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水壶灌满的个人空间 http://zhenzhubay.com/?3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十九.郑国四兄弟

热度 1已有 2572 次阅读2016-7-1 03:50 |系统分类:转帖-文学

十九.郑国四兄弟

 
杀机四伏,杀声四起。
  在没有王法之后,诸侯杀人以及人杀诸侯就成了一种趋势,一段时间里,“杀了也白杀,不杀白不杀”蔚然成风。
  当年周王室还有威权的时候,诸侯国中篡党夺权的事例并不多,因为中央政府会对这类造反事件进行镇压。所以,一个强大的中央是整个国家安定团结的基础。
  但是,进入春秋,周王室成了摆设,失去了威力。于是,杀掉诸侯取而代之就变成了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从前还要中央的委任状,现在不用了,自己找块萝卜刻个章就能任命自己。
  可是,问题来了,你杀别人容易,别人杀你也容易。萝卜满大街都是,你会刻章,人家也会刻,你刻个侯爵,人家还能刻公爵呢。  说实话,当个诸侯也不容易,掉脑袋比平头百姓还简单。
  这一章里,看看郑国四兄弟的命运吧。
  ——活活气死老丈人 
 伐纪战败之后,齐僖公十分郁闷,女婿竟然这样对待自己,真是天理何在?他越想越气,越气越想,终于气出病来,很快就鞠躬尽瘁了。
  齐僖公去世,儿子诸儿继位,就是齐襄公。  齐襄公有两大爱好,其中一个是喜欢打架。跟谁都打,还特记仇,说白了就是一个典型的街头混子。另一个爱好就是好色,跟谁都乱搞。
  齐襄公有个亲叔叔叫夷仲年的,前文曾经提到过。夷仲年有个儿子叫公孙无知,也不知道怎么就取这么个名字。虽然名字不好,可是人招人喜欢,齐僖公就特别喜欢他,后来干脆破格提升他的待遇,把他的待遇水平定为“世子级”。
  小的时候,公孙无知比较无知,跟堂哥诸儿打架。你说兄弟两个,打架就打架呗,摸摸脑袋就过去了,可是诸儿记住了。等到诸儿当了襄公,第一件事就是把无知的待遇水平降下来了。
  无知很恼火,可是没办法。
  为什么要说这一段,后面要用到。
  下面,来说说老公和老爹谁重要的事情。
  郑鲁两国大胜齐宋卫燕之后,郑厉公总算可以不用整天看宋国使臣的坐地泡了。
  古人说得好啊:苟无外患,必有内忧。
  对外战争的胜利往往使内部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郑国就是这样。
  厉公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喜欢祭足,但是那时候他需要祭足为他出谋划策,应付外敌。现在,宋国被打趴下了,祭足的用处不是那么明显了,厉公就感觉祭足功高震主,对自己很不尊重。
  “这个老东西跟公子忽的关系好,说不定哪一天帮公子忽杀回来,我不是就惨了?”厉公有一天想到这个问题,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就要发生。
  厉公不是昭公,他更狠也更果断。于是,他毫不迟疑,把大夫雍纠给叫来了。
  雍纠是厉公的表弟,原本是宋国人,随厉公来到郑国之后,就成了郑国的大夫,是厉公的第一亲信。
  “老弟,祭足这个老家伙对我很不敬,我想要除掉他,有什么办法?”厉公问雍纠,厉公自己是不敢杀祭足的,因为祭足的势力太大了。想想,三代郑公以来,祭足在洗脚的功夫出过多少主意,朝庭里有多少人是他的老部下。
  “我看也是,你不杀他,迟早他要杀你。” 雍纠表示赞同,他对祭足的总理宝座有一定的想法。
  两人于是商量办法,最后的办法是:雍纠在东郊修了一栋别墅,过几天邀请祭足去参观并且指导装修,雍纠就在那里设宴招待,顺便在饭菜里下毒,毒死祭足。
  “干掉了他,你就是总理。”厉公拍拍雍纠的肩膀。
  兄弟两个高兴,就喝了几杯预祝胜利。
  雍纠很高兴,一嘴酒气,哼着流氓小调就回家了。
  “你还知道回家,怎么不死在外面?”老婆在家里大发脾气,老婆是谁?祭女,祭足的女儿。当初宋庄公与祭足签订的协议中有一条,就是把女儿嫁给雍纠。在这个问题上,祭足没有赖账。
  “这这这。”雍纠慌了,他很怕老婆。不过这不怪他,祭女的性格像她老爸,太强了。
  “这什么这?还唱小调,泡妞去了?”祭女逼问。
  “没,没有。” 
 “没有为什么那么高兴?升官了?” 
