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登录
珍珠湾全球网 返回首页

水壶灌满的个人空间 http://zhenzhubay.com/?3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十八.兄弟、朋友、利益.

已有 2664 次阅读2016-6-30 08:12 |系统分类:转帖-文学| 朋友

灯枯油尽。  一代英豪终于走了。
  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在中原一带横行无敌,人见人怕。如今,他终于鞠躬尽瘁了。
  公子忽接任,就是郑昭公。
  公子忽实际上是个有为青年,在诸侯中间名声极好,能力强、性格宽厚、人品一流。有证据吗?有。
  齐僖公的两个女儿都是绝色美女,前文说了大女儿就是林青霞,那么小女儿呢?也找个同城美女形容一下,那就是范冰冰。作为大国国君,僖公在选择女婿的问题上并没有要求门当户对,他只有一个标准:人品好,有事业心。
  他把大女儿嫁给了卫国的世子急子,那是一个好青年。不幸的是,大女儿没能到急子手上,就被急子他爹卫宣公给霸占了。生米成了熟饭,齐僖公也只能认倒霉。
  二女儿呢?齐僖公看好郑国世子公子忽。于是,若干年前,齐僖公派人到郑国提亲。按理说,这么漂亮的女儿,再加上齐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如今还是人家来求亲,公子忽就该屁颠屁颠应承,趁早娶回来。可是,公子忽拒绝了,理由是“人各有偶,齐大,非吾偶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左传》)。
  啥意思?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合适的对象,齐国太大,齐国公主不是我合适的人。《诗经》里说了:自由恋爱才是幸福。我要追求自己的幸福,何必非要吃齐国的软饭?
  后来,北戎侵犯齐国,郑庄公派公子忽和大将高渠弥前往齐国增援,一仗下来,全歼戎兵,公子忽的表现堪称完美。齐僖公对公子忽是越看越喜欢,恨不得把他抓起来直接送进洞房,于是,再次求婚。公子忽再次拒绝了,高渠弥劝他,他也不听,弄得齐僖公很没面子,非常生气。
  回国之后,祭足也来劝公子忽:“公子啊,如今的国际形势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有了齐国这样的亲戚,还怕谁?如今的国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虽说你是老大,是世子,但是公子突、公子危、公子仪们都盯着国君的宝座呢,要是你有了齐国这样的后援,谁还敢轻举妄动?”
  “不,我不吃软饭。”公子忽很倔。
  后来,公子忽娶了陈国的公主,他觉得这样心安理得。
  公子忽有骨气,但是,骨气有什么用呢?
  软饭,该吃的时候还是要吃的。君不见,有多少人是靠着吃软饭飞黄腾达的?
  ——好朋友公子冯 
 郑昭公登基了,按照规矩,就要派使者前往各个睦邻友好国家通报,以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前往宋国的使者派了上卿祭足,也就是总理亲自出访。一来宋国是友好国家,二来公子突在宋国,昭公就请祭足致意宋庄公,今后好好对待公子突,毕竟是自己的弟弟。
  原本是好心好意,昭公没有想到却办成了坏事。就连祭足这样足智多谋的人,也没有想到他将会遇上一件怎样的荒唐事。
  宋国,就是一个荒唐的国家。
  公子突在宋国很不爽,虽然舅舅姥爷对自己还算不错,自己的银子也足够花。
  “舅舅,替我想办法,帮我回郑国当国君吧。”公子突求舅舅帮忙。
  公子突的舅舅在宋庄公那里很得宠,于是去宋庄公那里汇报。
  “不好吧,忽哥那可是我的朋友啊,在郑国的时候对我非常关照,我怎么能忘恩负义呢?”宋庄公拒绝了。
  于是,公子突的舅舅去找华督商量。
  “好啊,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拒绝?”华督一听就高兴了,他去找宋庄公了。
