀,你说得对,我们借路,不仅借路,为了我们两国的友谊,我们和你们一起出兵,并肩作战。”虞公眼皮子都没眨一下,智力水平确实在中等以下。
  事情就这么定了,虞公甚至根本就没有跟宫之奇商量。事后,宫之奇表示反对,虞公笑道:“反对无效。”
  现在,晋虞联军进攻虢国,第一站:下阳。
  在开打之前,简单介绍虢国和虞国的由来。
  周文王有个弟弟叫作虢仲,也就是周武王的叔叔,封在虢,公爵。还有一个弟弟叫虢叔,封在东虢,男爵,春秋之前被郑国所灭。不过,关于虢叔的说法有些存疑,似乎虢叔应当是虢仲的小儿子,被分封在东虢。后来虢国被灭,虢国公族改姓郭,就是郭姓的起源。
  周文王有两个伯父太伯和仲雍,为了给文王父亲让位,两人逃去了吴国,后来先后担任吴国国君。周武王时,将仲雍的后代封在虞,公爵。因为吴国也是仲雍之后,因此虞、吴一家。
  说起来,两家都出于姬姓,与晋国都是亲戚。
  晋国由里克为主帅,荀息为副帅,虞国宫之奇领军。两国军队先后抵达下阳,各自攻一个城门。宫之奇虽然没办法劝止虞公,但是如今自己领军,自然多长一个心眼,十分之一的部队假装攻城,其余的部队随时提防着晋国军队。而里克和荀息一面攻城,一面还要防着宫之奇的队伍。你说这样的联军是不是很搞笑?
  还不错,晋军实力强劲,没几天工夫,愣是把下阳给拿下来了。拿下下阳,前面就是一片坦途,可以直接灭了虢国。可是这个时候,里克坚决要求撤军了。为什么?
  首先,宫之奇派人过来通报,说是自己拉肚子拉得天昏地暗,下不了床,因此再往南打就不奉陪了,你们自己去干吧。
  其次,虢国派出大将舟之侨在前面等着呢,舟之侨是什么人物?就是虢国的宫之奇,那也不是善类。前有舟之侨,后有宫之奇,里克一看,我们打下去,万一你们两面夹击,我们不是被包饺子了?
  再次,虢国与周王室那是真正的传统友谊,听说虢国被攻,王室已经派了特派专员前来调停,这个面子别人不给,晋国是一定要给的。所以,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义。
  荀息虽然还有打下去的意思,但是主帅要撤,也没有办法。
  “我们已经教训了虢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因此我们撤军。”里克派人向宫之奇转达了这个意思,似乎是自己放了虢国一马。
  就这样,晋国撤军了。临走,把下阳城一把火烧了,人民牲畜和能搬走的全部搬回了晋国。那年头,地大人少,人民就是财富啊。  ——最后的国宴
 尽管没有灭掉虢国,但是荀息的计策证明实行得通的,而且打破了下阳,也算是出了一口气。因此,献公很高兴,嘉奖了荀息。
  高兴虽然高兴,献公也看出来了,有宫之奇和舟之侨在,要对付虢国和虞国决不是那么容易。怎么办?等等看吧。
  只等了三个月,好消息来了。什么好消息?舟之侨来投奔了。
  原来,晋国拿下下阳之后主动撤军,虢公毫不在意,大概以为晋国也就这么回事。于是虢公起兵攻打桑地的戎,结果大胜,还抢了不少美女回来,还给舟之侨分了两个。
  得了美女的舟之侨一点也不高兴,他反而很担忧:“丢了下阳要塞,一点也不害怕;战胜了戎,就得意洋洋。就凭这警惕性,这个国家完蛋不会超过五年。”
  预料到国家要完蛋,两条路摆在舟之侨的面前:与国家共存亡,或者保全自己,早早逃命。
  识时务者为俊杰,舟之侨选择了后者。既然选择了后者,逃跑的方向就很容易确定,那就是晋国。
  舟之侨带领整个家族来到晋国,荀息高兴坏了。什么叫彼消此涨?这就是。荀息当即提出再次讨伐虢国,献公没有同意,因为国内的斗争正在白热化,顾不过来了。
  基本上,前面的事情就是这样。
  这一次下手,献公不需要再向任何人讨教了。
  “里克,准备攻城器械,整顿兵甲。” 
 “荀息,活动活动舌头,准备去借路。” 
 “舟之侨,带路。” 
 献公用了半年时间做准备工作,到了次年的夏天,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荀息首先出动,带着十对白璧又来到了虞国。
  程序跟上次完全一样,吃饱了喝足了,荀息又要借路。虞公刚要答应,宫之奇早盯着呢,急忙上来插话。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岂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宫之奇上来就这么一段,他急了。这段话什么意思?这个意思: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要完蛋了,虞国也跑不了。晋国这样的国家,最好从一开始就拒绝跟他们玩。上次借路给他们就很过分了,怎么能再借呢?俗话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就是指虢国和虞国之间这种关系啊。