 “嘿嘿,被你猜中了,我要升官了。”雍纠喝多了点,又想讨老婆开心,一不留神,说出来了。
  “升什么官?”  “这,这,”雍纠犹犹豫豫,遮遮掩掩,还转移话题:“你看,多么蓝的天呐。”
  祭女很聪明,她在盘算:不算郑厉公,雍纠现在的地位在郑国排第三,要升官,只能是国防部长和总理。雍纠连战车都站不稳,国防部长肯定是没戏的,难道他要当总理?取代我爹?
  祭女看出问题来了,她没有听说过自己的父亲要辞职,而且自己的父亲也不可能辞职。
  “蓝你个头啊,说吧,升什么官?” 
 “这这。”  看见雍纠吞吞吐吐,祭女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她知道,再逼问也是逼不出来。如果真的逼问出来了,那也就是自己被杀人灭口的时候了。
  “算了,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要当上卿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跟郑侯是要对付我爹了。唉,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们真要对付我爹,我也没办法。鲁侯把他老丈人给打了,他夫人不也没话可说吗?再说了,我爹跟我也没什么感情,自从我娘生了我,我爹就只爱他的小妾,半年都不跟我们娘两个说一句话。唉。”祭女说了一大堆话,大意就是你要干什么我都支持。
  雍纠高兴坏了,想不到祭女平时凶恶,关键时刻竟然深明大义。
  “老婆,既然你这么说,我就把实情告诉你吧。”雍纠一高兴,乘着酒劲,把他和厉公的计策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
  “早说啊,既然这样,我帮你去请我爹吧。”
  “太好了,太好了。”雍纠真高兴,他一直就很怕祭足,担心自己去请祭足的时候一不小心露了馅,那不是自己找死。
  当晚,兴高采烈的雍纠兽性大发,在床上疯狂发泄。
  “你就折腾吧,你们雍家能不能留下个种,就看你今天晚上的效率了。”祭女心里说。
  第二天,祭女回了娘家,说是帮雍纠去请祭足参观别墅。
  回到娘家,跟爹问了好,就把娘扯角落里嚼舌头去了。
  “娘,我问你,爹和老公,哪一个亲?”祭女问。
  “都亲。”娘说。
  “哪一个更亲。”
  娘想了想,说:“爹亲。”
  “为什么?” 
 “你想啊,要是你爹死了,你就没爹了。要是你老公死了,还能再找啊。”娘的话言简意赅。
  “好。”祭女说,原本她还有点犹豫,毕竟作寡妇的滋味不好受,如今听娘分析得这么透彻,下定了决心。
  后面的事情其实很简单,祭女把一切都告诉了祭足。
  “马拉戈巴兹,他活腻了。”祭足咬牙切齿,以祭足的智商和老辣,对付雍纠这样的公子哥儿简直是太简单。
  第二天,祭足去参观雍纠别墅,雍纠设宴招待,上来就敬酒。
  “你喝了。”祭足把自己的酒杯递给雍纠。
  “这,爹。” 本来就心虚,如今更害怕,雍纠不知道该说什么。
  “喝不喝?” 