  “主公,听说你拒绝了公子突。”华总理开门见山。
  “是啊,忽哥是我哥们儿啊,朋友加兄弟啊。”
  “主公,有句话叫做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兄弟,听说过吗?”
  “听说过,很好啊。”
 “主公,现在呢,是我们欠郑国的人情,逢年过节还得给他们送礼物过去。可是,要是我们帮着公子突回郑国,那就是郑国欠我们的人情了,就该我们收礼了。这样的好事,为什么要拒绝?”
  “对啊,华总理你说得很对啊,怪不得老百姓都说你是人民的好总理,那就答应他。”
  “你不怕公子忽说你不够朋友?”
  “嗨,朋友算个屁,朋友就是用来出卖的啊。别说朋友了,兄弟怎么样?不过,不能便宜了公子突这个狗日的,叫他来,先谈好条件。”
  第二天,华督叫来公子突,与宋庄公三人进行协商。最终,为了能够当郑国国君,公子突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丁亥条约》,条约内容为:宋国在适当时机帮助公子突回国担任国君,作为回报,郑国向宋国进贡如下:城池三座,白璧百双,黄金万镒,每年三万钟谷子。     黑啊,宋庄公真是黑。
  想当初宋庄公还是公子冯的时候落难在郑国,郑国对他多好?后来他回国当了宋庄公,郑国也没有向他要什么回报。如今呢,不仅要出卖最好的朋友,破坏郑国的安定团结,而且要把郑国掏空。 什么叫恩将仇报?
  算来算去,郑庄公一辈子没看错过人,唯一没有看出来的就是这个宋庄公。他知道公子冯是白眼狼,但不知道他是这么个白眼狼,也算是打了一辈子鹰,被鹰啄了眼。早知如此,不如把他送给宋殇公开膛破肚算了。
  祭足来了,华督和宋庄公都很高兴。
  “华总理,老祭是老朋友啊,当初就是他送我回来当国君的,好好招待啊。”宋庄公给华督布置了作业。
  怎么好好招待?关起来。门口放狗,保安持刀执勤。
  祭足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当年的丧家犬公子冯就是这样报恩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外交礼节都不管了。好在,华督来了,总理对总理,总算有人理了。
  “老祭,不成敬意啊。”华总理说。
  “似乎这不是待客之道啊。”祭总理说。
  “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大家都忙,就直接说了吧。公子突在我们这里,我们国君说了,公子突比公子忽适合担任郑国国君,因此请你帮忙,赶走公子忽,迎回公子突做国君。”华总理说得很直,反正也没有外人。
  “不行,那不是谋反吗?我家主公是庄公立的,我怎么能赶走他。不行,你另请高明吧。”祭总理断然拒绝,心说他妈的公子冯良心被狗吃了,谁养他他咬谁啊。
  “老祭,我们宋国有句话叫做敬酒不吃吃罚酒。告诉你,你要是从了我们,你还当你的总理,你要是不从,告诉你,我们宋国已经准备了六百乘战车,全是最新款的鲁庄公三三型,明天就能出发讨伐郑国,出发之前,就把你砍了祭旗。攻破郑国之后,你全家男的砍头,女的充作军妓。何去何从,你看着办吧。”
  祭足不说话了,他怕死了。谁不怕死?
  “唉,”祭总理长叹一声,该来的终归还是要来的,公子忽要是早听自己的劝告,有齐国撑腰,宋国怎么敢动他?“好吧,听你的。”  合约早已经准备好了,签字画押,最后发誓:“我祭足若是不立公子突为国君,天打五雷轰。”
  作为附加条件,祭足要把女儿嫁给公子突的表弟雍纠,这样,大家就都成亲戚了,有了这层裙带关系,今后的合作更保险一些。  发过誓的人是不能抵赖的,在那个年代是这样的。骗人可以,骗鬼神不可以。
  祭足从宋国回来,随行的队伍中混杂了公子突和雍纠。
  两天之后,祭总理号称生病,发了病危通知,于是,全体大夫前往总理府探望。
  但是,总理根本没有生病。
  “各位,公子突无罪被流放宋国,宋国上下义愤填膺,将要出兵前来讨伐。而郑国目前还沉浸在悲痛之中,肯定不是宋国的对手。怎么办?古人说得好:社稷为重,君为轻。当今只有一个办法,请主公让位给公子突,大家看怎么样?”大伙都齐了,祭足也是开门见山。