  唇亡齿寒、唇齿相依这两个成语,就是宫之奇这次发明的。
  虞公一看,有些不高兴,这太没礼貌了。
  “你这怎么说话?人家晋国是大国,讲信用的,上次借道,有什么问题吗?何况了,大家都是姬姓国家,同宗啊,他们怎么能害我们?”虞公说话的嗓门还挺大,好像挺有道理。
  “主公啊,虢国也姓姬啊,跟晋国比我们还近呢。再说,晋侯这些年灭的国家有几个不是姓姬的。别说远亲,自己家四代都被他灭了。”宫之奇这时候也顾不了许多了,本来还想接着说“你以为你谁啊?你以为你长得漂亮啊”,忍住了没说。
  虞公很不高兴了,当着客人的面子,宫之奇给自己下不来台,这怎么行?
  “老宫,你是不是看我高兴了你就不舒服啊?你是不是觉得就自己聪明,别人都是傻瓜啊?晋国人家是大国,主动跟我们友好,这是看得起我们,有什么不好?你没事回家蹲着去吧,啊。”虞公说话也不客气,直接赶人。
  宫之奇没办法,只好出来,在外面碰上了大夫百里奚,又叫百里井伯。当初百里奚当上大夫,就是宫之奇推荐的,说起来,两人是好朋友。
  “老宫,你怎么要走啊?”百里奚这是上厕所回来,看见宫之奇一脸的不高兴,忙问。
  “被赶出来了。”宫之奇气哼哼地说,之后把事情说了一遍,“兄弟,你也去劝劝主公啊。”
  百里奚摇了摇头,叹一口气:“老宫啊,我知道你说得有理,但是,你劝都被赶出来了,我是个什么材料啊?我要是去劝,立马就会被炒鱿鱼啊。算了,该死活不了,我还是扎扎实实把这顿国宴给吃完吧。”
  见百里奚不肯,宫之奇想想也是,叹口气,回家去了。百里奚回到宴会厅,一顿海吃,撑得个半死。他知道,这是最后一顿国宴了,下一次国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吃到。
  ——第二次借路 
 现在,宫之奇面临舟之侨同样的选择:与国家共存亡,或者保全自己,早早逃命。
  宫之奇没有犹豫,他选择了后者。
  连夜,宫之奇收拾好了家当,第二天一早就登程前往宋国。老娘问了:“孩子,怎么这么急?”
  “娘啊,晋国打虢国,回程就会把咱祖国顺手灭了,那时候再走可就晚了。”
  宫之奇就这么走了,据说去了宋国。
  宫之奇,虞国公族,宫姓的祖先。
  为什么舟之侨和宫之奇这样的良臣到了国家存亡的危难关头,都选择了逃命呢?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挽救不了这个国家,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挽救自己。
  可耻吗?一点也不可耻。
  十天之后,晋国出兵了,这次是晋献公亲自领军,目标明确:灭了虢国。
  前面说过:鬼子进村,汉奸带路,这是黄金组合。晋国大军此次有了舟之侨作为向导,上下两军齐进,战斗过程就不讲了,基本上是一路小跑就占领了虢国全境。虢公率领全家逃命,一直逃到了洛邑,还好,原本虢公就是中央领导,在伟大首都有房有地,这下就不用再来回折腾了,可以全心全意为中央服务了。
  那时候正好是周惠王,惠王看见虢公带着全家来了,还以为是旅游呢,一问,原来是国家没了。再问,是晋国干的。惠王很生气,当时就火了:“马拉戈巴兹,晋国太不像话了,虢国他们也敢灭,满共四个公爵国家,他们也敢灭?叔啊,你们先安心住着,我这几天就替你谴责晋国,发动齐国等国家为你讨回公道。”
  “多谢大王,多谢大王。”虢公高兴坏了,一家人安心住了下来。
  这一等,可就没有尽头了。转眼间过了十天,没看见周王有任何的动作,虢公急了,这天就去问去了。
  “大王,我那事儿怎样了?”虢公问。
  “叔啊,你那事吧,木已成舟,没办法了。你就安心在中央工作吧,你祖先的牌位过几天晋国就给你送过来了。”周惠王这么说,见虢公很失望,安慰他说:“知足吧,你知道虞公怎么样了吗?也被灭了。比你还惨,你还能接着当中央领导人,虞公现在只能当小地主了。”
  “啊,虞国也被灭了?”虢公大吃一惊,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狗日的虞公,想不到你也有这一天,哈哈哈哈。”
  现在想起来,舟之侨逃命是对的。想想看,地方没搞好,虢公拍拍屁股,带着全家去中央了,舞照跳,马照跑,可是虢国的公卿们怎么办?自己不想办法,谁管你?  那么,虞国怎么被灭的?周王又为什么不肯帮虢公了?