 “爹,这。”到这个时候,雍纠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了,没等他跪地求饶,祭足已经一拍桌子,大喝一声:“来人。”
 总理府的侍卫们进来了,直接将雍纠踹倒在地,捏着鼻子把那碗酒灌了进去。
  别说,郑厉公托人从楚国进口的毒药还真不错,一盏茶的功夫过去,雍纠七窍出血,成了死人。  郑厉公第一时间得到线报,说是雍纠谋杀不成反而被杀。
  “唉,这个废物。”厉公叹了一口气,怎么办?跑吧,不跑连自己都没命了。
  往哪里跑?宋国是不成了。算来算去,跑蔡国算了。  就这样,厉公跑蔡国去了,那一年是厉公四年(前697年)。
  后来,厉公知道雍纠是被老婆出卖了,又是长叹一口气:“这个蠢货,这世界上最不可靠的就是老婆啊。”
  郑厉公跑了,祭足决定把郑昭公弄回来。郑昭公在哪里?在卫国,整整四年了。  卫惠公高高兴兴把郑昭公给送回了郑国,为啥这么高兴?他以为能得不少酬谢。
  可是,他错了。
  根据宋国的经验,祭足知道,酬谢再多,卫国也不会满足,最后还是翻脸。与其如此,反正最后也是翻脸,不如一开始就什么也不给。
  就这样,郑国什么也不给,干脆把中间那些环节都省略了,从一开始就把卫国当敌人了。卫惠公从满怀希望到彻底失望,把他气得肺都要炸了,逢人就说郑昭公不是个东西。其实昭公也是没办法,他也不敢惹祭足。
  当初把人家赶走,如今又把人家请回来,祭足也觉得不好意思。好在昭公是个实在人,多多少少也知道祭足当时的处境也是迫不得已,因此也没有什么怨言,依然像从前那样尊敬他,对他言听计从。
  祭足本来就有些心存惭愧,见昭公对自己一点怨恨也没有,倒有点不好意思了。怎么办呢?祭足想想,干脆找个人给昭公出出气吧。  于是,祭足来找昭公了。三言两语之后,话归正题,祭足老着个脸旧事重提,说起那一段来,把当初高渠弥怎么第一个跳出来支持推翻昭公,又怎么要亲自去杀昭公这些事情添油加醋说了一遍,最后,祭足压低了声音说:“主公,这个高渠弥不是个好人,找机会杀了他。” 
 “唉,算了,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我也不喜欢高渠弥,可是那时候他也有他的难处。”昭公很宽厚,根本就没有想到要杀高渠弥。  “那,那就撤他的职。”
  “那也不好,我刚刚复位就撤了他,别人怎么想?算了,等等再说吧。”
  祭足没话说了,不过他也放心了,昭公连高渠弥都不记仇,对自己就更不会怨恨了。
  再说郑厉公,跑到蔡国之后,跟蔡国国君混得不错,借了点兵,竟然一口气把郑国的大城栎城给拿下来了。有了根据地,郑厉公就有想法了。
  厉公跟鲁桓公一向不错,于是去找鲁桓公,再通过鲁桓公去找宋庄公,承认错误并且表示今后一定把欠宋国的东西都补上,只求宋国帮他光复郑国。
  宋庄公是什么人?认钱不认人。听郑厉公说把欠他的都补上,高兴了。
  于是,敌人又成了朋友,厉公跟宋庄公又成了哥们,两人合兵一处,再加上鲁国,又拉上卫国,也算是四国联军,一起进攻郑国。  祭足是什么人?领导郑国抵抗四国联军,结果怎么样?用赵本山的话说:咋没咋地。
  四国联军无法取胜,各自回国。
  祭足派大将甫瑕驻守大陵,专门防范厉公。
  厉公也只好躲在栎城,盼望着祭足早点死。
  转眼昭公回到郑国三年(前695年),那一年齐襄公要娶周王的女儿,请了鲁桓公做订婚主持人。在气死老丈人之后,鲁桓公与大舅子齐襄公很快达成了谅解。
  祭足听说这个消息,知道机会来了。齐国和郑厉公那是仇人,而且当年齐僖公特别欣赏郑昭公,因此,现在的齐襄公肯定愿意跟郑国修好。而借助齐襄公,又可以跟鲁桓公讲和,这一趟过去,等于拉拢了两个大国,对郑国岂不是一大外交胜利?