  外面,兵器相碰撞的声音,士兵轻声说话的声音。
  “我支持,公子突比他哥哥更适合管理郑国。”高渠弥第一个响应,因为昭公一向不喜欢他,他现在是国防部长。
  总理和国防部长都表态了,大家还有什么话说?拥护,全体拥护。
  “我这就带兵去把公子忽给砍了。” 高渠弥说着,就要起身。祭足连忙拦住他,说道:“算了,何必赶尽杀绝呢?赶他走也就行了。”  祭足当即派人给昭公送了快递,快递上有所有公卿的签名,内容大致是:国防部政变,您下课了,公子突上课了,快逃。
  昭公逃了,逃往卫国。算起来,从继位到下课,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因为昭公宽厚,公子危和公子仪原本呆在郑国没跑。如今公子突回来了,赶紧逃命吧。于是一个去了蔡国,一个去了陈国。
  公子突登基了,就是郑厉公。
  郑厉公上任第二天,宋国特使就来了。
  祝贺?是要债来了
  这个时候,郑厉公后悔了,看看《丁亥条约》,看得自己头皮冒汗,这不是卖国条约吗?这不是要被后人骂吗?这死了敢去见自己老爹吗?郑国的土地,每一寸都是老爹费尽心机,东征西讨得来的,就这么送出去了?
  “老祭啊,想想办法吧。”厉公把祭足请来,大家商量。
  “啊,这条约你也敢签?”祭足一看,也吓出一身汗来,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份卖国条约等着自己。早知有这个条约,就是死也不敢把公子突给弄回来了。
  “别说那些了,想办法吧。”
  两人商量了一天,达成以下共识:首先,城池一座也不给,宁失千金,不失寸土。答应把三城的贡赋都给宋国,但是要秋收之后再给。对宋国就说刚刚登基,若是立即割城,恐怕国内动乱。第二,白璧、黄金先给三分之一,以后再补;第三,每年给宋国的谷子,从明年开始算。
  就这样,郑国把自己的方案给宋庄公送去,同时送去白璧三十双,黄金三千镒。
  “马拉戈巴兹。”宋庄公大怒,直骂公子突忘恩负义。“在宋国像条狗一样,回了郑国就不认账了。”
  第二天,宋庄公派来追账的人就到了,说是不按协议执行就不回去,坚决坐地泡。
  面对坐地泡,怎么办?
  “这样吧,我们请齐国国君和鲁国国君出面,为我们转圜斡旋吧。”祭足从来没有碰上过这样的事情,也只能尽量想办法。
  事到如今,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郑厉公当下派出特使,带着国礼分头前往齐国和鲁国。
  特使来到齐国,说明来意,齐僖公拍桌子大怒:“公子忽有什么过错?啊?为什么废了他?等我抽出空来,率领天下诸侯讨伐郑国,还他一个公道。”
  在齐僖公的心里,虽说公子忽两次拒绝求婚,但是始终还是喜欢公子忽,为他抱不平。
  礼物留下,特使滚蛋。
  郑国使者在齐国碰了一鼻子灰,在鲁国却是受到欢迎。
  鲁桓公是个热心肠,也想多交些朋友,何况,鲁郑两国也是传统友邦,帮忙说几句话也不费什么事情。
  鲁桓公约了宋庄公相会,两国元首就在扶钟这个地方进行了最高层会晤。
  “老宋,我看就算了吧,郑国确实有困难。”寒暄之后,鲁桓公开始劝解。
  “不行,大家都是中原国家,不能说话不算话啊。再说,那几个城池又不是粮食,说句话就给过来了,有什么困难不困难的?”
  “那是人家的祖业嘛,考虑一下感受。”
  “感受,怎么不考虑我的感受?”
  基本上,第一次斡旋失败。
  郑国知道斡旋失败以后,派人给鲁桓公送来了一样东西,什么东西?商彝。彝是什么?青铜祭器。商彝呢?就是商朝传下来的文物,宋国祖庙里的镇庙之宝。那么,这超级文物宝贝怎么在郑国这里?公子冯回国继位之后,作为感谢送给郑国的。
  郑国现在把这个拿来了,希望鲁桓公帮着还给宋国,抵了那三座城池。当然,拿这东西也是顺便提醒宋庄公:别忘了你也欠我们的情。
  鲁桓公还真是个热心人,再次约会宋庄公,老地方见。
  “看,这是当年你给郑国的感恩礼物,他们一直珍藏着,如今还给你,希望能抵得上那三座城池。”鲁桓公让人取出商彝,还给宋庄公。
  “我说是什么呢,这么个东西,我们祖庙里有的是,算什么宝贝?我还是要城池。”宋庄公打死了就是要城池,心说咱也不是玩文物的,要那干啥?