  ——贿赂王室 
 晋国灭了虢国,回家的路上顺手灭掉了虞国。事情太简单,基本上相当于顺手踩死一个蚂蚱,不用浪费笔墨。
  虞公可没有虢公的运气好,被晋军生擒活捉,献公将他带回绛,对他还算不错,祖宗的牌位给他自己保管,又给了一小块地,当了个小地主。
  春秋时候这点好,灭了你的国家,不灭你全家,还让你当小地主。
  不过呢,一口气灭了两个公国,晋献公还是有点害怕。不管怎么说,人家爵位比你高啊,你凭什么灭人家?再说,虢公和王室的关系那是大家都知道的,怎么说人家也是中央领导人。如果周王发布命令,再说动齐桓公率领联合国军队来讨伐,那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怎么办?灭人家之前献公没有想到这么多,现在两个国家都灭了,问题来了。
  “老荀,你看看,这怎么处理?”献公把荀息给叫来了,荀息一听,也有点头大,什么都想到了,没想到这个。
  荀息傻眼了,献公召开公卿大会讨论这个问题,可是没人有办法。
  怎么办?这个时候,献公想起老丈人来了。谁?狐突。
  “狐突一定有办法。”献公派人去把狐突给请来了,他知道,这个老狐狸别看整天在家里装病,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去。
  献公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又说些除了老爷子没人有办法的屁话,请老爷子出主意。
  “荀息不是挺能干吗?让他想办法啊。”狐突特别讨厌荀息这个人,所以先说两句风凉话。
  “他有办法,就不惊动您老人家了。” 
 别说,老狐狸还真有办法。
  “主公,其实这个事情不难。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现在就派人去洛邑,把虞国祖庙里的宝贝都带去,再告诉周王,说今后虞国虽然归进了晋国,但是虞国的税收全归王室。至于虢公的祖先的牌位,咱们过几天也给送到首都去。现在王室穷得一塌糊涂,平白无故得了虞国的税收,还不高兴死?”老狐突可不是老糊涂啊,看问题很透彻。
  献公一听,好主意,立马派人前往洛邑,该送的送,该承诺的承诺。周王一看,又省事又实惠,傻瓜才不干。因此,周王决定不管虢公的事情了。
  中央最高领导人都这样,也就怪不得春秋大家都这样了。
  有人问:献公真的把虞国的税收给了周王室吗?献公会从坟墓里跳出来:我傻啊,辛辛苦苦打下来,凭什么给他们?
  说来说去,最高领导人被忽悠了。
  假途伐虢,就是这段故事。
  庆功宴。
  献公大宴群臣,发奖的发奖,表扬的表扬。
  荀息功劳最大,奖励最多,喝得也最多。喝多了之后,荀息要炫耀一下了。
  “来、来人,把那四、四、四匹宝马给牵上来。”荀息下令,立即有人出去,不多时,宝马牵了进来。荀息端着酒就来找献公了:“主、主公,把马、马还给你,还是那四、四匹马吧?”
  献公也高兴,笑道:“马则吾马,齿亦老矣。”
  啥意思?马还是我的马,不过已经老了。
  众人大笑,正在高兴,门前侍卫进来禀告:“主公,秦国有使者来到。”
  “秦国。”晋献公愣了一愣,其实,每个人都愣了一愣。
   晋国从来没有跟秦国打过交道,他们来干什么?

待续。。。。。。。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28 22:34 , Processed in 0.026883 second(s), 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