  祭足把这个想法对郑昭公一说,郑昭公大喜,当即派祭足前往。
  祭足准备了郑国特产,急急忙忙上路,来到齐国首都临淄。还别说,齐襄公对祭足十分友好,一来仰慕祭足的大名,二来对郑昭公印象极好,爹在世的时候常常对他说“你看人家公子忽”。两人见面,齐襄公对祭足的所有请求一口答应,还对郑昭公没有当上自己的妹夫深表遗憾,表示“忽哥就是我的偶像”。
  “我们始终坚持一个郑国的外交方针,坚持郑昭公是郑国合法君主的原则,而栎城是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齐襄公正说得起劲,突然有人来报:“主公,郑国政变,郑侯被害。”
  得,谈了那么多,白谈了。
  怎么回事?原来,祭足前脚走,后脚高渠弥就下手了。高渠弥和郑昭公一向就不对眼,而且一直在担心昭公会找机会收拾自己。如今看见祭足去了齐国,不出意料的话会取得丰硕的外交成果,那时候昭公的翅膀更硬,自己的日子恐怕就更难过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高渠弥下毒手了,他利用昭公去城郊打猎的机会,派人假扮强盗,将昭公杀死。之后,火速从蔡国接回了郑庄公的三儿子公子危,接任国君。
  你不杀人,人就杀你。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初郑庄公的看法是对的。
  听到这个消息,齐襄公一拍桌子:“谁杀忽哥,我就杀谁。”当即就要起兵伐郑,旁边有齐国大臣提醒“主公就要举行婚礼了,等等吧”。齐襄公想想也是,只得作罢。
  齐襄公能等,祭足不能等啊,老婆孩子一大堆,也不知道安危如何。当下告辞了齐襄公,急匆匆回国。
  祭足一辈子都在算计别人,可是还是免不了被人算计。所有动心眼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可是他偏偏栽在两个几乎没有心眼的人的手中,一个是宋庄公,另一个就是高渠弥,两个二百五给了他两次措手不及。
  所以,有人说聪明人往往折在二百五的手中,这是千真万确的。
  情况没有祭足想象得那么糟糕,他的家小很安全,没有人动他们。不仅没有人动他们,还有人给他们送粮食。
  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当了郑国的君主,都不会动祭足,一来他的实力超强,二来外交能力超强。所以,即便是昭公被祭足出卖了一次,再次回到郑国之后,还是要仰仗祭足。而即便果断如厉公,想要对付祭足的结果也是把自己给赶出郑国了。
  所以,不论是高渠弥还是公子危,从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对付祭足,而是要拉拢他。因此在公子危登基之后,第一时间给祭足家里送去了粮食。
  得知祭足回国之后,高渠弥亲自上门邀请,前去拜见公子危。公子危谦虚得很,问寒问暖,学习请教,最后还承诺原有待遇不变,依然担任总理职位。
  到了这个时候,祭足无可奈何,只得认命了。昭公已经死了,死人不能复活。公子危再怎么样,总比厉公回来好一些吧?
  公子危是在那一年冬天登基的,转年到了第二年初秋。初秋季节,齐襄公没事找事,在卫国首止召开诸侯大会,中原诸侯国纷纷响应,各国诸侯都是亲自前往。
  邀请函也发到了郑国。公子危一看,好啊,这说明齐襄公看得上我啊,咱不能给脸不要脸啊,去。
  公子危决定去,可是自己没什么底气,就把高渠弥和祭足都找来,要他两个陪他去。
  “主公,不能去,很危险。”祭足提醒他。
  “为什么?”公子危急忙问。
  “第一,齐侯父子跟昭公关系都很铁,你是杀了昭公登基的;第二,齐侯这个人很记仇,据说当年主公年轻的时候曾经跟他打斗过,好像是为了斗鸡吧?总之,他一定记住了。”祭足看人看得准,信息也很准。
  “嗨,那时候我们都没事干,可不就斗鸡,他出老千,我当然不干,就打起来了,结果我把他鼻血打出来了,他把我的鸡给掐死了。不过,我不觉得他会记这些仇啊,没事。况且,如果不去的话,那就彻底得罪他了,他们诸侯大会趁机出个决议,联合起来征讨我们,那才是祸从天降呢。”
  总之,公子危下定决心要去。
  祭足呢?下定决心不去。他借口肚子疼,没有随公子危去参加诸侯大会,公子危只带着高渠弥去了。
  事情的发展与祭足的预料简直一模一样。
  公子危和高渠弥来到了首止,第一时间去拜会了齐襄公。
  原本,齐襄公也没有杀公子危的意思,只要公子危对当年因为斗鸡打架的事情赔礼道歉,也就算了,顶多罚他学两声公鸡叫。可是公子危偏偏就没有赔礼道歉,他还以为齐襄公大人大量呢。
  齐襄公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
  公子危和高渠弥回到住处,正在那里说齐襄公挺客气之类的话,那一边齐襄公派的兵已经到了,二话不说,抓起来再说。公子危也带了侍从,但是人数悬殊太大,谁敢抵抗?
  后面的废话基本上就不用说了,齐襄公当然不会说因为当年斗鸡打架要杀你,而是说了一些类似篡党夺权叛国行逆之类的套话,然后一刀把公子危砍了。而害死郑昭公的高渠弥没这么便宜,被五马分尸。
  就这样,公子危在郑侯的宝座上只坐了半年多一点,就追随大哥去了。
  老大老三都死了,老二现在是仇人,谁来干这个国君?