  第二次斡旋再次失败。
  两次斡旋失败之后,宋国的催债代表团来得更勤了,说话越来越不客气,要吃要喝要礼物,弄得郑厉公非常不爽。
  于是,郑厉公又派人去恳请鲁桓公继续斡旋。
  鲁桓公向宋庄公第三次发出热情邀请,希望就郑国债务问题进行新一轮斡旋。
  宋庄公很烦,他对鲁国的使者说:“你知不知道我已经很烦了,你知不知道你们主公已经很烦人了。郑国欠债不还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没事自己找地方凉快去吧,拜托不要来掺和了。”
  两个字:拒绝。
  鲁桓公的邀请遭到粗暴拒绝,脆弱的心灵受到伤害,他很愤怒,实际上他一直很讨厌宋庄公这个人,前两次会晤已经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给脸不要脸,打他。”鲁桓公决定。鲁国打宋国历来是有心得的,宋国的郜鼎都给鲁国抢回来了。
  于是,鲁桓公与郑厉公在武父秘密会见,两国元首在对宋问题上十分一致,一拍即合。
  “老宋贪得无厌,我早就想跟他翻脸了。鲁哥,我听你的,咱们办了他。”厉公是什么人物?他是郑庄公最欣赏的儿子,决不是一个受窝囊气的人。
  鲁郑两国迅速组成联军,鲁桓公、郑厉公亲自领军,进发宋国。
    听到鲁郑联军靠近国境的消息,宋庄公有些傻眼了,狗急了还跳墙呢,把人家逼急了,可不要跟你拼命。
  反目成仇了。
  放着恩公不当,非要当仇人。
  怎么办?硬着头皮也只能打了。可是宋庄公也知道宋国的队伍根本就不是郑国的对手,何况还有鲁国。他听说齐僖公对郑厉公很不满意,说不准齐国愿意跟自己联合起来抗击郑国呢?
  宋庄公紧急派出华督前往齐国。齐国跟宋国历来也不是什么友好国家,齐僖公尤其讨厌宋庄公,所以对华督也是爱搭不理。
  到了这个时候,华督也只好厚着脸皮说话了:“公子突这个白眼狼,我们也是被他给骗了,否则怎么会把公子忽赶走呢?如今这个王八蛋联合鲁国来攻打我们,希望贤侯不计前嫌,帮助我们击败他们,活捉公子突,帮助公子忽复位。”
  “不好意思,我们正要打纪国呢,没工夫帮你们,你们好自为之吧。” 齐僖公根本不给面子,不过,他也确实是要打纪国了。
  为什么齐僖公要打纪国?因为他最近回顾了一下历史,结果发现原来齐国和纪国是杀父父父父父父父仇人。为什么说这么多父字,因为齐僖公往上数七辈,齐哀公的时候被纪国国君在周王面前说坏话,结果当时在周朝兼任中央领导的齐哀公不幸被周王处死,还被剥光了洗干净烹了祭祖。
  血海深仇啊,比血海深仇还要深。
  其实再往前算算,纪国国君那也是姜太公的后代啊。
  这一边,华督灰溜溜从齐国回来,向宋庄公作了汇报。
  宋庄公这下没指望了,死心了。他大骂齐僖公不够意思之后,也只能面对现实:“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我们拼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靠自己是对的,如果靠齐国,麻烦就大了。
  宋国是没有跟鲁宋联军对抗的底气的,死守城池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也正因为他们谁也指望不上了,守起城池来反而更专心更努力。  鲁宋联军直逼宋国首都,宋军龟缩不出。鲁宋联军连续攻打,毫无进展。
  就在双方僵持的情况下,齐国把宋国救了。
  齐国出兵攻打纪国了,小国纪国根本不敢对抗,纪国国君派人赔礼道歉外带痛骂自己祖宗是王八蛋,可是齐僖公就是不肯放过他们,非要把纪国国君抓回来照方捉药,给洗干净烹了不可。
  纪侯比宋庄公还要害怕,一边拼命守城,一边派人快马来找鲁桓公求救。为什么找到鲁桓公?因为两家是亲戚,纪侯是鲁桓公的姐夫。
  这里正在预备再次攻城呢,纪国使者到了。鲁桓公拿过纪侯的求救信,一看之下,吓了一个哆嗦,信上怎么写?“舅子啊,快救命吧,来晚了,姐夫就成回锅肉了。”
  鲁桓公当即决定移师纪国,帮纪侯解围。
  “难道不是派个特使就解决问题了?”郑厉公有些奇怪,为什么奇怪?因为鲁桓公不仅跟纪侯是亲戚,跟齐僖公也是亲戚。一个是他姐夫,一个是他老丈人。
  原来,齐僖公那个漂亮得跟范冰冰似的小女儿没有嫁给郑昭公,退而求其次,被齐僖公嫁给了鲁桓公。
  说来说去,齐僖公和纪侯还是转折亲。不过话说回来,那些诸侯国谁跟谁不沾点亲戚啊?
  “别提了,就为了那档子陈年旧事,我替我姐夫给我老丈人求了多少次情,讲了多少次冤冤相报何时了的道理,可是他老人家就是听不进去。没办法,老丈人再亲,那也不能眼看着姐姐当寡妇啊。这一次,齐鲁两国是非开战不可了。”鲁桓公看来是下了决心。
  “鲁哥,壮哉。你帮我打宋国,我也不能对你的事情袖手旁观,走,我们一块打齐国去。”别说,郑厉公挺够义气。
  就这么着,鲁郑联军不打宋国,打齐国去了。
  说来说去,齐国原本不想帮宋国,可实际上却帮了他。
  鲁郑联军来到纪国,就在城外扎营。
  鲁郑联军大营的对面,是齐国的大营。
  扎好大营,鲁桓公请齐僖公阵前对话。
  “你来干什么?” 齐僖公见面就问,拿出老丈人的威严来。
  “老丈人,我看就算了。古人说得好,冤冤相报……”鲁桓公又是老一套,没等他把“何时了”说完,齐僖公已经忍不住大骂起来:“报你娘个屁,杀父之仇都不得不报,何况我们是杀父父父父父父父仇人,怎么能放过?你有种的话,别叫我老丈人,咱们战场上见。”
  鲁桓公被抢白一顿,脸上十分难看,当下也不客气:“好,既然如此,只好战场上见了。”
  鲁桓公回营,一面派人进城安抚纪侯,一面和郑厉公商讨如何与齐兵交战。
  两人商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出营一看,把两个人给吓傻了。
  一个晚上,在齐国大营的旁边,平添了三座大营。
  鲁桓公和郑厉公都是倒吸一口凉气,齐军一夜之间增加了三倍兵力,这仗还怎么打?
  可是,等他们看清楚这新增的三座大营的旗号的时候,笑了。
  三座大营,分别是卫国、燕国和宋国。卫国和燕国都是齐国邀请来助战的,卫国国内正乱,出兵不过是应付,谁让卫惠公是齐僖公的外孙呢?燕国在北面,战斗力十分稀松,他们来凑热闹主要是想齐国帮他们抵御北边的狄人。而宋国是主动来帮齐国的,他们的算盘打得不错:在别人的地盘上帮着齐国打败郑国和鲁国,不就等于齐国帮自己打鲁国和郑国吗?还能落齐国个人情,多好?
  大家的算盘都不错,齐僖公也很高兴。
  可是,在鲁桓公和郑厉公的眼里,那三国军队就是三坨狗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尤其是卫国和宋国,那好像就是专门来给他们羞辱的一样。
  原先打齐国还没有把握,如今反而十拿九稳了。
  事实证明,他们的看法是对的。
  大战开始了,南面阵地是郑国和鲁国军队,北面阵地依次是宋国、齐国、燕国和卫国军队。
  鲁国军队率先发起冲锋,鲁桓公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燕国和卫国军队还没开战就已经想溜了,鲁桓公大吼道:“燕国和卫国的兔崽子们,姓姬的不打姓姬的,识相的快滚。”
  卫燕两国都是姬姓国,听鲁桓公这么一喊,好像找到了逃跑的理论根据,更不打话,转头就跑。
  另一边,郑国已经与齐国和宋国交手了。没打几个回合,鲁军从侧面杀来,宋国军队最怕的就是鲁军和郑军,此时哪里还敢交手,掉头就跑。宋军一跑,把齐军的阵型冲得乱七八糟,弄得齐军也只能溃败。
  所以说,看见宋军、卫军和燕军,郑厉公和鲁桓公更有信心了。
  还好,郑厉公和鲁桓公网开一面,没有穷追,齐军虽然溃败,损失并不严重。没办法,齐僖公率领残兵败将回国去了。
  鲁军和郑军解了纪国之围,也各自回国。
  从那之后,郑国和鲁国结盟,宋国和齐国结盟,都是恨对方入骨。
待续。。。。。

路过

鸡蛋

鲜花

支持

雷人

难过

搞笑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用户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全球网

GMT+8, 2024-6-16 18:18 , Processed in 0.035404 second(s), 7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回顶部