  老四呗。答案正确。
  祭足从陈国把公子仪给请了回来,公子仪的性格跟大哥相近,把国家都交给祭足管理。祭足依然派大将甫瑕驻守大陵,防范厉公。为什么不干脆出兵灭了厉公?因为这个时候郑国已经没有能够领军的大将,再加上宋国出人出钱帮助厉公整固栎城,要拿下栎城并不容易。  长话短说,一转眼,十四年过去。  第一号男配角祭足虽然够狠,那也狠不过命去,终于,祭总理去世了。
  算一算,从郑庄公寤生上任,到公子仪上任十四年,祭足担任郑国首相,足足六十四年。这样长时间的总理,那在全世界也没有第二个。  再算,祭足从郑武公开始担任公务员,中间辅佐了爷孙三代六个君主,这在世界历史上恐怕也没有第二个。
  为什么祭足的政治生命能够这么长?他喜欢洗脚。
  祭足去世了,郑国人民感到很悲痛,免不得写一些“人民的好总理,你在哪里”之类的悼念文章。但是,有一个人高兴坏了,幸灾乐祸的人始终是存在的,谁?郑厉公。
  “哈哈,老祭,你还是死在我的前头了。”厉公听到这个好消息,连夜庆祝。
  祭足死了,厉公再也没有对手,立即行动,第二天夜里偷袭大陵成功,活捉守将甫瑕。甫瑕贪生,当面求饶,承诺帮助厉公除掉公子仪。于是,厉公以甫瑕的老婆孩子为人质,放甫瑕回郑国都城。甫瑕倒也说话算数,跟厉公里应外合,杀死了公子仪和他的两个儿子,迎厉公复辟。
  这一年是郑厉公元年,也就是前680年。  厉公不是昭公,厉公可没有那么心慈手软。他知道,清除异己是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子之事君有二心矣。”(《史记》)昭公先把甫瑕请来谈话,直接说“你是个叛徒,你这样的人怎么敢用?”
  甫瑕没话说,基本上,厉公也没给他发言的机会,推出去就给砍了。甫瑕后悔死了,早知如此,何必帮他复辟呢?  其实,叛徒不叛徒并不重要,厉公之所以要杀甫瑕,其实并不因为他是个叛徒,甚至不是因为他整整对抗自己十七年。
  杀了叛徒,按理说忠臣就该重用了吧?不然,忠臣更要杀。
  第二个被找来谈话的是原繁,祭足死后,原繁就是资格最老的元老了,而且,作为公族,原繁还是厉公的伯父。想想看,原繁该有八十多岁了。
  “寡人出,伯父无里言;入,又不念寡人,寡人憾焉。”(《左传》)厉公对原繁说:“老伯啊,当初我被赶走了,你呢也不暗地里跟我通消息;我回来了呢,你又不来表个忠心,我很不高兴啊。”
  没办法,八十多岁的原繁被逼上吊自杀了。
  叛徒要杀,忠臣也要杀。年轻的要杀,老得快死的也不放过。这就是郑厉公。
  之所以要杀甫瑕,是因为他握有兵权;之所以要杀原繁,是因为他是大臣中的首领。
  现在,掌握兵权的甫瑕被杀了,在公族中最有号召力的原繁也自杀了,两大威胁解除,厉公终于可以安枕了。
  有人问,祭足呢?与厉公有深仇大恨的祭足呢?虽然祭足死了,厉公会灭他的门吗?答案是否定的。
  厉公没有动祭足家的一草一木,甚至他还特别关照祭足的子孙。祭足一家安然无事,舞照跳,马照跑,厉公说了:“老祭嘛,各为其主嘛。”
  对于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来说,恩怨可以一笑泯之,但是利害关系要随时牢记,铲除异己绝对不能手软。而厉公显然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尽管他不一定是个好人。
  不管怎样,老四也死了。
  根据《史记》的记载,“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居六年,厉公果复入。”什么意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六年前,曾经有两条大蛇恶斗十七天,一条是农村户口,一条是城镇户口,最后,农村户口战胜了城镇户口。六年之后,厉公果然回来了。算一算,正好被赶走十七年。
  所以,蛇这个东西不要轻易惹他,他们能预测历史,就像癞蛤蟆能预测地震一样。
  郑国一口气杀了三个国君,真够乱的。有人说,小国才这样,大国不会。
  那么,来看看大国是怎么干的。

待续。。。。。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8 19:25 , Processed in 0.037599 second(s), 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